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约定的成语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表示约定的美好词语,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约定的成语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意思是约定的成语
1、海誓山盟约定俗复成有约在先制海约山盟山盟海誓
2、【释义】: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3、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言既出,金玉不移、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4、释义: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5、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袁州南源道明禅师》:“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
6、示例:我们做人要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不能言而无信,要说话算数,这样才能得到别人对你的百般信任。
7、释义:驷马:古时用四匹马拉一辆车。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 *** 车也追不上;形容话已说出口;没法再收回。也作“一言出口;驷马难追”或单作“驷马难追”。
8、出自:元·李寿卿《伍员 *** 》第三折:“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反悔之理。”
9、示例:你尽可放心。他为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答应了你,就一定会办好。
10、释义:移:改变。话说出了口,就是用黄金白玉也不能更改。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11、出自: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我家 *** 贞心定识不减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12、示例:我爷爷最注重一言既出,金玉不移的品德。
13、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4、示例:他这个人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我相信他的话是真的。
15、释义: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16、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17、示例:方兰一诺千金,答应下的事情从来不会反悔。
18、【暗约私期】:约、期:约定。暗地里私自互相定约。旧指青年男女相爱,暗版定下婚约。也指男女不正权当交往。
19、【不见不散】:指双方约定一定要碰面。
20、【不期而会】:①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②未经约定而自动 *** 。
21、【不期而集】:期:约定时日;集: *** 。事先未经约定而 *** 到一起。
22、【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23、【不约而同】: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24、【君子协定】: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25、【临期失误】:临:及,到。到了预先约定的时间却失约了。指不守诺言。
26、【违信背约】:违:违背。失信于人,背弃约定,毫无信义可言。
27、【有约在先】: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28、【云期雨信】: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29、【云期雨约】:指男女约定幽会的日期。
30、暗约私期约:约定;期:约会。暗中私自相互约定
31、出处: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三折:“则为我暗约私期,致令得离乡背井。”
32、暗约偷期约:约定;期:约会。暗中私自相互约定。指男女私定终身
33、出处:元·无名氏《符金锭》之一折:“又不是月下星前,暗约偷期。”
34、不期而会①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②未经约定而自动 *** 。
35、出处:语出《榖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
36、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37、出处:《谷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
38、不约而同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39、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应对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40、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41、出处:《史记·季布栾列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之间哉?’”
42、出处:《左传·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43、君子协定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44、千金一诺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45、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46、不约而同,密约偷期,约定俗成,海约山盟,人约黄昏,莺期燕约,有约在先,暗约偷期,暗约私期
47、【全拼】: yuè dìng sú chéng
48、【释义】:指事物的名专称或社会习惯往往属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49、【出处】:《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50、·约定俗成·云期雨信·云期雨约·有约在先·尾生抱柱·不期而会·不期而遇
51、【全拼】: yuè dìng sú chéng
52、【释义】: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专习惯往往是由人民属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53、【出处】:《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54、·约定俗成·云期雨信·云期雨约·有约在先·尾生抱柱·不期而会·不期而遇
二、约定什么成语四个字
约定什么的四字成语是“约定俗成”。
【解释】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出处】《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近义词】蔚然成风、相沿成习、蔚成风气。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2、这里所提及的 *** 不单单是约定俗成的习俗。
3、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4、亦是 *** 之间约定俗成的规矩。
5、尊老爱幼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三、四字成语大全 表示约定的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2、【重规迭矩】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3、【从规矩定方圆】从:听从;规矩:圆规和曲尺。根据圆规和曲尺来确定方圆的大小形状。比喻凡事都得遵循一定的法则。
4、【成规陋习】指由于普遍效法而成为社会准则的一种习惯 *** 的行为或做法。
5、【陈规陋习】陈旧不合理的规章 *** 或习惯。
6、【迭矩重规】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7、【叠矩重规】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8、【规规矩矩】指人的品行方正,谨守礼法。
9、【规矩绳墨】规矩:画圆、方的工具;绳墨:量平直的工具。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10、【规矩准绳】规矩:画圆、方的工具;准绳:水准和绳墨,量平直的工具。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11、【固守成规】成规:现成的规矩、 *** 。指思想固执保守,守着老规矩不放,不思 *** 进取。
12、【规行矩止】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13、【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 *** 。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14、【清规戒律】原指佛 *** 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 *** 。
15、【萧规曹随】萧何创立了规章 *** ,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16、【循规蹈矩】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关于约定的成语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