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三华里之乡和信宜三华李之乡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湖南茶陵有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5年11月20日,茶陵县辖2个乡,10个镇,4个街道。总面积 *** 0平方千米,总人口62万人。详细情况如下:
10个镇:秩堂镇、高陇镇、火田镇、腰潞镇、虎踞镇、马江镇、枣市镇、界首镇、湖口镇、严塘镇
4个街道:云阳街道、下东街道、洣江街道、思聪街道。
辖:彭家祠村、晓塘村、合户村、田湖村、东首村、马吉村、龙江村、皇图村、石龙村、毗塘村、锡田村11个村,1个居委会。
辖:祖安村、荔市村、龙匣村、星锋村、古城村、石冲村、水头村、长兴村、湘东村9个村,1个居委会。
辖:新华村、洲陂村、砂下村、墨龙村、大龙村、大英村、卧龙村、黄草村、白石村、贝水村、庙贝村、五门村、麻芙村、鼓石村、山田村、芙江村、贝江村17个村,1个居委会。
1996年,火田乡撤乡建镇,10月枣市乡、平水乡撤乡建镇。
1998年马江乡撤乡建镇。至此,茶陵县辖13个镇、12个乡。
2001年,撤销湘东乡,并入高陇镇。至此,茶陵县辖13个镇、11个乡。
2007年,尧水乡(横屋村除外)并入严塘镇,七地乡以及原尧水乡横屋村并入腰陂镇。
2015年11月20日,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潞水、腰陂2个镇,设立腰潞镇;调整思聪、洣江2个街道的管辖范围。八团乡与火田镇成建制合并设立火田镇。浣溪镇与湖口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湖口镇。平水镇与虎踞镇成建制合并设立虎踞镇。调整后,全县辖4个街道、10个镇、2个乡。
参考资料来源:茶陵县人民 *** -行政区划
二、顺店镇的乡镇简介
顺店镇是禹州市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和农业大镇。境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颖河、涌泉河纵贯全镇,水利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优越,粮食产量和农业产值连年居禹州市之首。传统的铸造业、刺绣业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素有“中原刺绣之一乡”和“华夏铸造之一镇”之美誉。新兴的磨料、化工等高新产品供不应求。
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5.14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10元,其中镇区人均纯收入3035元,高出全镇平均水平12%,比1999年增长10.4%。
顺店镇刺绣业始于宋代民间传统手工工艺,至明朝繁荣时期,仅镇区就有数十家丝货行、染坊,数百家机户、上千架织机,数千名织工、绣工。“绿丝红绸银飘带,如林绣女飞针忙”堪称当时丝织刺绣产业兴盛的生动写照。至康熙年间,沿许洛故道,刺绣作坊、店铺绵延五、六华里,到乾隆年间丝织刺绣业达到鼎盛,镇区西北部由70余家商号捐建的山西会馆,便是历史的明证。顺店镇已发展成为长江以北更大的丝绣品产地和刺绣产品交易市场,素有“中原刺绣之乡”的美誉。
顺店镇刺绣产品主要为古装戏衣、秧歌衣和工艺饰品,布料色彩绚丽,图案设计新颖,产品工艺精湛。以戏剧服装为例:其质料有大缎(硬料)和绉缎(软料)两种。颜色分“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指红、绿、黄、白、黑;下五色指紫、粉、湖、蓝、香。样式有180种之多,以明代服饰为基础,吸收了历代特别是唐、宋、清服饰之典型。根据服装形状 *** 上的基本特征,可将其划分为蟒、帔、靠、褶、衣五大类。另外还根据文鸟武兽案,来显示古代官员的品级标志,如明代官服谱:一品文官为仙鹤,二品文官为锦鸡,三品文官为孔雀,四品文官为云雁,五品文官为白鹇,六品文官为鹭鸶,七品文官为蜥苏,八品文官为黄鹂,九品文官为鹌鹑,十品文官为练雀,公、候、伯、驸马共用麒麟。
近年来,顺店镇的刺绣加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由家庭作坊式生产发展到联户加工、专业化经营的新模式,出现了丝织绸缎专营户、古装戏衣专营户、寿衣专营户、秧歌衣专营户和刺绣工艺品专业户,仅加工户就达1500多户。而且形成了以顺北、高门楼为主的包头、水纱生产点,以南袁庄、马楼为主的寿衣生产点,以顺店镇区四个村为主的古装戏衣、秧歌衣生产点。刺绣方式由过去的手工刺绣逐步发展为以机绣和电脑绣花为主,目前,全镇有绣机300多台,电脑绣花机67台,从事刺绣产业的人员超过8000人。绣品也由古装戏衣、手帕,发展为织绣、秧歌衣、寿衣、布景道具、刺绣工艺品等40多类240多个品种,全镇刺绣已实现生产专业化、销售 *** 化,仅做戏衣原料生意的就超过百家,以镇区为中心,辐射19个行政村,刺绣专业户4431家,产品销往上海、北京、石家庄、天津、太原、西安、 *** 、新疆等地,仅在洛阳关林从事销售绣品的经营户就有59家,多数绣品还通过转销出口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年销售额达8000万元。
顺店刺绣已经成为一项精品旅游产业,丝巾、手帕、窗帘、桌布等日用品和对襟唐装、小旦衣、秧歌新装等服饰备受青睐,已成为人们实用、留念、馈赠之佳品。另外:打工人员居多顺店镇交通便利,许洛公路、禹方公路、禹登高速、许登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四通八达,2000年就已实现“村村通”。
镇区有两个集贸市场,每天都有早集,农民可以进行物资交流,互通有无,1999年以来,顺店镇紧紧抓住被定为许昌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河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的发展机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积极稳定地推进小城镇建设。
三、故乡的传说
作文来源:
我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县马头涧乡,今属安阳市龙安区管辖,与我们鹤壁市搭界,距山城区石林乡时丰村仅十华里。有一些历史传说,听起来非常有趣。
马头涧乡地名的由来,传说不一。据《彰徳府志》记载,该地村南沟涧呈马头形,故曰马头涧。又据该村清同治秀才靳体仁所立碑文录载,“东魏丞相高欢与西魏尔朱世龙相角于此,尔朱世龙阵亡,兵溃,战马纷纷投涧自亡。”羊马比君子,故得名马头涧沿用至今。
高白塔村在马头涧乡南五华里,据清《安阳县志》记载,该村宋时称西白塔。相传该村东部从前有座白马寺,寺内有白石塔,该村以塔取名,查现有同治十一年高氏祖莹碑文记载,崇祯末年,屡被兵焚,族户凋零,寺院白塔俱废。今寺址石佛尚存,因该村高姓居多,故称高白塔。
史葛涧村在马头涧乡西南三华里,据清《安阳县志》记载,该村宋时称葛涧,相传早年一史姓人家在河涧旁定居,涧内盛产葛藤,故称史葛涧。
元二庄村在马头涧乡东南五华里,相传文王被殷纣王押送幽禁羑里时,其子伯邑暗地里护送到此,文王怨儿送行,料必遭纣王所杀害,取名“怨儿庄”,村民嫌此名不雅,遂改为元二庄。
王二岗村在马头涧乡东南十华里,相传文王被殷纣王押送幽禁羑里时,其子伯邑暗地里护送至此,文王怨儿送行,料必遭纣王所杀害,阻儿再送。文王行至此地 *** 上,回头再看望儿子,故取名“望儿岗”,村民嫌此名不雅,遂改为王二岗。
张家村在马头涧乡西北7华里,据清《安阳县志》记载,高欢既败尔朱世龙,于此作景观,俗曰骷髅台,在县城西南28华里,周围240步,东高2丈,西高3丈,后又讹曰独乐台。该村宋时称 *** 乐台,因该村张姓居多,故称张家独乐台,后人简称张家村。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史葛涧村里有一个姓史的煤贩子,因 *** 早亡,母亲年近花甲,长卧病床,一家生活全靠其赶驴贩煤维持。
有一天,煤贩夜半动身,要将先一天于鹤壁买来的煤,起早送到安阳城变卖。一路心急腿快,加鞭催驴,来到安阳城下,因天尚未明,城门紧闭,他只好喊路边客店暂宿一时。这一呼喊不大要紧,店主在酣睡中,忽地 *** 一只黑虎,咆哮入门,店主惊醒,一看原来是一煤夫求宿。心想定是贵人临门,便热情招待,并讨好地告诉煤夫说:“方才我做梦为证,贵容定是黑虎星,今日午时本城明成祖三子赵简王高燧之女将于高阁寺飘彩招亲,小人情愿送你银两前去聚客。”煤贩感到意外奇怪,出于前去混顿饭吃的心理,便将煤寄于店内,接过银两,到城里买了一套新衣,直向高阁寺大步走去。
高阁寺前张灯结彩,车水马龙,好不热闹。煤夫无心观赏,光着膀子挤进客厅,与各 *** 子王孙并坐入席,只见满桌酒肉鲜果,便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肚饱十成,放下碗筷,挺身而出,走上街头。这一大方爽快的举动,早被彩榜上的简王郡主看中,见之生情,就在煤夫走过楼前时,投掷彩球,正巧打入煤夫手内,煤贩一时喜出望外,主彩官立即上前施礼祝贺,并吩咐其三天之内送来千车滚龙钱,以作聘礼。煤贩听后闷闷不乐,匆匆告别了店主,赶驴回家,将飘彩之事原本告诉 *** , *** 二人都为千车聘礼发愁落泪。此刻,忽见一白胡子老人走进屋里,只笑不语,逗得煤贩火冒三丈,举手就打,老人破门而跑,煤贩随后紧追,谁知刚刚追上,老人竟变成一缕白气,入地不见了。煤贩心奇,掂来铁锨、镢头寻找,三尺之下竟挖出金山银山,当天雇来百辆大车,运送聘礼,连运数日。简王大喜,不久,煤贩子就与当朝简王之女婚配成偶,作了闻名千秋的史郡马。
现在史葛涧村北150米处,还有史郡马牌坊,座北朝南,巨石砌筑,前壁有石刻对联,上联为:“启秀发祥子孝孙贤传世世”,下联为:“居仁由义粟陈贯枯自年年”。牌坊北30米处为郡马墓,建有围墙,时经百年多变,一切建筑残损无迹,至今尚有牌坊犹存。
在史葛涧村,旧时还有一座望京楼也与史郡马有关。该楼建于明永乐十年,是赵简王高燧为女而筑。简王之女飘彩下嫁史郡马后,隐居偏僻之地,寂寞不安,日夜思念王室,垂泪不止。简王得知,爱女心切,即传令大兴土木,于郡马府修筑高楼,名曰望京楼,直至郡主登楼看得见安阳城内高阁寺方止。该楼高12层,高约40米,首层为石砌,8米见方,以上11层皆为古砖建筑,墙宽3尺余,清时拆除上8层,1958年拆除下4层,至今尚存残迹。
独乐台地名的来源,还有一个版本。传说元朝时,太行山区有一只母猩猩,会说人话,通达人情,常出没于百里荒山野林。有一年,猩猩将一民间樵夫抓入洞穴,强迫配偶,不久生一男孩,取名胡大海。由于樵夫思念家乡心切,一日趁猩猩外出之机,打开洞门巨石,抱着不满七岁的胡大海逃往本乡,途中樵夫病逝,大海以乞讨为生。因其浑身是毛,面目丑陋,百姓不但不敢接近,反而欺打侮辱,从此他便对本乡一带百姓怀恨在心。
元末年间,胡大海在 *** 流浪中,与武士常遇春结交为友,并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农民 *** ,南征北战,屡建功劳,后来朱元璋即帝位,胡大海成为当朝的有功之臣,曾多次向明太祖表达要报幼时讨饭被辱之仇,并扬言要将中原一带的百姓全部 *** 。太祖无奈,经过再三思量,允许他报一箭之地的仇,即由太祖射箭,箭落到哪里杀到哪里。大海不满,怎奈皇上之命,不敢违抗。
一日,朝中文武百官 *** 城头,太祖当众张弓搭建,箭离弦飞空,恰被一大雁叼走,惊飞百里,结果中原一带百姓多遭杀戮。张家一带被惊鸿绕飞数周,因此杀戮更惨,血流成河, *** 骨成堆,故此地得名骷髅台,只因历史演变,后来更名为独乐台。大约这独乐台,也只有胡大海一人乐得起来罢了。喜欢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