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鸩的成语这个问题,因什么见什么的成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鸩的成语有哪些
1、晏安鸩毒:晏:安逸;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其羽毛泡酒,有 *** 。指贪图享乐等于喝毒酒 *** 。
2、饮鸩止渴:鸩: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的后果。
3、宴安鸩毒:比喻耽于逸乐而杀身。
4、止渴饮鸩:鸩:毒酒。比喻只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
二、止渴饮鸩是什么意思止渴饮鸩成语故事
1、止渴饮鸩拼音 [ zhǐ kě yǐn zhèn ]
2、鸩:毒酒。比喻只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3、成语基本释义: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感 *** 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 *** 不对止渴饮鸩近义词
4、清·壮者《扫迷帚》第24回:“若虑迷信一破,道德 *** ,必以保存为得计,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欲疗疮而剜肉?”
三、饮鸩止渴成语故事
1、东汉时,担任过廷尉的霍諝,从小勤奋好学,少年时代就读了大量儒家经书,在当地出了名。
2、霍諝有个舅舅名叫宋光,在郡里当官。由于他秉公执法,得罪了一些权贵,被他们诬告篡改诏书,从而押到京都洛阳,关进监狱。宋光下狱后,霍諝的心情一直不平静。当时霍諝虽然只有十五
3、岁,但各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他从小常和宋光在一起,对舅舅的为人非常清楚,知道舅舅不可能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他日思夜想怎
4、样为舅父伸冤,最后决定给大将军梁商写一封信,为舅舅辩白。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宋光作为州郡的长官,一向奉公守法,以便得到朝廷的任用。怎么会冒触犯死罪的险去篡改诏书呢?这正好比为了充饥而去吃附子,为了解渴而去饮鸩呢?如果这样的话,还没有进入肠胃,到了咽喉处就已经断气了。他怎么可能这样做呢?”梁商读了这封信,觉得很有道理,对霍諝的才学和胆识也很赏识,便请求顺帝宽恕宋光。不久,宋光被免罪释放,霍諝的名声也很快传遍了洛阳。
四、饮鸠止渴的成语解释 饮鸩止渴的故事
饮鸠止渴的意思是:喝毒酒解渴,指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饮鸠止渴的“鸩”指的是传说中的毒鸟,据说喝了用它的羽毛浸的酒能毒死人。饮鸩止渴的近义词有:剜肉医疮、涸泽而渔等等。
剜肉医疮、饥不择食、涸泽而渔、杀鸡取卵、抱薪救火、牵萝补屋、扬汤止沸、剜肉补疮、急功近利、漏脯充饥、饮鸩而死、挖肉补疮、揠苗助长
1.不是我愿意饮鸩止渴,可我 *** 入绝境了啊!
2.你为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与敌人妥协,不就像饮鸩止渴般,后患无穷呀!
3.你总不能为了急着解决问题,就饮鸩止渴,什么都答应对方吧!
4.你老是靠喝酒来逃避现实,无异于饮鸩止渴。
5.依靠服用 *** 才能入睡,活像饮鸩止渴,还是想想别的法子吧!
五、饮鸩止渴成语故事关于饮鸩止渴成语故事
1、东汉时,担任过廷尉的霍_,从小勤奋好学,少年时代就读了大量儒家经书,在当地出了名。
2、霍_有个舅舅名叫宋光,在郡里当官。由于他秉公执法,得罪了一些权贵,被他们诬告篡改诏书,从而押到京都洛阳,关进监狱。宋光下狱后,霍_的心情一直不平静。当时霍_虽然只有十五
3、岁,但各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他从小常和宋光在一起,对舅舅的为人非常清楚,知道舅舅不可能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他日思夜想怎
4、样为舅父伸冤,最后决定给大将军梁商写一封信,为舅舅辩白。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宋光作为州郡的长官,一向奉公守法,以便得到朝廷的任用。怎么会冒触犯死罪的险去篡改诏书呢?这正好比为了充饥而去吃附子,为了解渴而去饮鸩呢?如果这样的话,还没有进入肠胃,到了咽喉处就已经断气了。他怎么可能这样做呢?”梁商读了这封信,觉得很有道理,对霍_的才学和胆识也很赏识,便请求顺帝宽恕宋光。不久,宋光被免罪释放,霍_的名声也很快传遍了洛阳。
六、鸩字的四字成语
1.带讥字的四字成语
反唇相讥、
自郐无讥: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同“自郐以下”。
同浴讥 *** :在一起洗澡却讥笑别人赤身露体。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问题,却以此而讥嘲别人。
负俗之讥: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同“负俗之累”。
反唇相讥:反唇:回嘴、顶嘴。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
【解释】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 *** 。
【出处】“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比喻 *** 。
【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比喻太平盛世
【解释】指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比喻 *** 。河:黄河;晏:平静。也说海晏河清。(暗喻老百姓向往的生活——太平盛世)
【出处】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
【出自】《诗·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毛传:“晏晏,和柔也。”
【解释】晏然:平静 *** 的样子;自若:不变常态。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如常。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解释】犹言河清海晏。比喻 *** 。
【出处】唐·陈集源《龙龛道场铭序》:“地平天成,河溓海晏。”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局势等
《圆通禅师行状》:“事虽交至错出,处之晏然。”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太祖开宝六年》:“枢密副使沉义伦居第卑陋,处之晏然。”
【解释】晏:迟。宫车迟出。旧为帝王死亡的讳辞。
【出处】《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宫车一日晏驾,是事之不可知者一也。”
【用法】作谓语、定语;为帝王死亡的讳辞
【解释】朝,即上朝。早朝晏罢,意为很早上朝,很迟退朝。指勤于政事。
【出处】《吕氏春秋·禁塞》:“早朝晏罢,以告制兵者。”
《吕氏春秋·禁塞》:“早朝晏罢,以告制兵者。”
【解释】晏:安逸;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其羽毛泡酒,有 *** 。指贪图享乐等于喝毒酒 *** 。
【出处】岂晏安鸩毒,怀禄而不变哉?《三国志·钟会传》
【解释】晏,晚也。有警急则门开得晚也。形容时世不安宁。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国传》:“令东扞鲜卑,北拒匈奴,率厉四夷,完复边郡,使塞下无晏开之警。”
【解释】犹言蚤朝晏退。蚤,通“早”。
【出处】《吕氏春秋·勿躬》:“蚤入晏出,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重贵富。”
【解释】朝:上朝;晏:晚。清早去上朝,很晚才结束。形容古代一些帝王勤于政事。
【出处】《墨子·非乐上》:“王公大人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此其分事也。”
鸦雀无声鸟语花香惊弓之鸟笨鸟先飞凤凰涅盘一石二鸟小鸟依人乌鸟私情乌飞兔走莺歌燕舞棒打 *** 鸠)占(鹊)巢(凤)毛麟角(凤)(凰)于飞嫁.)(鸢)飞鱼跃(鸦)(雀)无声鸿)(鹄)之志(鹑)衣百结11、(鹏)程 *** 12、(鹤)立鸡群 13、(雁)去鱼来 14、杳如黄(鹤 15、(鹤)发鸡皮 16、(莺)声(燕)语 17、(鹣)鲽情深 18、(鹬)蚌相争 19、(鹪)(鹩)一枝 20、(鸾)翔(凤)集 21、倦(鸟)知返 22、(鸟)尽弓藏 23、风声(鹤)唳 24、哀(鸿)遍野 25、焚琴煮(鹤 26、(雁)足传书 27、(鸟)为食亡 28、千里送(鹅毛梅妻(鹤)子 31、趋之若(鹜 32、笨(鸟)先飞 33、身轻如(燕 34、雪泥(鸿)爪 35、(雁)行失序 36、(鸿)图大展 37、闲云野(鹤) 38、(雀)屏中选 39、鱼(雁)往返 40、(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41、松(鹤)延年 42、惊弓之(鸟 43、(鹤)发童颜 45、惊(鸿)一瞥 46、环肥(燕瘦 47、(琴)(瑟)和鸣 48、(鸟)道羊肠 49、兔起(鹘)落 50、郢书(燕)说。
好了,关于鸩的成语和因什么见什么的成语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