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鞋成语,以及挽的成语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鞋子成语
1、·鞋弓袜浅:指旧时妇女小脚。同“鞋弓袜小”。
2、·鞋拔:帮助把脚穿进鞋里或把鞋穿上脚用的一种凹形或槽形的工具。
3、·鞋拔子:帮助把脚穿进鞋里或把鞋穿上脚用的一种凹形或槽形的工具。
4、·鞋面:指鞋子露出的表面,一般包含鞋头,两侧的表面,和鞋舌。
5、·鞋山袜海:指衣物、鞋袜充塞如山似海。形容衣物、鞋袜极多。
6、·鞋套:一种通常在地板覆盖物的上面使用的覆盖物,用来保护地板覆盖物,延长地板覆盖物的使用寿命,也可以减少对地板覆盖物的磨损。
7、·鞋头:指鞋子前端的突出部分,用来保护脚趾不 *** 害。
8、以上是我提供的一些含有鞋字的词语,希望能符合您的需求。
二、关于鞋子的成语
1、【布袜青鞋】原指平民的服装。旧时比喻隐士的生活。同“青鞋布袜”。
2、【丢帽落鞋】形容紧急匆忙的样子。
3、【磨穿铁鞋】形容长途跋涉,历尽艰辛。
4、【芒鞋竹笠】芒鞋:草鞋。竹笠:用竹子编成的斗笠。穿草鞋,戴斗笠是古人外出漫游的工具。指到处漫游。
5、【芒鞋竹杖】芒鞋:草鞋;竹杖:用竹子做的手杖。这些都是古人外出漫游地常备用具。也指到处漫游。
6、【青鞋布袜】原指平民的服装。旧时比喻隐士的生活。
7、【踏破铁鞋】比喻为找某种东西历尽困难,花费极大的力气。
8、【铁鞋踏破】比喻长途跋涉,到处寻求。
9、【鞋弓袜浅】指旧时妇女小脚。同“鞋弓袜小”。
10、【鞋弓袜浅】指旧时妇女小脚。同“鞋弓袜小”。
11、【竹杖芒鞋】竹杖:用竹子做的手杖;芒鞋:草鞋。这些都是古人外出漫游地常备用具。也指到处漫游。
12、【踏破铁鞋无觅处】觅:寻找。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1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三、梦到捡鞋子是什么意思(捡鞋子的成语故事)
1、[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2、[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3、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的公子,姓姬,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4、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褐色衣服的老人。那老人的一只鞋掉在桥下,看到张良走来,便叫道:“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拣起来!”
5、张良心中很不痛快,但他看到对方年纪很老,便下桥把鞋捡了起来。那老人见了,又对张良说:“来!给我穿上!”
6、张良很不高兴,但转念想到鞋都拾起来,又何必计较,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谢的话也没说,转身走了。
7、张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想这老人一定很有来历,果然,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请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连忙答应。
8、第五天早上,张良赶到桥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说;“跟老人约会,应该早点来。再过五天,早些来见我!”
9、又过了五天,张良起了个早,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说:“你又比我晚到,过五天再来。”
10、又过了五天,张良下决心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于是他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候。天蒙蒙亮时,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桥来,赶忙上前搀扶。老人这才高兴地说;“小伙子,你这样才对!”
11、老人说着,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
12、张良对老人表示感谢后,老人扬长而去。后来,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汉高祖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13、张良捡鞋其实是在等刘邦,所以这个成语是孺子可教。
14、河边捡鞋子有这些说法:之一种情况是穿旧了被丢弃的,因现在一般不愿洗,鞋子多了又换新的;第二种情况是有的人买了不合脚或长短大小不合适的就丢弃了;第三种情况是买的鞋子穿到脚上过敏,感觉不好受,觉得不能穿就丢弃了;第四种情况是受奸商的骗买了伪劣产品,觉得不好看,钱又便宜,不愿去找麻烦而丢弃了的。大体就是这些情况产生的。
15、女孩上学滑倒捡鞋子的是什么 ***
16、 *** 《走路上学》为一双鞋子,女孩从溜索上掉到了江里,2022年9月3日发布我们国家一定可以拥有良好生活为了一双鞋,女孩付出生命,走路上学成了孩子们向往的事
四、郑人买鞋成语故事
1、从前有个郑国人想买一双鞋。他怕买得不合适,先在家里比照脚的大小宽窄剪了一张纸样。
2、这个郑国人走了十几里路到了集市上。那天是大集,赶集的人熙熙攘壤,分外热闹。集上卖鞋的商贩也不少,但是所卖的鞋子不是料子不好,就是式样不新,郑国人都没看中。后来在一个鞋摊上,他终于看到了一种可心的鞋子。他往兜里一摸,糟了,纸样忘在家里了。郑国人连跑带颠回到家中,取了纸样,又呼哧呼哧赶回集市。但是,集市早就散了。他白白来回赶了几十里路,还是没有买到鞋子。
3、事后有人问他:你用自己的脚比比大小不就行了吗?他却一本正经地说:我宁愿相信纸样,也不相信我自己的脚。
4、宁愿相信根据自己的脚画出来的纸样,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是绝妙的讽刺。这样的事情在人世间不一定真有,但是,墨守教条,相信本本,不看也不信活生生的现实,这样的思想和行为,不是处处可以见到吗?
5、郑人有且置履者①,先自度其足②,而置之其坐③;至之市而忘 *** 之④。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⑤。反归取之⑥。及反,市罢⑦,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⑧。
6、①且将要。冒购置。履(lǚ)鞋。
7、③置放置,放在。坐同座,座位。
8、④至等到。之前一个之是动词,到去。后一个之是代词,指量好的尺码。 *** 拿。
9、⑤持拿着。度(dù)量好的尺寸。
五、磨穿铁鞋成语解释
1、【标准发音】:mó chuān tiě xié
2、【磨穿铁鞋是什么意思】:形容长途跋涉,历尽艰辛。
3、【磨穿铁鞋成语接龙】:耳鬓厮磨→磨穿铁鞋→鞋弓袜小
4、【用法分析】:作谓语、宾语;指长途跋涉
5、【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
6、【mó chuān tiě xié】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7、【出处说明】: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俺走天涯磨穿铁鞋,哭穷途西风洒泪,讨的个一事无成两鬓衰。”
六、李宽买鞋成语
1、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虽然主人公不是李宽,但“郑人买履”这个成语能够很好地反映问题中“买鞋”的情境。在这个故事中,郑国人因过于相信自己测量的尺码,而不愿意亲自试穿鞋子,最终导致买回了不合脚的鞋子。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个道理:在处理问题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而不是盲目遵循既定的规则或 *** 。
2、从字面上来看,“郑人买履”直接涉及到了买鞋的行为。其中,“郑人”指的是郑国的人,“买”是购买的意思,“履”在古代是指鞋子。所以,这个成语可以直接用来描述一个人去买鞋的情境。然而,它更深层的含义是讽刺那些只知道死守教条,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的人。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遇到类似“郑人买履”的情况。比如,有的人在购物时,过于依赖网上的尺码表,而忽略了每个人的体型差异,结果买到了不合适的衣服或鞋子。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灵活变通,不仅要参考尺码表,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4、总的来说,“郑人买履”这个成语虽然简单,但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和调整,而不是一味地遵循既定的规则或 ***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明智的决策。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鞋成语和挽的成语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