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陕西造纸之乡在哪里的问题,以及和西安造纸机械厂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益州的位置在哪里
益州,中国古地名,古代九州之一,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包括今天的四川省、重庆市全境和陕西省南部,云南省西北部。有汉中、蜀、永安等郡。治所在蜀郡的成都。
是巴人和蜀人生活的地方。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阳建制修筑城垣。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部,州治在雒县,在后来的几百年时间内,先后分置蜀郡、犍为、朱提、越隽、牂柯、建宁、永昌、汉中、广汉、梓潼、巴郡、巴西、巴东、益州等郡,下辖146县,属蜀地。位于今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
成都为蜀郡首府,又产蜀锦,皇帝置锦官 *** 办朝廷的蜀锦供求,故又名锦官城。秦末、汉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称"天府"。西汉末年,公孙述称帝,定成都为"成家"。东汉末年,刘焉做"益州牧",移治于成都,用成都作为州、郡、县治地。秦汉成都的商业发达,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西汉时成都人口达到7.6万户,近40万人,成为全国六大都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之一,"少城"为成都商业最发达的城区,那里商品堆积如山,商店、货摊栉比。此外,"汉代成都的文学艺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司马相如、杨雄、王褒是为时全国最有名的学家,成都出土的汉代画象砖和画象石,绘画精美,内容广泛。
全国行政区划作了改动,把益州的治所定为雒县(今四川广汉)。前191年,益州牧刘焉徙治绵竹。前194年,又将州治迁往成都,此后益州兼含成都别名之意。这一称谓几乎一直沿用至西晋末。但成都的城市名称却从未更改过。
从西晋末成汉建立(四世纪初)到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成都的益州别名几乎就不用了。到五代十国的后蜀第二任皇帝孟昶时,由于在城墙外遍种芙蓉树,到花开时节,满城被芙蓉花所包围。从城外看,如同一座芙蓉城,所以蓉城的别谓自此形成。但是成都的本名却从没有变过。
是当时更大的三个州之一,刘备占领此地并建立蜀汉 *** 。三国末年曹魏灭蜀汉,分割益州,另置梁州。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期间这里一直是益、梁二州。其间十六国时期谯纵在此建立谯蜀 *** 。
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废除州、郡制,改益州等州为剑南道,梁州等州为山南道,益州成为原蜀郡之地。天宝元年(742年),益州改为蜀郡,自此益州的名称不再存在。至德二年(757年),蜀郡更升为南京成都府,剑南节度使再分为剑南东川和剑南西川节度使,简称“东川”、“西川”。
成都古称锦城,锦官城,芙蓉城。别称“蓉城”。
成都为古蜀国故地,蜀人创造了辉煌神秘、能与中原文明媲美的古蜀文明—广汉的三星堆遗址和成都的金沙遗址就是更好的证明。大约距今 *** 0年前,古蜀国开明王把都城从樊乡(今彭州、新都交界处)迁到此处,取周太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聚,三年成都”之意,定名为成都。
秦灭蜀,改称蜀郡。西汉时成都织锦业发达,朝廷在此设置“锦官”进行管理,因此,成都又被称为“锦官城”或简称“锦城”。五代时,后蜀主孟昶下令遍种芙蓉,成都又被称为“蓉城”。
成都得名在古蜀国从北向南 *** 时. *** 者想借光周朝先祖 *** 得兴旺的运气,且寄望于这个新地方能够早日成为其国家的 *** 中心。所以就取其成为都城之意,命之为成都。所以成都这个地方作为一个城自诞生之时,就叫“成都”了。
隋唐时期,成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 盛行。成都成为全国四大名城(长安、扬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农业、丝绸业、手工业、商业发达,造纸、印刷术发展很快,经济地位有所谓"扬一益二"(扬州之一,成都第二)。"蜀绣"为全国三大名绣之一,"蜀锦"被视为上贡珍品,产量全国之一。成都是中国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唐代后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成都除了有全国重要的菜市、蚕市外,还有"草市",即分布在邻近地区的乡镇集市。唐代成都文学家云集,大诗人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薛涛、李商隐、雍陶、康术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开发了开摩河池、百花潭等旅游胜地,贞观年间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间改名为昭觉寺,称"川西之一丛林"。
二、造纸术是谁发明的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是谁发明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主要依据是《后汉书·蔡伦传》的记载。书上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因此,后来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据以尊东汉时代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把他向汉和帝刘肇献纸的公元105年,作为纸的诞生年份。
但自从1933年,已故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淖尔地区发现了一片西汉中叶古纸后,对造纸术的发明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1957年5月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郊灞桥砖瓦厂工地古墓中又发现了成叠的古纸残片88片。这成叠古纸垫在三面铜镜下面,垫得很厚,虽然已成碎片,但边没有完全腐烂。这一发现,更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经考古学家考证,认为这一墓葬不会晚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因此灞桥纸的年代也可大致确定在公元前118年以前。这个时间比蔡伦造纸的年代要早200多年。另外,1973年至1974年,在甘肃汉居延遗址又发掘出两张西汉后期的麻纸。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86年6月至9月,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在天水马滩西汉墓内发掘了一张地质地图,此纸长5.5厘米,宽2.6厘米。这个最新发现的西汉纸质地图是目前所街道的最早的纸张实物。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古代在西汉初期就发明了可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除此以外,在史籍里,早在蔡伦以前,也有一些关于纸的记载。如《三辅旧事》上曾说:卫太子刘据鼻子很大,汉武帝不喜欢他。江充给他出了个主意,教他再去见武帝时“当持纸蔽其鼻”。太子听从了江充的话,用纸将鼻子掩盖住,进宫去见壏帝。汉武帝大怒。此画发生在公元前91年。又如《汉书·赵皇后传》记载:汉武宠妃赵飞燕的 *** 赵昭仪要害死后宫女官曹伟能,就派人送去毒 *** 和一封“赫蹄书”,逼曹伟能 *** 。据东 *** 应劭解释,“赫蹄”即“薄小纸也”(后来称为丝棉纸)。再如《后汉书·贾逵传》说,公元76年汉章帝令贾逵选二十人教以《左氏传》,并“给简、纸经传各一通“。以上有关纸的文献记载,都早于公元105年,即蔡伦向汉和帝献纸那一年。
持否定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 *** 认为,”发明造纸术的是西汉劳动人民。东汉劳动人民在继承西汉造纸技术后,又有所改进、发展和提高。至和帝时,尚方令(职掌管理皇室工场、负责监造各种器械)蔡伦组织少府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监制出一批精工于前世的良纸,于元兴元年奏上,经推广后,‘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这是争论中的一种意见。
另一种意见则坚持认为,蔡伦是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理由是“根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关纸的解释,在蔡伦之前古代文献中所提到的纸,都是丝质纤维所造的,实际上不是纸,只是漂丝的副产品,自古至今要造成一张中国式的植物纤维纸,一般都要经过剪切、沤煮、打浆、悬浮、抄造、定型干燥等基本 *** 作。而灞桥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理由是”从外观看,其纸腩松弛,纸面粗糙,厚薄相差悬殊。经过实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绝大多数纤维和纤维束都较长,说明它的切断程度较差,是由纤维自然堆积而成,没有经过剪切、打浆等造纸的基本 *** 作过程,不能算真正的纸。或许只是沤过的纺织品下脚料,如乱麻。线头等纤维的堆积物,由于长年垫衬在古墓的铜镜之下,受镜身重量的压力而形成的片状。此外,其余几种所谓西汉古纸,也都是十分粗糙,充其量不过是约纸的雏形。蔡伦及其工匠们在前人漂絮和制造雏形纸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从原料和工艺上把纸的生产抽调到一个 *** 行业的阶段,用于书写。诚然,“蔡伦纸”不会是蔡伦一手 *** ,但没有他的“造意”,单凭尚方工匠也制造不出这种植物纤维纸来。因此,即使在雏形纸出土的今天,把蔡伦评作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或 *** 人物仍然是正确的,是有充分历史根据的。
另外中,中引《后汉书》有关蔡伦造纸的记载主要取自刘珍的《东观汉记》。刘珍和蔡伦是同时代的人,应为可信。从记载中可知,蔡侯纸既能进贡皇帝,又能代替缣帛用作书写,纸质必定达到一定水平。
有些学者还认为,灞桥纸是不是西汉的产品,也值得进一步考证。他们提出的理由是“在墓葬人的生活时代未能确切查明以前,很难对古纸的生产年代作出令人信服的科学判断。何况该墓葬有扰土层,曾受外 *** 扰,不能排除后代人夹带进来的可能 *** ;同是汉墓的长马王堆,若无其事那样完好,墓主有姓名可查,史料可靠,出土文物如此丰富,但除了千百根简策和丝织古纸帛画,并无一片麻纸。有的研究者还从出土的灞桥纸上辨认出上面留有与正楷体相仿的字迹,酷似新疆出土的东晋写本《三国志·孙权传》上的字体,据此认为灞桥纸可能是晋代的产品。
三、剪纸是哪个地方的
1、问题一:剪纸是哪里特产剪纸作为民间艺术,无法界定特产在那里,南方派 *** *** 的有湖北沔阳剪纸、广东佛山剪纸和福建民间剪纸。
2、北方派 *** *** 的有山西剪纸、蔚县剪纸、陕西民间剪纸、磁 *** 剪纸和山东民间剪纸。
3、他们都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纸秀美艳丽;宜兴剪纸华丽工整;南通剪纸秀丽玲珑等
4、问题二:中国剪纸艺术在哪个地区一、陕西民间剪纸
5、问题三:剪纸是哪个地方的传统?剪纸艺术是中华文化发展演变历程中的一种传统艺术,它的起源,应该是与汉代「纸」的发明有密切的关系,由於纸在发明初期的「珍贵」,剪纸艺术最早开始流传於宫廷及士大夫宅邸,成为仕女们的「更爱」。传至唐、宋之际,已大为盛行於民间的各种节庆场合;至元代,相继流传至中东及欧洲;以至明、清,其艺术作品已与人们日常生活节庆相结合。近世纪以来,古老的中国,内忧外患,历经战祸,剪纸艺术濒临衰退绝续,一般人们在生活多变中,多已无暇从事剪纸艺术的研究。
6、问题四:中国最有名的剪纸是哪个地方的阿 1993年中国 *** 授予山西浮山县、福建漳浦县、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中 *** 间艺术剪纸之乡”的称号;
7、 2003年 *** 自治区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被 *** 命名为“中 *** 间剪纸艺术之乡”;
8、 2006年1月26日河北省蔚县荣升“中 *** 间剪纸之乡”。
9、问题五:剪纸是起源于哪里中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国剪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3世纪),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
10、关于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11、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参入剪纸艺术,而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相郊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艺 *** 就不止于妇女了。然而,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所以现代新兴剪纸艺术孕育而生。
12、问题六:剪纸是什么地方的习俗河南
13、问题七:什么地方剪纸最出名河北蔚县剪纸,相传已有两百年历史。据史 *** 载,蔚县剪纸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 *** 批准列入之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蔚县剪纸厂年生产能力达30万套,年出口量最多达14万多套
14、问题八:中国剪纸发源地在哪?中国是剪纸艺术的故乡。从许多相关资料来看,其发源地在中原。阜阳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氛围浓郁,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剪纸艺术,并以传统多样的题材,丰满严谨的构图,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享有盛誉。
15、剪纸的发展历程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过去一直公认造纸术是蔡伦于公元105年前后发明的。后来陕西省扶风县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专家们认为纸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要提前到汉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时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不管结论最后怎么定,在纸发明之前,不会有真正的剪纸。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镂花,却在有纸之前。让我们查看一下有关文物和史料记载:
16、战国(公元前476一前221年)①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②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17、北朝(公元386一534年)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目前最早发现而且有据可查的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了五幅团花剪纸。
18、南北朝对马团花。南北朝对猴团花.南北朝金银花团花。南北朝菊花团花。南北朝八用形团花。
19、唐代(公元618一907年)唐代已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它工艺方面:①1963年一1965年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人胜”剪纸。②1973年西安出土的皮革帽子,图案是镂空花样。③自汉至唐现了一种金银镶嵌技术工艺,是将刻镂的金银箔粘贴在漆器或铜镜的背面,经填漆磨干,在漆地上显出金光灿烂的花纹。河南省郑州出土的唐代金银平脱镜(直径36.2cm)④现藏于日本正仓院唐代的“人胜”刻金箔。⑤1951年湖南 *** 沙出土的汉代金箔刻花图样。
20、宋代(公元960一1279年)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就很多了。有的将剪纸作为礼品的点缀,有的贴在窗上,有的装饰灯彩,还有的剪成所谓“ *** ”之类。在南宋时期,已出现了以此为职业的艺人,有的善剪“诸家书字,有的专剪“诸色花样”。这时,皮影盛行,雕镂皮影的材料,除了动物的皮外,也有用厚纸 *** 的。宋代剪纸用于工艺装饰的一个重要创造,是吉州窑的瓷器,产品有茶盏和花瓶等,图案题材很多,有凤凰、梅花、枇杷和吉祥文字等,造型生动、活泼,它是作者在施釉过程中,贴上剪纸,入窑烧制而成的。现代民间蓝印花布,是用镂花纸板刮浆后仿染而呈现花纹的,这种印染工艺宋代已很普遍,山西省出土的南宋印花布便是一例。
21、明代(公元1368一1 *** 4年)的夹纱灯是很有名的。它是将剪纸夹在纱中。用烛光映出花纹,这是剪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又一应用,现在人们叫它“走马灯”。
22、清代(公元1 *** 4一1911年)剪纸流传下来的入少,北京故宫博物院坤宁宫,室内顶棚和宫室两旁过道壁间均用白纸衬托出黑色龙凤双喜的剪纸图样。
23、唐朝崔道融所留传的诗中,有这样的词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这里所讲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艺术作品”唐代诗人李商隐《人曰》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也是写此。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
24、南宋周密所著《志雅堂诗杂钞》中写有:“旧都天衔,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又中原有余承志者,每剪诸家书字,毕专门。其后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
关于本次陕西造纸之乡在哪里和西安造纸机械厂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