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道德之乡老子,以及我心目中的老子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古代老子是现在哪里人
1、老子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现今是河南省鹿邑县。
2、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 *** 人物。
3、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并称之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4、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更大的著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据 *** 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更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5、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 *** 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 *** 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6、太清宫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城东5公里的太清宫镇的东北隅,是老子的诞生地,也是祭祀老子的祠庙,1978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鹿邑太清宫被国家 *** 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鹿邑县古称“鸣鹿”“苦”“真源”“谷阳”“仙源”。史料记载,公元前571年,老子就诞生在这里。所以,鹿邑县既是李姓的发源地,又是老子的故里。农历二月十五是老子生日,后人为纪念老子,在鹿邑县老君台、太清宫兴起庙会进行祭拜。2012年2月,鹿邑县被中国文联、中 *** 协正式命名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
二、老子老子文化之乡
1、河南省鹿邑县,这座历史悠久的地方,被誉为老子的故乡,据史 *** 载,公元前571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便诞生于此地的厉乡曲仁里,也就是现今的鹿邑县太清宫镇。2001年, *** 将太清宫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彰显了其深厚的历史地位。
2、随后,2007年,鹿邑县太清宫区域因其与老子文化的历史渊源,被国家 *** 正式命名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这一称号的获得标志着该地区的文化价值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太清宫景区也晋升为国家AAA *** 景区,显示出其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地位。2010年,鹿邑县更成为河南省直管县,表明了当地 *** 对老子文化的重视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
3、2012年,中 *** 间协会在 *** 国宾馆进行了一次重要活动,他们邀请专家实地考察并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论证,正式宣布河南省鹿邑县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这一举措对于保护和传承老子文化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为推动周口和鹿邑地区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老子即李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苦县亦因老子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并在鹿邑县留下许多与老子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三、老子故里在哪里
故里之争由来河南省鹿邑县几 *** 来一直是官方民间认可老子的故里,但自1990年代初开始流传一股“老子故里在涡阳”的说法,于是两地开始了近20年的老子之争。现将两地“老子”相争之始介绍如下:1990年6月,鹿邑县太清宫镇迎来一位远道而来的 *** 客人———台北中华道教学院的马炳文(祖籍涡阳),当时陪同他的是鹿邑老子学会会长张景志。马炳文在回台后给张景志写了一封信:“能来老子诞生地朝拜始祖,一生光荣。”同年7月28日,当年的老子故里鹿邑人恭迎马炳文(涡阳籍)马炳文又致信张景志:“老君台、太清宫之现有建筑,年久荒芜,意欲发起募捐修护,未悉修护费需款若干……”。不长时间就收到捐款100多万美元。 1990年11月17日,马炳文又给张景志写了一封信,称经他考察,老子出生在涡阳的根据比鹿邑还多。马炳文突然提出老子故里不在鹿邑而在自己的老家涡阳,让鹿邑人一时难以接受。有关此事,主要的当事人马炳文和张景志都已辞世,其中纠葛难以揣测,但涡阳方面在媒体上刊登过一篇《老子故里到底在哪里?》的文章,文章描述的是另外一个版本。文章说,“1988年3月,如获至宝的马炳文再次回到涡阳,现场勘察后十分满意,也是从当年开始,其外孙马杰开始自费在郑店村的武家河畔进行挖掘,先后找到九口水井,挖出十余块碑记及大量汉砖、瓷器等文物,此后几年,马炳文先后辗转于涡阳和鹿邑之间,通过对比基本认定涡阳较符合老子出生地”。最终,望眼欲穿的鹿邑只能眼睁睁看着这100多万美元投给涡阳,由此拉开两县近20年纷争的序幕。
“老子故里在河南鹿邑”的证据老子故里在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既有古代文献为证,又有出土文物为据,验之地理位置也完全密合无间。同时也证明了,今人所谓老子故里在涡阳的说法不足为凭。关于老子故里所在地,古今学者提出了诸多说法。其中,证据确凿、流传最广的是鹿邑说(刘庞生1998),而最能迷惑世人、最为谬误的是涡阳说(孙以楷2002,李玉成2003)。本文从四方面对鹿邑说进行重新论证,涡阳说则不攻自破。文献信而有征关于老子故里的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其中写道:“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 *** 。”楚就是古代楚国,苦县就是今鹿邑县,厉乡(或作“濑乡、赖乡”)就是鹿邑县
老子故里城东的太清宫镇,而曲仁里就是今乡 *** 所在地--太清宫集。这本是一桩铁案,历代均史不绝书。如古苦县即今鹿邑,公私著述记载者就有如下数家。
地下证据确凿199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在太清宫镇出土了很多周、
河南鹿邑太清宫龙山文化遗址出土铜鼎唐、宋、元时期的文物、碑刻,发现了宋代殿堂遗址,整个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其中一座面积达3,000平方米,是故宫太和殿的两倍。20世纪80年代,河南人民 *** 拨款修复,建成太极殿、三 *** 殿、娃娃殿、围墙、山门等,并重雕玉石老君像,置于太极殿中。在隐山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春秋至商代的夯土建筑、祭祀坑、马坑、大型墓葬等。马坑发现三处四坑,一般为四匹埋在一起(所谓一驷),马骨架排列有序,以四马架车的姿势摆放,马头上有铜饰件及革带痕迹,每匹马都随葬有罐、盆等陶器。大型墓葬为两个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南北47.5米,宽7.5米。墓室内共清出随葬人骨架13具,狗骨架1具。墓内有大批精美文物,其中青铜容器68件,兵器及工具类20余件、玉器80余件、陶瓷器100余件,大量的币贝、骨镞等达千余。出土铜器以酒器为最多,以方形器较多,有方尊、方觚等。形体较为特殊的有一条龙形觥,盖有三条龙盘卧其上,下为簋形。在该觥内还保存有淡 *** 液体,酒香尚存。部分铜器带有铭示,有长子、长子口、戈丁等。其中以长子口为最多,可确定墓主人应为“长子口”。玉器有戈、刀等仪仗用具,也有壁、环、璜、柄形器、条形玉等礼玉和佩饰,以及牛、虎、鹿、鸟等形体的玉雕。出土有石磬、铜铙、骨排萧等乐器,骨排萧5件,其中两件较好,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排萧实物,并将排萧生产的历史提前了几百年。从出土器物特点及葬俗等方面分析,该墓时代应为商末周初之际(刘玉珍 2003)。从考古发现可以看出,早在商末周初这里就是 *** 王朝的一个军事据点或方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
关于道德之乡老子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