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高邮好玩的地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邮哪里好玩的景点推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高邮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高邮十大景点)
天山汉墓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1982年3月天山汉墓汉代高邮县。
文游台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1995年4月文游台清代高邮市。
高邮城墙及奎楼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高邮城墙及奎楼宋-清高邮市环城南路。
高邮当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高邮当铺清代高邮市北门外。
龙虬庄遗址是江淮东部更大的一处 *** 遗址,位于高邮市市区北约10公里处的龙虬镇。龙虬庄遗址从1993年开始发掘,总面积4万多平米,现已发掘面积1335平米,清理了 *** 的房址4处、灰坑35个,墓葬402座,出土了石器、玉器、陶器、骨角器等各类文化遗物二千余件。考古发掘证实了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之间江淮东部存在着一支面貌独特、序列完整的原始文化。龙虬庄的居民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社会组织和 *** *** ,不仅从事采集和渔猎生产,还饲养家禽和农业生产,制造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原始艺术品。1997年9月,中外考古专家云集高邮,对遗址实地考察研讨,确立了江淮地区史前文化――龙虬文化。它的发现,再次证明了江淮地区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1993年龙虬庄遗址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高邮南门外,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更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高邮的别称,盂城驿故而得名。盂城驿原规模宏大,有正厅五间、后厅五间、送礼房五间、库房三间、厨房十间、马神庙一间、马房十二间、前鼓楼三间、照壁牌楼一座。驿北为驿丞宅,驿旁秦邮 *** ,堤上有迎宾房的皇华厅,东南有马饮塘……明代驿站功能有二:一是供过往使臣投宿,相当于现代的招呼待所或宾馆。凡持有“驿关”的-,可按官阶高低及仆从多寡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车、夫马;二是邮送过境公文。明制:在主要邮路上一般是每隔10里设一邮铺,次要邮路则是20-30里不等。盂城驿是我国古代南北大动脉――京杭大运河上的一处重要驿站。盂城驿于1995年修复并对外 ***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净土寺塔净土寺塔建于明万历四十至四十三年(1612~1615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到三十四年间(1906~1908年)修。 *** 34年因战争被炮火损坏一角,次年修复。1963年高邮中学 *** 朱广荣等攀上塔顶,从宝刹中取出文物若干交文化馆。其中有明代万历年间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等40余卷,现存南京博物院。塔内原有楼板和扶梯可以攀等,后渐毁坏。1957年省人民 *** 公布此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运河联结长江和淮河的古代运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86~前484年开凿。南起邗城(今扬州)以南的长江,北经樊梁湖(今高邮附近)折向东北,入射阳湖,再向西北经淮安入淮河。东汉时期向西改道取直,由樊梁湖直接向北,经津湖、白马湖,北入淮。东晋永和年间,南段江水已不能引入运河,从今仪征引水。隋大业元年(605),炀帝开挖通济渠时,又开邗沟,自山阳至江都入扬子江,沟通江、淮,成为隋代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古运河拐弯处的石柱上满是当年行船拉纤时磨出的道道深痕。邗沟烟柳是秦邮古八景之一。古代邗沟高邮段景色迷人,两岸垂柳夹道,万株垂柳丝临风摇曳,如烟如雾。
高邮湖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湖。高邮湖,因水位高于运河而称为悬湖,因位于高邮城西,又称之为西湖。宋代至明代为若干小湖,其中较大的有珠湖、甓社湖、平阿湖等12湖泊,且湖湖贯通。秦少游描写高邮湖曰:“高邮西北多巨湖,累累相连如贯珠。”高邮湖是美丽的湖,她既有天赋的自然美,也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甓社珠光”、“耿庙神灯”等。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总面积780平方公里。蒲松龄诗中描写其“苍茫云水三千里”,放眼望去,湖面上烟波浩渺,天连水,水连天。秋日里,在夕阳的映照下,天边的风帆,水面的野鸭,空中的飞鸟,以及岸边的芦花组成一幅幅秀丽的风景画,让你如痴如醉,久久舍不得离去。高邮湖,不仅是美丽的湖,也是富饶的湖。其水域宽阔、水质良好,为各种鱼类、鸟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界首护国寺位于高邮市界首镇石桥街东侧,清代为高邮八大名寺之一,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护国寺,始建于北宋初年,原为三间小庙,是称关帝庙,后几经衰败,几经修葺。明代宦官魏忠贤专横跋扈,权倾朝野,此庙也一度改为魏公生祠,后随魏忠贤受诛,生祠又改为关帝庙。清代康熙年间,住持戒如和尚重修殿宇,现有“关对殿”石碑一块,刻有“康熙甲午年仲春月重修”字样,可资考证。乾隆九年,绅何湘宜因中年丧妻和老年丧子而皈依佛门,拜高邮天王寺智慧和尚为师,法名广成,住持护国寺。广成和尚捐田200余亩作为庙产,实施农禅并重、站关募化,经营十多年,至乾隆二十四年,建成庙房四进,共100余间,山门朝西,头进去天王殿,二进为关圣殿,三进为在雄宝殿,四进为法堂和方丈室,两个厢有禅堂、念佛堂、客堂,后苑广植松竹。其时寺庙颇具规模,殿宇巍峨,气象森严。广成和尚改寺庙为扩国寺。
天山汉墓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1982年3月天山汉墓汉代高邮县。
文游台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四批1995年4月文游台清代高邮市。
高邮城墙及奎楼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高邮城墙及奎楼宋-清高邮市环城南路。
高邮当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高邮当铺清代高邮市北门外。
龙虬庄遗址是江淮东部更大的一处 *** 遗址,位于高邮市市区北约10公里处的龙虬镇。龙虬庄遗址从1993年开始发掘,总面积4万多平米,现已发掘面积1335平米,清理了 *** 的房址4处、灰坑35个,墓葬402座,出土了石器、玉器、陶器、骨角器等各类文化遗物二千余件。考古发掘证实了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之间江淮东部存在着一支面貌独特、序列完整的原始文化。龙虬庄的居民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社会组织和 *** *** ,不仅从事采集和渔猎生产,还饲养家禽和农业生产,制造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原始艺术品。1997年9月,中外考古专家云集高邮,对遗址实地考察研讨,确立了江淮地区史前文化――龙虬文化。它的发现,再次证明了江淮地区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1993年龙虬庄遗址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高邮南门外,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更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高邮的别称,盂城驿故而得名。盂城驿原规模宏大,有正厅五间、后厅五间、送礼房五间、库房三间、厨房十间、马神庙一间、马房十二间、前鼓楼三间、照壁牌楼一座。驿北为驿丞宅,驿旁秦邮 *** ,堤上有迎宾房的皇华厅,东南有马饮塘……明代驿站功能有二:一是供过往使臣投宿,相当于现代的招呼待所或宾馆。凡持有“驿关”的-,可按官阶高低及仆从多寡免费享受驿站提供的住宿、膳食、舟车、夫马;二是邮送过境公文。明制:在主要邮路上一般是每隔10里设一邮铺,次要邮路则是20-30里不等。盂城驿是我国古代南北大动脉――京杭大运河上的一处重要驿站。盂城驿于1995年修复并对外 ***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净土寺塔净土寺塔建于明万历四十至四十三年(1612~1615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到三十四年间(1906~1908年)修。 *** 34年因战争被炮火损坏一角,次年修复。1963年高邮中学 *** 朱广荣等攀上塔顶,从宝刹中取出文物若干交文化馆。其中有明代万历年间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等40余卷,现存南京博物院。塔内原有楼板和扶梯可以攀等,后渐毁坏。1957年省人民 *** 公布此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运河联结长江和淮河的古代运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86~前484年开凿。南起邗城(今扬州)以南的长江,北经樊梁湖(今高邮附近)折向东北,入射阳湖,再向西北经淮安入淮河。东汉时期向西改道取直,由樊梁湖直接向北,经津湖、白马湖,北入淮。东晋永和年间,南段江水已不能引入运河,从今仪征引水。隋大业元年(605),炀帝开挖通济渠时,又开邗沟,自山阳至江都入扬子江,沟通江、淮,成为隋代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古运河拐弯处的石柱上满是当年行船拉纤时磨出的道道深痕。邗沟烟柳是秦邮古八景之一。古代邗沟高邮段景色迷人,两岸垂柳夹道,万株垂柳丝临风摇曳,如烟如雾。
高邮湖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湖。高邮湖,因水位高于运河而称为悬湖,因位于高邮城西,又称之为西湖。宋代至明代为若干小湖,其中较大的有珠湖、甓社湖、平阿湖等12湖泊,且湖湖贯通。秦少游描写高邮湖曰:“高邮西北多巨湖,累累相连如贯珠。”高邮湖是美丽的湖,她既有天赋的自然美,也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甓社珠光”、“耿庙神灯”等。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总面积780平方公里。蒲松龄诗中描写其“苍茫云水三千里”,放眼望去,湖面上烟波浩渺,天连水,水连天。秋日里,在夕阳的映照下,天边的风帆,水面的野鸭,空中的飞鸟,以及岸边的芦花组成一幅幅秀丽的风景画,让你如痴如醉,久久舍不得离去。高邮湖,不仅是美丽的湖,也是富饶的湖。其水域宽阔、水质良好,为各种鱼类、鸟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界首护国寺位于高邮市界首镇石桥街东侧,清代为高邮八大名寺之一,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护国寺,始建于北宋初年,原为三间小庙,是称关帝庙,后几经衰败,几经修葺。明代宦官魏忠贤专横跋扈,权倾朝野,此庙也一度改为魏公生祠,后随魏忠贤受诛,生祠又改为关帝庙。清代康熙年间,住持戒如和尚重修殿宇,现有“关对殿”石碑一块,刻有“康熙甲午年仲春月重修”字样,可资考证。乾隆九年,绅何湘宜因中年丧妻和老年丧子而皈依佛门,拜高邮天王寺智慧和尚为师,法名广成,住持护国寺。广成和尚捐田200余亩作为庙产,实施农禅并重、站关募化,经营十多年,至乾隆二十四年,建成庙房四进,共100余间,山门朝西,头进去天王殿,二进为关圣殿,三进为在雄宝殿,四进为法堂和方丈室,两个厢有禅堂、念佛堂、客堂,后苑广植松竹。其时寺庙颇具规模,殿宇巍峨,气象森严。广成和尚改寺庙为扩国寺。
3.安徽省界首市新马集镇的概况?
概况:新马集镇位于安徽省界首市区东北20公里处,地势平坦,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环境优美。面积39.6立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000亩,辖9个村委会,66个自然村,总人口4.2万人。历史:新马集镇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是一个具有百余年历史的重镇。自1957年起,建制屡经延变,先后设立了马集乡、马集公社、刘尧乡、刘尧镇,1996年正式更名为新马集镇, *** 驻地马集。资源:该镇物产丰富。境内盛产小麦、大豆、红芋、玉米、桔梗、蔬菜、食用菌、黑芝麻、油菜、波尔山羊、黄牛、生猪、肉鸡等农畜产品,是界首市粮油棉和畜产品产区。全镇现有各类企业60余家,主要从事塑料加工,粮油加工、畜产品加工,建材制造等行业。其中界首市再生塑胶有限公司、申湖申发雨鞋有限公司、马集滋润粉皮有限公司、玉宏建筑装璜集团公司、镇畜牧发展公司等是当地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产品远销省内外,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做优,实力不断做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建设:新马集镇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覆盖全镇的电信 *** 已经建成,有线电视开通,信息灵通,外联便捷,穿境而过的界亳路、范黄路、油田路、马邴路形成环形交通 *** ,交通便利,每15分钟就有一辆豪华班车开往界首。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马集街形成了三纵四横的棋盘式商业街,已建成商贸区、餐饮服务区,娱乐区和安居工程、黄牛交易、三粉 *** 、废旧塑料收购三大专业市场,业务范围辐射到周边县市。集市已呈现出楼房林立,商业兴旺,欣欣向荣的景象,成为当地规模较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功能基本齐全,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型集镇。新发展近几年来,该镇 *** 委、 *** 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镇”这一主旋律,实施“农业稳民、畜牧富民、工业强镇、三产兴镇”的四轮驱动战略,优化经济环境,扩大 *** 引资力度,构建“凤还巢”工程,再次掀起了快速发展的新 *** 。镇 *** 、镇长王慧携全镇人民热诚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到新马集镇集资兴业、创业、联办、承办各类企业,洽谈商贸业务,共同开发这块闪光的热土,随时恭候您的垂询和光临!特色农业:新马集镇地处淮北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热多雨,年平均气温14.7℃,无霜期216天,年均降雨量796毫米,现有人口42000人,其中农业人口41000人。耕地面积48000亩,新马集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景色宜人,是界首市农业大镇。近两年来,新马集镇 *** 委、 *** 大力实施“燎原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品牌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四大工程。充分发挥当地农产品资源丰富和劳动力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以镇畜牧发展公司为龙头,在全镇发展波尔山羊、生猪饲养业、黄牛育肥、鸡鸭饲养等,新马集镇是阜阳市畜牧十强乡镇。依托养殖专业户、专业村形成了以于楼、于桥为中心的小鸡、小鸭专业 *** 市场。新马集镇的粉皮以“晶莹透亮、口感细腻”而著称,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产品已远销省内外,进入超市 *** ,成为城乡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桔梗、白芍等中 *** 材面积逐步扩大,涌现出了一批 *** 材种植大户, *** 材加工专业户,全镇林界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柿子、石榴为主要特产的果木生产基地。新马集镇生产的红薯粉皮,系纯手工 *** ,传统工艺,属绿色无公害产品,长期食用,可清热解毒、降血脂、抗衰老之功效,产品远销周边县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该镇生产的粉皮物美价廉,口味独特,可烹炒凉拌,食用方便。
二、高邮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因寺而名,因在城西,人称西塔。据《(乾隆)高邮州志》记载:“镇国禅寺,在州城西南隅,寺外有断塔。唐举直禅师建,国朝顺治丙申寺毁于火,雍正二年邑人贾国维重修(按:镇国寺,旧志作光孝寺,今据举直禅师本传及现存寺名更正)。”又载:“断塔,今名西塔在州治西南隅镇国寺外。旧传塔有九级,为龙爪去其半,仅存六级,高八丈有奇,围十丈有奇。邑人李自华增修七层。乾隆四十三年火起,诸级皆毁,遂成空塔。”又载:“唐举直禅师,懿宗子僖宗弟也,行脚至高邮,得太平仓基地,亟请于朝。诏以其地为镇国禅院,居之,仍赐号举直禅师。”塔为方形,仿楼阁式,七层。由于历代维修,同一个塔体上留下不同时代的建筑痕迹,亦因此引起一些学者对建塔年代的争议。1956年,大运河拓宽,塔被保存于河心岛上。1957年该塔被列为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3月25日,省人民 *** 重新公布镇国寺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盂城驿位于高邮城南门外馆驿巷内,驿站开设于明洪武8年,是全国保存较好的古驿站遗存之一,经修复,辟为全国唯一的“邮驿博物馆”。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传道信息的国家之一。驿站是古代官办飞报军情,递送仪客、运输军需的机构。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邮驿,称之“国之血脉”。
秦王赢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在此筑高台,设邮亭,汉建县,历史就庄重地把这土地正式命名为高邮,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中把自已的名字与邮传联系在一起的唯其高邮。从此高邮因“邮”而生,因“邮”而兴,一支“邮”字歌,从古唱到今。
盂城驿开设于明代洪武八年(1375年)盂,古代盛饮食、水等的园口。盂城,高邮的别称,取意于宋代词人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的诗句。盂城驿位于城南馆驿巷内,明代南北大动脉(京杭运河)上的一处永马兼备的重要驿证。原规模宏壮,现存有厅堂、库房、廊房、马神祠,前鼓楼等古建筑,虽历经苍桑,但古风犹存,许多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遗珍”。在国家邮电部江苏省 *** 、省各级邮电、文化、城建和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1993年枣1995年间高邮市人民 *** 坚持修复盂城驿,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中国唯一的邮驿博物馆,使古驿得重光。中国明史学会、中国 *** 历史所、邮电部文史中心联合于8月17日在高邮召开了于’95邮驿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邮电部于8月17日发行《古代驿站·盂城驿》邮承并在对站内举行首发式,盂城驿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湖。高邮湖,因水位高于运河而称为悬湖,因位于高邮城西,又称之为西湖。宋代至明代为若干小湖,其中较大的有珠湖、甓社湖、平阿湖等12湖泊,且湖湖贯通。秦少游描写高邮湖曰:“高邮西北多巨湖,累累相连如贯珠。”
高邮湖是美丽的湖,她既有天赋的自然美,也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甓社珠光”、“耿庙神灯”等。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总面积780平方公里。蒲松龄诗中描写其“苍茫云水三千里”,放眼望去,湖面上烟波浩渺,天连水,水连天。秋日里,在夕阳的映照下,天边的风帆,水面的野鸭,空中的飞鸟,以及岸边的芦花组成一幅幅秀丽的风景画,让你如痴如醉,久久舍不得离去。
高邮湖,不仅是美丽的湖,也是富饶的湖。其水域宽阔、水质良好,为各种鱼类、鸟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盛产青、白、黑、鳊、鲤、鳗等鱼类,尤以青河虾、银鱼、螃蟹更是闻名遐迩;水生植物有芡实、菱角、荷藕、莼菜等;湖面上水岛有鸥、鹭、鹤以及野鸭等常出没于芦荡。秀美的高邮湖不愧为是鱼族的世界、鸟类的天堂、水生植物的博物馆。
神居山汉墓在高邮市湖西天山乡境内。1979年开山采石时发现,目前已出土四座西汉石坑木椁墓,其中一、二号汉墓均采用汉代更高葬制—“黄肠题凑”,两座慕的主人分别是之一代广陵王刘胥及王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一号汉墓在全国同类型墓葬中规模更大,结构完整。陵墓 *** 土了大量的文物和丰富的文字,黄肠题凑结构细密,俨如方城,生动地反映了当地当时的经济、建筑、工艺和生活水平。为研究汉代广陵国的丧葬礼仪、职官 *** 、木作工艺、书法艺术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出土的一、二号汉墓均为竖穴岩坑木椁墓。—号墓上有周长200米、高3米的封十墩。墓坑是人工开凿的 *** 坑,坑口南北长 28米,东西长23米,深18米,墓道60米。开凿墓坑、墓道的 *** 近2万立方米,填土、封土为2.5万立方米,其工程之浩大、耗力之多,实为罕见。慕葬的主体建筑——木椁结构,是由等级较高的金丝楠木垒成的“黄肠题凑”。整座墓葬建筑面积为221平方米,用木材545立方米,俨然是一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结构精美、造型庄重、纯木结构的地下宫殿。两座墓虽曾被盗,仍出土了近千件玉器、银器、铜器、铁器、漆器、陶器、木俑、戏俑、丝绸、车等。
芦苇场位于高邮湖东北,拥有5.2万亩滩涂资源,其中芦苇面积2万亩,荡区内河道纵横交错,形成“一里横塘、二里纵浦”的稠密水网。 *** ,苇叶青青,碧波万顷;盛夏,满塘荷花满湖菱,苇叶沙沙,清香四溢;重阳时节,鱼肥蟹壮,数百渔船来往穿梭;深秋时节,芦花飘白,云海茫茫。这里长期以来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水质清澈透明,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生物丰富多样,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 江淮地区东部史前文化的龙虬庄遗址,表明迄今7000年前高邮境内便有人灯的璀璨文明。龙虬庄遗址位于高邮市区东北约9华里处,真高2.4米,地势低洼,四周环水,总面积43000平方米。
经由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高邮文管会派员组成的考古队于1993年至1995年4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清理邮 *** 的房址4处,灰坑35个,墓葬402座,出土了石器、玉器、陶器、骨角器等各类文化遗物2000余件,其中有斧、锛、刀、锄、纺轮、砺石等石器;有用麋鹿等动物的骨角制成的角锄、骨镞等生产工具和骨针、骨锥、骨坠、骨环等生活用具;有管、环、璜、坠、等玉器;有大批生活用品的陶器。种类众多,形态各异 *** 精良。完整的可修复的陶器100多件,其中有10只猪形陶罐,既酷似,又夸张,其 *** 水平和审美情趣令人折服。尤其是有4000余粒炭化稻在同一个地方的不同深度发现,将我国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提早到5500年前。
同时,出土的陶片和鹿角上具有文字符号特征的刻划符号也是十分少见的。龙虬庄遗址的发掘证实: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之间,江淮流域存在着一支文化面貌独特、文化系列完整的原始文化。这也就是在“1997年龙虬庄遗址暨江淮地区古文化研讨会”上被专家确认的“龙虬庄文化”。如今,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龙虬庄遗址生态博物苑正在兴建,它将再现龙虬部落的原始生活风貌。
魁楼,又称魁星楼。座落于高邮宋城东南角之上,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砖木结构,呈八角形, *** ,楼阁建筑。1984年,当时县人民 *** 拨款修葺一新,并按照清代画样,恢复之一层重檐回廊。游人可沿梯拾级登高远眺。这里原为清初大学士王永吉的别墅,王常与孙崇彝等觞咏于此。光绪时增修为蝶园,以后园废。后来为了纪念,魁楼西一条南北向的路被命名为蝶园路。
位于一个小山坡上,介于净土寺塔和镇国寺塔之间,几乎成一条直线,成了连接双塔的纽带,古时候还有关于三者的动人爱情传说呢!大意是讲,由魁楼当红娘,给两塔牵线搭桥促成一段美好婚姻的故事。魁楼因造型美观,而又建筑在山坡上,环境优美,周围的人们都喜欢来这里放松心情、锻炼身体,地方!90年代,为了更好的保护魁楼, *** 多次对魁楼进行维修,对围墙进行了修补和加固,并在原碟园处修建市民休闲广场,使其成为游人很好的休闲场所。魁楼为高邮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联结长江和淮河的古代运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86~前 484年开凿。南起邗城(今扬州)以南的长江,北经樊梁湖(今高邮附近)折向东北,入射阳湖,再向西北经淮安入淮河。东汉时期向西改道取直,由樊梁湖直接向北,经津湖、白马湖,北入淮。东晋永和年间,南段江水已不能引入运河,从今仪征引水。隋大业元年( 605),炀帝开挖通济渠时,又开邗沟,自山阳至江都入扬子江,沟通江、淮,成为隋代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古运河拐弯处的石柱上满是当年行船拉纤时磨出的道道深痕。邗沟烟柳是秦邮古八景之一。古代邗沟高邮段景色迷人,两岸垂柳夹道,万株垂柳丝临风摇曳,如烟如雾。
净土寺塔建于明万历四十至四十三年(1612~1615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到三十四年间(1906~1908年)修。 *** 34年因战争被炮火损坏一角,次年修复。1963年高邮中学 *** 朱广荣等攀上塔顶,从宝刹中取出文物若干交文化馆。其中有明代万历年间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等40余卷,现存南京博物院。塔内原有楼板和扶梯可以攀等,后渐毁坏。1957年省人民 *** 公布此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邮王纪念馆坐落在高邮市区西南部一条叫西后街的老街中段,馆门坐西朝东,占地约一千多平米。王家三代朝廷为官,家大业大,名闻遐迩,其故居早先规模较大,屋宇连绵近百间,后因岁月沧桑,后裔外迁,战乱频发等,有的房屋毁坏 *** ,有的移作寻常百姓人家,有的则改建成了工厂的车间。 *** *** 不久的1983年,当地 *** 委 *** 为纪念垂名史册的清代音韵、训诂学 ***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激励故里乡亲与莘莘学子缅怀先贤、勤勉好学、奋发有为,迁走工厂的部分车间和入住其中的居民,修复了东厢屋三间,北书房三间,古井一口,修建门厅三间和部分故居院墙,建立高邮王氏纪念馆,并对外 *** 。1994年又修建正厅五间、厢房六间,重树“独旗一杆”,塑王氏父子像一座。清砖黛瓦的清式建筑造型古朴,几竿翠竹扶苏,几簇梅花相依,使故居庭院的环境显得格外幽静雅致。
沿着两侧颇具清末民居风格的西后街由北而南,来到高邮王氏纪念馆跟前,府第式的门厅 *** 着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手书的“高邮王氏纪念馆”的馆牌。凸起的白大理石门当与高高的门槛将你引入纪念馆,门厅上方悬挂着“古训是式”的金字黑底的匾额,造型古朴的照壁上刻有“戬谷”(善、吉祥意)的砖雕。转身向北,透过灰砖镂空的圆门,跳入眼帘的是一方小院。在几竿依墙直立的翠竹掩映中的王念孙、王引之,古铜色塑像分外引入注目。端坐石凳之上的王念孙长衫过膝,双目平视,神清气定,左手扶一竿木手杖,右手握着一册翻开的书;站立右侧身后的王引之,两手垂放,双目微闭,似有所思。塑像西南的墙脚,是一口王家曾经使用过的古井,白而光滑的石井栏上似乎还能看出当年提绳打水留下的依稀痕迹,俯视井口,井水依然清冽。塑像稍东有一侧门,门内又是一方不大的庭院,庭院内有冬青、桂树,还有一株枝繁叶茂的石榴树,开满了朵朵殷红的小花,恍若星空璀璨。
与庭院平行并列的是坐北朝南的三间北厢房,房内陈列着《王氏故居》、《高邮王氏学》的展览及许多经学后人的书画作品。相传这里曾是王氏父子潜心读书的地方。回身到灰砖镂空的圆门北侧向西,是一溜带有斗拱廊沿的五间正厅。据介绍,正厅拟再现王家藏书堂的原貌,眼下只是摆放着一些旧式桌椅,供游人休憩、景仰。正厅上方悬挂着书法家沙孟海先生题写的“一代宗师”的匾额,下方正北后墙上挂着已故当代著名画家程十发先生精心绘制的王氏父子画像。
画像中的王氏父子一位年届古稀,一位年过半百,虽然均已成为学富五斗的经学 *** ,但都精神矍铄,身材瘦削,清式的衣袍显得阔阔大大。正厅中间门外两侧的立柱上挂有李一氓题写的“父子一门乾嘉绝学,宋明以外训诂大成”的楹联。正厅前的庭院内有东厢房三间,西厢房三间。东厢房门前立柱上挂有已故北大著名教授周祖谟题写的楹联“世代研经明古训,山川锺秀育贤人”,西厢房门前立柱上挂有高邮籍著名作家汪曾祺题写的楹联“一代宗师千秋绝学,二王余韵百里书声”,寄托了他对家乡崇文重教、后继有人的殷切希望。两侧的厢房内均为展览室,陈列着王氏父子各种版本的著作及近现代学者专家对王氏父子训诂学研究评析的文章专著,叶圣陶、王力、廖井丹、顾廷龙等已故专家学者、书画家均有手迹陈列其中。东西厢房南侧是三间不大的前厅,陈列有王氏父子的生平传略、轶闻故事,“王念孙参倒和坤”的前前后后,“王府独旗杆”故事的来龙去脉,伴随着悠长、远去的岁月分外令人关注、令人遐想。出前厅又是一方狭长的院落,错落有致的花草古木,簇拥灰砖铺成的甬道,一直延伸到照壁南侧的镂空圆门。东湖生态旅游度假景区
东湖度假村位于高邮市马棚镇,拥有水陆森林面积400公顷。马棚,因古驿道上奔驰的驿马在此换骑而得名,历史上有过饮马东湖的一页。清初,这里是浓荫蔽日、郁郁葱葱的水乡风景胜地,康熙皇帝南巡至马棚时,乡贤贾国维在《御试河堤新柳》中云:“最是鸾旗萦绕处,深林摇曳有人家”,当年景致可见一斑。东湖度假村自1998年 *** 接待之一批游客,现已成为名播远近的生态度假旅游景区,并以具有“野鸭放飞、野生候鸟、野生荷花、野生植被”的水乡原生风光的质朴、自然、和谐之美,跻身江苏省20个生态旅游精品的行列。
东湖的四季,迷人的四季。春天,翠色满湖,绿得 *** 。桨声搅动圈圈绿晕。夜宿林中木屋,仿佛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入夏,修长挺拔的池杉,茁壮秀颀的意杨,婀娜多姿的杨柳,撑起东湖的一方苍穹。每当秋风萧瑟,黄叶将东湖铺就得清幽静谧,疏朗宜人。凝神屏息的垂钓者,乐园嬉戏的勇敢者,野鸭放飞的观赏者,都在这儿捡得回归自然的奇趣。数九寒冬,池杉披雪,湖结薄冰,乡村俱乐部和林中木屋依然春意盎然。看到冰上滑翔的野鸭,你会觉得年轻许多。中国原驻 *** 大使、高邮人秦华孙游完东湖,兴致勃勃,题诗一首:“水水清清碧碧,林林郁郁葱葱。鸟鸟叽叽喳喳,人人欢欢快快。”如今,度假村旅游休闲项目逐步配套:古朴的龙舟,轻捷的快艇,迤逦的曲桥,爬满青藤的客房,密林深处的木屋,还有森林迷宫、鸽子广场、民俗园、珍禽苑、观鱼池、音乐台、勇敢者乐园、乡村俱乐部等,适应着游客们广泛的兴趣和多方面的需求。
东湖度假村最能吸引人的旅游观赏项目非“野鸭放飞”莫属。 *** 、美国 *** 台曾播出的专题片《养鸭奇人——陆高中》,把陆高中放飞野鸭的绝活称为“中华奇观”。陆高中确是奇人奇招,他能让野鸭听话。每当他亮开喉咙,发出特有的吆喝声,把成百上千的野鸭从林间、芦苇丛中唤出来,飞落在他面前的水中,追逐、觅食、嬉戏,或作空中舞蹈,或作“水上芭蕾”。野鸭清晨飞出觅食,日暮,即使飞出几十里以外的也能飞回鸭栏。人与野鸭的和睦共处,给马棚度假村的生态旅游作了最贴切的诠释。
三、高邮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高邮盂城驿现为世界遗产、国家4 *** 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盂城驿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的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东(高邮城南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邮驿"活化石"、全国规模更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古代盛饮食、水等的园口。盂城,高邮的别称,取意于宋代词人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的诗句,盂城驿故而得名。
高邮文游台现为国家3 *** 旅游景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文游台是古秦邮八景之一,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原为东岳庙(即泰山庙),因苏轼过高邮与本地乡贤秦观(秦少游)、孙觉、王巩会集于此,饮酒 *** 而得名,从此,这座本来依附东岳大帝神韵的庙台便独领 *** ,历朝历代名人雅士纷纷登台,一瞻风采,并留下千古不朽的诗文。
高邮镇国寺塔又叫西塔,因它位于高邮城内西门湾,与东门外的净土寺塔遥遥相对。它曾又叫做空塔。清乾隆四十二年,塔起火,诸级楼板皆焚,内里烧空,故名。
高邮南门大街, 2014年6月被列为世界遗产(是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的京杭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12月11日南门大街与盂城驿一体获批国家4 *** 旅游景区。南门大街是高邮旅游"一轴一带五区"规划的重要节点,也是高邮对外推介的一块重要高邮旅游景点。
高邮北门大街位于江苏省高邮古城北门外(高邮城北历史文化街区),大街据说宋代就开始逐渐形成,传统建筑比较多,建筑与街道比例尺度比较好,能够体现历史街区传统风貌,大街内有几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高邮当铺保护完好,国内罕见。大街曾是高邮城北门外繁华的历史文化街区。与高邮南门大街的明清一条街遥相呼应,形成了古城秦邮独有的特色。
高邮奎楼亦称魁星阁,砖木结构,八面 *** ,高20米。高邮城系北宋开宝四年(971年)高邮军知军事高凝佑始筑,1972年该城基本拆除,现在唯保留东南122.7米一角和高邮北门城墙遗址公园。2002年,高邮城墙及高邮奎楼被江苏省人民 *** 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高邮当铺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北门外人民路与北门大街交会处。当铺最早开设于清代中期,据载是族臣和坤的私产。以后几经易手,至清末 *** 初,绅士马士杰(曾任民政厅厅长、江苏省代 *** )成为当时当铺的更大股东。 *** 十六年(1 *** 7年)前后,当铺遭到军阀孙传芳部下的 *** ,后歇业。建国后改作他用。占地面积 *** 0平方米。2002年,高邮当铺被省 *** 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2日,高邮当铺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的高邮湖畔,现为江苏省四星级旅游景区。是一处集休闲度假、农渔业观光体验、湖鲜美食品味、水上娱乐于一体的新型生态环保旅游度假区。总面积为3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达到27平方公里。因景区内湖草应时繁茂,万亩芦苇一望无际,广阔滩地绿草如茵,野生动植物丰富多样,故被人们誉为“天然氧吧”。
关于高邮好玩的地方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