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黑水稻之乡和稻谷之乡是哪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中国玉米之乡在哪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更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
中国玉米之乡是吉林省的公主岭市。公主岭市2011年被国家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唯一的“中国玉米之乡”。作为粮食主产区,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上,该市紧紧围绕“黄金玉米带”的优势,进行品种内部调整,积极发展鲜食玉米、特用玉米、专用玉米等功能型玉米,依托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此做亮品牌做大产业,使农业增产又增收。
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位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地区、中国玉米之乡——长春市公主岭市。规划面积139.39平方公里,核心区9.86平方公里,规划“一区一带六基地”。农高区以松嫩平原绿色循环农业为主题,以玉米为主导产业,努力建设粮食生产高效提质先导区、黑土地可持续发展典范区、玉米全产业链发展集聚区、东北特色乡村振兴样板区,在松嫩平原玉米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黑土地可持续发展、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科技引领乡村振兴等方面探索示范,努力创造出可 *** 、可推广的经验。
公主岭市委 *** 、副 *** 冯翘说:“目前,在规划设计上,已经完成了农高区总规、控详规、城市风貌设计以及重点项目和主干路网的施工设计;在科研合作上,与吉林省农科院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先后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吉林大学、吉林农大等十几家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就设立院士工作中心、专家工作站达成了合作意向;引进了中化先正达、中信农业、隆平高科等一批国际化、国内一流的新型研发企业;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黑土粮仓会战、无人农场等农业科研项目已经落地。”
启动申报以来,公主岭市坚持边规划边建设,同步推进科研合作、 *** 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农高区建设成果突显。在农高区科创中心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压路机、工程运输车的轰鸣声交相辉映,建筑工人们穿梭在工地上,忙碌不停,一条宽阔的道路雏形逐渐显现。科创中心项目是农高区基础设施类项目之一,投资总额5.42亿元,占地2.54万平方米,预计2023年底竣工。项目建成后,承担园区科技研发、规划展示、科研成果展示、智慧平台、交易平台、大数据中心、黑土地研究中心、 *** 基因研究中心、 *** 检测中心以及相关辅助功能。
二、种植水稻一亩要多少斤
每平方米土地可收获1.56斤大米。一亩田目前可产1600斤(800公斤)水稻。稻谷加工成大米的出米率一般为:65%。则一亩田理论上可收获大米为:1600*65%=1040斤,1亩=666.67平方米,所以,折算到每平方米为:1040/666.67=1.56斤。即:每平方米土地可收获1.56斤大米。
十九世纪初,智慧的 *** 族人民就在黑龙江省五常县安家镇与民乐乡这片黑土地上种植水稻。他们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种植技术。
上百年的种植历史与经验一直到今天,土地更肥沃经验更丰富。我们合作社利用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 *** 作规程及水稻种植要求进行指导规范,使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形成一套最合理的、具有特色的种植模式,达到要求的高效优质。
三、 *** 水稻量产口感怎么样
*** 夫人:他们家里长年吃东北五常大米
2009.08.24 10:16转贴发表在猫眼看人
在木兰县三胜农民合作社一望无际的稻田里,飘着稻谷的香气。在合作社里种了80多亩稻子的种粮大户邵财,指着 *** 码金黄的“龙稻3号”水稻告诉记者,他今年将为上海市民提供6万多斤大米。按合同规定,他的大米要比市场 *** 每斤多卖3分钱。今年水稻开秤的 *** 每斤就达到了8角8分钱,已经超过了去年更高价8角5分钱,再加上上浮的每斤3分钱,他家的收入可以达到7万多元。而像邵财这样的农户,在木兰就有6000多户,为上海生产数百吨大米。当春天布谷鸟发出之一声呼唤时,种田的人 *** 还没下地,秋天的大米就已经被上海人买走了,且 *** 随行就市还高出3分钱。都说风起云涌的市场不相信眼泪,而这种有订单的市场却波澜不惊。
从显贵一时的席上之珍,到寻常百姓的口中之粟;从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到重新组合成的农业合作社,30年来,哈尔滨人为了吃上自己亲手种植的大米,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哈尔滨的大米是如何走向全国的?
当人们拿着各种颜色的购粮证排大队期盼领到几斤大米的时候,有谁能想到经过一场土地 *** ,喷香的大米就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
170多年前,三个 *** 族人在黑龙江五常的茫茫荒野上开垦水田种稻,这或许是哈尔滨最早的大米。到了上世纪50年代,五常的水稻面积已经达到近10万亩,并逐渐成为中国水稻生产之一县。
五常的作为,在于星星之火使哈尔滨的水稻发展形成了燎原之势。
在全国产粮大县双城,曾经无人会种水稻,因而留下了“大米干看心想鱼”的俚语。双城最早种水稻的是万隆乡的几个农民,他们把旱田改了水田,漫撒了一麻袋的水稻种,结果只打了一簸箕稻子。几个人用鞋底子搓了几碗大米煮着吃了。上世纪70年代初,为让老百姓吃上大米,双城出动了千军万马,硬是在五常和双城之间凿了一条人工河,将水源丰盈的五常拉林河引入双城境内,人们称为“引拉工程”。这条人工河,引发了双城人吃上大米的 *** 。也是在万隆乡,退休教师张学民在PH值达8以上、连草都不愿长的“碱巴拉”里,用文化加技术,成功种植出20亩水稻,在双城大地上添加了一片希望的新绿。
1981年,日本一位老人为了弥补当年侵略中国的罪过,远涉重洋身背稻种来到了方正县,他就是 *** 本农林部门誉为“水稻王”的水稻种植专家藤原长作。他把日本的“旱育稀植”技术毫无保留地移植到了中国的土地上。藤原的水稻种植 *** 令中国农民惊奇不已:原来种水稻不是越密越高产!所谓“旱育稀植”栽培是用旱地育秧的 *** 培育出根系发达、矮壮多蘖的秧苗,扩行减苗稀植,辅以科学施肥和节水灌溉等配套的水稻栽培技术。这项技术在中国北方得到广泛推广,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据统计,旱育稀植水稻比常规种植平均每亩要增产10%以上。藤原长作在此后的10年间,先后8次来到方正县,手把手地向当地农民传授这项水稻种植技术,使方正全县的水稻亩产由原来的1 *** 公斤提高到了500多公斤。2000年,老人把一半骨灰埋到了方正。就是这位宽厚的长者,在哈尔滨大地上掀起了一场绿色 *** ,使哈尔滨地区的水稻面积迅猛增长,且在全国迅速推广。1998年,中国的旱育稀植面积达到了2.03亿亩,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42%。这一 *** *** 的技术有效解决了水稻低产的难题,使普普通通的农家也能吃到上等的大米了。
如今,哈尔滨的水稻面积已经达到了665万亩,总产已经达到了70亿斤。全国平均每人可以吃到5斤哈尔滨大米。全国水稻大县五常,水稻面积达到170万亩,是建国初的17倍。而旱育稀植技术的发祥地方正县,80万亩耕地已经有60万亩种上了水稻。
*** 30年来,哈尔滨的水稻面积翻了两番多。
当年曾经为清廷贡米的哈尔滨大米,现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世界水稻杂交之父 *** 尤其喜欢吃哈尔滨的五常大米。
2006年4月,水稻杂交之父 *** 一路风尘来到哈尔滨五常市考察。这位曾经为世界上数亿人解决了饥馁之苦的老人,想要探寻的一个奥秘就是:哈尔滨的五常大米为什么那么好吃?
在五常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对饮食挑剔到极致的慈禧太后曾多次提起五常大米“非此米不能进食”。是否属实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史志可考的是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吉林将军富俊组织少数 *** 族居民在沙河镇的亮甸子、王家街一带引水种稻,所产稻谷用石头碾子碾成大米,其后成为清朝后期历代皇帝的贡米。
*** 的夫人告诉五常的农民水稻育种专家田永太,他们家里长年吃五常大米。遇到田永太, *** 此行寻访的难题迎刃而解。1993年,田永太在田里发现一个12棵穗的稻子,种了12垄,秋风一吹稻子就有扑鼻的香味。在百万分之一变异的几率中,田永太培育出了香米“稻花香二号”,现在面积已经达到100多万亩,成为五常的主打品种。
原来,“扑鼻的香气”是一位农民创造的。这一发现,十余年来,已经为各地种植这个品种的农民增收数亿元。
水稻生长的基本条件是“水”和“土”。五常市有天然的“水田”条件,有拉林河、阿什河两大水系,一级支流15条,二级支流14条, *** 支流274条,河流总长度约2240公里,河网密度为0.3公里/平方公里。世界三大黑土带中,我国东北有12万平方公里,其中黑龙江独占8万平方公里,五常又是黑龙江黑土面积更大的县(市)。龙江黑土层厚度平均为20至30厘米,五常黑土层的平均厚度竟达2米,土中含有机物高达10%以上,堪称“膏腴”之地。灵山生秀水,拉林河与磨盘山泉奔涌腾跃,灌溉着下游沙河子、向阳、山河、杜家、兴盛、安家、民乐等乡镇的数十万亩稻田,与寒地黑土气候阳光琴瑟和歌,赋予五常大米非凡的灵 *** ,终于滋养出五常大米的一世香名!加上大中棚育秧,再加上黑龙江之一积温带的地理位置,五常大米冠绝天下自然当之无愧。
哈尔滨大米甲天下,可谓独得天时、地利、人和。
哈尔滨的大米天下驰名,但是众多的品牌却有大乱天下之势,专家们呼吁整合品牌让这冰城的宠儿香飘四海。
文章分享结束,黑水稻之乡和稻谷之乡是哪里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