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陕西毛竹之乡在哪里的问题,以及和中国100个竹子之乡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毛竹之乡是哪个城市
毛竹之乡是指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县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始建于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已有1780多年的历史。毛竹是禾本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竿高可达20多米,粗可达20多厘米,老竿 *** ,并由绿色渐变为绿 *** 。
宜丰生态优良,是国家级生态县,是中国竹子之乡,竹林规模居全国第三,江西之一。拥有地球上同纬度原始森林封存最久、保护更好的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官山。
全县林地面积202万亩,森林覆盖率 *** .6%,活立木蓄积量604.77万立方米,竹林面积84万亩,活立竹蓄积量1.2亿株,居全国第三位,全省之一位,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猕猴桃之乡。
全县耕地面积30万亩,是全国优质米生产基地县和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全省油茶、红薯、蚕桑、蜜蜂、山羊基地县。全县有40多种可食野果,尤其以被誉为“仙果”的野生猕猴桃闻名全国。
二、上马乡毛竹之乡
1、上马乡,被誉为毛竹之都,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6%,拥有大面积的竹林,共计185,000亩,占建德市竹林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年均可采伐原竹量达到40万支。为了提升整体效益,自1996年起,上马乡实施低产竹林改造,通过深挖抚育,到1997年底已改造竹林8,000余亩。在童源村,100亩的竹笋示范林已初见成效,每亩可产毛竹和竹笋各1吨,显示出显著的经济效益。
2、石郭源村的另一特色是其名产柿子,种植历史长达150年。村民们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种植柿子,产出的柿子品质优良,具有滋阴润肺的功效,被列为绿色产品。年产量达到4万公斤,单株产量更高可达500公斤,曾在1993年的杭州市评比中荣获品质和品味一等奖。
3、每年一次的农民万人文化节是上马乡的又一风情亮点。自1990年起,这个节日融文化娱乐与物资交流于一体,吸引了各地商户和附近乡、镇的农民参与,1998年参与人数高达2万余人次,交易额更是突破百万元大关,展现了当地浓厚的乡村文化气息。
4、杨家村作为建德市西部山区的特色名村,因其地理位置和肥沃的土壤,尤其适宜毛竹生长。该村拥有3,600亩竹林,人均拥有4亩,立竹总量达70万支,单株更大重量可达60公斤,被誉为“建德毛竹之一村”,彰显了其在毛竹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5、山西省襄垣县上马乡位于襄垣县西南边陲,南以上 *** 战役主 *** 老爷山与屯留分界,西以老岭、韩庄、磨盘垴和沁县相连,北以后湾水库(宝丰湖)同虒亭镇接壤,东以下庄、董庄同夏店相邻,是三县交界之地。上马乡 *** 所在地位于襄垣县西南40千米处,距208国道10千米,是上马乡 *** 、经济、文化中心。同名乡镇有辽宁省抚顺县上马乡。
三、毛竹之乡毛竹产业
上饶县位于毛竹之乡, *** 毛竹林面积为24万亩,至1999年增长至30.23万亩,毛竹林面积增加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4万亩,占新增面积的40%,自然扩鞭面积超过人工造林面积。在30万亩毛竹林中,进行垦复松土的约5万亩,进行劈山抚育的约10.4万亩,粗放经营的14.8万亩。全县毛竹林立竹总株数3 *** 9万株,亩平立竹量128株左右,每年每亩平均采伐毛竹不到5根,亩产竹笋不到15公斤,竹林每亩平均年产值在138元左右,绝大部份为中低产竹林。部分毛竹专业户、示范户通过培育管理,松土、施肥、钩梢等技术,竹林亩平年产值可达1000多元。
2001—2003年,上饶市 *** 在上饶县五府山镇的坂心村和高洲乡的高洲村进行了“毛竹四季笋丰产培育”课题试验。通过科学的深挖垦复、施肥、除草、号竹等技术培育措施,取得了理想的试验结果。两个基地的亩平立竹由2001年的98根增加到2003年的221根,毛竹质量明显提高,改造前平均眉围7.5寸,改造后平均眉围9.35寸,鲜笋产量明显增多,改造前亩平年产春笋约84.4公斤、冬笋29.2公斤、毛笋16.5公斤,改造后亩平年产春笋316.7公斤、毛笋148.6公斤、冬笋161.5公斤、鞭笋133.5公斤,立竹平均高由原来的11.1米增加到13.4米。
高洲乡船坑村支书洪宗贵承包了210亩低产毛竹林,通过劈山、林地清理、垦挖、施用复合肥等科学的集约经营管理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改造前,竹林亩平立竹量仅70根,立竹眉径5—7寸,竹林亩平产值不到40元,改造后,亩平立竹量达180—200根,立竹眉径增加到7—10寸,更大的达到13寸,竹林亩平产值增加到近300元,亩平年产竹材由5根增加到45根,预计明年可产竹材50根以上,仅竹材一项收入每亩达 *** 元以上,全面提高了竹林质量。
高洲乡有毛竹林面积7万亩,2003年竹业总产值由1997年的300万元增加到1200万元,占全乡年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农 *** 业人均纯收入达1000元,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57%,船坑村横溪村民小组竹业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
毛竹笋加工上饶县发展水煮笋成品、半成品加工出口,到目前已发展到6家,2003年加工水煮笋罐头3600吨,其中上饶县清水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府山实业公司和高洲船坑、里湾笋罐头加工厂为主。上饶县清水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投资200万元,年水煮笋罐头400万件,产值达320万元,上缴利税12万元,已成为竹笋加工龙头企业。
2010年与2011年,府山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从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进一步提高加工附加值,通过二次加工每罐竹笋价值可从40—50元提高到90—100元,提高了经济效益。2003年全县毛竹水煮笋加工产值17 *** 万元。
竹材加工上饶县有45家竹材加工企业,年加工竹材80万根,主要集中在五府山、高洲、望仙、华坛山、铁山等南北山区乡镇。竹材加工企业中,竹地板厂2家,年加工竹材近20万根,加工产值600万元,占竹加工产值的30%。竹席拉丝厂有24家,产品以半成品篾丝为主,该厂生产竹拉丝年耗竹材30万根以上,年产值300万元以上,上饶县加工的竹拉丝98%以上初产品篾丝送往安吉。
政策支持上饶县 *** 了《关于大力发展毛竹产业的意见》,对经营竹山的单位和大户实行政策优惠,鼓励其发展成具有企业法人主体的龙头企业。积极推行“公司+农户”、“企业连基地”的开发方式,对在荒山、荒坡、荒滩上新造竹林的承包期,允许50年不变,并依法签订承包合同。该县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开发竹资源,对有规模、有效益的竹业开发项目给予优先安排 *** 。近年来,全县以工代赈、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用于毛竹低改累计达 *** 余万元,促进了竹类资源的培育。
上饶县府山实业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生产的竹地板年生产能力由2001年的1万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3万多平方米,年产值突破400万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等国际市场。近年来,上饶县大力发展毛竹产业,实现毛竹资源的永续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宜丰,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中段之南麓,状呈菱形。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介于东经114。30度至115。08度、北纬28。17至28。40度之间。属中 *** 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宜丰东临高安,南界上高,西接万载,西北连铜鼓。北与修水,奉新接壤,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现辖7镇9乡,人口26万,隶属于江西省宜春市(原宜春地区)。
四、毛竹之乡的介绍
上饶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上游灵山地区。地处赣、浙、闽、皖要冲,史称“八省通玉衢”、“豫章之一门户”。东邻上饶市信州区、山县、广丰县,南连福建省浦城县、武夷山市,西接铅山县、横峰县,北界德兴市。北27058′—28050′,东经17041′—118014′。南北长132公里,东西宽45公里,面积2240平方公里。辖3街道办事处、11镇、10乡、29居委会、195行政村。人口71.5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6.95万。人口密度320人/平方公里。有畲族等12个少数民族3000多人。1截止到2011年。上饶县有毛竹林面积32.0万亩,立竹3 *** 9万根,毛竹面积占森林面积的五分之一以上,面积居上饶市第二。 2004年上饶县竹业总产值0.62亿元。毛竹是上饶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2是全国的“毛竹之乡”。3是全市乃至全省的重点竹、笋产区之一。
五、上马乡的毛竹之乡
1、境内毛竹和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有竹林1?85万亩,为建德全市竹林总面积的1/4强,年可采伐原竹40万支。为提高综合效益,1996年开始实施低产竹林改造,进行深挖抚育。到1997年底,共深挖竹林8000余亩。1997年在童源村建立亩产毛竹和竹笋各1吨的竹、笋两用示范林100亩。现已初见成效。
2、150年前,石郭源村人根据自己居住地和特定自然条件,利用田头、地角、山边、沟旁等大量种植柿子,所产柿子品质优良,能滋阴润肺,是标准的绿色产品,年产量达4万公斤,单株产量更高可达500公斤。1993年参加杭州市评比,获品质、品味一等奖。
3、自1990年以来,上马村每年举办一次农民万人文化节。文化节融文化娱乐活动与物资交流于一体。1998年,前往参加文化节的各地商户达500多个,临近乡、镇的农民每天都有2万余人次
4、前来赶节,期间商品成交额达100多万元。
5、地处建德市西部边境山区,与衢县接壤。村子四面环山,山地多黄壤,土质肥沃,适宜毛竹生长。全村共有竹林面积3600亩,人均4亩,立竹总量达70万支,更大单株重量达60公斤。有“建德毛竹之一村”的美誉。?
好了,关于陕西毛竹之乡在哪里和中国100个竹子之乡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