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阳朔水果之乡在哪里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阳朔水果特产有哪些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桂林阳朔西街在哪里
以风景秀丽著称的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属桂林市管辖,县城距桂林市区65公里。建县始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全县总面积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30万人,辖6镇3乡,有汉、壮、瑶、回等11个民族。
品评中国的山川美景,千古以来,一致的公论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所谓阳朔山水,是指北起兴安,南抵阳朔,漓江两岸绵延一百多公里的山光水色阳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唐诗中一句说得好:城廓并无二里大,人家都在万山中.」山拥江城,像一朵盛放的莲花.
阳朔的山案,以多胜,以奇胜,以秀胜.连绵数十里的山峰,如笋拔地,各不相倚,有若星罗棋布,中间穿绕著一条蜿蜓而下的百里沼江,不禁使人兴起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咏叹.阳朔的山峰千姿百态,书童山近看像古代的书童,在倚山读书;画山布满各种颜色的石纹,远望有如色彩缤纷的壁画;西郎山潇洒挺拔,无异儒雅的君子.诸山形态毕肖,处处引人游趣.其他胜景还有月亮山,冠岩, *** 峰,榕荫古渡,屏风山等.
北面的兴坪古镇可说是漓 *** 水的会萃中心.这里山重水曲.古树葱龙,在山岚笼罩下,江面隐约可见捕鱼竹筏,飘然往来.如此美景,难怪人说:「阳朔山水在兴坪.」
整个阳朔恰似一座魂丽多彩的大公园,全县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有各种奇特的山峰两万多座,蜿蜒于万山丛中的大小河流16条,其中举世闻名的漓江流经阳朔境内69公里,是漓江风景的黄金地段;有世界奇观的莲花岩,洞内有恰似108朵婷婷玉立的岩溶云盆;有传说中壮族歌仙刘三姐抛绣球定情的 *** 古榕;有国内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月洞奇观,以及被誉为“小漓江”之称的遇龙河。此外还有许多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诸如县城 *** 峰下古道石刻摩崖及县城古朴的街道、建筑等构成了阳朔独特的风光、风貌、风俗和风物,成为驰名中国外的风景旅游胜地。县内主要景点有:渔村、遇龙河、月亮山、大榕树、世外桃源、西街等。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高度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属地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境内有奇特的山峰2万多座,大小河流16条,自然景点110多处,总称:“山青、水秀、峰奇、洞巧”,为天下四绝。其中漓江流经阳朔县境56公里,两岸奇峰林立、岸边翠竹丛丛,奇峰和翠竹倒影在澄碧江面上,形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长卷。更有田园风光如诗如画、丰富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古桥梁、名人纪念地、摩崖石刻点缀于山水之间,为山光水色又添神奇色彩。阳朔百里山川,处处奇山秀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被誉为“中国旅游名县”。自1978年对外 *** 以来,阳朔共接待中外游客1800万人次,其中外宾500多万人次,共有150多位外国元首到过阳朔,1998年7月,美国总统 *** 游览漓江到达阳朔,并在中途访问了渔村,考察了渔村的古建筑。“九五”期间,阳朔确立了“旅游立县”的发展战略。
阳朔气候属于 *** 带季风区,热量丰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9度,日照146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 *** 0毫米,无霜期302天。
阳朔县资源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年产量为13万吨。沙田柚、金桔、柿子、板栗为阳朔四大特产水果,其中沙田柚以其果大色美味甜闻名海内外,1997年总产量达1.6万吨,1995年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同类产品更高奖枣银奖;1998年获全国柚类评比“金杯奖”1996年被 *** 确定为“中国沙田柚之乡”。县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铅锌、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等主要矿种。阳朔人心灵手巧,近几年来,开发 *** 出大量的旅游工艺品,如书画、画扇、大理石、滑石工艺品,还有山水盆景、文化衫、石章、木雕、仿古服装、仿古陶器、绣球等工艺精品,畅销国内外旅游市场。
阳朔县城距桂林市仅 *** 公里,有二级公路相连,南至柳州、南宁、北海,东南可达梧州、广州;水路上至桂林,下达平乐、梧州、广州,可常年通航;铁路可依托桂林通往全国各地; *** 可依托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与国内、国际大中城市相通。阳朔人民勤劳善良,经过多年的努力,建成县内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有90%的乡镇修通了柏油路;程控 *** 装机达万门,将实了现村村通 *** 的目标;电力线路已并入广西大电网,电力供应充足。如果 *** ,还有各个街道的发电机运作所以无须担心。
阳朔的街道很多,尤其是小巷子。阳朔的街道有:神山路(北门厄),城中路,城北路,城西路,西街,东街,叠翠路,蟠桃路,滨江路,芙蓉路,府前路, *** 路(丁厄),石马路(石马圆盘), *** 路,凤明路一队,二队(凤明村),宝泉路,大村门开发区,龙岳路,荆风路,观莲路,东岭开发区,
二、广西桂林市永福县位于哪里
永福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西南,全县辖9个乡(镇)(2006年桃城乡与永福镇合并为永福镇),97个行政村,总人口近27.3万(2006年统计)。永福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素有“福寿之乡”之美称,全县万人口中,百岁老人有36位,超过目前世界公认的每10万人有7名百岁老人的世界长寿之乡评定标准。永福县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北距中外著名的风景历史名城桂林市45公里,南离广西更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市108公里,距自治区首府南宁332公里,湘桂铁路和桂海高速公路直贯县境南北,与桂林、柳州、南宁都有高速公路和铁路相通,还可直达北海、防城港、钦州、湛江等港口城市。县人民 *** 驻永福镇,邮政编码541800,县城距两江国际机场仅22公里。县内已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全县已开通程控 *** 和数字移动 *** ,实现全球直拨。
永福县土地资源丰富,全县土地面积2806平方千米,人均占地面积名列桂林市各县首位。全县耕地面积45万亩,尚有可用于非农建设开发以及宜耕宜牧的土地88万亩;地处 *** 带温带交界处的永福县,年平均气温18.8℃,年降雨量2000mm以上,境内有十分丰富的水资源,地表水年径流量57.84亿立方米,水电理论蕴藏量33万千瓦,其中可开发10.4万千瓦,苏桥新区27万千瓦的火电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县内还有十分丰富的物产资源,已探明有重晶石、石灰石、黄铁矿、铜、锌、汞、水晶、磷等多种矿藏;而罗汉果、山葡萄、桑蚕、香菇、木耳、西红柿、板栗等特色物产是永福的又一大优势。素有“东方神果”美誉的罗汉果,年产果达8000万个以上,是世界上更大的罗汉果产地,为此,永福被国家 *** 命名为“中国罗汉果之乡”,去年在北京农博会上罗汉果又被认定为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永福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适宜牧草生长发育的60万亩天然草地等资源,给永福的畜 *** 造就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现生猪年产已达30多万头, *** 出栏达1.5万头,家禽年出笼达230多万羽,水产品总产量390万公斤,尚有适宜养殖的水面1.8万亩,极具开发潜力。由于地处 *** 带的边缘,雨量充沛,森林茂盛,植被完好,全县林地20.5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竹木资源极其丰富,因而竹木加工业具有悠久的历史,竹席、竹椅、竹工艺、竹木地板等竹木制品都是永福的主导产业。鉴于历史的原因,永福丰富的旅游资源一直处于未开发的状态,但是近年来县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极具开发前景的自然景观、奇景正吸引着无数投资者前来参观考察。县内主要旅游风景点有麒麟山风景区、金鸡河、板峡湖、百寿小山峡、西江、凤山、月山、登云山、仙人桥等景点,文物名胜有永宁州古城、百寿岩、穿 *** 刻和仙姑岩悬棺等,是休闲娱乐、陶冶情 *** 的绝佳境地,又具备投资少、见效快的优越条件。这些景点景区均处于大桂林旅游圈的环线上,因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近几年来,全县人民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使全县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稳步、健康的发展,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目前已形成了冶炼、制 *** 、酿酒、矿产、农产品、竹木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桂林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在苏桥乡设立有卫星园区(称为:飞地),园区内已有火电、工程机械、化工、建材等大中型企业入户建厂,预计园区人口规模可达20万人,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历史上,永福县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汉代以来,就是桂林西南的屏障,处在汉文化在岭南最重要的一条传播线上,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交融的之一站,因而留下了众多极有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
永福丰富的旅游资源极具开发前景。县内主要旅游风景区(点)有 *** 山风景区、龙江社边农家乐、板峡湖度假区、百寿风景区、凤山福字等景点,文物名胜有永宁州古城、百寿岩、穿 *** 刻和仙姑岩悬棺等,是休闲娱乐、陶冶情 *** 的绝佳境地。
(1)桂林—— *** 山风景区——金鸡河水库——板峡湖风景区——凤山风景——百寿旅游区——李宗仁故居——苏桥新区——桂林
(2)桂林——苏桥新区——李宗仁故居——百寿旅游区——凤山风景——板峡湖风景区——金鸡河水库—— *** 山风景区——桂林
(3)桂林—— *** 山风景区——金鸡河水库——板峡湖风景区——凤山风景——桂林
(4)桂林——李宗仁故居——百寿旅游区——西江漂流——凤山——桂林
(5)桂林—— *** 山风景区——苏桥新区——桂林
福寿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追求富贵、长寿、好运、吉祥、 *** 的一种精神理念所展示出来的通俗的文化现象。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可以说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贵贱,对福寿文化都是共同认同和追求的。在中国五 *** 文明史中,福寿文化占有了辉煌的地位。世界上凡有炎黄子孙居住生活的地方,就有福寿文化的存在。
那么,中国福寿文化包括哪些范畴呢?
首先,福寿文化是福文化和寿文化的统称,两者既有相互 *** 的不同的文化内涵,又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正所谓“福中有寿,寿中有福”。福寿文化的源起,是与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同步的。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在进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自身的生存、传代产生某种向往、追求的最初、最本能的理念的时候,就有了福寿文化的萌芽。人类社会这种最初的最本能的向往和追求,就是福与寿。从汉字的起源和构造中,人们不难领悟福寿文化的最初含义。
“福”字的构造是一口田,它告诉人们,古代社会里,人们在与自然社会长期的生存竞争实践中,开始产生了一种本能的理想,并把这种理想当作最美好的愿望去追求。这就是:一个人如果能够有一块能生长出食物的土地,从而使自己得以生存下去,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福”字的偏旁从“示”,本意是祭祀祈祷:在一个由三只脚支撑着的平台上,摆放着祭品,人们在向天地向神灵祈祷,希冀自己能够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能够得到“福”。
“寿”字的构造,上部是一位老人的面相,下部从手从口,意思是用手把食物送入口中。整个字的含义就是:人只要有食物,有饭吃,就可以生存下去,这样人的生命就会长久,从而就能够得到“寿”。
这就是福寿文化最初的内涵。它告诉人们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得福即安——这是人们对生存的本能追求;得寿延年——这是人们对生命长久的本能追求。
第二,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发展,中国福寿文化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并且形成了具体的范畴。从古代的历史文献中,随处可以见到有关福寿文化的记载和描叙。比如《易经》中的“吉”、“利”、“元亨利贞”、“ *** 神害盈而福谦”;《尚书》中“九五之福”;诗经中“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庄子》中“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礼记》中“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等等。《辞海》中,对福文化的诠释更有了“五福临门”的具体内容和范畴。
“五福”是指长寿、富贵、吉事、攸好德、考终命。“五福临门”是福文化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无论缺少了哪一方面,人们都会产生遗憾。
“长寿”,就是生命长久,长命百岁的理念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真实得到的体现。
“富贵”,就是既能够广聚钱财而达到富有,又在社会上有显赫的地位和名誉。
“吉事”,就是好事、好运。顺心顺意的工作,无忧无虑的生活。
“攸好德”,古辞源上说是“致福之道也;攸者,空虚无边,博大至极也;德者,品德、才学、修为也。”意思就是指人的才学、品德、修为达到至极至高的境界。也就是说,一个人要能够成才,能够学有所成达到高尚的境界,才算是有“福”。
“考终命”,就是指善终,一个人的生命再长,也要有一种自然的归宿,寿终正寝,这才是福。如果是天灾-意外横死,就不是福了。
《辞源》中对“寿”的诠释为:一是“久命也”,就是年岁活得长久;二是“年齿”,就是已经活了多少年;三是指“生日”,即寿诞、寿辰;四是指年岁已高的老人,张衡《东京赋》:“送迎拜乎三寿”,就是送迎三位老者;五是指 *** 族中 *** 时间最长的细叶 *** ,又名寿安花;六是酒礼,通常说的寿酒、寿礼、寿宴等。《汉书》:“沛公奉厄酒为太上皇寿”;七是指人死后的装殓物品;八是指姓氏,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后裔。
从上述中可知,福寿文化的范畴和内容是广泛的,是中华民族全体认同和追求的生活目标。
第三,福寿文化的基本思想内涵。福寿文化的基本思想内涵,就是福寿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最基本的哲学思想。
福文化最基本的思想内涵是“阴阳合一”。这在五福的“吉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东汉《张衡赋》:“仰福帝居,阳曜阴藏。”帝居是指汉代皇帝临幸嫔妃的寝宫长安宫。这段赋词的意思是:能够仰承天恩雨露,得到皇帝的临幸,这真是天大的福啊!阳在上而挺曜,阴在下而纳藏,阴阳结合成一体,这真是人世间最美妙、最和谐的乐章啊!这就是五福中说的吉事、好事,是人生更大的福运。这里,阴阳合一已经把福文化升华到了一种崇高美妙的境界。
由阴阳合一的基本思想内涵,又引伸出了福文化的另一重要思想内涵——传宗接代思想。千百年来,中 *** 间普遍存在的“多子多福”现象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客观地讲,传宗接代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需,也是福文化所倡导和体现出来的一种人生的本能。传宗接代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项最基本的任务。有关历史资料表明,在尧、舜时期,中国人的人均寿命仅为18岁。唐太宗时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27岁。一直到了清代康乾盛世时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还不到36岁。所以古诗中有“人寿七十古来稀”,一个人能够活到70岁就非常难得,非常稀少了。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传宗接 *** 所当然地被古代中国人当 *** 生的一项基本任务,而且是人生的首要任务。正是在福文化的这种思想理念支配下,人们把“五代同堂”、“四世同堂”、“五世其昌”、“儿孙满堂”等等视为莫大的福份,备受世人羡慕和推崇。
寿文化最基本的思想内涵是“天人合一”。如果说,福文化的理想是要人们去祈祷、去努力争取、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话,那么寿文化所追求的目标则是要人们顺应自然的法则而生存、生活,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去为人处事。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告诉人们:要达到“寿”的目标,必须虚怀无欲,不争不贪,吃饱肚腹就行了。行事要顺其自然,处事要保持心态平和。要摒弃杂念,清静无为。这样,才能达到“寿”的更高境界。
寿文化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直接影响到了儒家哲学思想的形成,并且为儒家哲学思想全盘接受,融进了儒家的处世哲学中。儒家思想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一切都是上天注定安排的,所以为人处世要顺天应人,不可强求。大力推崇“中和之道”这一为人处世的“达道”。《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应该说,福寿文化中阴阳合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都本源于道教朴素的惟物主义思想,是极富哲理的,是极为深刻的。
第四,福寿文化的主题观念。福寿文化的主题观念就是“和为贵”,正所谓“国和天下顺,家和万事兴”。这种“和为贵”观念的形成,是以福寿文化中阴阳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心态平和的理念为基础的。福寿文化提示人们:处理人世间纷纭复杂的关系要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有一个和谐的环境,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社会是以家庭为细胞组成的,因此每一个家庭都要和美幸福。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和顺知礼,要有一种宽容平和的心态。“和为贵”这一观念产生之后,理所当然的被人们普遍接受,并且世世代代传承下来。今天,中国人正在创建一个和谐社会,“和为贵”的观念被人们作为衡量人的道德的一个标准。
百寿镇位于桂林市西南,永福县西北, 306省道贯穿全境,北距旅游名城桂林市 70公里,南达广西工业重点城市柳州市 110公里,距县城 47公里。全镇下辖 12个村委会,面积 413.4平方公里,耕地 4.2万亩,其中水田 2.9万亩。总人口 3.4万,其中集镇人口 0.95万,居住有汉、壮、苗、瑶、侗、回等民族。集贸发达,市场繁荣, 95年被列为自治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2002年被列为自治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百寿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气候宜人,该镇设州、县治长达500余年,镇内人文景观,名胜古迹甚多,有闻名中外的“百寿图”石刻,江南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石城-----永宁州古城,均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批极具浓厚文化底蕴的悬棺以及重阳树、九落岩、东门江漂流等旅游景点颇有开发价值。
百寿镇物产丰富,主要盛产柑橙类水果。特产有罗汉果、香菇、木耳、冬笋、黄竹笋等,是全国更大的罗汉果 *** 市场,桂北著名的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和桂北优质水果生产基地,也是永福县北四乡镇的商贸、交通、文化中心。目前,全镇水果种植面积已达到3.5万亩,年产水果达3.1万吨,百寿优质_柑因当地独特的小气候环境而具有个大、肉脆、味甜、色泽鲜亮、耐贮运特点,倍受国内外客商和消费者青睐,产品远销广东、黑龙江、 *** 、 *** 等国内外市场。
广福乡地处永福县南部,东与堡里乡交界,南邻鹿寨县黄冕乡,西接永安乡,北靠桃城乡,南北长 33公里,东西宽 21.5公里,面积 451平方公里。乡人民 *** 设在广福圩,北距县城 7.5公里,公路行程 11公里。全乡现有 8个村委会, 16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2.2万多人。
广福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该乡位于国际旅游名城桂林和广西交通枢纽、工业重镇柳州市之间,北距桂林市区 62公里,南距柳州市 96公里,东有湘桂铁路自北而南横贯全乡,设有葡萄、石祥、亲睦、矮岭、波寨 5个火车站;西有桂柳高速公路,并在该乡矮岭村波寨设有出入口;中有 106省道连接桂中。乡内公路 *** 交错纵横,十分便利。
广福乡人少地多,土地森林、水力资源丰富。全乡有土地面积 655544.25亩,其中农用地 5 *** 08.8亩,耕地面积 39536.55亩,森林面积 48633.85亩,森林覆盖率为 65.37%。全乡有小型水库 2座,总库容 301.5万立方米,年可供水 231.5万立方米,有充足的水资源可供利用。全乡河流密布,共有河流九条,水能蕴藏量 49771.58千瓦,可开发量 13225千瓦, 6083.5万度。
土特产品有香菇、木耳、罗汉果、松脂、板栗、桑茧等。
广福乡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进步。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 *** 6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 5 *** 0万元,工业总产值达 1071万元。财政收入 2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085元。全乡现有冶炼、木材加工、农产品加工等约 156个企业。运输、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乡现有中学 2所, 8所小学,在职中小学老师 186人,在校 *** 2856人。
罗锦镇位于永福县城东郊,面积238平方公里,共辖14个行政村,316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4万人,居住着汉、壮、回等民族。东接临桂会仙、六塘,西接永福县城,南与堡里、阳朔交界,北与苏桥新区接壤。交通便利,永良公路(现正在规划“四改二”工程)贯穿其中,圩镇距县城15公里,距桂林40公里,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
罗锦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镇,文化底蕴丰厚,教育、文化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基础,素有“彩调之乡”的美誉;李氏画梅自成一派,颇具影响;罗锦雨伞是广西有名的地方工艺品; *** 寺有着悠久的历史。罗锦镇自然风光迷人,山奇水秀;正在开发的 *** 山旅游区即将对游人 *** 。罗锦镇人多地广,近年来,全镇人民齐心协力、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商贸业,狠抓旅游业的开发,扎实抓好乡镇企业的发展,全镇经济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运行轨道。酿优质葡萄酒的山葡萄是桂林市的名优产品,桂林漓江红葡萄酒厂的落户,促进了山葡萄品种的进一步改良和规模的扩大发展。依托科技部门的帮扶,以优质板栗、桃、李、杨梅为主的水果基地达到5000亩,每年毛节瓜、瓠瓜、茄子等短期经济作物达2万亩,新落户永福的“公司+农户”的温氏养殖呈良好发展态势。长短结合的农业开发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罗锦镇矿藏丰富,有铁矿、铜矿、方解石矿、石灰石矿等,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全镇有乡镇企业610家。
罗锦镇在注重发展经济同时,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2002年参加了“南珠杯”城建环境综合整治竞赛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赞赏。
苏桥镇位于桂林市区西南面,地处广西发展轴——湘桂走廊上,在国际旅游名城桂林市和广西交通枢纽,工业重镇柳州市之间,是桂林国家高新区苏桥园建设所在地,是全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镇总面积123平方公里,辖1个居民 *** 会,9个村委会,2.5万人。
1999年1月苏桥新区正式开始在苏桥镇开发建设,经过近十年多的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已得到很大的改善,新区的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投资的软硬环境日趋完善,已引进落实项目32个,引进资金近50亿元人民币,苏桥展现出了无限的商机和广阔的前景,将成为永福、桂林乃至广西的投资热点和新亮点。
苏桥区位交通优势:桂林苏桥投资长廊北距桂林市区26公里、两江国际机场至苏桥的专用公路仅8.5公里,两江机场目前拥有国际国内航线50多条,可直航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30多个城市和 *** 、 *** 、日本、韩国、泰国等。桂海高速公路、湘桂铁路和136县道贯穿苏桥镇南北,高速公路苏桥进出口已投入使用,桂梧、桂黄高速公路交汇,北达湖南湖北,南通大西南出海通道,东连珠三角地区,构筑成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立体化便捷交通 *** 。苏桥镇内大溪河火车站已扩建为7股道,年物流吞量达300万吨。
苏桥水资源优势:桂林国家高新区规划面积为2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为20多万人。苏桥园一期开发总用地面积2.1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万人。镇内有小型水库12座,年供水量2366万立方米,且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可供利用。投资800万元,日供水6000吨的自来水厂已竣工使用,可满足3万人左右的用水需求。
苏桥能源优势:苏桥镇现已有建成110千伏的石门变电站及树桥变电站,有装机容量2×13.5万千瓦国电永福发电有限公司,该公司即将扩建装机容量2×30万千瓦的二期工程,并将再建2座110千伏、1座220千伏的变电站。
苏桥镇通讯优势:苏桥通讯已实现数字程控化,中国电信已开通光纤通讯和宽带服务, *** 装机容量达2400门; *** 和中国移动分别开通了 *** 寻呼、数字移动 *** 和IP *** 业务,可接通ASDL高速服务 *** ,具备了良好的对外联络条件。
龙江乡位于永福县的西北部,面积为 401平方公里,辖 10个行政村, 150个村民小组, 4407户, 22058人。有 *** 支部 22个, 482名 *** 员。该乡属典型的山区乡,是自治区确定的重点林区乡,全乡有林面积 48万亩,木材蓄积量 1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 87%。各村均已通公路,通 *** 。交通、通讯极其便利。(数据统计至2006年底,下同)
近年来,龙江乡 *** 委、 *** 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之一要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 *** 引资力度,全力打造生态富裕文明新龙江,积极推进全乡三个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罗汉果托起致富的希望。龙江乡是罗汉果的发源地和主产区,现有罗汉果种植面积 1.5万亩,其中挂果面积约 1.2万亩。全乡 80%以上农户直接从事罗汉果种植,农民现金收入的 80%以上来源于罗汉果。 1995年,被国家命为“中国罗汉果之乡”。 2000年,龙-汉果被桂林市评为名牌农产品, 2001年,龙-汉果被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农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罗汉果已经成为龙江乡的品牌农业和支柱产业。近年来,龙江乡 *** 委、 *** 加强与有关科研单位合作,成功培育出了高产、高效、抗病能力强的罗汉果组培苗。目前,全乡罗汉果组培苗的种植面积已达到 3500亩。随着栽培管理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提高,龙-汉果已步入规范化种植。罗汉果产业化经营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入快车道。近年来,龙江乡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大力发展“两果(罗汉果、水果)、两竹(毛竹、丛生竹)、两木(荷木、八角)”种植,全面建设生态富裕新龙江。迄今为止,全乡完成退耕还林 14000亩,其中八角 4000亩,毛竹 2000亩,水果 1500亩,荷木 3500亩,完成荒山造林 4600亩,落实生态林保护面积 18万亩,森林生态得到了教好的保护和恢复。同时,全乡种植夏橙、杨梅、_柑等优质水果 3500亩。目前,新种水果管护良好。全乡以罗汉果为主,水果,八角、毛竹并重的多元化农业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 引资取得重大突破,立足资源优势,重点做好“木头、石头、水头”三篇文章。龙江乡域内河流,溪流星罗棋布,水资源十分丰富,水流落差大,非常适合水电项目的开发。水文资料显示,全乡电能理论蓄积量达 6.5万千瓦。至 2004年,已引进水电开发项目 16个,总投资达 *** 00多万元,全乡小水电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木材加工业中的永祥、龙腾、宏发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开始实现成品化、精品化生产。
*** 建工作成绩显著,近年来,龙江乡努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一支“廉洁、高效、科技、服务”的四型队伍正以崭新形象呈现在群众和投资商面前。同时,以旧村整治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小康文明示范村建设,龙山社边屯于 2003年 10月被县委定为生态富裕小康文明示范村,目前已完成改水改厕,道路硬化,房屋泥面装修、环境美化、灯光球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一个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社会稳定,工业、农业、旅游业协调发展的生态村、文明村、卫生村、小康村已初具雏形。在全乡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生态富裕文明新龙江必将实现。
2020年8月24日,农业农村部推选永福县作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2020年1月22日,住房和城乡 *** 命名永福县为2019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永福县在列。
2018年12月,永福县上榜广西2018年度自治区级生态县(市、区)名单。
2018年,永福县入选2018年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实施县。
2017年2月21日,永福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三、中国最美的小镇是那里
风景如画的阳朔,是怎样得名的.相传隋朝设县治时,以“阳朔”作县名,是取羊角山“羊角”二字的谐音。后人又把羊角山叫阳朔山,究竟是县因山得名?或山因县得名?这个问题须得从头说起。
三国吴甘露元年(256年)设熙平县干兴坪狮子威,是阳朔县的前身。隋开皇十年(590年),迁到现在的县城,县令想改县名,一时未定。
县衙后面的廖家岂外,有对山峰直 *** 青山。当时有个孤苦的孩子,给财主放羊,人们叫他羊娃。每天赶着羊群到这对山峰下放牧,眼看双峰并峙,很像羊角,就起名叫羊角山。羊娃长得很聪明,他的羊栏搭在财主家的私塾旁边,财主年年请塾师教自己的儿女。借此机会,羊娃暗中学到不少知识,往往随口成歌,应声作对,因此牧童们很爱和他玩。他给羊角山编了一首歌:“羊角尖,羊角尖,羊角尖上九重天”,牧童们把它当作口头禅,每日早出晚归,经过县衙后面,总是歌声琅琅。
县令为了改县名,绞尽脑汁,总想不出一个恰当的。有一天傍晚,他到后花园散步,听到墙外牧童们的歌声,越听越出神。不过他把“羊角尖,羊角尖,羊角尖上九重天”,误会为“阳朔迁,阳朔迁,阳朔迁上九重天”。他为何引起误会呢?因为他是农历十月初一日迁县的,十月为阳月,初一为朔日,所以他自认为“阳朔迁”是指他迁县的时间,至于“迁上九重天”,那当然是预兆将来官运亨通,扶摇直上了。于是决定呈报上司,用“阳朔”为县名。还出布告示众,说明“阳朔”为县名,是根据童谣改的。
村民看了布告,纷纷议论,有的说:“什么童谣,分明是羊娃编的羊角山歌”;有的说:“羊角”与“阳朔”音同字不同,那能以声取义?县令听了这些老百姓的议论,心里有些不安。
一天,县令改换便装,骑着小马,只带一名衙勇,直奔羊角山下。这时羊娃和牧童们正在山边的树荫下休息)谈笑风生。县令突然 *** :“谁是羊娃?”羊娃应声答道:“是我”。县令下得马来,慢漫他说:“羊角山歌是你编的吗?”羊娃满口承认。县令将信将疑,想考他一下,接着说:“有人说阳朔是取羊角的谐音,有那么凑巧?你能编歌,定能作对,现在我出两个字给你对,既要取阳朔的谐音,又要对仗工整。”羊娃点点头。县令挥动手上的鞭子说:“马鞭”,羊娃对道:“羊索”。绚羊的索对赶 *** 鞭,对仗可算工整,况且“羊索”与“阳朔”字音完全相谐。县令想了一下,摇摇头说:“不行”,你不该重用羊角的羊字,美中不足,我再出两个字给你对来。县令指着衙勇的腰刀说:“佩刀”,羊娃对道:“扬架”。扬槊对佩刀对得更加工整,同时“扬槊”与“阳朔”字音一点不差。县令再找不出漏洞了,内心暗暗佩服。
从此,县名与山名就分不开了,传为千古美谈!
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阳朔属桂林郡管辖,无县名。西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阳朔为始安县地,属荆州零陵郡管辖。东汉,属荆州零陵郡,为始安侯国地。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在今阳朔县地置尚安、熙平两县,属荆洲始安郡,为阳朔县建制之始。西晋泰始年间(265-274年),撤销尚安县,其地并入熙平县,属始安郡辖地。熙平县治在今兴坪镇狮子嵅村。南朝宋泰始年间(466-471年),改始安郡为始建国,熙平县属其辖地。南朝梁代(502-556年),撤销熙平县,其地并入始安县,阳朔为始安县地,属桂州所辖。隋开皇十年(590年),县治由熙平迁至今阳朔镇,县衙建于羊角山下,以“羊角”谐音“阳朔”为县名。阳朔县因此得名,历经各朝,流传至今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分阳朔县增置归义县,县治在今白沙镇旧县村北侧,与阳朔县同属桂州辖地。贞观元年(627年),撤销归义县并入阳朔县,为岭南西道桂州辖地。五代十国,阳朔地为楚、南汉治地,属桂州所辖。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改桂州为静江府。阳朔属静江府所辖。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静江府为静江路,阳朔属静江路。明朝洪武初年,改静江路为桂林府,阳朔县属桂林府。清朝,阳朔仍属广西桂林府。 *** 二年(1913年),废府设道。阳朔属漓江道,次年六月改桂林道。 *** 十九年(1930年),桂林道废,阳朔属桂林民团区。 *** 二十三年(1934年)三月改属桂林行政监督区。 *** 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改属之一行政 *** 区。 *** 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直隶省 *** 。 *** 三十三年(1944年)五月改属第八行政 *** 区。 *** 三 *** (1949年)七月改属第十四行政 *** 区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仍称阳朔县,属桂林专区,公元1968年4月改称桂林地区。公元1981年7月1日,经 *** 批准阳朔划归桂林市管辖,成为市辖县,县治至今不变。
阳朔是一个汉族、壮族、瑶族聚居的地方,在数 *** 的历史中,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
阳朔的文化弥漫着 *** 古镇所特有的乡土文化,和西方人迅速涌入带来的浓郁西风,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息混和在一起而散发出的扑朔 *** 的味道。正是这种融合,让西方人对它的迷恋不已,而东方 *** 为它深深陶醉
在中国旅游名县阳朔,有一条世界闻名的西街。
西街是一条小街,是县城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一条青色的石板路,两排低矮的砖木房,小青瓦、 *** 墙、坡屋面、吊脚楼,散发着浓浓的古香。过去,西街除几家店铺外,居民大多还是农民,处于“半是乡村半是店,可为生意可为耕”的半商半农状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阳朔对外 *** ,西方游客发现了西街,那些被大都市喧嚣和快节奏的工作搅得身心疲惫的西方人,在这里找到了休憩的“港湾”。同时,他们对当地古朴典雅的民居和传统文化、民风民俗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把对西街的独特感受写进旅游指南书上。近些年,每年到西街观光、休闲的境外旅游者超过数十万人次。他们有住几天、十天半月的,也有住一年几年的,有的干脆在西街成婚、开店。西街成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洋人街”,成了超越地域的“地球村”,成了规模庞大的“外语角”。
西街是阳朔的缩影,“西街文化”是对阳朔乡土文化的扬弃。秦臻先生研究阳朔文化多年,成果颇丰,写下大量文章在国内外媒体发表。此次将部分研究成果结集出版实属地方文化之幸事。《西街故事》以平凡人的故事形式介绍西街人物群像、市井风情、小镇魅力,使读者感悟西街以至阳朔风情文化。“阳朔石刻”部分以解读分布全县各地有 *** *** 的碑刻为切入点,记叙阳朔历史上一些 *** 、历史人物和风土人情,不乏为了解阳朔历史的一份珍贵资料。
西街是阳朔县城最古老的街道。两排低矮的砖瓦房,一条暗红色的石板路,是土得不能再土的典型的桂北传统小街。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设置阳朔县时,县城就只有这条长约二百米、宽约五米的街道,街上除了几家经营日用品的店铺外,大部分居民是农民。千多年来,这条小街一直保持着“半是乡村半是店,可为生意可为耕”的半商半农状态。这种历史状态使西街保持了典型的南方小镇的传统风貌,使西街人形成了城里人的豁达和乡里人的淳朴的双重 *** 格。这种 *** 格和风貌成为了今天西街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
过去,西街和阳朔风景一样,一直处于“躲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七十年代初,桂林阳朔正式对外 *** ,许多西方游人在饱览了阳朔漓江风光以后,来到阳朔县城,无意中走进西街,才发现,在这奇山秀水之中,有一条这么迷人的小街。这些西方人像当年 *** 发现了新 *** 似甲,把对西街的新奇和美好的印象写在了西方出版的旅游指导书上。到了八十年代,自助旅游进入我国,西方的自助旅游者涌进了西街。这些被闹市的喧嚣和快节奏的工作搅得身心疲惫的西方人,在这里找到了休憩的港湾
阳朔县资源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年产量为13万吨。沙田柚、金桔、柿子、板栗为阳朔四大特产水果,其中沙田柚以其果大色美味甜闻名海内外,1997年总产量达1.6万吨,1995年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同类产品更高奖--银奖;1998年获全国柚类评比“金杯奖”1996年被 *** 确定为“中国沙田柚之乡”。县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铅锌、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等主要矿种。阳朔人心灵手巧,近几年来,开发 *** 出大量的旅游工艺品,如书画、画扇、大理石、滑石工艺品,还有山水盆景、文化衫、石章、木雕、仿古服装、仿古陶器、绣球等工艺精品,畅销国内外旅游市场。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大景观特色,造就了阳朔这方人间仙境,上帝的特殊恩赐,给予了阳朔富甲天下的灵山秀水。全县拥有奇特山峰2万多座,大小河流17条,8大景区, *** 多个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迄今,已有世界上150多个国家,300多位总统、 *** 、首相、部长等到阳朔观光考察。其实,老外比大多数国人更先了解阳朔,一本Lonely Planet把他们从地球的另一面带到了阳朔,到阳朔的外国游客都是人手一本,他们只把桂林作为一个交通的中转站,下飞机了,下火车了,直接从桂林赶到阳朔,一刻也不停留。
--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地貌在阳朔;
--美丽的漓江,山水风光的精华地段在阳朔境内;
--中国驻 *** 总部 *** 悬挂的唯一 *** 中国自然景观的图画,是阳朔风光的“黄布倒影”;
--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发行的贰拾圆人民币背景图案,是阳朔的兴坪风光;
--1960年,轰动东南亚的 *** 《刘三姐》在风光如画的阳朔拍摄成功;
--2001年,荣获首批广西优秀旅游县;
--2003年,由张艺谋导演的,世界上更大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又在阳朔获得成功,该项目荣获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第三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奖;
--2004年,世界旅游组织 *** :阳朔--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被誉为“中国地球村”的阳朔西街,中西文化水 *** 融,既充满了乡土气息,又洋溢着浓郁的异国情调。西街的独特魅力,已成为阳朔旅游鲜明的符号,成为中国旅游的著名商标
桂林市的中心,有座用青石料一块一块砌成,方圆几华里,高一丈多的王城。在这座王城的中间,耸起一座像竹笋一样麻麻直直的独秀峰。远看,它像座直崭崭地砌起来的玉石宝塔;近看,又像根圆溜溜 *** 在地上的擎天柱。大家称它为南天柱。要想晓得这南天柱和桂林城的来历呀,还得从秦始皇赶山填海讲起哩!
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边抓民夫重修长城,一边征老百姓建造阿房宫;另外,他还亲自到处察看,想扩大地盘。有一天,他走到南海,一看大海平平荡荡,宽得没有边边,就想:如果把陆地上的高山大岭,都赶来填海,陆地就又平又宽了,那多好啊!
秦始皇跑回皇宫里,把这想法对满朝文武一讲,大家都像吃了生柿子一般,涩得张不开口了。秦始皇看大家想不出办法,就成天在宫中唉声叹气,眉头皱得像栗树皮皮。有一天,修 *** 长城的一个监工突然跑来报道:“皇上,好事好事!修长城的民夫不晓得从哪里弄得一条条红丝线,他们挑担时个个往肩膀上一放,力气就大得赛过牯牛。那些民夫从前走路时脊背弯得像虾子似的,现在挑起担来腰杆直得像棕树…..”秦始皇听了,起初感到古怪,后来一想,就哈哈大笑起来,忙叫监工赶快回去,把民夫肩膀上的丝线统统收来。监工领旨,像兔子一样跑出宫去。
工夫不长,监工把丝线送了来。秦始皇把它编成一条鞭子。他走出皇宫,拿起这条鞭子对着大大小小的山丘一扬,那些山丘真像 *** 见了鞭子,慢慢走起来了。秦始皇高兴得连打了三个哈哈,马上决定赶起高山大岭去填南海。他走呀,赶呀,眼看离南海越来越近,走在最前头的山,有的扑通扑通滚到海里了。秦始皇得意的唱起来:“大山听话小山乖,快去南边填大海……”
哪晓得他这一唱,被南海普陀山上的顺风耳听到了。顺风耳急忙跑上了山,把秦始皇唱的歌告诉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一听,就叫善财童子下山看个水落石出。一杯茶工夫,善财童子回来报道:“不好啦,秦始皇把山赶下大海,海水被挤得漫上山坡了。”观音菩萨听了,扬了扬柳叶眉,轻轻念道:“善哉,善哉!”善财童子急着要去把秦始皇手上的鞭子夺过来。观音菩萨说:“不必你去,自有人要他放下鞭子。”
秦始皇赶山走了九千九百九十里路,腿从来没酸,脚从来没软,口从来没渴。不晓得怎么搞的,这时突然背皮一麻,脚上如绑了千斤大琐,挪动一步,浑身的汗水像包谷籽籽一般,成串成串的滚落下来。他的喉咙干得像旱田开了白裂,嘴唇干得滴出了生血,再不沾滴水,就要昏倒了。凑巧得很,正在这时,有对流浪夫妇,背着一个水壶从他身边走过。秦始皇就向他俩要水喝。这对流浪的年轻夫妇心瞒好,忙把水壶递了过去。秦始皇放下鞭子,捧过水壶咕噜咕噜大喝起来。等他喝饱把水壶还给年轻夫妇之时,忽然发现放在地上的赶山鞭不见了。秦始皇猜想准是那对年轻夫妇在搞 *** ,他气得鼻孔里喷火,拔出剑就朝年轻夫妇坎去。这时,天上突然大声喊:“快住手!红丝线是观音菩萨发给民夫解脱劳累的,不是给你赶山填海的,菩萨已经收回去了。这对夫妇为你送水解渴,你怎么还要杀他们?”秦始皇闻听,下得浑身筛糠,半响说不出话来。过了会儿,他才看见那些没赶进海的山岭,都仿佛剃光的和尚头一样,树没一棵,草没一根。他想,这样的土地再宽,也是多出的六指头----没得用。不如把它封给那对年轻夫妇,一来自己扩大了地盘,二来报答了他俩的送水解渴的情义。想到这里,他就指着山山岭岭对年轻夫妇说:“你们就在这里安下家来,把山上栽出树木,在山上种出五谷把!“流浪夫妇见皇帝开了金口,只好答应了。
年轻夫妇等秦始皇一走,就跑上山,只见这些山上都是东倒西歪层层叠叠的大青石,山脚下虽有一层泥巴,也是黄精精的瘦土。这样的地方哪里能栽得出树木,种得出五谷呢?可是大家都晓得秦始皇是个 *** 脑壳如割麻的人,他讲的话谁敢不依!俩人愁眉苦脸地找了个岩洞住下,你望我,我望你,不由得抱头大哭起来。俩人一直哭到月亮偏西,才迷迷糊糊地闭上眼睛睡去。
第二天清早,丈夫先从梦中醒来。他推醒妻子说:“古怪呢,我 *** 一个手捧净瓶的菩萨告诉我说,这岩洞里有股清幽的泉水。只要我们两人诚心诚意的把水提来,地再瘦,不到三天,就会长出高粱、包米;山再荒,不到七天,就会长出红花、绿草和梭柏木、桂花树。”妻子听丈夫说完也吃惊地说:“怪事呢!我也做了一个和你相同的梦啊!”
夫妻俩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决心进洞去看个水落石出。他们忍着肚饿,慢慢往岩洞里爬。手被石头划破了,膝盖磨出血来了,才爬进一道石门槛。他们继续往前爬,爬过第三道门槛时,终于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夫妻俩高兴极了,觉得梦已灵验了三分,便一口气爬到泉水边。那股清水,像长龙一样摇头摆尾,从石缝里哗啦拉地流了出来,流过五尺石槽,又潜进了 *** 缝底。两人捧起水喝了几口,味道和蜜糖一样甜,饿扁了的肚子,一下子就觉得饱呼呼的了。他们急忙拿来竹水筒,舀起水背到洞外边,见土就泼,见山就浇。夫妻二人接连背了三天三夜泉水,泼湿了八八六十四平地,浇透了九九八十一座大山。
一天过却去了,地还是原样的瘦,山还是原样秃;两天过去了,土还是黄精精的,山还是石头股;三天过去了,夫妻二人走出岩洞一看,啊荷!地上真的长出了嫩绿的高粱、包米。七天过去了,夫妻二人爬上山一看,荷嘿!山上真的长出青草、鲜花和梭柏树、桂花树。夫妻二人笑眯眯的,脸上像阳春三月 *** 的鲜花。从这天起,这地方要柴有柴,要米有米,日子过得好甜美。他们快快活活地住了一年,就添了个胖乎乎的娃崽。娃崽出生的那天,满山满岭的桂花树之一次开出了金黄金黄的桂花,香气熏得一家人就像喝醉了酒似的,于是他们给娃崽取了个名字----桂娃。
桂娃出生三天,要洗三朝啦!桂娃爸弄来了红蛋给他圆脸(用蛋在小孩脸上滚,表示小孩像蛋一般圆润好看),又煮了鸡蛋甜酒给阿妈补养身体。桂娃妈看到这些东西,就对丈夫说:“你这样也准备好了,那样也准备好了,就是有一样最重要的没准备好。”
“你讲还差哪样?”桂娃爸 *** 。
桂娃妈说:“|我们俩出来乍道这里时,山岭光秃,地上样样无,全靠菩萨托梦找到清水,这地方才变了样。今天给桂娃洗三朝,应该先拜菩萨啊!”
桂娃爸听妻子讲得有理,就恭恭敬敬的在岩洞外摆上供桌,又把供果、礼酒、香灯放好。然后,夫妻俩抱着桂娃跪在供桌前面答谢菩萨。供罢菩萨,夫妻俩人把熬好的梭柏木香汤,烧开的桂花香水,一起倒在大木盆里给桂娃洗三朝。说来也怪,哪晓得把香水往桂娃身上一抹,桂娃脚一伸,手一犟,眨眼工夫就长高了三尺;又一洗,桂娃在盆子里一翻身就站起来走路了,嘴巴里好喊开了“阿爸,阿妈”。夫妻二人把桂娃当成了宝贝,又是抱又是亲。桂娃哩也乖巧得没谱,什么话他一听就懂,什么事他一看就会。他刚刚满月就跟着阿爸、阿妈下地种高粱,上山栽树木了。阿爸、阿妈看了,喜欢得拍起手板打哈哈。
树长高了就会分杈。哪晓得桂娃洗三朝那天,又是梭柏木,又是桂花酒,发出的股股香气飘到了三十三天上的太清宫。玉皇大帝嗅到了这股异香,全身像炸透了的开花枣,舒服得酥了。他急忙命令巡天大圣去查看,这股香气是从哪飘来的。巡天大圣到南天门看了看,又跑回太清宫报道:“启奏玉皇天尊,那股异香是凡间一对夫妻帮娃崽洗三朝时用的梭柏木和桂花酒。梭柏木的香气常年不散,桂花酒的香味永不消失。所以这香气冲上了三十三天来。”
玉皇大帝听了笑道:“妙哉,妙哉!想不到凡间有这等宝树,如果弄到天上修建神宫,酿造仙汁,三十三天里里外外都会香气扑鼻了!
巡天大圣是个见风使舵的角色,他说:“皇上想要这树并不难,只要叫火斗星君下凡弄来就是了!”玉皇大帝听了有理,便命火斗星君速去人间。
这天,桂娃和阿爸、阿妈挑着箩筐,正在山上摘桂花。一个满头红发,一脸红须,身穿红袍的道 *** 摇大摆地走来,对桂娃的阿爸阿妈说,他要买尽这山上的桂花和梭佰木。阿爸、阿妈见这人来得稀奇,生得古怪,心中咚咚地像敲小鼓一般,害怕地说:“这些树是一瓢水,一瓢汗浇出来的,现在刚刚成了林,开了花,我们实在舍不得卖。你老人家硬是想要,我们只好送一棵给你!”
红袍道人听了,恶声恶气的说:“不卖也要你卖!讲得好,留个蔸蔸给你发种;讲不好,连根都一点不留!我看你能抛起石头去砸天?”桂娃和阿爸阿妈见这个人蛮横无理,也就气上心来,同声说道:“你硬要掀倒牛头喝咸水——专门欺悔好心人,我们就连片叶子都不送给你了,看你能把我们怎么办!”
“好!那你们就等着看吧。”红袍道人说罢走了。
这天,一家人的心中都像烧着把火,坐到深更半夜才闷闷不乐的睡去。他们蒙蒙睡了一根香工夫,突然听到轰隆一声,震得山摇地动。一家人急忙跑出一看,只见山山岭岭燃起红彤彤的大火,梭柏木和桂花树全被裹在火焰里。桂娃和阿爸阿妈不顾一切地抓起水桶,挑起水就跑上山去灭火。哪晓得刚把水一浇,呼的一声,一阵旋风乱卷,就把桂娃的阿爸阿妈卷进火海里烧死了。
桂娃吓得大喊“阿爸、阿妈”,但满山是火,看不见人。过了会儿,满山大火突然卷成一团火柱,火柱中好像有个红袍道人,引着火团颤巍巍地冲上天去了。桂娃大哭大喊了一阵,又看见烧焦了的秃山上飞起一对火红火红的凤凰,在桂娃头上转了三圈,往山背后飞去了。桂娃不见了阿爸阿妈,直哭得 *** 了过去。这是,好象有个披雪白纱巾,手上捧着一瓶净水的菩萨,送了三个牛仔饼子给他吃了。菩萨还告诉桂娃,这一切都是火斗星君干的,满山的梭柏木和桂花树全被弄到难天门去了,只要找到火红火红的凤凰,它就帮助桂娃 *** 。眨眼之间菩萨不见了,而桂娃伸了伸腰,一下就长高了三尺;他的手一摸山石,整个岩壁都在摇动。桂娃感到很奇怪,也不知道从哪来的这大力气。于是,他爬山越向后山走去。他爬了九九八十一座大山,翻过八八六十四条深,最后在一座峭壁半腰的岩窝里,找到了那对火红火红的凤凰。说来也怪,那对凤凰见到桂娃又是亲脸,又是拍见肩,亲热得像阿爸阿妈见到儿子一样。最后,两只凤凰各吐了一棵瓜子在桂娃手上,眨眼工夫就不见了。桂娃把瓜子拿了回来,在岩洞外挖了一个坑埋进去。
第二天早晨一看,长出来两蔸瓜秧。一蔸矮得不到一尺,却结了个金 *** 的葫芦瓜,那瓜长得黄里透红,足足有一个箩筐大。桂娃高兴地摘下来,做了个水葫芦,准备用来背水浇山,好让山山岭岭再长出树木。另一蔸的瓜秧长得高得没顶,直上蓝天;那瓜藤粗得像宝塔,几十抱才能合围。桂娃天天攀着瓜藤爬上去看,攀来攀去都攀不到顶。一天,桂娃抱着瓜藤 *** :“瓜藤啊瓜藤,你到底牵到哪里去了呢?”话刚讲完,就听到瓜藤道:“我牵到南天门了呢!”
桂娃听到瓜藤牵到南天门,高兴得跳了起来。他想,菩萨不是说阿爸阿妈种的梭柏木和桂花树都在南天门吗?想到这里他急忙背着葫芦就往瓜藤上爬。不知道爬了多久,他带的那葫芦水先是一天喝三次,后来一天喝三口,再后来一天喝三滴,一直把箩筐一样大的满葫芦水喝光才爬到瓜藤顶端。仔细一看,真的到了南天门呢!他刚刚想跳下瓜藤走进南天门去,一眼看见胡子土地公公拄着拐杖把守着大门。桂娃只好躲在瓜藤下等机会,可左等右等,那该死的土地公公站在那里像个生根石头,一步也不离开。怎么办呢?这时,他发现南天门侧边也牵满了瓜藤,和这根瓜藤绞连在一起。桂娃就悄悄地解开身上的葫芦瓜,自己钻进去,双手从葫芦口伸出来,抓住牵进南天门的瓜藤,趁着风吹瓜叶摇动时,慢慢地从瓜叶爬进了南天门。后来,桂娃又在葫芦里等了好久,好容易听到土地公公打着呼噜睡觉了,他才从葫芦里爬出来。脚刚落地,他就嗅到一股桂花香味。那是从一栋房子里冒出来的。桂娃正渴得要命,就一闪身钻进房中,只见里面放满了泡酒的桂花香汁。他咕嘟嘟地大喝了一顿,又装了满满一葫芦。走出房来,他又嗅到了梭柏木的香气。顺着那股香气走去,他找到放梭柏木的地方。桂娃爬过去,扛了一根最光最直的梭柏木出来,拔了一根瓜藤,把梭柏木捆好,就想从天上把木头掉下来。谁料,梭柏木的一头碰到了南天门的柱头,当啷一声,把睡得死死的土地公公惊醒了。土地公公见有生人就大喊起来。桂娃一惊,手上的梭柏木掉了下来。他的脚一滑,自己也从南天门跌到云雾之中。桂娃想,这下完了,从天上掉到地上,还不摔成肉酱?可是,他忽然觉得身子震动了一下,原来自己已经坐在两只凤凰身上。凤凰驮着他穿云破雾,安稳的落到了自家的土地上。两只凤凰向桂娃点头三下,又张开翅膀飞走了。桂娃朝着两只凤凰飞去的方向,连磕了三个头。
桂娃磕罢头起来一看,岩洞门前新砌了一座高楼大屋,瓜藤不见了,在四周大山合拢的平地上,直麻麻地 *** 着从天上掉下来的梭柏木。桂娃跑上去摸着梭柏木想,这树能活起来该多好啊。于是,他解开背上的葫芦,把桂花汁倒在梭柏木上。哪晓得水浇到哪里,哪里就坚硬起来,这根梭柏木一下子便成了宝玉一样的石柱了,这就是如今的独秀峰。
桂娃本想把梭柏木浇活,哪晓得反浇成了石柱。心里很不高兴。他顺手把葫芦丢到地上。葫芦在地上一滚,口子里流出一滴水来。那水一落土,马上长出了一蔸桂花树苗。桂娃高兴得脸上开出了 *** 。他急忙捧起葫芦一看,里面还有一大口水。他拿起葫芦,两脚像鼓槌擂鼓一样,跑上梭柏木便的独秀峰上,把葫芦里的桂花汁都含在嘴里,然后朝四方一喷。几天工夫,独秀峰周围的山山岭岭都长出了四季飘香的桂花树。从此,这里的梭柏木虽然不见了,桂花却越来越多。后来这里变成了一座风景美丽的城市,大家就把这座美丽的城市叫做桂林城了
阳朔水果之乡在哪里和阳朔水果特产有哪些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