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学舌打一成语(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打一成语是什么)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58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鹦鹉学舌打一成语的问题,以及和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打一成语是什么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鹦鹉学舌是什么意思啊
  2. 鹦鹉学舌打一成语是什么
  3. 什么成语可以表示鹦鹉学舌
  4. 鹦鹉学舌打一字
  5. 鹦鹉学舌猜一成语

一、鹦鹉学舌是什么意思啊

1、鹦鹉学舌的意思指: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主谓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状语。

2、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如鹦鹉学人语,话自语不得,为无智慧故。”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鹦鹉学舌”。

3、一般人认为,僧人要想获得功德,必须要做功课,即课诵,要经常诵读佛经和参加各种 *** 仪式,但禅宗对以诵读佛经为主的课诵是反对的。

4、根据《景德传灯录》记载:“越州大珠寺住持慧海,把念诵佛经称为说‘客套话’,不准寺中僧人做早课和晚课。”

5、有一个僧人很不理解,就问慧海:“为何不许诵经?还把诵经说成是客套话?”慧海就给他解释:“鹦鹉只会模仿人的声音,并不理解人的意思;佛经传达的是佛的意思,而不理解佛的意思仅会诵读 *** ,就如鹦鹉学人说话一样,所以不许你们诵经。”

6、传声筒式的鹦鹉学舌,即使学得再维妙维肖,也抵不上自己参悟出的一得之见。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事艺术创作,其中最宝贵的永远是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7、工匠式的仿制与再造,绝不会有个 *** 的价值与生命力。用别人的头脑思考问题,用别人的舌头讲话,那自己的头脑和舌头岂不是失去了作用,做人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去做一个学舌鹦鹉。而应该 *** 思考问题, *** 解决问题,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来。

8、有个人喜欢鹦鹉,于是就在市上买了一只,关进鸟笼里,挂在南门下。

9、一日客人敲门,问:“有人在吗?”鹦鹉十分伶俐,也叫了几声:“有人在吗?”鹦鹉学了几句话,叫久了,觉得腻味,便学会了对门外客人说“请进”。

10、一次主人在家写文章,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洋洋洒洒写出三千字,得意之极,便高声朗读。鹦鹉断断续续地学成了其中三句话:“来者不善、居心叵测、快快拔剑砍狗头。”

11、妻儿回家,它把这三句话叫一遍,恨得他们抡起木棒猛打鸟笼。客人进来,它也叫了一遍,客人尴尬得怒从心头起,愤愤指责主人胡猜乱疑真卑鄙。武士拜会,它也叫了一遍,刚刚说到“快快拔剑”,武士早已寒剑出鞘,直惊得主人两腿颤抖,连忙说:“勇士息怒!”

二、鹦鹉学舌打一成语是什么

1、成语言简意赅,历史悠久,来源丰富,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我为大家整理了成语猜谜,希望大家喜欢。

2、谜面:鹦鹉学舌……打一成语

3、【解释】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形容只会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

4、【出自】: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5、 1)要 *** 思考问题,不要人云亦云。爱默生

6、 2)写文章,要言之有物,不要人云亦云。

7、 3)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还要好些。罗曼·罗兰

8、 4)文章贵在创新,屋如七星,人云亦云,是没有出息的。

9、 5)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而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还要好些。

10、 6)创造 *** 模仿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超越和再创造。

11、 7)无论对人对事,我们都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

12、 8)张老师是人云亦云的好好先生。

13、 9)他这人不学无术,人云亦云,十足的耳食之徒。

14、 10)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15、 11)他这人毫无主见,常常是人云亦云,如鹦鹉学舌。

16、 12)请你拿出主见来!不要人云亦云,只知附和。

17、 13)他凡事人云亦云,毫无主见。

18、 14)危险在于许多经理人仅仅想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19、 15)关系人家名节的事,你怎可人云亦云不去查证?

20、 16)悠悠之口,亦是人云亦云,你又何苦让我想起旧日情怀。

21、 17)通过自己的努力即使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要好得多。罗曼·罗兰

22、 18)不要迷信权威,人云亦云,要树立 *** 思考的科学精神。谈镐生

23、 19)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

24、 20)你应该有自己 *** 的见解,不能像矮人看戏那样,人云亦云。

25、 21)这不是小事情,怎好人云亦云,不仔细想一想呢?

26、 22)所以我们管人云亦云叫"鹦鹉学舌"。

27、 23)是真是假,要弄个明白,不能矮人看场,人云亦云。

28、 24)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要好得多。罗曼·罗兰

29、 25)既使通过自己的努力而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还要好些。

30、 26)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进行思考,从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31、 27)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王梓坤

三、什么成语可以表示鹦鹉学舌

符合条件的成语有两个,分别是鹦鹉学舌和调嘴学舌。

成语解释:像鹦鹉一样学人说话。常比喻跟着人家的话说;或指搬嘴学舌。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成语拼音:tiáo zuǐ xué shé

成语解释: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成语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1.我们对任何问题都要有 *** 的思考,决不能鹦鹉学舌!

2.学习上,鹦鹉学舌的 *** 不可取。

3.他只是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罢了。

4.所以我们管人云亦云叫"鹦鹉学舌"。

5.我为什么要附和他这种平庸的见解,干这种鹦鹉学舌的蠢事呢?

6. *** 打扮要朴素大方,不可调嘴学舌,失之浮艳。

四、鹦鹉学舌打一字

1、“鹦鹉学舌”的意思是: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即“兑言”,“言”指的是言字旁:“讠”。讠+兑=说。“兑”含有“交换”的意思。

2、鹦鹉学舌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越州大殊慧海和尚》:“如鹦鹉学人语,话自语不得,为无智慧故。”传声筒式的鹦鹉学舌,即使学得再维妙维肖,也抵不上自己参悟出的一得之见。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事艺术创作,其中最宝贵的永远是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3、根据《景德传灯录》记载:“越州大珠寺住持慧海,把念诵佛经称为说‘客套话’,不准寺中僧人做早课和晚课。”有一个僧人很不理解,就问慧海:“为何不许诵经?还把诵经说成是客套话?”

4、慧海就给他解释:“鹦鹉只会模仿人的声音,并不理解人的意思;佛经传达的是佛的意思,而不理解佛的意思仅会诵读 *** ,就如鹦鹉学人说话一样,所以不许你们诵经。”

五、鹦鹉学舌猜一成语

1、【出处】有患应声病者,问医官苏澄,……过至他 *** ,复应如初。澄因为处方,以此 *** 为主,其病自除。唐·刘束《隋唐嘉话》

2、【解释】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3、【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没主见的人

4、【押韵词】面不改容、叶公好龙、坚执不从、轻骑减从、反老还童、所见略同、掷杖成龙、炮凤烹龙、理屈词穷、休戚是同、......

鹦鹉学舌打一成语(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打一成语是什么)-第1张图片-

5、【法语】approbate *** <perroquet>

6、【成语故事】传说洛阳有一个士人得了应声病,刚一说话喉咙中应声,就去问名医张父仲,张父仲觉得奇怪,日夜思考终于想出一个医治办法。立即取《本草纲目》让他读,他还是不停应声,当看到他害怕的地方就不应了。于是张父仲立即配 *** 医治,果然治好

7、【成语举例】已无特见,一一随人之声而和之,譬之应声虫焉。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摘抄》卷四

8、◎蒋 *** 大怒,”三查”王芸生,说王是”新华社的应声虫”,”为匪张目”等等。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成语 一脚 鹦鹉学舌 门外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