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水产之乡 颍上县土特产有哪些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7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颍上水产之乡的问题,以及和颍上县土特产有哪些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颍上水产之乡 颍上县土特产有哪些-第1张图片-

  1. 颍上县的经济
  2. 安徽颖上有什么特产能带走
  3. 有关安徽省颍上县的简介
  4. 阜阳市颍上县有几个镇

一、颍上县的经济

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 .1亿元,增长16.6%;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70.84亿元,增长68.7%;实现规模增加值35.38亿元,增长34.2%;三次产业比例上升到27.5∶45.8∶26.7;固定资产投资36.11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6亿元,增长24.1%;全年粮食总产102万吨、肉类产量7.4万吨、油料产量8030吨,分别较上年增长20%、9%和29.3%。全县大宗农产品优质化率达90%以上,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48.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9.65亿元,增长60.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780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3190元,增长21.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0.4亿元。

201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7亿元,增长12.2%;财政收入30亿元,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78.7亿元,增长33.8%;规模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增长23.6%;非煤工业总产值74亿元,增长36%。刘树生强调,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 *** 的 *** 精神的开局之年,县委、县 *** 将继续坚持以工业为主导,以项目建设和 *** 引资为抓手,不断做优发展平台,着力打造“产城一体、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促进工业经济大发展。 *** 初年,县内仅有刻字、印刷、铁业、木业、土陶、石工、槽坊、针织等36种手工工艺。1913年,城关办起贫民习艺所,以手工木机织布;后许幼亭、刘宏西私人集资办布厂,以手工 *** 作铁机生产花格平布。1919年,城内办起3家私人袜厂; *** 战争胜利后,各集镇办起小型袜厂50余家,有工人280人。1 *** 1~1941年,先后有枕霞阁、芸华斋、平民3家印刷厂开业,承印中、小学课文、公文用纸和 *** 簿本等,并由木刻小印逐步改为石印。1943~1948年,有3家手工卷烟厂先后开业,日产烟500~900余条。1950~1952年,3家烟厂相继停办。

1949~1957年,颍上仍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由分散的个体,逐步发展为生产组、生产社;由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到产、供、销均由国家统筹安排。1957年,全县工业企业32个,其中全民7个,手工业集体单位25个,总产值442万元,比1952年增长36.4%,平均每年增长6.4%。

1958年,全民 *** 大办工业,县组织1000余人在凤台建立13立方米的高炉3座。县办机械厂7个,乡镇办机械厂12个,县直机关办各种厂35个。集体经济急于向全民所有制过渡。个体工业基本消失。

1960~1963年,是三年困难时期,资金不足,原料缺乏,技术落后,根据 *** 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大部分国营工厂相继关、停、并、转。1963年,国营工厂只有6个,比1958年减少19个。1978年,全县工业企业比1963年增加13个,年产值由1963年的308万元上升到2944万元。1983年,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国营工业产值1840万元。1984年,建板鸭厂。1985年后,食品厂分为食品一厂、二厂。1988年,化肥厂在产量上突破万吨大关,在质量上向一等品迈进,利润达200万元;纸厂生产的有光纸和单胶纸,质量已达轻工业部颁标准,产量上升到2394.6吨,创利税103万元。酒厂建厂30年来,上交国家利税1065万元。板鸭厂虽系新办小厂,产品远销南京、上海等地,利润年年上升。颍上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手工 *** 作到机械动力,日趋兴旺发达。

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60亿元,同比增长30%,是2006年的5.3倍,年均增长39.6%;实现工业增加值83亿元,增长17%,是2006年的6倍,年均增长24.6%。煤炭工业快速增长,总产量由2006年的800万吨,提高到1800万吨;非煤工业加快发展,实现产值50亿元,年均增长50.4%,是2006年的7.7倍。煤炭、化工、机械制造、服装纺织、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初步形成。 2007年实施农业产业化“8866”工程,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15家,县级龙头企业发展到26家。全县发展养殖小区321个,其中市级养殖小区20个。粮食生产战胜特大洪涝灾害,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达98.3万吨,比上年增长5.3%,其中夏粮总产50.5万吨,单产365公斤,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更高水平。

200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2.9亿元,增长7.1%。粮食生产全面丰收,全年总产104.4万吨,增长2.3%。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小区达326家,全年肉类总产8.7万吨,增长7%,成为全国生猪、 *** 生产优势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拥有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30家。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万亩、绿色食品基地15万亩、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区5万亩。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粮食、良种、农机、畜牧养殖等涉农补贴2.69亿元。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科技进村入户有序开展,培训农村劳动力1.93万人。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4.2万亩、旱涝保收农田2.5万亩。水利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完成邱家湖、南润段行洪区进(退)洪闸主体工程。林业建设成效显著,长防林、荒滩荒地造林1.4万亩,新建、补建农田林网30万亩,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7亿元,增长4.5%。粮食生产全面丰收,全年总产106万吨,增长1.2%,位居全市之一,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养殖业快速发展,全年肉蛋奶总产13万吨,增长5.7%;水产品3.8万吨,增长2.8%。农业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3.8万亩、标准化水产品养殖示范区5万亩,有14种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新增3家,市级龙头企业30家、新增12家,总数位居全市之一。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82家,总数达165家。科技进村入户有序开展,劳务经济不断壮大,新培训农村劳动力3万人,全县在外务工人员达46万人,年收入34亿元,农民工资 *** 收入较快增加。省级红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投资1.4亿元,整治土地3万亩,沟、渠、田、林、路等全部贯通,示范功能逐步显现。水利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完成淮北大堤加固、沙颍河治理工程扫尾和邱家湖、南润段退水闸、新长林排涝站建设。林业建设成效显著,植树造林1.2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18万亩,新增活立木蓄积量4.6万立方米,顺利通过全国绿化模范县验收。

2011年粮食总产达107.3万吨,连续8年获得丰收,两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1年全县肉蛋总产12.1万吨,比2006年增长16.4%,规模养殖比重达68%;水产品4.3万吨,增长5%;林地面积达52万亩,活林木蓄积量163万立方米。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市级31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235家;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6万亩;全面完成淮北大堤加固、沙颍河治理、沿淮行蓄洪区建设和城市防洪工程,全县旱涝保收农田面积达80万亩,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二、安徽颖上有什么特产能带走

颍上大米是安徽阜阳颍上的特产。日前,由颍上县稻谷深加工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协会申报的“颍上大米”经国家 *** *** 商标局核准,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继太和贡椿、临泉老集生姜之后,我市第三个获此认定的商标。颍上水稻栽培历史久远,质量甚佳

古城泥人产于颍上县古城乡,该产品主要是用当地泥土,经制坯上彩,精塑而成,100多种泥人产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安徽管仲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坐落在千古名相管仲的故里——颍上县,管仲酒业严格按照已认证的 *** O9001国际质量体系执行,紧紧围绕消费者的核心需求,打造“优质、低度、营养”的健康型白酒,精选上等高粱、大米、小麦、优质水,采用人工泥窖发酵,量质提酒、分级陈贮,将现代化的酿酒技术与纯正的传统工艺完美结合,形成了“一匡天下”独特的风格,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无混浊,口味芳香浓郁、醇和柔绵,饮一盅唇齿留香,喝一口回味悠长。

八里河牌大米产于淮沙河辖长底湖洼地,土质肥沃。八里河是全球生态环保500佳,国家4 *** 风景区,八里河水灌溉着数万亩良田,是国家科研机构优质水稻试验基地.由于八里河土质好,水好多年来 *** 注重引导农民科学种田,达到了国家级无公害标准,八里河牌大米独特圆润,色泽光亮,甜润清香,投放市场后,受到消费者广泛好评,2002年11月26号荣获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颍上县健发编织有限公司创建于年初年月得到自营进出口权,注册资金万元,现有职工及密集型编织人员多人,建筑面积平方米。生产覆盖沿淮王岗、垂岗、半岗、南照等乡镇。在本省阜南、山东省临沭设有分厂.公司主营草、柳、竹、藤系列工艺品,产品由建厂初期的多个品种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个品种

王岗镇“王岗腐竹”,品质优良,以大豆为原料,畅销全国各地。

八里河农家笨鸭蛋,产于风景秀丽的八里河畔。南临清溪流泉淮水、东濒颍河,八里河是阜阳市水资源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皖北水产品基地。

三鲜面,面条手工独特,做法与一般手工不同,师傅在面板上方的墙上掏洞,将擀面杖的一端放在洞里,另一端用来压面,所做的面条入口有质感。

颍上“管仲贡米”为绿色食品,口感好、绿色、安全,远销省内外

四里湾竹编和半岗柳编,特别是半岗柳编,在继承先代技艺的传统中,选用优质杞柳,发挥聪明才智,又结合各地市场流行式样,创新开发的柳编日用品和柳编工艺品,造型优美,赏心悦目,“煮柳上漆”的新工艺更使产品别具一格,分外美观

三、有关安徽省颍上县的简介

1、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北岸。西北与阜阳市区相连,东邻凤台县,东南与寿县交界,南接霍邱县,西与阜南县毗邻。

2、地名由来颍上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春秋时期设“慎邑”,秦汉置“慎县”,南北朝称“楼烦”,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定名颍上县,迄今已1400多年历史,2006年被列为 *** 古县城,并入选国家民政局编撰的《中国地名大辞典》,是阜阳市唯一一个成为 *** 古县城的县。据《太平寰宇记》:“以地枕颍水上游为名。”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管晏列传》中:“管仲夷吾者,颍上 *** 。”

3、历史文化颍上东临吴越,西接中原,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交融,在颍上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历史。这里孕育出了“相桓公,霸诸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时期杰出 ***

四、阜阳市颍上县有几个镇

阜阳市颍上县有几个镇的 *** 是:30个乡镇(截至2021年)。

颍上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建立邑治,周为“慎邑”,秦置“慎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称“颍上”。

2021年颍上县户籍人口179.43万,常住人口119.8万人,辖30个乡镇、348个村(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水利建设管理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示范县、全国政务公开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省文明县、省平安县等荣誉称号,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并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

颍上历史悠久、人文蔚盛。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建立邑治,周为“慎邑”,秦置“慎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称“颍上”,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我县文化积淀丰厚,春秋时期的管仲、鲍叔牙,战国时期的甘茂、甘罗,当代著名学者常任侠,作家戴厚英,“双百”英模 *** 勤,两院院士陈国良、郑守仁等都是颍上人民的杰出 *** 。我县还是花鼓灯艺术和推剧的发源地,有“东方芭蕾”之称的颍上花鼓灯及颍上推剧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颍上县城被认定为全市唯一“ *** 古县城”。

颍上地肥水美,物产富饶。我县是皖北地区的鱼米之乡,盛产小麦、水稻、玉米、红薯、水产等农产品,粮食产量连续6年突破100万吨。境内河湖众多,素有“五河三湾七十二湖”之称,淮河、颍河流经颍上200公里,水资源丰富,内河航运潜力巨大。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储量上亿吨,煤炭储藏量达100多亿吨。拥有谢桥、刘庄煤矿两座年产1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矿,为我县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于颍上水产之乡和颍上县土特产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颍上县 上水 土特产 哪些 产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