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黄岛区剪纸之乡?青岛剪纸艺术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2

很多朋友对于青岛黄岛区剪纸之乡和青岛剪纸艺术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青岛黄岛有什么特产
  2. 青岛民族文化
  3. 青岛货大集时间和地点+交通

一、青岛黄岛有什么特产

西施舌,属软体动物门。传说由越国 *** 西施的舌头变成,故得名“西施舌”。西施舌主要生长在黄岛区泊里镇海湾的浅水沙滩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味道鲜美。

蓝莓维生素含量高,属高氨基酸、高锌、高钙、高铁、高铜、高维生素的营养保健果品。黄岛区的张家楼的佳沃蓝莓园、宝山的蓝宝实蓝莓生态园、厚人蓝莓园、理务关的慧海蓝莓园等园区都有种植。

以小麦秸秆为造型原料,以烙铁为画笔着色,融入国画、油画、版画、烙画、剪纸、书法等多种艺术表现技法,经过熏、绘、刻、烫、贴等二十多道工艺纯手工 *** 而成。画面层次感、立体感强,古色古香,被誉为“中华一绝”。

即墨老酒是选用大黄米、陈伏麦曲、崂山矿泉水,按照“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秀、陶器必良、火剂必得”的古代造酒六法酿制而成,经自然发酵后压榨所得的原汁而成。

琅琊窑采用景德镇上等原料,聘知名画师手绘,景德镇专业窑师烧制,将黄岛的自然风光手绘在瓷器上。

二、青岛民族文化

1、【祭海】青岛地区的沿海渔民,自古以来就有农历3月19日祭海的习俗。春汛起锚前,渔民们在海边摆上供物,点香烧纸,乞求海神保佑平安。此俗延续至今,但祭海的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称为"上网节",是欢送渔民出海并预祝丰收的节日。海防部门也借机宣传海上规约和安全生产知识。即墨市田横镇周戈庄祭海上网仪式最为隆重,装扮一新的上百艘渔船停泊海滩,五颜六色的网标迎风飘扬,鞭炮若雷,号子震天,各种民俗表演纷纷登场,大戏开台,连唱3天3夜,规模十分盛大。�

2、【崂山道教音乐】道教音乐是我 *** 间音乐的组成部分。崂山是中华道教胜地,其道乐有独特之处。崂山道乐经曲,多由上古民歌和民间号子演变而成,具有强烈的东夷文化气息。后来,风行全国的"十方经韵"传入,融入了崂山道乐。金代,全真道北七真来崂山传真布道,特别是丘处机三次来崂山,把崂山道乐和十方道乐进行了广泛交流,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和档次齐备的道乐体系。嗣后,崂山道乐分为"内山派"和"外山派",特别是外山派道乐使用管弦伴奏,而且又直接参与各种民俗活动,促进了崂山地区民间吹奏乐的蓬勃发展。许多民间老艺人多师承崂山道乐,许多道乐名曲在民间流传至今。�

3、【剪纸】青岛地区的民间剪纸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地方色彩。逢年过节,家家都剪窗花、贴门笺,以示庆贺。婚嫁喜事,也要用窗花、墙花、天棚花装饰新房。人们常以剪窗花手艺来品评姑娘、媳妇的心手巧拙。青岛地区内尤以黄岛区的民间剪纸最负盛名,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其剪纸在清代曾被作为贡品。近几年来,青岛民间剪纸多次参加全 *** 间艺术展并获奖,剪纸艺人还到墨西哥、瑞典等国作现场表演。�

4、【饽饽磕子】青岛地区农村的花样面塑久负盛名。逢年过节及喜庆之日,家家都要做些好吃中看的花样面饽,以示喜庆,后来便用雕刻出的专用模子来 *** 这些面食。这些饽饽磕子又称"面模",造型质朴,图案采用浮雕与线刻结合的 *** 刻成,装饰 *** 很强。用面模做成的鱼、桃、元宝、荷叶、莲蓬和十二生肖等象征吉祥的面食,造型美观。即墨市留村镇葛村的面模驰名远近,这一技艺始于1802年,后经代代相传至今。�

5、【即墨镶边】明清时期,即墨县民间就广泛流传着"小扣锁"(又称捏绣)和刺绣等手工工艺,1918年手工艺人卢忠溪从外国洋行引进一幅意大利"手拿花边"底样,经他试做成功后,便广为传播。许多民间艺人在加工 *** 过程中,不断吸收"小扣锁"、刺绣等工艺特点和针法,使之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工艺针法,称为"即墨手拿花边"。嗣后,逐渐成为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绚丽多姿的"即墨镶边"。这种工艺品销往欧、美和东南亚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享有"抽纱瑰珍"之美誉。�

6、【泊里红席】胶南市泊里红席有悠久的历史,据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后经代代相传,编席技术便在泊里一带流传下来,成为一种传统的家庭手工工艺。这种席是用高粱秸劈成篾子,有红白两种颜色,交叉编织出各种不同花纹的图案,故称红席。因其编织严密、纹理清晰、光滑柔软、美观轻便,故深受民间喜爱,远销全国各地,并作为本地土特工艺产品进京展览。�

7、【青岛草编】草编是青岛地区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遍及所属各地农村,尤以平度市所产最为著名。草编品种有花样辫、手编提篮、草帽、茶杯垫、坐垫、门帘、草地毯等十几种、数百个品种,所用之原料有麦秸草、金丝草、玉米皮、蒲草、茅草、棉杆皮等十几种植物秸杆和茎叶。农村妇女多以此手工艺品为家庭副业。青岛草编工艺精细,造型美观,色彩协调,文雅质朴,少数供应国内市场,大宗销往国外。�

8、【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俗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 *** 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员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1860年后,又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创立了秧歌小戏,有35个剧本。1957年,胶州秧歌进京演出,博得好评。嗣后,全国150个文艺团体先后来胶州学习胶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学院还将胶州秧歌列为必修课程。1991年的"中国首届秧歌大赛"中,胶州秧歌获优秀奖。�

9、【柳腔】地方剧种。产生于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成。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逐渐由说唱变为演唱,虽然形式简单、表演朴实,但因乡音浓郁、生动有趣而颇受欢迎。约在百余年前,又因受莱阳县四弦小调的影响,开始用四弦胡琴伴奏,并配以唢呐帮腔。初用四胡伴奏时,因无定式曲谱,琴师与演员不能完全协调,只能配合着往上溜,故称"溜腔"。后因溜字不雅,改为"柳腔",即墨也因之称为"柳腔之乡"。后来,柳腔戏逐渐流行于胶东一带,并于30年代传入青岛市区,深受妇女和老人喜爱。�

10、【茂腔】地方剧种。源于"肘鼓子"。清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青岛地区的胶州、胶南等地,民间艺人吸取肘鼓之长,糅进当地民间小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肘鼓"。清咸丰年间,"本肘鼓"又与苏北的"海冒调"结合,形成了新的唱腔,称为"冒肘鼓",亦称"茂肘鼓"。嗣后,又吸取胶州秧歌、诸城秧歌的曲调,形成了原板、二板、反调、大悲调、快打慢唱等板腔体系。胶州、胶南、诸诚、高密等地的民间艺人,自发地组成了许多"茂肘鼓"戏班。1949年后,将"茂肘鼓"正式定名为"茂腔",其传统剧目有120余个。�

11、【龙灯】青岛崂山区素有"神仙之宅、 *** 之府"的美名,龙灯舞也久负盛名。崂山区北宅镇五龙村的龙灯舞始于清同治九年(1870),龙身9节,全长11米,龙身为深灰色,每年春节除在各村演出外,必到即墨县城表演,其串龙、大小五花、滚龙等表演程式,方圆百里都有名气。中韩镇孙家下庄于光绪年间办起舞龙灯的同乐会,所舞之龙身长40米,晚间龙身内点燃蜡烛,光彩夺目,蔚为壮观。�

12、【九狮图】又称九狮舞,1 *** 4年即墨城北阁里村民借鉴双狮舞编排而成。12名演员中,4人扮成2只母狮,7人各扮1只子狮,1人执绣球,在热烈的锣鼓声中,7只子狮环绕2只母狮欢腾跳跃,执绣球者穿 *** 其中。其表演有各种程式,通过一连串的舞蹈动作,表现狮子的气质、神态和 *** 格。九狮图的表演属硬架子灯舞,要求演员具备一定的武功基础。�

13、【渔家宴】是汇合青岛地区农渔人家的饮食品种、饮食习惯和饮食风格的特色宴,有各色菜肴、食品共80余个品种。该宴以鲜活小海鲜和崂山土特产为原料,经规范化处理,并经复杂的烹调工序加工,成为一桌充满乡土气息的宴席,表现出丰富的渔家饮食文化内涵。�

14、【即墨老酒】又名即墨黄酒,其酿造历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有正式记载是始酿于北宋时期。它以黍米、麦曲和崂山矿泉水为原料,按照"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秀、陶器必良、火剂必得"的古代造酒六法酿制而成。酒色红褐,盈盅不溢,晶莹纯正,醇厚爽口,有舒筋活血、补气养神之功效,深得古今名人赞许。清代道光年间即畅销全国各地。�

15、【海云庵糖球会】海云庵位于青岛市四方区海云街,始建于明代。旧时,农历正月十六是该庵庙会,香火颇盛,是市区内三大传统庙会之一。因庙会上卖山楂糖球的特别多,久而久之,便习称为"海云庵糖球会"。1986年,青岛市恢复了这一深受群众欢迎的民俗节日,会期定为3天。庙会之日,茂腔、柳腔、皮影、杂耍、剪纸、年画、秧歌大赛、锣鼓大赛等民间艺术活动丰富多彩,造型各异的糖球琳琅满目,各种风味小吃和手工艺品应有尽有,每年前来赶会的中外游客有100万人之多。自1990年起,海云庵糖球会被列为国家重点旅游项目。�

16、【清溪庵萝卜会】清溪庵又名"玉皇庙",俗称"下村庙"。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道口路。始建于元代,现已拆除。旧时,每逢农历正月初九玉皇诞辰,此处有盛大庙会,为市区三大庙会之一。又因民间有"正月初九吃萝卜不 *** ,又可治百病"的说法,故萝卜成了这个庙会的主要商品。久而久之,就有"清溪庵萝卜会"之名。又因该庵在台东镇,故又称"台东萝卜会"。1991年,青岛市恢复"萝卜会"这一民俗节日,会期为3天。会上商家云集, *** 如潮,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萝卜雕刻大赛倍受欢迎,赶会的游客达100余万人次。�

17、【青岛樱花会】青岛樱花引进的历史已近百年,多栽植于中山公园,总数达2万余株。青岛樱花会已有80余年的历史,每年4~5月间在中山公园举行。届时,公园樱花路两侧数千株樱花盛开,花团锦簇,灿若云霞,市民们扶老携幼,亲朋结伴,前来游春赏花。青岛市近郊的许多县、市和省内各地区的群众,也都专程来青岛赴此盛会。

三、青岛货大集时间和地点+交通

春节就要来了,大家办理年货了吗?如果你是身在青岛,不知道去哪里办理年货的话,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好好的整理一下年春秋季期间,青岛这里有哪些年货大集可以去逛吧!

李村大集历史悠久,声名远播,辐射面遍及青岛市六区四市,全国各地商家,甚至韩国人,也将生意做到了大集上。

特别是每年腊月的几个年集,大集上人山人海,赶集人群摩肩接踵,有时几近耳鬓相摩。

集市物品琳琅满目,大到几十万元的小轿车,小到针头线脑碗筷杯勺,应有尽有。大集气氛兴盛火爆,热闹非凡,一派喜气繁忙景象。

地点:李沧区重庆中路与青山路交叉口

公交路线:可乘坐102路、114路、216路、230路、313路、318路、363路、371路、372路、605路、606路等在河南站或书院路站下车。

沙子口大集已有上百年历史。沙子口大集除了各个大集都有的服饰、糖果、山里干货、对联等普通物品外,沙子口大集更大的优势要数海货,尤其是干海货,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渔民们自己加工的。

现在最畅销的干海货就是海兔子,鲅鱼,老板鱼,这些海货主要来自崂山和即墨。

公交路线:乘坐104路、113路、301路、304路、610路、611路、612路至沙子口车站。

王哥庄大集已有500年的历史。大集上经营的商品有万余种,富有乡土韵味,如农民自制的鸡毛掸子,碗口粗的大红蜡烛,放养的本地小公鸡,纯地瓜面做的粉条粉丝,放鞭炮用的青竹,自制的地瓜枣、麦芽糖,自酿的米酒等,还有传统的说唱艺人和民间杂技艺人现场表演等。

另外,大集北面还有一个古董和民俗市场,这里有以前耕地用的犁杖、树藤编织的簸箕、织布用的纺车等,可谓五花八门,要啥有啥。

公交路线:乘坐公交110路、109路车。

大家经常说的北宅大集其实叫北宅街道毕家村大集,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农历四、九逢集。人们来赶毕家村大集,除了丰富自己家的菜篮子以外,也会买上对联、年画、福字等物品,张贴在家中的门窗、院墙之上,迎接新年。

靠着崂山,毕家村大集绝对是“靠山吃山”,大集上的山货应有尽有,拳头菜、松蘑、黄花菜、云峰菜、山参等山珍积聚崂山之灵气,蜂蛹、蛤虫、松鸡、仙胎鱼等野味吸取九水之精华,崂山特产几乎占据了大半个市场。

公交路线:乘坐112路、365路、619路、311路公交车在毕家村站下车。

城阳大集从明万历初年即已形成,交易的商品主要有粮油、蔬菜、禽蛋、水果、海产品、木制品、木材、手工制品、民俗产品等。因靠近城阳水产品 *** 市场,水产品是城阳大集的一大特色。小年那天,是城阳大集最热闹的时候,别错过哦!

公交路线:乘坐公交120路至城阳 *** 市场站下车;乘坐公交767、763路至锦城路下车;乘坐公交901、902路至正阳中路下车。

虾虎、蛤蜊、海蛎子,鱿鱼、蛏子、老板鱼如果你是海鲜发烧友,来到这里一定会让你大呼过瘾;如果你喜欢热闹,爱好传统民俗文化,那么10万人同赶一集的景象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这里就是始于清康熙年间、有着300年悠久历史的城阳区上马大集。

海鲜满市的上马大集对上马人来说不只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难以割舍的大集情结。

地点:上马汇海路、岳东中路交界处

公交线路:可乘坐120、 *** 0、 *** 4、774路等公交车至上马停车场站下车。

王戈庄大集是黄岛区面积更大、历史最悠久的大集。商品有万余种,西南面是鱼肉市,西北面是土特产市,中南部是服装区,中北部是蔬菜区,东部是杂品区。

另外,大集北面还有一个古董和民俗市场,这里有以前耕地用的犁杖、树藤编织的簸箕、织布用的纺车等,商品可谓五花八门。

公交路线:乘坐隧道1路在开发区市政公司车站转乘806路公交车至西海岸汽车总站;也可乘坐隧道6、7、8路公交车在灵山卫公交枢纽转乘306路公交车至西海岸汽车总站;再转乘102路公交车至大哨头站下车可达。

辛安大集历史悠久,有着500多年的历史,除粮市、肉市、菜市、海货市等4个基本门类外,还有木器市、烟麻市、瓷器市等10个特色门类,是西海岸货物最齐全的集市之一。

与青岛其他大集不同的是,辛安大集上剪纸、绣花鞋、手工鞋垫、布老虎等传统手工艺品格外丰富。其中,窗花、剪纸最为有名,不少当地的民间剪纸艺人都会在腊月赶集 *** 的作品。

时间:每逢农历五、十为集,遇小月顺延一天(遇小月为初一,除夕遇29日不顺延

公交线路:隧道1路至青岛滨海学院站下车,转开发区25路至辛安街道办事处站下车。

泊里大集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泊里当地人,有过年在炕上铺“泊里红席”的传统习俗,讲究红火喜庆气氛,所以赶集买红席就成了赶集的人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在泊里大集手工的红席更受欢迎。

整个泊里大集共分为二十多个专门的市场,其中数红席市场最为热闹、最为著名。各地的席匠把自己积攒了一年的劳动成果拿到集市上,希望能卖个好价钱。按照尺寸和编造质量的不同,红席的 *** 也各不相同,便宜的两三百元,价高的超过千元。

地点:泊里泊董路以西,泊里河南村南侧区域。

公交线路:可在青岛火车站乘青西快线至西海岸汽车总站,换乘黄岛K523路至泊里枢纽站下车。

每逢大集,南村镇上8条主要街道挤得满满当当,除了笤帚、扫把、春联、年糕、年画这些传统商品外,马家沟芹菜、明村西红柿、南村黄瓜和茄子等当地特色新鲜蔬菜也很畅销。

青岛黄岛区剪纸之乡?青岛剪纸艺术-第1张图片-

另外,大集内还设 *** 市、粮食市、百货市、蔬菜市、海货市、木器市、家电市、肉市、水果市、棉纱市、陶瓷器市、铁器市等,各种物品应有尽有。

交通线路:可从青岛四方汽车站坐车到平度南村镇。

胶州寺门首街大集自北宋时期就有,大集设有粮食市、布匹市、杂货市、鱼肉市、蔬菜市。每年进了腊月门,这里还举办年货特色大集,不但年画、大红蜡烛、剪纸、对联等年货样样俱全,还有服装、 *** 、小商品、特色小吃等,一些当地老艺人还将表演跑旱船、舞狮子、捏泥人等传统民俗节目。

公交线路:从青岛四方汽车站坐车到胶州市汽车站下车,再从胶州汽车站乘坐3路或12路公交车即到。

在水集大集上,各种各样的年货有千余种。到了腊月后,许多民间艺人纷纷出现在大集上,有雕刻葫芦、 *** 泥人的,还有手工磨豆腐的老手艺,可以感觉不一样的年味。

公交路线:从青岛市区乘坐客车到莱西车站下车后,沿威海路一直向东行到月湖公园附近,即可到达大集。

王村大集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进了腊月门,那些 *** 各种海鲜的渔民,让古集上充满了浓浓的渔家味儿。

公交路线:从市区乘坐即青快客到即墨汽车总站,换乘王村大集直通公交即可。

浮山所文化山会:每逢农历四、九开集,市民可乘坐601路到浮山所或者二中分校车站下车,步行前往。

崂山东台集:每逢农历三、八为集,可乘坐617路公交车至张家河站下车换乘620路至东台站下车直达东台集贸市场,或乘坐673路在东台车站下车。

鳌山卫集:每逢农历二、七为集,可在汽车东站乘坐617路公交车在鳌山卫站下车前往。

周哥庄大集:每逢农历一、六开集,乘坐469路、470路、639路、617路、672路、673路公交车到周哥庄车站后即是。

温泉大集:每逢农历三、八是集,乘坐675路到温泉区 *** 站下车,可直接抵达温泉大集。

流亭大集:每逢农历一、六是集,可乘坐636路到 *** 路下车,或乘坐767路到高家台小区下车步行约100米即可,也可乘坐613路、 *** 2路在流亭站下车。

河套大集:每逢农历四、九为集,可乘坐774路到西河套站下车。

惜福镇大集:每逢农历二、七为集,乘坐673路在惜福镇车站下车,或乘坐620路到松树庄车站下车。

红岛大集:每逢农历五、十为集,可乘坐765路公交车。

大周村和西城汇集:每逢农历一、六为集,可乘坐915路公交车前往。

棘洪滩集:每逢农历二、七为集,可乘坐 *** 2路、930路公交车前往。

灵山卫大集:每逢农历一、六为集,可乘坐隧道7路、隧道8路公交车到灵山卫枢纽站下车,换乘黄岛4路公交车至西门外站下车前往。

红卫大集:每逢四、九为集,乘坐隧道3路到黄岛汽车站,换乘黄岛27路公交车,至锦湖苑车站下车前往。

高峪大集:每逢四、九为集,乘坐隧道7路、隧道8路公交车到灵山卫枢纽站,换乘307路公交车,至高峪车站下车前往。

*** 社区集:每逢三、八为集,乘坐隧道7路、隧道8路公交车到灵山卫枢纽站,换乘307路公交车,至港湾学院站车站下车前往。

大哨头集:每逢三、八为集,乘坐青西快线到达西海岸汽车总站,换乘105路、102路大哨头站下车前往。

积米崖:积米崖为黄岛区特色水产码头,可乘坐隧道7路、隧道8路到风和日丽车站下车,换乘黄岛27路公交车到积米崖车站下车前往。

宅科码头:宅科码头有出名的小口子鱼市,一般下午一点左右有船靠岸,乘坐隧道7路、隧道8路公交车到灵山卫枢纽站,换乘307路公交车,至终点站下车前往;或者乘坐青西快线到达终点站西海岸汽车总站,转乘101路宅科码头站下车。

好了,大概就是这些,大家好好的收藏好这些信息吧!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青岛黄岛区剪纸之乡和青岛剪纸艺术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黄岛区 青岛 剪纸艺术 纸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