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之乡黑山咀 阳山野温泉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大家好,关于温泉之乡黑山咀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阳山野温泉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十万大山的主要山脉
  2. 平山的发展历史
  3. 作文《游羊间绿羊温泉欢乐庄园》600字

一、十万大山的主要山脉

海拔700-1000米,也有不少超过1000米的高峰。十万大山上思县境内以及上思与钦州、防城、宁明交界处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有72个。其中501米以上,1000米以下的有51个,1001米以上的有21个,分布如下:

上龙山,海拔502米,长松树,西部近信良村的那罗、六育屯。

南宁山,海拔549.7米,西北边是叫含屯。

岜白山,海拔705.4米,西部有枯律、架堂屯。

高床坳,在巴白山东部,海拔514米。

马脑山,海拔669.4米,西靠犁头咀。

犁头咀,在马脑山和吊那隘之间,海拔681米。

猫鼻山,在吊那隘以南,海拔965米,山上有大石形如猫鼻子,故名。

大龙山,位于上思、钦州、防城交界处,海拔994.6米,山上多生长松树。

山曲,在猫鼻山西部,大龙山之北,海拔995米。此山地势险要。

天等山,海拔6 *** 米,东为沉香河,北面山下有寺交屯。

品盎山,在天等山之南,海拔655米。

布物山,海拔699米,于那齐村和双板村的交界处,山下北面为那齐屯。

吊藤山,在米军隘之西,海拔990.3米,山下北面有念书屯。

岩告山,吊藤山以西,海拔690米。

陆历顶,高雪隘东部,海拔1173.8米,山下北面为平江农场六队。

帘逢顶,在高雪隘以西,海拔1153米。

岽桂顶,在帘逢顶西南部,游扶隘东部,海拔1128米。

白石牙,在那勤隘东部,标驮平山之上,海拔1395米,可远眺北部湾。

大岽兰顶,海拔1354米,山下有布念溪,北面为平大屯。

大沟龙顶,近扶隆隘顶,海拔1263.5米,此山远望形如狮子头,又称狮头山。

牛隘顶,东接扶隆隘,海拔1236米。

柞老顶,在牛隘顶以西,海拔1205米。

马射尿顶,在柞老顶西部的叫安和南屏交界处,南部 *** 隆隘,海拔1199米。

以上从山曲到马射尿顶等15座山峰均分布于上思与防城交界处。

灵山,海拔 *** 7.6米,西面有念书屯。

高椅山,海拔546米, *** 时在此设粥铺,为来往高雪隘必经之地。北面有平江农场五队和念吊屯。

槽纸山,海拔543米,南部为平江农场四队。

红同山,在槽纸山西部,海拔550.1米。

标驮平,海拔937米,南部近白石牙。

温泉之乡黑山咀 阳山野温泉-第1张图片-

叫吞山,海拔618米,山下北面为平化屯。

荒米先,海拔787米,西北面为平大屯。

婆柳禁,海拔561米,山下为高宝屯,山上生长松树林。

婆雷拜,海拔503米,在叫安乡的提高村和华兰乡叫宝村交界处,长松树。

七星岭,在平隆隘南部,有小路与平隆隘相接,海拔 *** 7米。

大沟龙尾,在七星岭西南,海拔955米。

横温顶,在北基隘顶,海拔 *** 3.4米。

福山顶,在横温顶西南,海拔1020米。

隘火沟顶,在北仑隘东部,海拔1046.4米。

里狼顶,海拔1199米,西部近婆皮隘,山下北面为板林屯。

岸连山,在婆皮隘西部,海拔1232米。

以上七星岭等7座山峰分布在上思、防城交界处。

六上山,海拔860米,半山下有松树,西面近上扶公路龙桂桥。

同心岭,在北基隘和横温岭以北,海拔1021米,半山腰以下长杂树。

米达顶,海拔 *** 1.5米,半山腰以下长杂木,东面附近有汪瑰屯。

东省山,是南屏乡汪乐村与华兰乡德安村的交界山,有松树,海拔5 *** .9米。

丁常山,在汪乐与德安交界处,海拔525米,土山,有稀疏松树。

记石山,在汪乐村与德安村交界处,海拔545米,土山,有稀疏松树。

古双山,海拔834米,靠近六细屯。

江院山,海拔570米,东北面有平那屯,长松树、杂树。

母猪山(又名人亮山),海拔588米,西北面为庭钱屯,生长松树林。

板线山,在阴街隘以北,海拔1186米。

蕾汪尾,海拔1188米,西部有板楼屯

天荣山,在板线山和蕾汪尾之间,海拔1140米。

顿龙山,海拔930米,山下有布成屯,解放前法国 *** 教神父加乐德住过该屯。

六黑山,海拔 *** 6米,西面有琴排屯。

丁心山,壮话是山峰突起高尖之意,海拔580米,从东部念洗屯到西部的百何屯经过此山,生长松树。

六育山,海拔570.6米,东部有洗斗屯和念洗屯。生长松树。

岜来山,海拔575米,东南近洗马屯和进斗屯,生长松树。

薯莨岭(莳良岭),距南屏乡 *** 约50公里,海拔1462米,是十万大山更高峰(主峰),薯莨岭周围群山环抱,远处眺望犹如鸡笼,故又名鸡笼山,顶上有一块 *** 地,可望见北部湾;东南面悬崖峭壁,坡度70度以上。

久宝山,在薯莨岭西部,海拔1448米,常有猴子栖居,故又名猴子山。山中有一奇特的 *** 泉水。

九窝山,山上有九窝,故名,海拔1023米。上岭,海拔854米,位于上思和宁明县交界处。米柑山,海拔613米,北面是常龙村六兰屯,长松树。

巴内山,海拔919米,山峰尖陡,原是秃山,飞播后为十万山林场管辖,现松林覆盖。从米律屯到桥贡村公所经过此山。

增龙山,海拔1053米,北面有丁朝屯,半山腰生长杂木,山顶长黄茅草。

哥楼山,海拔587米,东面有百化屯,现为十万山林场管辖,松林覆盖。

标立合,海拔545米,土山,长松树,北面为巴乃村公所。

时敏山,海拔573米,在南屏乡的巴乃与平福乡的 *** 交界处,东南有南屏乡婆勿屯,西北有平福乡时敏屯,土山,长松树。

桥贡山,海拔747米,因山下有长6米,宽1.5米的天然石拱桥,壮语叫石拱桥为“桥贡”,故名。婆万瞭望哨设于此,南西是婆万供销社。

绿渠山,海拔615米,东面有枯劳屯。

才相山,海拔793米,东面是枯叫村公所。该山山脊和两边山坡平直,远看呈梯形状。

关楼山,海拔610米,附近有平肥屯。

叫布,在关楼山西部,是上思和宁明交界山,海拔655米。

十万大山海拔800米以上的山顶多是生长小矮竹、龙须草和黄茅草,在800米以下的山坡生长松树及其它杂树。四方岭,横亘于上思县境的北部,为十万大山支脉,东起那琴逢通村的朝交山,西至在妙的坝屯,长约40公里,为北东--南西走向,山脊海拔700~800米。原来大部分为荒山秃岭,1957年建为国营平广林场,于南麓的东部、中部、西部分别设有岜僚、百定、枯断、六桥4个林业站和六安护林站,现四方岭大部分被松林覆盖,郁郁葱葱。四方岭属岩溶地貌。有多处岩洞和地下河,形成独特的风景点。

四方岭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6座,其中主要山峰有:

蕾烟泰(又名葫芦山),于平广林场场部之北,海拔834.5米,为四方岭更高峰。山上杂草丛生,植物荫蔽,四季长青。

三角山,海拔825.5米,峰高险峻,附近有六安护林站,下有弄怀岩。

蕾浦茶,在蕾烟泰以西,海拔816米,附近有埋葛坳,是旧时上思去扶绥东门的主要山口,地势险要。山顶上有上思州界碑。

洞风山,海拔799米,因山上有洞,常有风从洞口吹出,故名。山下有六派屯。

蕾扫肥,海拔781米,山下有岜僚屯。

叫汪山,海拔768米,山下有六安护林站,附近有曾列为上思八景之一的应天池。

琴并山,海拔794米,北面是米含屯。

四士山,海拔734米,山势巍拔,四面方正,四方岭名称由此得来,山顶上有一 *** 地面积约70亩。山脚下有佛子屯。

布诺山,海拔690米,山下有屯隆水岩。

岽榄,是上思到扶绥的主要山口之一, *** 年间上思至扶绥西长公路在此通过。

蕾伯山,海拔 *** 3米,山脚下有布透温泉。

加场山,海拔509米,附近有上葛屯和下葛屯。

朝交山,海拔579米,是思阳乡和星村与那琴乡那琶村交界山。

突客山,海拔526米,山形高峻,东部是那琴乡的那何屯。

定心岭,在四方岭最西部,海拔535米,附近是在妙乡的坝屯,过山界以北为亭凉医院。

凤凰山,为十万大山支脉,山势从西极岭起逐步升高,形成屹立于县境中部的高山。像一只拨散羽毛的凤凰,故名。州志载:“凤凰山形高骞,有振振欲飞之势,如凤翔然”。地形呈向斜构造,山势呈西南——东北走向,中部呈一山间盆地,盆地中为起伏不大的山丘。主要山峰有岜电灯、婆傲山、岜诺除、岜百浮、岜鞍马、婆庙、岜路迷、岽茶、岜腮、柳诺徐、岜百斗等,海拔均在600米以上,更高峰岜腮,海拔 *** 7米。

堂金山,为十万大山支脉,南起双板的佛子山,北至那板水库坝首,成南北走向,与凤凰山相对峙,山坡遍长松林,山谷多生阔叶杂木。主要山峰有佛子山、堂金山、三岩山、哥作山、独秀山等。其中堂金山海拔712米。独秀山又称独秀峰,位于那板水库坝首西南侧,海拔4 *** 米,为八景之一,称“秀岭开祥”。

公牛山及其附近山岭,十万大山支脉,围绕上思县境东部,南起公正乡的鸡白屯,北至东屏乡的叫吞屯,成南北走向,是公正、思阳、东屏和那琴四乡的自然分界线,也是县境东部把水分成东西两个流向的分水岭,大部分山头为松林覆盖,主要山头有:排阳山,海拔567米,原名扒羊,意为山形峭壁,羊扒不上,又称晨旭方隅,明弘治年间,知州罗环登玩,以阳日初升,即先照及,因改名排阳。公牛山,海拔520米,山上有一块大石头,远看如一头大公牛,故名;因其山形尖圆如螺(壮语山叫蕾、螺叫西),而称蕾西。遍长松树,设林区瞭望哨于此。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还有蕾帽山、平广山、岽米含等。牛屎隘于岽米含和公牛山之间,县城去公正必经此隘口,1965年修建上钦公路从此通过。灵山县余脉主要山峰有:

鸡笼顶,海拔604.3米,位于旧州、三隆、那隆、烟墩4镇之间,是灵山茶叶产区;

白马山,海拔512.3米,位于旧州镇西面、太平镇东面。

以上的山脉、山峰,有的除了有种茶的悠久历史和在 *** 中辟为新茶区外,一般都生长有稀疏的马尾松、杂木、灌木丛、蕨类和草类。扶绥县县支脉主要山峰有:

蕾浦茶位于东门圩南14.5公里。土山,南北走向,长1.1公里,宽0.6公里,海拔816米。因岭坡种有茶树而得名。

洞风山位于东门圩南13.8公里。土山,东西走向,长1公里,海拔799米。因山上有洞,常有风从洞口吹出,故名。

蕾烟泰位于东门圩南13.8公里。土山,东西走向,长1.2公里,海拔834.5米。山上杂草丛生,植被荫蔽,四季长青。相传山有许多野狸死,故名。

坟青山位于那江圩南7公里。土山,海拔494米。此山巍峨,临那江水库。相传入夜山上发光如斗,为神灵之地,当地群众因迷信多上山觅地立坟,故名。主要山峰有:

土龙山,图名捕龙山,位于桐棉乡枯楠村东南,土山,海拔1358米,为本县更高山。

吞仑山,位于桐棉乡枯楠村东南,土山,海拔710米,山上有67号国界碑,有原始森林、瀑布。

宝鸡山,山形似鸡。位于桐棉乡枯楠村东,土山,海拔1228.4米,有原始森林。

叫娇,位于桐棉乡枯楠村东,土山,海拔1001米。

百岩隘,位于桐棉乡枯楠村南,土山,海拔850米,长约2公里,有少许树木。是本县通往防城县垌中乡的重要关隘。

良球,位于桐棉乡板古村东北,土山,海拔930米,有树林,设有望火哨。

叫隘,位于桐棉乡板古村东北,土山,海拔630米,有松林,古时山坳曾设隘驻兵。

小星山,图名晓胜山,位于桐棉乡板古村东,土山,海拔10 *** 米,有树林。

百瓜山,位于桐棉乡板棉村东南,土山,海拔1135米,山上有66号国界碑。

对念山、位于桐棉乡板棉村东南,土山,海拔800米,有树林,山上有65号国界碑,山脚有水溪,溪边安有水碓。

枯隆山,,位于桐棉乡板棉村西南,土山海拔954米,有原始森林,山上有63号国界碑,山中有棵大榕树。

派迁山,位于桐棉乡板棉村南,土山,海拔600米,山上有62号国界碑。

鸡甫山,山形似公鸡,位于桐棉乡板岸村东部,土山,海拔871米,孤峰擎天,登山顶可望几百里。清朝广西边防督办苏元春务边时,在山顶用料石建1炮台,今已不存。

叫牌山,又名交排山,位于桐棉山那梨村西南,土山,海拔706米,山上有60号国界碑。

北达山,位于桐棉乡那梨村南,土山,海拔778米,山上有59号国界碑。

叫豪山,图名叫号山,位于桐棉乡那旭村南,土山,海拔782米,山上有58号国界碑。 *** 时山坳挖有战壕,故名。

岽门山,位于桐棉乡恭敬村南,土山,海拔 *** 4米,山上有57号国界碑。

叫亚西,图名白盛山,位于桐棉乡恭敬村南,土山,诲拔852米,山上有56号国界碑。

浦土法拉,位于桐棉乡恭敬村西,土山,海拔847.8米。山上有瞭望台,无树木。该山曾被雷击,崩裂数十丈宽,故名。

浦土北旗,原名丈榜山,位于桐棉乡琴清村西北。近丈榜村,土山,海拔736米,山上松林密布。1940年有 *** 军驻扎山上,山顶 *** 旗,故名。

浦土下山,位于桐棉乡那马村南,土山,海拔580米,山上有55号国界碑。

波内山,位于桐棉乡那马村南,土山,海拔500米,山上有53号国界碑。

扣板,位于桐棉乡板烂村南,土山,海拔550米,山上有52号国界碑,山顶有块 *** 地。

扣黎,位于桐棉乡板烂村西南,土山,海拔 *** 0米,与 *** 接壤。山高且陡,登山如登梯。

叫批,位于桐棉乡板烂村西南,土山,海拔613.6米,山上有52号国界碑的附碑二。防下,位于那楠乡板溪村南,土山,海拔879.7米,1976年于山顶建望火哨。

母牛岭,图名米坏岭,位于那楠乡那敏村北,土山,海拔504.6米。山上有测量标志。

那陶大山,位于那楠乡那陶村南,土山,海拔996米,有原始森林,八角林,中草 *** 。

朝那,位于那楠乡那陶村西部,土山,海拔981米,有松、杂木林。因山上有水利渡槽引水灌田,故名。

叫恶山,位于峙浪乡派台村东北,土山,面积约3000亩,海拔500米,有牧场及松林。有小道经山坳通往桐棉,建国前土匪常于此行劫,故名。

坤厚山,位于峙浪乡那密村南,土山,海拔555米,山上森林密布,传说该山有个山洞,过去有麻风病人居住,故名。

宝盖山,位于峙浪乡峙浪村南,土山,海拔5 *** 米,有松林。清朝苏元春务边时,在山顶用料石砌成炮台1座,今炮不存。

北旗山,位于峙浪乡洞浪村西,土山,海拔530米,有松、杂木林。 *** 战争时,曾有一班 *** *** 驻该山,山顶 *** 旗,故名。

潭洲山,位于峙浪乡堪爱村东,土山,海拔543米,有松林。该山古为思陵州官所管,上有州官坟墓一座。

百贰级,位于峙浪乡爱店村西北,属公母山山脉,土山,海拔1282米,有原始森林。此山是通往公母山的主要道路,山陡,有一段路是120级的梯级路,故名。

公母山,位于峙浪乡爱店村西南,土山;海拔1357.6米,有原始森林,山高林茂,该山脉有两个高大的山峰对峙,群众形容它们如同夫妻一样。

派阳山,位于板棍乡林贴村西北,土山、海拔811.3米,有八角、松、杉木林。 *** 年间,曾任广西自治军总司令的林俊迁雇瑶民于山种八角、玉桂等林木,今属派阳山林场辖地。

防空山,位于板棍乡林贴村西,土山,海拔588米,有牧场、松林,四十年代日本飞机炸过此山,人们为了防空而挖洞,故名。

刚利,位于板棍乡林贴村南,土山,海拔714米,有杂木,此山土质好,过去人们曾到山上种坡禾,收成甚好,故名。

狮子头,位于思乐乡那才村西南,土石山,海拔596.2米,山围约7公里。山上种有松木100亩,单竹50亩,油茶树20亩,山中有洞,洞口宽12米,能容30人左右,山顶有草坪,常有人上山放牧,有测量标志,山形似狮子头。

观音山,该山形如盘腿而坐的观音,位于明江镇百泉村南,土山,海拔712.2米,清代苏元春务边时在山上建有料石炮台1座,安大炮1门,1958年大办钢铁时取走。

枫门岭,在明江镇北,土岭,海拔458米,过去是赴太平府之主要通道,有汛兵戍守。岭上砌石为拱门,如城状,俗呼交贡岭。

牛头山,因山形似牛头,故名。座落寨安乡安阳村旁。土山,海拔520米,山上有松林。

土山,海拔509米,山上有38号国界碑。

板象山,位于寨安乡那雷村东南,土山,海驮500米,山上有37号国界碑。

花山,位于驮龙乡耀达村东北,石山,海拔400米,面积约6000亩,靠河面有崖壁画,画面宏伟壮观,闻名中外。

珠山,又名英山,位于驮龙乡珠连村河边。《宁明州志》记载:“其山壁立,直临江水,上半凸出如龙额,下半正平如削,旧传昔有渔者于黑夜时见光影如灯,往来闪烁,疑是珠也,因以为名。

二、平山的发展历史

平山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麓。总面积2951平方千米(简册)/2 *** 8平方千米。总人口45万人(2003年)。

唐尧之世平山属冀州地,虞舜之际属并州地,东汉属常山国,三国鼎立属常山郡,隋代初属恒山郡,后属房山郡,唐代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兼取西平、房山二名置平山县。

2000年,平山县辖10个镇、13个乡。总人口444084人,各乡镇人口:平山镇 97949东回舍镇 35766温塘镇 20865南甸镇 21634岗南镇 29382中古月镇 20969下槐镇 17073孟家庄镇 7799小觉镇 18080蛟潭庄镇 8203西大吾乡 20204上三汲乡 21841两河乡 18844东王坡乡 21472苏家庄乡 7968宅北乡 1 *** 0西柏坡乡 5993北冶乡 18177下口乡 8713上观音堂乡 5220杨家桥乡 9191营里乡 10557合河口乡 5684(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年,平山县辖10个镇、13个乡,717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

平山镇:桥东、桥西2个社区;东街、东关、北街、西街、南街、南关、王子、南贾壁、中贾壁、北贾壁、河村、高村、东庄、新安、川坊、郑家庄、东水碾、胜佛、北石桥、北庄头、蒲吾、西曲堤、北义羊、中义羊、南义羊、东曲堤、里庄、寺庄、东冶、孟堡、西水碾、西村庄、西庄、西石桥、南山坡、烟堡、南石桥、七亩、北西焦、南西焦、西义羊、东义羊、孟贤壁、沿庄、王母、李家庄、北白楼、南白楼、中白楼、洪子店、王平、北东黄泥、南泽营、北泽营、东岗上、杨西冶、丁西治、宋西冶、米西治、范西冶、刘家会、南东黄泥、孟家庄村委会

东回舍镇:东回舍、南望楼、洼里、南庄、东望楼、北望楼、张齐、王家庄、东部苏、中部苏、孟耳庄、封城、郜家庄、南坡庄、白塔坡、西回舍、郭苏新升、西岗上、南水、北水、北沟、北西庄、河西、东苏庄、西苏庄、东庄、侯家庄、柴庄、屯头、胡家庄、四角坑、张家庄、郭柏坡、洪子店、西黄泥、曹家庄

温塘镇:温塘、南罗圈、北罗圈、南岸、北岸、星宿沟、不开、南马家、北马 *** 、景家庄、马舍口、台头、米家庄、辛庄、白家楼、崔家沟、李家沟、楼半岗、邢家沟、焦家庄、新米峪、大陈庄、中陈庄、鹿台、康家村、石羊沟、温西沟、后沟、板山、韩台、栲栳台、杜家沟、杨树湾、南红岸寨、北红岸寨、白龙池、西黄泥、东马舍口、大米峪、小米峪、天井、水峪河、青杨树

南甸镇:南甸、坡头、西焦坡、北焦坡、角家疃、夹峪、李立窝、康庄、齐家坎、南策城、邢家凹、东庄、北白雁、魏家院、北庄、史家庄、雁子头、西杨庄、史白雁、吴白雁、耿白雁、苏白雁、曹峪、江家河、榆林、新庄、黑母天、帕里、西相公庄、东相公庄、寒虎河、东杨庄、盖家疃寨上、南庄、水碾、新敖秃

孟家庄镇:孟家庄、北坪、元坊、老坟、西白面红、东白面红、张家川、曹家庄、大岭沟、下庄、上庄、苇地、上文都、土岸、木口、石板、六亩元、刘家湾、 *** 、下寺、顺草沟、六西岸

中古月镇:中古月、菜树湾、阎沟、普陀庵、寺南坡、南下寨、大地、转嘴、桃科、南胡、北胡、刘家沟、西马舍口、北下寨、东洪子店、西洪子店、木枣园、白家庄、曹家庄、黑山日、沙沟、紫山、南杏园、北杏园、甘秋、观南庄、玉皇阁、要子岩、石家庄、井沟、上三家店、楼湾、水峪、观音堂、猫石、郄家庄、顺子沟、下三家店、高洼、王岸、冀家庄

小觉镇:小 *** 、秘家会、三亮沟、康家庄、石占、郄家庄、庄窝、黄连沟、清水口、清水、王家岸、龙耳清、扶峪、横岭、北桃杏、南桃杏、蚕寨、湾子、西王庄、石盆沟、西盘石、南盘石、十里坪、东盘石、东王庄、庄沟、田家施、牛居、风山沟、西漂、东漂、前驼头、石鸡沟、回龙沟、下卸甲河、上卸甲河、铁沟、占路崖、宋家口、宋家沟、后驼头

下槐镇:下槐、柏岭、岳家沟、留命沟、李家沟、李家口、南文都、王家沟、秘家沟、唐家沟、东黄泥、下刘家坪、水渣、两岔、上柳、下柳、寺沟、建都口、东苍蝇沟、东岸、西岸、前古道、赵家庄、蚕寨、上刘家坪、罗家会、庞家铺、下西峪、上西峪、长桑、西黄泥、西沟、马洼

东岗南镇:东岗南、西岗南、郭苏、尚家湾、胡家咀、下奉良、上奉良、韩庄、专家沟、石盆峪、李家庄、三角村、霍宾台、霍北庄、霍南庄、红草凹、冷泉、梁家窑、城子沟、西河沟、阎常峪、睢常峪、王常峪、怀常峪、红土山、朱豪、霍西庄、东朱豪、纪家沟、马疃、楼子涧、南石殿、武家庄、中石殿、王家窑、北石殿、马湾、庄子河、古石沟、吾罗、付家沟、史家沟、郭家庄、马峪

蚊潭庄镇:蚊潭庄、寨北、北苍蝇沟、土楼、李家岸、贾岸、黄家沟、拦道石、东枣园、下马串、上马串、营盘地、天花梁、东苇园、酉苇园、水渣沟、杀反沟、下龙窝、上龙窝、南苍蝇沟、四道洼、木月、塔上、西大地、腔子、油文、碴马、桑元口、种田、奶奶庙、太堡岭、单岔沟

西大吾乡:西大吾、东小齐、西小齐、东李家庄、封许大齐、东柏坡、万家庄、西李家庄、近常、东大吾、东沿兴、夹峪、西沿兴、田兴、米家沟、邾坊、东荣村、西荣村、中荣村、北荣村、南荣村、冀家沟、王大齐

上三汲乡:上三汲、张家庙、北白家岸、大康街、河渠、蒲北、坡底、穆家庄、赵家岸、康家、郎家、田营、东白家岸、枣洼、西金山、茹家庄、访驾庄、川坊、后街、东庙头、刘杨村、单杨村、下三汲、寺沟、中七汲、南七汲、北七汲

西河乡:西河、程口河、秘家岸、西洞、杂洞、西李坡、庄沟、东李坡、南白雁、胡家疃、芦家庄、山北头、山头、蒲桃、王家庄、张杨村、西岳村、东岳村、西庙头、郭村、通家口、新水碾、胡村

东王坡乡:东王坡、西王坡、北策城、西生沟、屹旦头、东生沟、孔家庄、安里、谷青炭、二青炭、贾青炭、织纺沟、桃林、冷泉、东营盘、海眼、湾子、寺家庄、下观、王陈庄、阎庄、七星庄、观青庄、生沟点、小河北、上庄、觉石院、下峪、上峪、转角沟、迪山北、石圈、杨土沟、樊土沟、曹土沟

苏家庄乡:苏家庄、二道河、十里沟、韩丁、水峪、赵家庄、上东峪、下东峪、东红岭北、西红岭北、山门、乱泉、封家沟、侯家庄、封沟梁、张家庄、树石

寨北乡:寨北、泉水、碾盘沟、小北头、大村、楼底、石古洞、吊里、石板、陈家院、指角沟、两界峰、会口、王家湾、主投沟、北滚龙沟、南滚龙沟、榆树坪、南段峪、百草坪

西柏坡乡:西柏坡、南庄、北庄、西沟、梁家沟、东柏坡、陈家峪、盖家峪、柏里、夹峪、霍家沟、讲里、西坡、通家口、窑上、燕尾沟

下口乡:下口、十八岩、蒿田、羊圈坪、车辐沟、梨元、泥里河、卷掌、枪风沟、石滩、盘里、 *** 、槐树坪、辛庄、六岭关、上瓦岔、下瓦岔、麻地、桑黄铺、碾盘凹

杨家桥乡:杨家桥、东方齐、河西头、陈家、沟掌、水关、 *** 、大坪、猴刎、四里铺、大柳树、店头、古道、林峪、老坟沟、王家峪、白羊口、羊圈垴、前湾、南营、康庄、南庄、工上、鸡石、岭东、讲里、九里铺

合河口乡:合河口、柏枝会、陡岭、桃红沟、外大河、里大河、常峪、杏树湾、郝家洼、松坪、羊道岭、杨家庄、王家坪、龙耳清、桂林、坪岭、木厂、中台山、前大地、沿道沟、十西沟

北冶乡:北冶、河坊、下古道、上古道、土岭、罗汉坪、下寨、西岸、柏树湾、南治、东沟、梨树湾、燕尾沟、燕尾庄、赵家沟、大桥、望南峪、米家庄、官道峪、车辐安、扶峪、杜家庄、柏树庄、砸杜、唐家会、西湾、木盘、下滩、二家清、井子峪、庄旺、黄安、汽油水、狮子坪、七里坪、科举、塔崖、清风、恶石

上观音堂乡:上观音堂、柏山、下观音堂、胡塔沟、柏叶沟、胡塔梁、了鱼沟、西沙坪、李台、磨子沟、 *** 松、上盘松、古榆树、骆驼安、麻地沟、罗万、陈卜沟、秋卜洞、邢家湾、花木、大坪

营里乡:南下庄、东坪、脉道岭、白家口、西七里河、东七里河、三岔、 *** 、板桥口、鹁鸽崖、皂户地、西下庄、白羊关、南关、石槽、黑山关、青里、瓦房头、宋家窑、桃元、水磨头、桑林口、古都、石榴沟、沙洼、杀虎、象角、贺林沟、神堂关、高山寨、梨树坪、西沙岭、东沙岭

--------------------------------------------------------------------------------

(以下根据“石家庄市区划地名网”资料整理,其更新时间为2004年6月。人口等数据截至时间不详。行政村名录可以参考本页“沿革”部分—— *** xzqh.org注)

平山镇(Pingshan Zhen)面积109平方千米,人口7 *** 68人。镇 *** 驻平山城,邮编050400。〔区划〕辖南关、南街等,总共63个行政村。〔沿革〕因地处平山县城而为平山镇。1959年为城关公社,1961年为城关工作 *** 会,1983年城关镇,1988年至今为平山镇。

东回舍镇(Donghuishe Zhen)面积74.47平方千米,人口33214人。镇 *** 驻孟耳庄村,邮编050400。〔区划〕(原出处缺)〔沿革〕因镇旧址位于东回舍村而得名。

西柏坡镇(Xibaipo Zhen)面积29.75平方千米,人口1 *** 0人。镇 *** 驻陈家峪村,邮编050411。〔区划〕辖16个村委会。〔沿革〕因地处 *** 纪念地西柏坡,因此称为西柏坡镇。1956年6月成立柏坡乡,1958年8月改称柏坡人民公社管理 *** 会,期间县内机构多次 *** ,仍保留柏坡公社。1968年4月改称柏坡人民公社 *** *** 会,1997年(原出处如此,正确时间需要进一步核实)7月又改称柏坡人民公社管理 *** 会,1984年2月成立柏坡乡人民 *** ,1988年3 *** 省 *** 批准,改为西柏坡乡。2002年5月改称西柏坡镇。

小觉镇(Xiaojiao Zhen)面积179平方千米,人口18566人。镇 *** 驻小觉,邮编050405。〔区划〕辖41村委会。〔沿革〕因小觉镇驻地在小觉而得名。小觉因居住地势倾斜,街道方位不正而名为斜角,后来由此演变为小觉。1988年撤区并乡后设小觉镇至今。

温塘镇(Wentang Zhen)面积96.05平方千米,人口20801人。镇 *** 驻温塘村,邮编050402。〔区划〕辖43个村委会。〔沿革〕因本地有地下温泉而取名温塘。由解放前的温塘乡到解放后的温塘管理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 *** 撤区并乡将原马中、青杨树并入温塘,成温塘镇。

孟家庄镇(Mengjiazhuang Zhen)面积109.88平方千米,人口8403人。镇 *** 驻孟家庄村,邮编050406。〔区划〕辖22个村委会。〔沿革〕该村始建于元朝末年,由孟氏首迁此定居,遂以姓氏取名为孟家庄,明朝期孟氏牧羊发富,人称“羊百万”,后其家人财衰败,绝户断后,王、赵二姓相继迁来居住,仍沿原称。因修建石板水库,1970年部分村民由原址后靠沟坡上建居,仍称村名为孟家庄。

下口镇(Xiakou Zhen)面积121.83平方千米,人口8450人。镇 *** 驻下口村,邮编050403。〔区划〕辖19个村委会。〔沿革〕下口村因西南有通向山西省的重要关口道路“十八盘”该村地处盘下起口处,因而得名下口,下口镇因驻地下口村而得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归北冶公社管辖;1961年政社合一,成立下口公社;1986年成立下口乡;2002年下口乡改制下口镇。

岗南镇(Gan *** an Zhen)位于平山县东南部,距县城20千米,东与南甸、两河乡交界,南与大吾乡接壤,西临岗南水库,北依苏家庄乡。面积96.30平方千米,人口28333人。镇 *** 驻西岗南村,邮编050408。〔区划〕辖44个村。〔沿革〕东岗南村建于明代,因位于一山岗南侧与西岗南相对而得名,1961年单独成立,因驻地于东岗南而得名东岗南公社,1984年8月撤区并乡,将原来的中石殿公社、霍兵台公社、东岗南公社三合一,因以东岗南公社为中心故称岗南镇。

古月镇(Guyue Zhen)面积132.72平方千米,人口19728人。镇 *** 驻中古月,邮编050403。〔区划〕辖43个村委会。〔沿革〕因驻地中古月得名。1950年成立中古月大公社。

蛟潭庄镇(Jiaotanzhuang Zhen)面积146平方千米,人口8436人。镇 *** 驻蛟潭庄村,邮编050409。〔区划〕辖32个村。〔沿革〕 1988年撤区并乡,把桑元口公社、上龙窝公社、蛟潭庄公社合并为蛟潭庄镇。

下槐镇(Xiahuai Zhen)面积139.12平方千米,人口18353人。镇 *** 驻长桑,邮编050404。〔区划〕辖33个村委会。〔沿革〕因镇 *** 设在下槐村而得名。1988年撤区并乡后设下槐镇至今。

南甸镇(Nandian Zhen)面积25.54平方千米,人口20930人。镇 *** 驻南甸村,邮编050400。〔区划〕辖3个村委会(原出处如此;根据本页“沿革”为36个)。〔沿革〕因该镇所在地为南甸村而得名。建国后成立南甸中心区,1965年改为人民公社,1975年设南甸乡,1985年撤乡设镇。

合河口乡(Hehekou Xiang)面积156平方千米,人口5735人。乡 *** 驻合河口,邮编050409。〔区划〕辖柏枝会、陡岭、合河口、外大河、里大河、桃红沟、常峪、杏树湾、松坪、郝家洼、羊道岭、杨家庄、王家坪、龙耳青、前大地、中台山、木厂、坪岭、桂岭、沿道沟、大西沟。〔沿革〕 1947年前,与南街统称南街关。

营里乡(Yingli Xiang)面积234.88平方千米,人口10498人。乡 *** 驻营里村,邮编050405。〔区划〕辖34个行政村。〔沿革〕因驻地营里村得名。

杨家桥乡(Yangjiaqiao Xiang)面积134.16平方千米,人口6000人。乡 *** 驻杨家桥村,邮编050405。〔区划〕辖28个村委会。〔沿革〕因本村杨姓居多,而得名。由原来的大坪公社、杨家桥公社、店头公社合并而成。

北冶乡(Beiye Xiang)面积204.10平方千米,人口18062人。乡 *** 驻北冶村,邮编050403。〔区划〕辖39个村委会。〔沿革〕矿产丰富,有冶炼厂古址。1958年建大公社,塔崖、唐家会、北冶。1961年撤销大公社,建北冶公社,塔崖公社、唐家会公社。1988年撤人民公社,原北冶公社、塔崖公社、唐家会公社合并为北冶乡。

上观音堂乡(Shangguanyintang Xiang)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5180人。乡 *** 驻上观音堂村东北,邮编050406。〔区划〕辖21个村委会。〔沿革〕上观音堂始于明初,因村南建有观音庙而且地处下观音堂之上而名。乡名因乡 *** 建于此故名。1958年成立了光宇人民公社(以 *** 宇烈士的名字命名,又名韩增丰,出生于本乡弯子村)。1966年在上观音堂村成立了管理区,1961年光宇大公社撤销后,成立了上观音堂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1988年和秋卜洞公社合并成立了上观音堂乡。

两河乡(Lianghe Xiang)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19334人。乡 *** 驻两河村,邮编050400。〔区划〕辖16个村委会。〔沿革〕因定居于南甸河与滹沱河(古河道)汇合处,故取村名为两河。1958年归属南甸大公社辖下两河管理区,1961年实行政社合一,成立两河公社(因驻地两河得名)。

苏家庄乡(Sujiazhuang Xiang)面积58.90平方千米,人口8613人。乡 *** 驻苏家庄,邮编050408。〔区划〕辖15个村委会。〔沿革〕苏家庄建于宋朝,因苏姓人氏先居辟村而名。因该村地处交通交叉口处,1958年至今乡 *** 驻地于此。1958年成立公社驻地于此,因此而取名苏家庄公社,1961年大公社撤销后,成立苏家庄公社。1984年改为苏家庄乡,1988年8月撤区并乡将原缑家庄乡6个村并入苏家庄乡。

宅北乡(Zhaibei Xiang)面积101.19平方千米,人口13042人。乡 *** 驻会口村,邮编050408。〔区划〕辖20个村委会。〔沿革〕寨北建于元间,因村南山顶,在元代曾筑有山寨,而得名寨北。1961年成立宅北公社,于1982年改为宅北乡,乡 *** 驻宅北。

上三汲乡(Shangsanji Xiang)面积40.59平方千米,人口21625人。乡 *** 驻穆家庄村,邮编050400。〔区划〕辖27个村委会。〔沿革〕 1961年时为上三汲公社,系1958年成立的南甸大公社体制改编,实行政社合一后单独成立的一个公社,因公社驻地于上三汲村故名。

西大吾乡(Xidaiwu Xiang)面积39.29平方千米,人口20104人。乡 *** 驻西大吾村,邮编050400。〔区划〕辖23个村。〔沿革〕西大吾乡因 *** 驻地西大吾村得名。1958年属东回舍公社所辖,1961年实行政社合一,体制 *** ,才分出来,单独成立公

三、作文《游羊间绿羊温泉欢乐庄园》600字

位于黄海之滨,沿海有很多海潮冲击 *** 形成的洞穴,故名,岫指的就是“有穴的山”。面积4502平方千米,人口50万。邮政编码114300。自治县人民 *** 驻岫岩镇,距辽宁省会沈阳243公里,距鞍山市136公里。

东邻凤城市西:营口、盖州南:东港、庄河,北:海城、辽阳

坐标:北纬40°至40°39′,东经122°52′至123°41′。岫岩特产玉石,称岫玉:也产镁矿,储量占全世界80%。

岫岩县是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近海县,又是东三省 *** 的前沿,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享誉海内外。岫岩地上物产得天独厚,盛产板栗、尖把酸梨、金瓜梨等名优特干鲜果。年均放养柞蚕1.5万把,被誉为“中国柞蚕之一县”。食用菌年接种量3000万盘,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滑菇之一县”。岫岩是国家黄牛生产基地县、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绒山羊生产基地县。岫岩交通通信四通八达,全县已形成了以岫岩镇为枢纽的辐射击队状交通网。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地形地貌

县境内多山,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79.6米。地形以山、丘陵为主,间有小块冲积平原和盆地。低山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8%以上,主要山脉属长白山山脉,从北向南有帽盔山支脉、 *** 山支脉、一棵树岭支脉、弟兄山支脉、大顶子山支脉、骆驼砬子支脉共6个支脉,各支脉的众多分支遍布全县,有名称的山岭500余座,更高峰帽盔山海拔1141.5米。也是辽南地区之一高峰。

岫岩属于北温带湿润地区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4℃,年平均降雨量775.8~933.8毫米。

境内沟谷交错,河流纵横,有500多条溪流交错迂回在大小山岭之间,汇集成13条支流河:偏岭河、哈达河、汤池河、雅河、牤牛河、沟连河、石庙河、青河、古洞河、葛藤峪河、暖泉河、渭水河。这13条支流河又汇成两大干流---东洋河、哨子河,两大干流在哨子河乡汇合后,组成大洋河水系出境流入黄海。境内河流总长882公里,流域面积4466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享誉海内外,现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42种,其中菱镁石、玉石、理石、滑石、花岗石、硅石量多而质好,享有岫岩“六 *** 石”之美誉。菱镁石总储量11亿吨,含镁量47%,储量占世界第二,质量居全国之一。岫岩玉储量属全国之首,享有中国国石之美誉。

岫岩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同时又是省内温泉最多的县份之一,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编辑本段]地名由来

一: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黄海之滨,沿海有很多海潮冲击 *** 形成的洞穴,故名,岫指的就是“有穴的山”。

二:岫岩之名始于金代。1191年辽东刑狱王寂巡按各部至岫岩境内,见境内大山“连绵不绝,数峰侧立,状如翠屏,秀色可掬”,而誉名:“况秀岩”。1193年设县时,遂以“秀岩”命名,意为山多秀丽。明代又据境内峰峦重迭的自然地理位置,改“秀”为“岫”,其名沿用至今。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岫岩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开发,建置千余年。

老古庙:又名卧鹿山效圣寺,位于岫岩镇南24公里的杨家堡松树秧村境内。传说古时有一常骑黑鹿的道人居于山中而得名。实际该山有一长约百米的青石山脊,形似卧鹿之背而得名。卧鹿山东临骆驼峰,西至朝阳岭,南临山溪,北依玉皇顶,山势险峻,耸峰巍峨,碧峰翠屏,风光宜人。山的顶峰有一巨石,好像一只卧羊,石的尾部有一青松摇曳,形似羊尾,所以被人称作“松树羊”,后取它的谐音“松树秧”而演化成村名。该山以云雾山中的白云渡,高耸入云的羊角峰、险峻陡峭的骆驼峰、突兀高挺的玉皇顶为秀;石以顶天立地的翠屏石、百 *** 石的卧鹿背、清流直下的瀑布屏、遍布水窝的石窝石为奇。

羊角峰下的山坳处,有一大型石制古庙,始建于唐,原为3间草堂,清代嘉庆年间改建为纯石结构,称“效圣寺”,当地人以其建造历史久远,俗称“老古庙”。庙高5.40米,长9.15米,宽5米,除门窗为木料外,其梁、柱、瓦、檐、脊、墙等都是用青白色花岗石料精工凿刻,用360块石条砌成,以36块巨型石瓦覆盖殿顶,数以万斤的石檀石柱皆以卯榫吻合而成,整个建筑浑然一体,雄伟壮观,结构奇特。殿内坐有观音、 *** 、 *** 、 *** 、二郎神共5尊石雕佛象,石像造型生动古朴,衣纹流畅。清咸丰七年(1857)所修《岫岩志略》中载,石庙的东脊檀能预报天气雨晴,该檀雨前异兆为“小雨微润,大雨重润,不雨不润”。经实际观察,确有此象。庙前有500余年的参天古松护寺,庙后有青山绿树掩映,左有瓦舍和石钟楼,右有碑林一处,坐落着古石碑70余座。

卧鹿山效圣寺是辽宁省内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的石制石庙,1982年丹东市人民 *** 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20日,辽宁省人民 *** 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显声将军故居:修复现投入资金260万元,经过大量翔实资料的收集,目前黄家大院内的5座灰砖瓦房及4座炮台基本按原貌修复,并于2005年9月27日举行了竣工剪彩仪式,黄显声将军的大儿媳赵玉云及孙子黄文祥参加了故居修复竣工剪彩仪式。

黄显声将军出生于岫 *** 庙子镇蓝家村。为了修复黄显声将军故居,省委于2005年4月将其列为省级红色旅游基地并拨专项资金。岫岩方面还特到重庆歌乐山等地,收集大量珍贵翔实的黄显声将军历史资料。在黄显声将军故居,记者见到了灰瓦红门的大门楼,门楼上方挂着“黄显声将军故居”的烫金匾。走进院内,黄显声将军身披大衣、英姿勃发的雕像坐落在院 *** ,雕像取材岫岩偏岭镇的白云石,高2.98米,花岗石台座高1.1米,雕像四周的花坛9.18米,象征不忘国耻“九·一八”。黄显声将军故居屋内有黄显声儿时用过的摇篮及桌椅,院内东西两侧原黄家仓库和雇工平房,现被建为岫岩人民 *** 斗争纪念馆和黄显声将军生平陈列馆。

据介绍,修复工程体现“修旧如旧”原则,目前,故居已建成院墙400余米,院四角建有4座炮台,将军桥20米,故居外还有一座修复完好的将军井,泉水甘甜清洌。为更好接待对外旅游,修复工程还在故居外铺设柏油路1.2公里。据了解,故居内还将塑蜡像、进行室内布置以及铺设草坪等附属设施建设。作为鞍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显声将军故居将与岫岩的 *** 山、清凉山、石湖瀑布等一起,加入辽南风景旅游圈。

岫岩下辖15个镇、7个乡,分别为:岫岩镇、偏岭镇、苏子沟镇、黄花甸镇、三家子镇、石庙子镇、大营子镇、洋河镇、新甸镇、哈达碑镇、杨家堡镇、汤沟镇、前营子镇、龙潭镇、石灰窑镇、大房身乡、韭菜沟乡、牧牛乡、朝阳乡、红旗营子乡、岭沟乡、哨子河乡。

岫岩镇镇 *** 驻南门,人口13.12万人,面积283.88平方千米,辖40个社区居委会:北门一~北门八、东门一~东门八、小什字街一~小什字街八、南门一~南门八、城东一~城东二、铅矿一~铅矿六;27个村委会:洋河沿、二道河、三道河、姑娘沟、平阶、城东沟、小虎岭、四道河、五道河、北杨家堡、黄岭、树地、兴隆沟、双泉、于家岭、巴家堡、洪家堡、同心、烧锅岭、傅家屯、花园、甸子、河北、宏明、宏新、西北营子、蓝旗。

偏岭镇镇 *** 驻王家堡子,人口2.61万人,面积249.96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头道河、穆家岭、东胜、包家堡子、郭家堡子、后地、荒沟、王家堡子、丰源、丰福、五间房、小偏岭、三间房、细玉沟。

苏子沟镇镇 *** 驻徐家堡,人口1.37万人,面积168.62平方千米,辖98个村委会:黄岭北、黄旗沟、尖山、汤河岭、大何家堡、 *** 山、徐家堡、苏子沟、黑山。

黄花甸镇镇 *** 驻黄花甸,人口2.31万人,面积176.40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郭家岭、关门山、前堡、陈家堡、三道岭、黄花甸、清河口、老鹳窝、大隈子、磨盘沟、西沟、虎沟、沙岗。

三家子镇镇 *** 驻三家子,人口1.68万人,面积217.42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三家子、安乐屯、岳山、房身、高家堡、许家堡、东广峪、刘家隈子、山咀、古城、华山。

石庙子镇镇 *** 驻石庙子,人口1.71万人,面积199.80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青杨堡、兴旺沟、石庙子、大沟、石佛、东青苔峪、西青苔峪、丁字峪、蓝家沟、黄家堡子、石棉。

大营子镇镇 *** 驻大营子,人口2.28万人,面积360.28平方千米,辖16个村委会:大营子、陶家隈子、沙金、中沟、挫草沟、横山、火石岭、三清观、吴家沟、万兴、庙峪、青峰、石头岭、王家屯、双山、星星石。

洋河镇镇 *** 驻贾家堡,人口1.76万人,面积206.27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贾家堡、瓦房店、样子岭、南唐家堡、傅家堡、何家堡、葛家堡、关家堡、马家堡、蔡家堡、弯沟。

新甸镇镇 *** 驻大山,人口2.01万人,面积122.48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金矿、乐全沟、新甸、大山、石板、教场沟、中合屯、三合家、石山、合顺屯、腰岭。

哈达碑镇镇 *** 驻哈达碑,人口2.78万人,面积306.66平方千米,辖15个村委会:哈达碑、大徐家堡、谢家堡、胜利、李大堡、马家店、头道沟、希林、双块石、大魏屯、小魏屯、瓦沟、玉石、汤沟、桑皮峪。

杨家堡镇镇 *** 驻兴开岭,人口1.33万人,面积147.18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团山、邓家堡、杨家堡、苏家堡、兴开岭、松树秧、柏家堡、夹道沟。

汤沟镇镇 *** 驻汤沟,人口1.53万人,面积210.96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东兴、红塔、古石沟、清凉山、马阳沟、前鞭杆沟、后鞭杆沟、老爷庙、汤沟。

前营子镇镇 *** 驻前营,人口2.08万人,面积230.87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样子沟、童家店、赵家堡、狄家堡、西大营子、新屯、燕窝、前营、大河沿、门楼、西老爷庙、胡家堡、仙人咀子。

龙潭镇 *** 驻相荣,人口1.62万人,面积1 *** .46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鹿圈子、孤山子、梨洒沟、相信、龙潭、红石砬子、相荣、北台子、蜜蜂岭、大房子、张家堡。

石灰窑镇镇 *** 驻石灰窑,人口2.15万人,面积230.73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太平岭、坎子、大炉、新华、李家堡、洼塘、同江峪、石灰窑、龙宝峪、汤池、木匠沟。

大房身乡乡 *** 驻大房身,人口1.30万人,面积181.97平方千米,辖6个村委会:太阳、古洞、大甸子、大房身、和平、龙门。

韭菜沟乡乡 *** 驻永泉,人口1.13万人,面积152.60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土门、永泉、水獭岭、叶家街、红岭、韭菜沟、朱家堡、香炉山、四道沟、佟家堡、张家堡。

牧牛乡乡 *** 驻牧牛河,人口1.54万人,面积209.62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益临店、南马峪、小木古峪、牧牛河、牧北、德合店、德北、钟家堡、大木古峪。

朝阳乡乡 *** 驻沟门,人口1.50万人,面积205.85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大岭、荒地、葛藤峪、北茨沟、暧泉、南茨沟、沟门、方家沟、大河南、朝阳。

红旗营子乡乡 *** 驻红旗营子,人口1.46万人,面积191.95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卧梨沟、红旗营子、牌坊、三道干沟、南隈子、塘坊、茧场岭、唐家堡、大山嘴、矿山。

岭沟乡乡 *** 驻岭沟,人口0.95万人,面积119.28平方千米,辖7个村委会:碾盘、三河、山城、塘岭、岭沟、西道、孤家子。

哨子河乡乡 *** 驻松桢,人口0.97万人,面积136.82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振江、岔沟、马道岭、云贵、冰沟、虎岭、松桢、松树沟、北曹家堡、哨子河。 [编辑本段]人口民族岫岩县总人口50万,有满族、汉族、蒙古族、 *** 族、 *** 等13个民族,其中满族占全县人口90%。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全县森林面积4 *** .1万亩,森林覆盖率73%,林木蓄积量397万立方米;盛产板栗、尖把酸梨、金瓜梨等名优特干鲜果,总量达2400多万株;年均放养柞蚕1.5万把,产茧11亿粒,产量居全国之一位,被誉为“中国柞蚕之一县”;食用菌年接种量2000多万盘,产量3万吨,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中国滑菇之一县”;黄牛年饲养量20多万头,是国家黄牛生产基地县、秸秆养牛示范县;绒山羊年饲养量18.6万只,是国家绒山羊生产基地县。近两年,岫岩确立了“念好山字经,吃好资源饭,唱好 *** 戏”的发展战略和“创建生态农业大县,发展岫岩特色经济”的发展思路,实现了岫岩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岫岩是创业者的家园。岫岩对外贸易前景广阔。已建立起出口生产企业175家,出口产品发展到11大类100多个品种,远销亚欧美三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岫岩具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为发展对外贸易奠定了坚定基础。投资政策十分优越,是国家之一批满族自治县之一,有其它县市所没有的行政 *** 权和《自治条例》, *** 的岫岩将把优惠的政策提供给投资者、创业者。交通通讯四通八达。全县已形成了以岫岩镇为枢纽的辐射状交通网,从县城可直达北京、天津、秦皇岛、郑州、哈尔滨及沈阳、大连、鞍山等省内各大中城市。通讯基本实现现代化,移动 *** 、 *** 寻呼、光缆工程设施完备,全部并入 *** 通讯网。服务设施齐全配套。县 *** 所在地岫岩镇已建成全县的 *** 、经济和文化中心,各项基础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文化娱乐场所应有尽有。

岫岩是旅游者的胜地。岫岩名胜古迹令人神往。境内山川秀美,峰峦叠嶂,群山滴翠,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有怪石嶙峋、涧水潺潺的辽宁四大名山之一的 *** 山;有数峰突起,浓荫蔽日的青凉山;有深藏古寺、秀色可掬的卧鹿山;有风光奇丽、银链悬空的石湖瀑布;有水秀潭美,如嵌明珠的龙潭弯……奇峰异景美不胜收。岫岩是世界宝玉之都,玉石王经 *** 斧神工而成天下之一玉佛,创下吉尼斯世界之最,6万吨巨型玉体述说着千百年岁月蹉跎,“玉都”、“中国玉雕精品工艺园”、“万润玉雕园”等大型玉器市场,集聚着天下玉雕精品,尽展“国石”风彩,让人目不暇接,妙不可言。现在,岫岩正在建设世界玉雕博物馆和万佛展示厅,岫岩玉将放射出灿烂的“国石”之光。岫岩是满族聚居地,民俗风情淳朴归真,农民画、书法、摄影、剪纸等作品多次飘洋过海参赛和参展,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辽宁省“群众艺术活动基地”和“满族农民摄影基地”,到岫岩可饱览满族风土人情。岫岩是投资者的热土,创业者的家园,旅游者的胜地。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岫岩境内共有各级公路1,20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26.8公里。其中,省级公路5条373公里,县级公路4条119公里,乡级公路42条735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297公里,占总里程24.6%,黑色路面里程达822.7公里,油路铺装率达68.7%。晴雨通车里程达1,197公里,占总里程99.2%。公路桥梁达605座17,099.5延长米,其中百米以上永久 *** 大桥20座4,0 *** 延长米。

岫岩客运站(老南站)建于1953年,1990年由省市县相关部门投资,企业自筹岫岩新站(现岫岩客运站),2002年6月改扩建,于2004年10月完工投入使用。客运站现有职工222人,机构设置有:行政办公室、 *** 务办公室、财会科、人事科、业务科、稽查科、驻站办等部门。客运大厅内设6个售票窗口(可代售飞机、轮船、 *** 等联运业务),11个发车检票口,216台营运车辆,324个发车班次,经营137条线路,其中跨省1条,外市(县) *** ,县内113条,日营运总里程21000公里,日输进、出旅客8000人。

岫岩公交车站目前共有以下几条 101 102 103三大线路

其中101东风社区至成东 102为雅河至新二高 103分为两条线一条为西山医院至大榆树,另一条为西山医院至兴隆中学 [编辑本段]风景名胜岫岩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A *** 、省级风景名胜区 *** 山在清代就是辽宁四大名山;国家A *** 、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清凉山有“东北黄山”之称,融奇松、怪石、瀑布、溶洞、温泉、绝壁、兰花、古庙、塔林、枫叶等于一体,是东北地区旅游资源品位很高的一座山;国家A *** 风景区、省级森林公园龙潭湾森林茂密植被良好空气清晰是旅客休闲度假的圣地;国家A ***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鹿山效圣寺是辽宁省更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制古庙。

*** 山:千山余脉,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辽宁四大名山之一。 *** 山山势高峻,绵延10余公里,有大小奇峰40多座,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由观沟、大寺沟、石花顶、南天门四个景区组成。主峰石花顶海拔888.8米。

*** 山人文景观历史悠久,始建于隋唐,兴盛于明清,是集佛、道两教于一山的 *** 圣地。历代兴建的寺、观、殿、宇有清华观、遥望洞、三清殿、灵官殿、佛爷殿、宝林寺、朝阳寺、观音阁、碧霞宫、龙王庙、关帝祠、唐塔等诸多古刹,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楼阁参差,碑碣林立,雄伟壮观。 *** 山以盛产 *** 材而得名,据不完全统计,有各种中草 *** 材480多种。

龙潭湾自然保护区: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龙潭镇境内,距岫岩县城30公里。传说乾隆年间,一村民夕阳雨后,坐山观潭,忽见雾气升腾,彩云缭绕,似苍龙潭中戏水,遂取名为“龙潭湾”。

龙潭湾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626公顷。中心区龙潭湾山林面积1591.8公顷,是辽宁南部森林种类、森林植被、森林环境保持最完好的地区之一。有16种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74种省级野生保护动物等,有许多自然景观、文物古迹。龙潭湾将发挥集旅游观光和科研一体的作用,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清凉山风景区:位于岫岩东北部的汤沟镇,因其山深林密、气候温润凉爽而得名。景区以石怪、水清、峰秀、松奇、崖险而闻名于世,历来为佛道两家的清修之地。景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更高峰帽盔山海拔1141.5米。主要旅游景点有传说中唐代名将薛礼 *** 时留下的葬马石、藏马谷、箭眼和点将台,还有天然的石湖十八罗汉洞、老君堂的洞中洞、龙象石、石花、石笋、石林、孪生风动石、漂亮的小天使等奇石。辽代古塔、 *** 古松、长年不解冻的冰洞。共有植物600多种,其中园林木38科78属150多种,400多种中 *** 材;50多种山野菜;有猫头鹰、秃头鹫、棒棰鸟、狐狸、野猪等丰富的珍奇野生动物;山泉中还有珍稀动物娃娃鱼和林虫类龙虾等。

清凉山风景区内有一奇特的天然水洞,洞中有一暗河,可乘船游至洞中深处。洞壁上有千姿百态的 *** 和钟乳石。清凉山风景区内的石湖瀑布,位于朝阳乡荒地村石谷沟内,源于清凉山岱王庙文山下,汇集东西两股涧水而成。因水流不止,因而石湖天然形成“七瀑七潭”。此外,位于清凉山下的朝阳暖泉村还有丰富的温泉水,水温高达70℃,富含17种有机元素,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和皮肤病有独特疗效。岫岩特产

岫岩玉:以产于“中国玉乡”辽宁岫岩县而得名,简称“岫玉”。它属于蛇纹石玉,为中国历史上的名玉之一。

岫岩玉质坚色美,储量丰富。岫岩主要有透闪石质玉(老玉、河磨玉、石包玉)、蛇纹石质玉(岫玉、花玉、黄玉等)和透闪石质玉与蛇纹石质玉混合体(甲翠)三大类。岫岩透闪石质玉产于偏岭镇细玉沟,其中“河磨玉”是一种最珍的璞玉。岫岩亦称新山玉,透明度较高,颜色鲜艳;岫岩甲翠质地细腻,白绿相间,清新明快,艳如翡翠。岫岩玉晶莹温润,玉质细腻,颜色多样,有耐高温 *** 和搞腐蚀 *** ,可雕 *** 和抛光 *** 好,适合雕刻大中型玉件,是国内外十分优质的玉雕材料。岫岩玉远景储量约300万吨,居全国之首,实行限产后,年产量仍占全国总产量的60%。特别是岫岩的玉石王、井中玉王、河磨玉王和重约6万吨巨型玉体“四大玉王”相继出世以来,产生轰动效应。1960年7月玉石王被发现后,周 *** 亲自批示:“这是稀世国宝,不可多得,一定要保护好玉石王。”岫岩县委、县 ***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岫岩玉资源管理,制定了《岫岩满族自治县岫岩玉资源保护条例》,对岫岩玉资源实行保护, *** 开采,确保资源水续利用,造福子孙。

板栗岫岩县栗树资源丰富,总面积达18万亩,年产栗子 *** 万公斤。中国板栗适合做糖炒栗子,主要销往岫岩周边地区,年产量达50万公斤左右,因中国板栗抗逆 *** 强,在岫岩栽植历史悠久,长势好,易管理。1955年,县板栗站从日本引进大果型日本栗进行栽植取得成功。新引进的有金华、丹泽、岳王、友磨、早红沅、处署红、叶里藏、利平等10个品种,目前已发展5万亩。

苹果梨平均单果重 *** 克,扁圆形,多不整齐,有明显棱沟,果梗中长;采收时果皮绿 *** ,贮放后变 *** ,阳面有红晕;果点较大,果心极小,果肉白色,肉质细脆,味酸甜、汁多,品质上等;可溶 *** 固形物含量12.8%。果实于9月下旬成熟,极耐贮藏。幼树半开张,结果后逐渐开张,丰产 *** 强,抗病虫力弱。果实采收和运输期间注意不要擦伤,否则皮易变黑。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黑山 山野 温泉 泉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