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李清照的一剪梅歌曲,以及李清照最经典十首歌曲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李清照的《一剪梅》的写作背景
1、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根据李清照带有自传 *** 的《金石录后序》所言,宋徽宗建中 *** 元年(1101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2、而后其父李格非在 *** 争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连, *** 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这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 *** 作。
3、李清照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
4、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7、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8、上阕共六句,接下来的五句按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
9、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这一句,钩连上下。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
10、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11、这首词上阕的后三句,与其他词人一些词句所抒写的情景极其相似。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
12、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
13、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
14、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二、李清照的古诗词《一剪梅》原文是什么
1、《一剪梅/一翦梅》年代:宋作者:李清照
2、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雪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4、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清照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5、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三、李清照一剪梅原文及翻译
1、《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词人与丈夫赵德甫离别之后的别情词作。原文如下:
2、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地提着丝裙,独自登上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那排 *** 字形的雁群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西边的亭楼。
5、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我两个人,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遣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地缠绕上了心头。
6、(1)红藕,红藕花之简称,荷花亦称藕花。此句似倒装,即下文“兰舟”的形容语。船上盖亦有枕簟的铺设。若释为一般的室内光景,则下文“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即颇觉突兀。玉簟:音diàn,光华如玉的精美竹席。
7、(2)“裳”,古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8、(3)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9、(4)雁字:指雁群飞时排成“一”或“人”形。相传雁能传书。雁之关于书信有两意思:一是雁足捎书;一是群雁的行列,在空中排成字形。这句用之一义,次句改用第二义接。
10、(5)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雁点青天字一行。”夏宝松断句:“雁飞南浦砧初断,月满西楼酒半醒。”
11、(6)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此句即承上“红藕香残”“兰舟”来。
12、(7)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德甫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 *** 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 *** 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14、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作者在词中以女 *** 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15、上阕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 *** 心情。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书抵万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现的外在表现。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
16、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只要我们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由己及人,互相思念,这是有 *** 的心灵感应,相互爱慕,温存备致,她想到丈夫一定也同样因离别而苦恼着。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17、总之,《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景语即情语,景物体现了她的心情,显示着她的形象特征。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18、1101年(宋徽宗建中 *** 元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而后其父李格非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连, *** 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这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 *** 作。
19、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北宋齐州济南(今山东济南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 *** 。
20、李清照的作品丰富,涉及诗、词、文等类型。《宋史·艺文志》里收录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明代陈第编写的《世善堂藏书目录》里则收录了《李易安集》十二卷。限于历史流转,其词在各历史时期,被收录量不一。南宋时期编撰的《乐府雅词》中,设有《李易安词》,共收录李清照的词二十三首;在明末毛晋汲古阁刊出的《漱玉词》中,则仅收录有李清照的词十七首;到了晚清,王鹏运四印斋刊本的《漱玉词》一卷中,收录有五十首;而在近代,赵 *** 的辑本《漱玉词》一卷中,共收录了六十首词(其中有十七首作为附录);在现代,由中华书局所编的《李清照集》中,共收录词七十八首(其中存疑三十五首)、诗十五首、文三篇,此外,还有《打马图经》暨赋、序若干篇。
四、一剪梅和月满西楼是同一首歌吗
歌曲《一剪梅》和《月满西楼》不是同一首歌。《一剪梅》歌曲只是歌名与李清照的“一剪梅”同名,《月满西楼》的歌词是出自李清照的词,这两首歌的不同具体如下:
1、《一剪梅》和《月满西楼》词、曲不同,演唱者不同,歌曲年代不同等。
《一剪梅》是费玉清演唱的一首经典歌曲,由娃娃作词,陈信义作曲,发行于1983年4月。
《月满西楼》是以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为内容,由苏越谱曲的歌曲,发行于2010年1月10日,原唱安雯。
2、《一剪梅》,费玉清(Yu-Ching Fei),本名张彦亭,1955年7月17日出生于中国 *** 省台北市,祖籍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中国 *** 男歌手、主持人。
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总有云开日出时候,万丈阳光照耀你我
真情像梅花开过,冷冷冰雪不能淹没
就在最冷枝头绽放,看见春天走向你我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
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长留心间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
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长留心间
3、《月满西楼》,童丽,中国安徽省马鞍山人,中国内地女歌手。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