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菊花艺术之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四大菊花之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菊花展的由来
1、小榄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是广东省中山市的重镇。小榄有"菊城"的美誉。菊花文化贯穿小榄的历史,初起有"菊试"、"菊社"等民间组织,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每10年一度的"黄花会"。清代嘉庆甲戌年(1814年),有10个菊社联合举办大型菊花盛会,并相约以先人定居小榄时的甲戌年为一大盛会(即60年一届)。
2、小榄人善作盆菊,技艺精湛。历史上每逢菊花盛开时,各家族将各种菊艺摆设在一起评比高下,曰"菊试",后发展为菊花会。会期数天至十数天不定,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赏菊、赛菊、吟菊、画菊、尝菊、水上飘色、菊花戏等。小榄菊花会以花为媒,以菊会友,技艺精巧,规模宏大,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民间传统综合 *** 花会。
3、小榄人喜爱种菊,历史悠久,相传在南宋咸淳九年,度宗为追查胡妃出走,发生南雄珠玑巷居民南迁之役。咸淳十年(1274甲戌)珠玑巷有部份难民逃至小榄,见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 *** 遍野,溢香流金,便在此定居垦殖,建立家园从此,小榄人便与菊花结下不解之缘。
4、到了明代,小榄艺菊之风已盛,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据当时任明朝南京礼郎尚书的里人李孙宸所撰之《两榄风景地势图说》文,已有"五松六路三丫水,洞梅花十二桥,岁岁菊花看不尽,诗坛酌酒赏花村"的赞美之句,足以说明那时的小榄人已好艺菊,每年菊花盛放之时, *** 三五知己,酌酒赏花,籍此遣兴已成习惯。
5、清康熙年间,小榄艺菊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在栽培上对菊花的整形摘心,养护管理等有了一套 *** 经验。据史料记载,此时已开始从上海等地引入新种,使品种花色增多,乡中一些绅商官吏之家,闲帖逸志之上,辄效陶令寄怀尔篱,艺菊之风业盛于昔。此时,小榄已得称"小柴桑"之美誉。
6、清乾隆元年丙辰年间,小榄开始"菊试"。"乡人多喜爱菊花不畏寒霜的气节,欣赏它千姿百态的花朵和清隽高雅的香气。闾里之间争妍斗丽,清乾隆元年(1736年)遂有赛菊之举"。据《香山县志》载,菊试就是在菊花"盛开时,集乡人所植名种,设赏格,评高下"。赛时在乡内祠前盖搭花棚,陈列名花,分场考评,对菊吟咏,推魁首,定名次,俨然开科取仕,评菊以"三不"为标准,即不脱脚叶、不交枝、不跪脚;以"三丫六顶"为模式,大立菊枝艺初为运用,试毕则分别次第奖给纱,缎巾、扇等物品。
7、但是,乾隆五年后由于小榄著名菊花"一捧雪"失传,菊试不再举行,改为"菊社",就是每年逢菊放时节,人们以氏族、庙宇或坊社为组合结社,将各种好菊 *** 于社所"联二三知己,倾樽篱下,索句花前"。关于菊社,清代里人何大佐在《榄屑》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述:"菊社者,不先期而檄,不分币以酬,与菊试不同,惟集裁菊 *** 友,将所有之佳妨,移至社所,星罗棋布,炉香屏画,晨夕相对,或饮酒赋诗,或按乐度匀曲,其兴转剧,夜则灯烛辉辉煌,至晓方灭,观者忘倦,远客 *** 人逸士,每至菊节,常拿舟而至,题咏甚多。散社后,有索花为赠者,满船载而去。"
8、乾隆47年,也就是1782年,"菊社"的规模扩大,改称"黄华会"将原日之菊社变作菊会参展之小团体,当时榄乡各村俱有摆设,各村菊场不仅搭架摆菊,而且广搭花台、花楼、花桥,还演戏助兴,仅演戏就有十余台。夜间则张灯结彩,通宵达旦,参观者甚众。
9、清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年),小榄人为纪念先辈定居之功,举办规模盛大的菊花大会,并约定每逢甲戌年(即每隔60年)就举办一次菊花盛会。同治十三年(1874年)、1934年和1994年相继举办大菊花会,一共举办了四届甲戌菊花大会。
10、小榄又被称为"菊城","菊城"这个誉满天下、妇孺皆知的名字,许多人都知道因菊花而起,但从何时叫起,知者甚少。其实,"菊城"是因1959年的一次菊花展览会流传开的。
11、1959年是建国后小榄举办的首届菊展。这届菊花会,在菊花艺术方面既继承了传统的艺菊技术,又开创了新的造型风格,小榄人首次用菊花砌成了一件宽10米,高7米的巨幅壁画"和平鸽",用菊艺砌作了巨幅标语、图案等,同时展出了大批大立菊、悬崖菊、塔形菊、品种菊。展期虽七日,观众却近30万人次。珠江 *** 制片厂还专门 *** 了一部名为《菊花》的纪录片,省内外一些报刊连日大篇幅报道了菊会盛况,誉小榄为"菊城"。从此"菊城"花事日渐繁盛。
12、小榄在菊花艺术上的独树一帜。让"菊城"誉满海内外的是1994年传统的第四届甲戌菊花大会。当时菊会布展范围达10公里,展出各种菊花82万多盆,菊花品种1568个,其中单株着花千朵以上的大立菊就有113盆,吸引了国内和来自23个国家、地区的游客600多万人次。
13、小榄人爱菊、种菊,因而有"菊城"的美称。古往今来关于"菊花"的咏颂数不胜数,给这片盛产菊花的土地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小榄人栽培、扎作菊花的传统艺术代代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特别是扎作立菊方面,小榄人更是有巧夺天工之技艺,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14、而小榄每"60年一次大展,10年一次小展"的菊花盛会更令人叹为观止,菊会以"自然、人文、花海、菊城"作为特色,以菊花造景为主,突出栽培技艺。造型各异的菊花美景美不胜收,是岭南菊花文化的一大盛会。 *** *** 后,小榄镇发挥菊花文化优势,每三年举办一届中型的菊花会,每年举办一次菊花欣赏会,并使菊展成为展示小榄镇群众文化艺术的一个主要载体。
15、小榄菊花会是中国菊文化最集中的体现,群众参与 *** 极强,文化内涵深厚,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菊花品 *** 高洁,早已深入人心,传承菊文化的小榄菊花会对陶冶 *** 、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增进对外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6、小榄菊花会发展至今,其规模和大部分菊艺得以承传,但部分名菊种失传,一些传统特色菊艺被现代装饰取代,艺菊绝技的传 *** 越来越少。
二、菊花的生长地,花期,用途,传说
1、菊花遍布中国各城镇与农村,尤以北京、南京、上海、杭州、青岛、天津、开封、武汉、成都、长沙、湘潭、西安、沈阳、广州、中山市小榄镇等为盛。 8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被推崇为日本国徽的图样。
2、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1、夏菊:又名五九菊。在每年农历5月及9月各开花一次。现今利用保护设施栽培可在阳历5月及10月各开花一次。
2、秋菊:花期有早、晚之分。早菊花期在9月中、下旬为中型菊。晚菊花期在10-11月为大型菊,是栽培最普遍的秋菊。
3、寒菊:又称冬菊。花期自12月至翌年1月。
1、赏菊,一直是中 *** 间长期流传的习惯,远从古代的京都帝王宫廷、官宦门第和庶民百姓,近至当今中国各城市的人民群众,每年都在秋天举行菊花会、菊展和菊式等各种形式的赏菊活动。北京植物园每年秋季都会举办赏菊活动。广东省中山县小榄镇菊花会始办于宋代末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延续年代最久、规模更大的菊会之一,人数最多时可达一百万。
2、菊花生长旺盛,萌发力强,一株菊花经多次摘心可以分生出上千个花蕾,有些品种的枝条柔软且多,便于 *** 各种造型,组成菊塔、菊桥、菊篱、菊亭、 *** 、菊球等形式精美的造型。又可培植成大立菊、悬崖菊、十样锦、盆景等,形式多变,蔚为奇观,为每年的菊展增添了无数的观赏艺术品。
1、菊花能入 *** 治病,久服或饮菊花茶能令人长寿。宋代诗人苏辙:“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
2、菊花可以做成精美的佳肴。“菊花肉”是经过长期摸索 *** 成的一种菊菜,它由一块块用蔗糖熬浆炮制的 *** 猪肉加工制成,玲珑剔透,有如白玉。每块之上黏上几丝菊瓣,饱饮油脂糖甜,观其金 *** 泽,吃到口里荤中有素,素中有荤,香甜不腻,实为名菜。还有菊花鱼球、油炸菊叶、菊花鱼片粥、菊花羹、菊酒、菊茶等等,这些菊餐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丰富。北京有名的“菊花锅子”(即在涮羊肉火锅里放些菊花煮汤),清淡味美,更是别有风味。
3、食用的花样,例如:【菊花粥】、【菊花茶】、【菊花酒】、【菊花糕】、【菊花羹】、【菊花饮】
【菊花肴】:由菊花与猪肉、蛇肉炒或与鱼肉、鸡肉煮食的“菊花肉片”,荤中有素,补而不腻,清心爽口,可用于头晕目眩、风热上扰之症的治疗。
【菊花护膝】:将菊花、陈艾叶捣碎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做成护膝,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疗鹤膝风等关节炎。
【菊花香气】:有疏风、平肝之功,嗅之,对感冒、头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菊花仙子是一段感人的中 *** 间传说故事,
1、发生在美丽的浙江桐乡,杭白菊之乡。人们将九月九称作菊花节,并形成赏菊花、吃菊花茶、饮菊花酒等风俗。通过一段动人的故事让人们了解到菊花的各种功效和好处,并慢慢形成了菊花文化。传说中还讲述了菊花的养植 *** 被称为菊花谣广为流传。
2、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阿牛家里很穷,他七岁就没了 *** , *** 亲纺织度日。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阿牛长到13岁,他对母亲说:"妈妈,你眼睛不好,今后不要再日夜纺纱织布,我已经长大,我能养活你!"于是他就去张财主家做小长工, *** 俩苦度光阴。
3、两年后,母亲的眼病越来越严重,不久竟然双目失明了。阿牛想,母亲的眼睛是为我而盲,无论如何也要医好她的眼睛。他一边给财主做工,一边起早摸黑地开荒种菜,靠卖菜换些钱给母亲求医买 *** 。也不知吃了多少 *** ,母亲的眼病仍不见好转。
4、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 *** 一个漂亮的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花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 *** ,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 *** 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天花荡寻找白菊花。原来这是一个长满野草的荒荡,人称天荒荡。他在那里找了很久,只有 *** 花,就是不见白菊花,一直找到下午,才在草荡中一个小土墩旁的草丛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这株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九分枝,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
5、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又香又好看。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当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开始复明了。
6、白菊花能治眼病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村上人纷纷前来观看这株不寻常的野菊花。这一消息也传到了张财主那里。张财主将阿牛叫去,命他立即将那株白菊移栽到张家花园里。阿牛当然不肯。张财主便叫了几个手下人赶到阿牛家强抢那株白菊花,因双方争夺,结果菊花被折断,他们才扬长而去。阿牛见这株为母亲治好眼疾的白菊横遭 *** ,十分伤心,坐在被折断的白菊旁哭到天黑,直至深夜仍不肯离开。
7、半夜之后,他朦胧的泪眼前猛然一亮,上次 *** 的那位漂亮姑娘突然来到他的身边。姑娘劝他说:"阿牛,你的孝心已经有了好报,不要伤心,回去睡吧!"阿牛说:"这株菊花救过我的亲人,它被折死,叫我怎么活?"姑娘说:"这菊花梗子虽然断了,但根还在,她没有死,你只要将根挖出来,移植到另一个地方,就会长出白菊花。"阿牛 *** :"姑娘,你是何人,请告知,我要好好谢你。"姑娘说:"我是天上的菊花仙子,特来助你,无需报答,你只要按照一首《种菊谣》去做,白菊花定会种活。"接着菊花仙子念道:"三分四平头,五月水淋头,六月甩料头,七八捂墩头,九月滚绣球。"念完就不见了。
8、阿牛回到屋里仔细推敲菊花仙子的《种菊谣》,终于悟出了其中意思:种白菊要在三月移植,四月掐头,五月多浇水,六月勤施肥,七月八月护好根,这样九月就能开出绣球状的菊花。阿牛根据菊花仙子的指点去做了,后来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条。他又剪下这些枝条去扦 *** ,再按《种菊谣》说的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便开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
9、后来阿牛将种菊的技能教给了村上的穷百姓,这一带种白菊花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因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这株白菊花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将九月九称作菊花节,并形成了赏菊花、吃菊花茶、饮菊花酒等风俗。杭白菊是浙江桐乡的特产之一,杭白菊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的功效。
1、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 *** morifolium(Ra *** t.)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丽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2、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3、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三、中国菊花之乡在哪里
1.开封市南郊乡被誉为中国的菊花之乡,这一称号来自国家 *** 和中国花卉协会的共同命名。
2.南郊乡位于开封市南部,与市区相邻,拥有超过2000亩的菊花种植面积,并建立了三个优质品种的繁育基地。
3.该地区每年能够产出两百万盆菊花,当地的菊农们拥有超过二十年的种植经验,技术娴熟,屡次在菊花展览会上赢得奖项。
文章分享结束,中国菊花艺术之乡和中国四大菊花之乡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