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烹成语,狗烹四字成语有哪些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10

大家好,关于狗烹成语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狗烹四字成语有哪些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藏弓烹狗的意思
  2. 狡兔死,良狗烹的意思
  3.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意思
  4. 兔尽狗烹的意思
  5. 烹的成语有哪些
  6. 烹兔的成语

一、藏弓烹狗的意思

1、成语发音:cáng gōng pēng gǒu

2、成语解释: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 *** 煮了吃肉。旧时比喻 *** 者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

3、成语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4、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处世

5、近义词:鸟尽弓藏 过河拆桥 

二、狡兔死,良狗烹的意思

1、成语发音:jiǎo tù sǐ,liáng gǒu pēng

2、成语解释:烹:烧煮。兔子死了, *** 就被人烹食。比喻给 *** 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3、成语出处:《韩非子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4、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过河拆桥

5、近义词:兔死狗烹 获兔烹狗 

6、成语例句: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

狗烹成语,狗烹四字成语有哪些-第1张图片-

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意思

1、成语发音:niǎo jìn gōng cáng,tù sǐ gǒu pēng

2、成语解释:烹:煮烧。飞鸟打尽,弓被搁置不用;兔被捕杀后, *** 则被烹食。比喻事情办成,功臣被害

3、成语出处: *** 《立此存照》:“倘有不识时务者问:‘如果那时并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而且 *** 也配享太庙……则将如何?’我觉得颇费唇舌。”

4、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5、近义词: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 

四、兔尽狗烹的意思

1、成语解释:烹:烧煮食物。兔子死了, *** 就被人烹食。比喻 *** 者杀掉功臣

2、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3、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讽刺用语

4、成语例句:茅盾《腐蚀·11月3日》:“知道这批宝贝就是大家称之为‘叛徒’的家伙……将来还不是兔尽狗烹,可不是我早就见过。”

五、烹的成语有哪些

1、读音:cáng gōng pēng gǒu

2、释义: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 *** 煮了吃肉。旧时比喻 *** 者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

3、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1)晚年的曹 *** 为了给曹丕称帝铺路清障,不惜藏弓烹狗,在明杀曹植之羽翼杨修的同时,暗中用巫术害死两位患难从弟夏侯。

(2)洪秀全与李自成的农民军一样,开始时“ *** 农民利益“的运动迟早也会变质,而他必然会做到汉高祖、明太祖的藏弓烹狗的德政,可以说无例外的。

3、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1)我们得看清时代潮流,不然很容易雁默先烹。

(2)如果我们继续故步自封,安于现状,不能与时俱进,那迟早都会雁默先烹。

2、释义:用花言巧语编造的谎言,常常使那些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上当。但如果能够认真地做实际调查,那么,骗人的伎俩就无法施展了!

3、出处:《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

(1)他一直认为风水学,只是人烹鱼,根本不能登大雅之堂。

(2)“校人烹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善良的人很容易被一些小人用正当的理由欺骗。

2、释义:比喻事成之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之臣。亦作“狡兔死,良狗烹”。

3、出处: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南洋一带,敬微华人,必不有今日。今虽获兔烹狗,得鱼忘筌……然筚路蓝缕之功,在公论者,终不没于天下。

(1)他难道不知道功高盖主,必取灭亡吗?不知道获兔烹狗?

(2)当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后,立即对辅佐他的大臣加以贬斥,真是获兔烹狗。

3、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1)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却不过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

(2)而今已经是大业十年,大隋朝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派繁荣盛世,其实内里已经千疮百孔。

2、释义: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3、出处:《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1)杀鸡焉用牛刀或者牛鼎烹鸡,比喻大材小用,做小事情不必用大器械或者费大力气。

(2)搬动这么个不大的设备,居然调来了一台大吊车,岂不是牛鼎烹鸡。

1、读音:ruò pēng xiǎo xiān

2、释义: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后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

3、出处:《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韩非子·解老》:“治大国而数变法, *** 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1)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

(2)大约两千五百年以前,中国的哲人老子写道:“治大国若烹小鲜。”。

1、读音:jiǎo tù sǐ,liáng quǎn pēng

2、释义:比喻给 *** 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同“狡兔死,良狗烹”。

3、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八三回:“吾闻‘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

(1)历代的功臣都害怕狡兔死,良犬烹的结局,但他们的命运又往往会不断印证这条规律。

(2)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六、烹兔的成语

1、烹兔的成语是兔死狗烹(拼音:tùsǐgǒupēng)是一则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

2、该成语解释为把抓住兔子的 *** 烹煮吃掉,比喻成就事业后就把有功之臣杀了,只能共患难,不能共欢乐,多指 *** 专权;连动式,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讽刺用语。

3、越王攻吴王,吴王谢而告服,越王欲许之。范蛰、大夫种曰:“不可。昔天以越与吴,吴不受,今天反夫差,亦天祸也。以吴予越,再拜受之,不可许也。”

4、太宰豁遗大夫种书曰:“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大夫何不释吴而患越乎?”大夫种受书读之,太息而叹曰:“杀之,越与吴同命。”(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

5、范蠡是春秋时越王勾践很得力的一位谋臣。在勾践被吴王夫差围困在会稽山的最艰难的时候,是范蠡献策让勾践忍辱负重,待机图报;后来越王经过卧薪尝胆,又帮助勾践策划兴兵攻吴, *** 复国,也是范蠡。

6、范蠡对越国的功绩是很大的。可是就在越王勾践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的时候,他却舍去富贵荣华,自行引退,过着隐居生活。

7、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范蠡离开越国来到齐国后,托人捎了一封信给他从前的同事大夫文种,信上写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8、意思是说:飞鸟打完了,良弓就要收藏起来;狡兔死尽了, *** 就要被杀吃掉。从我的观察看,越王颈长而鸟嘴,只可同他一起共患难,而不能同他一起享受欢乐的。你为什么不早些离开呢?

9、文种看了信后,觉得范蠡讲得有道理。就以生病为借口,不去上早朝了。这时候,有人就乘机陷害文种,说他要谋反。

10、越王勾践不调查,也不分辨,就赠给文种一把宝剑,说:“你教给我七条攻打吴国的办法,我才用了三条,就把吴国灭掉了;其余四条还在你那里,你还是带到我的祖先那儿去试着用它们吧!”文种无奈,只好 *** 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四字 成语 哪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