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里字的成语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里字的成语的知识,包括里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什么的意思四字成语
1、天下大乱描述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局势动荡不安的状态,人们生活在动荡和不安之中,社会秩序混乱,人们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2、井底之蛙用来形容那些生活在狭小环境里的人,他们的视野非常有限,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缺乏广泛的知识和见识。
3、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做事情过分,多此一举,反而适得其反,增添麻烦,甚至让事情变得复杂。
4、见多识广描述的是一种经验丰富的人,他们见过很多事物,了解了很多知识,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广泛的知识面。
5、一步登天形容某人突然间达到了很高的地位或境界,这通常是在描述一种快速的、突如其来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往往是不稳定的。
6、一举两得则是在说做一件事情可以同时达到两个目标,这种效率和效果更大化的方式在很多情况下都显得非常实用。
7、心悦诚服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言行完全信服,内心深处认同并接受,这种状态是一种非常真诚和深刻的认同感。
8、洛阳纸贵用来形容一篇文章或书籍非常受欢迎,广为流传,以至于纸张的需求量激增, *** 也因此上涨。
9、百折不挠则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依然保持坚定的意志,不屈不挠地继续前行。
10、毛遂自荐是指一个人主动推荐自己,无论是求职还是寻求帮助,这种行为体现了自信和主动。
二、带里字的四字成语
1.比喻li的四字成语1.忙里偷闲、
2.li四字成语大全四字成语大全:
类别:全部特殊语法人物名著气候重叠成语生肖动物植物名人山水心情季节时间
字数:全部4字3字5字6字7字8字9字10字11字12字
3.li开头成语Ⅰan字结尾的四字一成语力挽狂澜[lìwǎnkuánglán]
挽:挽回;狂澜:猛烈的 *** 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清·秋瑾《失题》:“中流砥柱;力挽狂澜;具天才;立大业;拯斯民于衽席;奠国运如磐石;非大英雄无以任之。”
在这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扭转了局势。
力所能及持危扶颠扭转乾坤砥柱中流
4.四字成语,带“lei”字的带累字的四字成语有:长年累月、连篇累牍、积年累月、廓然无累、血债累累等。
一、长年累月[chán *** iánlěiyuè]
释义:形容经历很多年月;很长时期。
出处:高缨《云崖初暖》:“她连一眼也不看那长年累月死 *** 般坐在火塘边的阿侯哈嫫。”
二、连篇累牍[liánpiānlěidú]
出处:《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
译文:篇幅过多,文辞冗长,谈来谈去,都离不开吟风弄月那些词语。
三、积年累月[jīniánlěiyuè]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积年累月,安有孝子乎?”
译文:经历了这么长时间,还会有孝子吗?
释义:空旷广阔,没有一点牵挂。
出处:《傅雷家书》:“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五、血债累累[xuèzhàilěilěi]
释义:血债:未报的 *** 深仇;累累:形容很多。指 *** 很多,罪恶极大。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二章:“这个狗仗官势、血债累累的地头蛇;被暴怒的人们活活地埋进沙坑。”
三、里字的笔顺怎么写
里字的笔顺是:竖、横折、横、横、竖、横、横。其相关知识如下:
1、字形演变:里字的字形演变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最初的形状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居住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字形逐渐简化,到了现代汉字的阶段,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形状。
2、字 *** 析:里字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地方或者范围的内部,也可以表示距离的概念。例如,我们常说的家里、学校里等,都是表示某个地方的内部。此外,里字还可以用作量词,表示长度单位,如一里路。
3、用法示例:里字在汉语中的用法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和语境。表示地点:如家里、学校里、公司里等;表示范围:如书里有一段话很有意思、这个问题里面有好几个小问题等;表示距离:如一里路、两里地等;用作量词:如三里屯(一个地名)等。
1、成语与俗语:里字在成语和俗语中也有一定的出现频率,如里应外合(指内部配合外部行动)、里程碑(比喻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成就)等。这些成语和俗语充分体现了里字在汉语中的重要地位和丰富内涵。
2、文化内涵: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在封建社会,人们常常用里子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和修养,认为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内心的品质而非外在的表象。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内在修养的特点。
3、里字作为一个独体结构的汉字,总共有7笔,部首是里,拼音是lǐ,在繁体中写作裏。具有丰富的字形演变和文化内涵,在汉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学习和了解里字的笔顺、字义、用法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个汉字,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四、里字开头成语大全
【解释】: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反被韩,魏同谋,里应外合,决水淹我军,甲士溃乱,死者山积。”
【示例】:过几日,我这里差人去投降,他们必然懈怠,我们却去劫寨,那时~,定获全胜。★清·陈忱《 *** 后传》第十七回
【近义词】: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通外国
【反义词】:孤军深入、孤立无援
【歇后语】:隔着窗户纸亲嘴;隔山打隧道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相互配合
【英文】:collaborate from within with forces from without
【日文】:内外(ないがい)相呼応(あいこおう)する
【德文】: *** einen operieren von auβen, *** anderen von innen,sie spielen einander in *** Hǎnde
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摺:“小官须索整点英雄将士,里应外合擒拏他,有何不可也。”
《 *** 传》第五九回:“华州城郭广阔,濠沟深远,急切难打,只除非得里应外合,方可取得。”
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黑老蔡跟岗楼上一部分伪军早接好头,这时候里应外合,不发一枪一弹,就把两个岗楼全拿下了。”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邢权与兰花两个,里应外合,使心设计。”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陈旺也思量没甚好处了,与 *** 商议,叫他做脚,里应外合,把银两首饰,偷得罄尽,两口儿连夜走了。”
五、求含有“攻”字的成语。
1.不攻自破: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
2.攻城略地:略:掠夺。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3.攻城 *** :城:城池。攻打城池,野外作战。
4.攻苦食淡: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5.攻其不备:其: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6.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批评。
7.攻伍梁守同盟: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抵抗对方。
8.攻无不克: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强大。
9.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10.攻心为上: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
11.兼弱攻昧:兼并弱国, *** 昏聩糊涂的君主。
12.掠地攻城:夺取地盘,攻战城池。形容向敌方进攻。
13.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 *** 。
14.内外夹攻: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15.驱羊攻虎: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击强。
16.群起而攻之: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17.十围五攻: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
18.他山攻错:比喻拿别人的长处,补救自己的短处。
19.以毒攻毒:攻:治。中医用语,指用含有毒 *** 的 *** 物治疗毒疮。比喻用有害的 *** 来治理有害的事物。
20.以攻为守:以进攻作为防御的手段。
21. *** 倒算:指被 *** 的 *** 或 *** 势力纠集起来,对 *** 人 *** 行攻击。
22.攻城掠地:掠夺土地。同“攻城略地”。
23.攻过箴阙:指责过错,针砭缺失。
24.攻瑕索垢:批评不足,寻找缺点。
25.攻心扼吭:比喻攻击要害。吭,指咽喉。
27. *** 交攻: *** 同时袭来。形容 *** 交加。亦作“饿渴交迫”。
28.急痛攻心:心里感到极度的焦急与悲痛。
29.近交远攻:指与邻近者交好,而对较远者施用 *** 。
31.里外夹攻: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32.明鼓而攻之: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 *** 。
33.鸣鼓而攻: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 *** 。
34.贫病交攻: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同“贫病交迫”。
35.什围伍攻:古时兵法,谓以十敌一则围歼之,以五敌一则攻取之。
3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攻:琢磨。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比喻拿别人的长处,补救自己的短处。
37.以守为攻: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
38.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 *** 阶级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说法。
39.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形容 *** 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事一定能成功。
40.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形容 *** 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事一定能成功。
以上成语均含有“攻”字,并对原文进行了润色和错误修正,保证了语义的不变和条理的清晰。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