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不听的成语(不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的成语) - 成语 -

说了不听的成语(不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的成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56

很多朋友对于说了不听的成语和不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的成语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说的对听说的不对不听应该用什么成语说啊
  2. 形容不听的成语
  3. 形容人不听劝告的成语
  4. 形容不听劝告的成语
  5. 形容别人说话不听是什么成语

一、说的对听说的不对不听应该用什么成语说啊

1、[释义]选择好的而遵循;依从。择:选择。

2、[语出]《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3、[正音]从;不能读作“cōnɡ”。

4、[近义]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从善如流

5、[反义]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吹毛求疵

6、[用法]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7、[辨析]~与“见贤思齐”有别:~侧重于形容选择好办法;“见贤思齐”侧重于形容好人物。

8、[例句]茅盾《从〈怒吼吧;中国〉》说起:“以为只要自身精进;不事抨击;便可等读者的~;那就是空想。"

9、[英译] chooseandfollowwhatisgoo

二、形容不听的成语

1、【裒如充耳】像聋子一样塞耳不闻,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同“褎如充耳”。作谓语;指服饰与德行不相称。

2、【马耳东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作宾语;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3、【东风射马耳】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作宾语、定语;指漠不关心。

三、形容人不听劝告的成语

形容人不听劝告的成语有:一意孤行、自行其是、刚愎自用、独行其是、独断专行、孤行己见

解释: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译文:我这样断绝好友或宾客的请托,就是为了自己能 *** 地决定、处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受别人的干扰。

近义词: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死心塌地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顽固派。

例句:他是个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人,明知道有问题,他还是照做不误。

解释: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出处: *** 《 *** 工作报告(一九五四年)》:“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不尊重上级的统

一领导,不注意遵守请示报告 *** 。”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十分固执。

例句:做事不能自行其是,更好听听别人的意见。

解释:意思是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不愿意讨论,十分固执。

出处:春秋鲁国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译文::荀林父的副将先縠刚愎自用,不仁爱士卒,不肯听从荀林父的命令。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十分固执自信。

近义词:我行我素、自以为是、固执己见

反义词: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博采众长

例句: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刚愎自用来了。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茅盾《子夜》

解释:指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按自己的主张去做。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文: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起分享,为百姓服务、做事,不得志的时候独善其身,遵循自己做人的原则。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指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说了不听的成语(不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的成语)-第1张图片-

例句:美国还不能在世界上独行其是,尤其在东方,他有两个劲敌。——茅盾《子夜》七

解释: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也说独断独行。

出处:清·李宝嘉《 *** 现形记》:“在别人一定还要请示督抚;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近义词:独行独断、独行其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

反义词:从善如流、集思广益、广开言路

例句:他这样独断专行,会损害自己的威信。

解释: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出处: *** 《论联合 *** 》:“过去和现在都有这样的人,企图孤行己见,不尊重我们的意见,但是结果都不通。”

例句:科学工作千万不能孤行己见。

四、形容不听劝告的成语

1、【孤行一意】: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

2、【金石良言】:象黄金宝石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3、【金石之言】:象黄金宝石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4、【金玉良言】:金玉:黄金和美玉。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5、【金玉之言】: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6、【敬守良箴】:箴:规劝,劝告。认真听取、遵守有益的规戒。

7、【拒谏饰非】:谏:直言规劝;饰:掩饰;非:错误。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8、【苦口良 *** 】:好 *** 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9、【良 *** 苦口】:好 *** 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10、【逆耳之言】: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11、【热心苦口】:形容热心恳切地再三劝告。

12、【饰非拒谏】:饰:掩饰;非:错误;谏:直言规劝。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13、【相应不理】:应:回应。指对别人的劝告、要求等一概不予理睬。

14、【小惩大诫】:惩:惩罚;诫:警告,劝告。有小过失就惩戒,使受到教训而不致犯大错误。

15、【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1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口粥,一口饭,都应当想到来得不容易。劝告人们要尊重劳动,爱惜粮食。

17、【语挚情长】:语言真挚,情意深长。形容对人真诚的劝告或忠告。

18、【语重心长】: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形容对人真诚的劝告或忠告。

19、【忠告善道】:道:同“导”,引导。真诚劝告,善意引导。

20、【忠言逆耳】: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21、【谆谆告戒】:恳切耐心地教诲劝告。

22、【谆谆告诫】: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告诫:规劝。恳切耐心地劝告。

23、【谆谆诰诫】:恳切耐心地教诲劝告。同“谆谆告戒”。

五、形容别人说话不听是什么成语

1、【闭目塞听】: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2、【蔽明塞聪】: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3、【不伏烧埋】: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 *** 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4、【不闻不问】: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5、【不问不闻】: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6、【吃硬不吃软】:好言好语不听从,态度一强硬,反使屈从了。形容人的外强中干,欺软怕硬。

7、【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8、【德音莫违】:德音:善言;莫违:不要违背。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

9、【恶言不入于耳】:不听坏话。形容对于坏话、诽谤的话根本不予理睬。

10、【反听收视】:不听不视。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11、【孤行一意】: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

12、【坚执不从】: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13、【空费词说】: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14、【收视反听】:不视不听。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15、【收视返听】:收:停止;返:还。不视不听。指人对事物的看法不为外物所惊扰。

16、【以规为瑱】: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

17、【玉马朝周】:玉马:指商贤臣微子启。纣王昏乱,启数谏不听,启乃去殷而朝周。比喻贤臣另事明主。

18、【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想要别人不听见,不如自己不讲出口。

19、【针 *** 不进,水泼不进】:比喻一个集团非常排外,不容易打进去,也比喻一个人坚持已见,不听别人的任何意见。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成语 闲言碎语 在意 别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