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农业之乡是哪里(韶关哪里发展前景更好)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韶关农业之乡是哪里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韶关哪里发展前景更好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韶关和肇庆,这两座城市,哪个更有发展前景呢
  2. 客家人的祖先是那里人
  3.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位于哪里

一、韶关和肇庆,这两座城市,哪个更有发展前景呢

1、从地理环境来说,肇庆东接广佛经济圈,交通便利,公路广布,城区距离广州不足100在公里,与 *** 、 *** 、深圳等经济发达地方也是十分的近,肇庆是沿海发达地区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天生优越的地理环境,使之比韶关好,而韶关就相对比较偏远,适合与湖南省、江西省等地交会。

2、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肇庆韶关这俩个地方都有国家风景区,景点数不胜数,肇庆有七星岩和鼎湖山两大名片景点,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旅游更加人 *** 化;韶关也不乏美景,有丹霞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但相对于肇庆来说,缺乏的是地理的优越 *** 和历史人文气息,肇庆有“砚乡”美名,可以增进文化知识鼎湖山又是之一个国家之一个自然保护区,更加吸引人。旅游产业,一来带动了经济发展,二来带来了人气,引进人才。

3、要看以什么来平衡前景了,如果以经济建设,肇庆发展比较好,毕竟,工业区比较多,又是珠三角地区,广佛肇同城。韶关地大物广,旅游资源丰富,搞农业有搞头,又是广东北大门, *** *** 前,韶关一直是广东省的经济重地,随着珠三角大力发展,现在都排在很后很后了,

4、肯定是肇庆啊。有广佛肇城轨,有高铁,又是珠三角城市之一。离广州,佛山,东莞,深圳都好近,值得考虑

5、从地理位置上看,肇庆位于粤西地区,离珠三角的中心城市都比较远,经济水平都比较落后。韶关地处广东省北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并且拥有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居全省地级以上市之一位,被誉为华南生物基因库,“中国锌都”,“有色金属之乡”。同时,韶关还是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全国金融生态市和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以及广东省规划建设的区域 *** 中心城市和韶关都市区的核心城市,是全国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所以韶关的重要 *** 当属全省前列。韶关有着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形成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的交通 *** 。而资源优势上,韶关超越广东大多数的城市。

6、在产业结构方面:韶关市农业经济高于肇庆,工业经济却又明显过少,意味着地区的发展全靠包括建筑与房地产及小商业在内的服务行业带动。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这种缺少工业光靠并不发达的服务业经济是极难发展起来的。相比之下肇庆明显更具优势。这也是为何广东省与发达地市选择将肇庆作为产业转移地区,因为工业基础更雄厚,工业条件和配套设施更完善。

7、肇庆背靠大西南,是粤港澳大湾区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其中一员,肇庆可以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着力打造大湾区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韶关被称为广东的北大门,是粤北 *** 、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京广铁路大动脉、京珠高速公路和106国道南北向贯穿全市,战略地位重要。

8、在广东各城市经济排名中韶关排名在广东省的倒数第六位,但是,韶关一旦崛起,将可以辐射到赣州、郴州等城市,这对我国西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但韶关要崛起的之一步,就是向珠三角核心层最弱的城市肇庆看齐。韶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资源丰富,生态优越。韶关是广东省旅游资源最丰富、旅游文化品位较高的地区之一,拥有世界级、国家级景区景点17处和省级及以下景区景点100多处,依靠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可行的。

9、为了平衡广东省内各城市的发展,广东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拉动经济的发展。比如汕头与潮州、揭阳的“抱团”、汕尾悄悄的与深圳对接,这些城市的发展前景都是不可估量的。而粤北地区,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没有得到大幅度的开发,是广东省内经济相对“拖后腿”的地区,所以要平衡广东省全省的经济发展,一定要拉动粤北经济的崛起,而其中韶关的发展就要放在之一位。

10、从这些年肇庆的交通发展就知道了,所谓的路通财通。广佛肇高速,广佛肇城轨,还有南广高铁贵广高铁。还有肇庆的规划,虽然它现在的发展是慢了些,但是我相信会慢慢变好的

11、作为韶关人,我的评价可能会有偏向。韶关是内陆城市和全国非经济城市都差不多,在国内除了几大经常区珠三角长三角北上广深,其它各个地方的差距并不是很大,韶关相对珠三角来说当然是天差地别,但是肇庆能发展到什么样这个真不好说。

12、肯定是肇庆,肇庆离珠三角近,有火车,有轻轨,有高铁,还有很多的旅游景点比如鼎湖山,七星岩,仙女湖,北岭山公园。附近还有佛山广州两个发展很好的城市。

13、韶关是粤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交通便利。高铁,高速公路,还有正在建的飞机场,可以说是去哪里都方便。

14、还有韶关的资源丰富,旅游业发现的也不错。

15、为什么要比较这两座城市?这两个地方旅游方面还不错,但经济总的来说都不太好。全国也差不多是这样,在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部分地方的情况都不怎么样,投资的资金都向最发达的北上广深杭之类的地方抱团取暖了。但再差的地方都有人做得不错,因而考虑具体人适合在哪里发展更现实些。

16、韶关和肇庆,都系广东省的老地级市,一样有历史底蕴,但按现在的发展及国家,及省的政策来讲,肇庆前景更好,肇庆整体划入了珠三角,加入了粤港澳大湾区,虽然排尾,但受大湾区连动发展,作为珠三角连接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经济会紧跟珠三角其它兄弟成市。韶关作为粤北山区,在省里发展慢了一步,很难得到珠三角的经济辐射,前景会差些。

二、客家人的祖先是那里人

1、祖先是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

2、客家人在上 *** 的迁徙历史中,已经和其他迁徙族群一样成了很多地方的 *** 。客家人在过去一千七百多年里,从未停下迁移的脚步。

3、客家人一词起源说法不多,一说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 *** ”及唐宋时期的“客户” *** ,一说源于清初广东粤西人对惠、潮、嘉、汀、赣 *** 的称呼;还有一说相对于“主”而言的一种对称,即外来人的意思。

4、客家土楼的建筑理念就是,同一祖先的子孙们团结向心,外御其辱。据考证,中国殷商时代就有夯土建屋。唐长安的皇城、宫墙均为夯土墙,城内的里枋也是用土墙分隔。福建土楼是客家人从黄河流域辗转迁移到永定之后,历尽沧桑,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

5、因为客家语本是中原雅言,只是到了南方后吸收了一些土著语言,但其主体仍是中古雅韵,能与古代韵 *** 载的发音对应,今仍保留大量文言文字眼。

三、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位于哪里

仁化县位于广东省北部,是粤、湘、赣三省交接地,东接江西省崇义、大余县,北邻湖南省汝城县,南面紧邻韶关市区。全县总面积2204平方千米,总人口22.75万人(2006年)。

地处南岭山脉南麓,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约占70%,丘陵约占20%, *** 原占10%。属中 *** 带季风气候,冬春冷,夏秋热,年平均气温19.7℃;年平均降雨量1858.6毫米;无霜期308天。

仁化县位于广东省北部,是粤、湘、赣三省交接地,北邻湖南省汝城县,东接江西省崇义、大余县,南距韶关市区50公里。仁化县历史悠久。秦末汉初,南越王赵佗就在仁化北端隘口筑有“古秦城”;至南齐年间(公元479年至502年),始建仁化县,距今约1500年。全县辖丹霞、仁化、董塘、石塘、扶溪、闻韶、长江、城口、红山、周田、黄坑、大桥等12个镇,136个村(居)民 *** 会,总人口22.72万,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县 *** 驻仁化镇。

仁化县地处南岭山脉南麓,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约占70%,丘陵约占20%, *** 原占10%。属中 *** 带季风气候,冬春冷,夏秋热,年平均气温19.6℃;年平均降雨量1619.6毫米;无霜期305天。

境内土地、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拥有大量耕地面积、宜林面积、有林面积,森林覆盖率78%,活立木蓄积量750多万立方米,毛竹面积2.3万多公顷,毛竹蓄积量3100万多株,年产毛竹400多万条。水力资源蕴藏量约16万千瓦,水电总装机容量达约14万千瓦。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铅、锌、钨、铁、铜、 *** 、锰、锡、硅石、磷、水晶、花岗岩等40余种,境内有全国更大的铅锌矿生产企业凡口铅锌矿和 *** 企业核工业部七四五矿,煤炭蕴藏量列全省第二位。境内的丹霞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 *** 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地理学上“丹霞地貌”的命名地,风光秀丽,景色宜人,闻名遐迩。此外还有大批人文景观如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双峰寨、唐宋古塔等。

仁化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供水、供电和市政建设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京广铁路支线直达县内,国道323线、106线和省道1949线贯通全县,县城至各镇公路全部实现了硬底化,镇至各中心村公路80%实现了硬底化。水路锦江河直达北江汇入珠江。通讯 *** 覆盖全县,开通了程控 *** 、移动 *** 、 *** 寻呼和 *** *** *** 。电力充裕。年发电量超过6亿千瓦时。县城日供水量达2万吨。县城环境优美,是广东省卫生城镇,创建国家卫生城镇已进入验收阶段。全县治安形势稳定,民风淳朴,政通人和,是理想的投资置业、生活居住的宝地。

近年来,仁化县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已形成了以建材、矿产、电力、塑料、化工、冶金、机械、制衣和藤竹木加工等行业组成的地方工业体系。农业生产连年丰收,逐步形成了优质稻、沙田柚、茶叶、花生、毛竹、山地鸡、山羊、板鸭、三元杂交猪、松香等农业商品基地和农业产业,农业生产正向基地化、产业化方向发展,1999年全县实现了小康达标。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丹霞山2004年接待游客达115万人次。外经贸工作也取得重大发展,全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仁化县地貌大体北高南低,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约占70%、丘陵约占20%、 *** 原占10%,总体走向为东南向。

仁化县地层发育较为齐全,主要有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地貌大体北高南低,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山地约占70%、丘陵约占20%、 *** 原占10%,总体走向为东南向,西北锡林峰高1394.5米,北东角范水山高1559.3米。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命名的丹霞地貌,位于县城正南面,丹霞地貌方圆百里,它集雄、险、奇、秀、幽于一体,揽锦水飞泉、旭日红云,以阳元山、阴元石、玉女拦江、童子拜观音等绝世奇观的地形地貌吸引着海内外四方游客,令世人惊叹不已。

韶关农业之乡是哪里(韶关哪里发展前景最好)-第1张图片-

仁化县有工业企业2480个,其中镇级以上的94个,村办182个,个体2204个。

近几年,在巩固发展传统资源型工业的同时,建材、机械、化工、冶金、塑料等新兴工业迅速崛起,并已形成一定规模。主要工业产品有煤炭、电力、水泥、铁矿、铅锌矿、花岗岩材、 *** 、电解锌、链钩式输送机、出口成衣、PVC塑料系列产品、工程塑料产品,刨花板、细木工板等。重点工业企业有:锦江电力开发总公司(年发电量2亿千瓦时),金狮冶化有限公司(属下有水泥一、二、三厂,白水泥厂,建材厂,年产水泥61万吨),广东群乐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塑料厂(年产PVC塑料系列产品9000吨,县供电总公司,县制衣厂(年出口成衣50万件),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年产建材设备和机械配件1000台套),仁达刨花板厂等。仁化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农副产品极为丰富,主要有优质米、甘蔗、沙田柚、茶叶、花生、柑、橘、橙、木耳、香菇、冬笋、竹、木、玉扣纸、瘦肉型猪、水产品等。94年粮食总产83790号,产茶228吨。

小水电是县农业的拳头产品,全县有水电站85座,小水电装机容量达8万千瓦,年水力发电量3.5亿千瓦时。还办起了线鸡、锦鸡、蛇石硅、甲鱼、果子狸等养殖场,开发了水库网箱养鱼。现有乡镇企业7000余个,94年实现利润1.234亿元。近年来,全县农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优质、高产、高将近农业发展迅速、并逐步向规模化、区域化、高档次迈进。

仁化县辖1个街道、10个镇:丹霞街道、闻韶镇、扶溪镇、长江镇、城口镇、红山镇、石塘镇、董塘镇、大桥镇、周田镇、黄坑镇。共有109个村委会。县人民 *** 驻丹霞街道。

秦末汉初,南越王赵佗就在仁化北端隘口筑有“古秦城”;至南齐年间(公元479年至502年),始建仁化县。

2000年,仁化县辖9个镇:仁化镇、丹霞镇、长江镇、石塘镇、红山镇、扶溪镇、城口镇、闻韶镇、董塘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63213人,其中:仁化镇 43826人、丹霞镇 6300人、闻韶镇 4439人、扶溪镇 10787人、长江镇 21110人、城口镇 87 *** 人、红山镇 8017人、石塘镇 10761人、董塘镇 31469人、凡口铅锌矿虚拟镇 13932人、广东铝厂虚拟镇 2282人、七四五矿虚拟镇 1501人。

2002年,仁化县辖9个镇(仁化城口长江扶溪董塘石塘闻韶丹霞红山),88个村委会、13个居委会。

2004年5月29日, *** 批准(国函[2004]40号)调整韶关市部分行政区划:将原曲江县的黄坑镇、周田镇、大桥镇划归仁化县管辖。调整前,仁化县面积1822平方千米,人口17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仁化县辖12个镇(仁化、城口、长江、扶溪、董塘、石塘、闻韶、丹霞、红山、黄坑、大桥、周田)。

2006年6月7日,广东省民政厅(粤民区[2006]28号)批准:撤销韶关市仁化县丹霞镇、仁化镇,设立丹霞街道办事处。

仁化县内交通设施完备,构建了以国道106线、323线和省道246线(境内全为一级路面)为主轴,国、省、市、县道畅通,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 *** 。韶赣、博仁株高速公路和韶赣铁路即将动工,必将为仁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县至各镇公路实现了水泥硬底化,镇至村公路硬底化率达81%,全县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8.9公里。公路运输距离广州 *** 公里,京珠高速公路距离县城仅1小时车程。京广铁路货运支线直达县境内。

仁化县境内电力能源充裕,电力充足。全县水电装机容量15万千瓦时,年发电量达5亿千瓦时,是全国首批初级电气化达标县。仁化县华粤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总装机72万千瓦,年发电可达50亿千瓦时,目前之一期工程2×6万千瓦已投产发电,第二期2×30万千瓦发电项目进入论证阶段。

仁化县矿产资源丰富。已经探明和正在开发的矿藏主要有铅、锌、钨、铁、铜、 *** 、锰、锡、硅石、磷、水晶、花岗岩、地下热水等40多种,其中现探明的铅锌矿地质储量3473.5万吨。

仁化工业立足丰富的矿产、电力、旅游、林业、农产品等资源优势,围绕产品、半成品、工业废料等,研发中下游产品,初步形成矿产品加工、电力、制衣、竹木加工、铝型材等五个特色突出、配套完善、集约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拥有四大工业园区和一大工业基地,即坪岗工业区、大岭工业园、东湖民营工业园、长江竹木加工区和凡口铅锌矿基地。重点工业企业有锦江电力开发总公司、澳科金属铸造有限公司、华粤煤矸石有限公司、雄建铝业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金狮冶化厂、超细镍粉厂、鑫海仁丹钨业有限公司和泰和元有限公司等。

仁化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已形成并建成了优质谷、沙田柚、茶叶、地膜花生、蔬菜、毛竹、板鸭、蚕桑、黑山羊、三元杂交猪、高科技农业示范等生产基地。其中黑山羊养殖已达3.8万头,茶叶面积3万亩,毛竹5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840万立方,年产木材5万立方,生态公益林面积110万亩。

全县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16.7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6.35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37.8%,当年农村人平纯收入4094元,农户生活水平比 *** *** 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农业生产方面,种植业以水稻、花生、蔬菜、茶叶、水果生产为主,畜 *** 以养猪、养羊、养三鸟为主。年种植水稻11.6万亩,单产474公斤,总产5.5万吨。花生种植面积7.4万亩,总产1.76万吨,蔬菜种植9.17万亩,总产12.9万吨。茶叶种植面积2.02万亩,年总产620吨。果树种植面积2.18万亩,主要以沙田柚、柑桔橙、李、青梅等为主。年产果品6595吨;畜牧方面以生猪、黑山羊、三鸟饲养为主,生猪年饲养量24.9万头,出栏12.2万头,黑山羊饲养存量4.88万头,三鸟出栏160.76万只[2]。

仁化服务设施完善。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餐饮业、贸易业、运输业繁荣。程控 *** 、移动 *** 、宽带 *** 覆盖全县。县内各类宾馆、酒楼50多家,床位近5000个,其中三星级以上宾馆两家。境内金融分设机构5家,服务网点50余个,遍布全县。娱乐设施完善,拥有一流的体育馆、运动场、文化中心广场和老人活动中心。县城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舒适,是全国卫生城镇和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服务机构健全,成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民营企业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培训中心等服务机构,切实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一条龙”、“一站式”的高效优质服务[1]。

2021年4月,仁化县被评为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仁化县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 *** 文明办公布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仁化县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 *** 会重新确认仁化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仁化县为第二批广东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6月,仁化县列入第二批 *** 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一方面军)、广东片区)。

2020年,仁化县入选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 *** 景点为丹霞山。

2017年12月,仁化县上榜2017中国更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2016年2月,仁化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韶关 哪里 发展前景 更好 业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