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之乡徽菜,徽菜十大名菜排名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5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稻之乡徽菜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稻之乡徽菜以及徽菜十大名菜排名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如何在北京吃徽菜
  2. 苏菜、闽菜、浙菜、徽菜有什么区别
  3. 徽菜 *** 菜有哪些

一、如何在北京吃徽菜

1、我是安徽人,因此经常有朋友让我提供徽菜馆的资讯。每当此时,我都不禁暗自叫苦。我出生在淮北,而传统意义上的徽菜是以徽州地区为核心样本的菜系,要知道那里距离我家500多公里呢。

2、其实,大多数人对安徽缺少了解。长江和淮河把安徽切成了三个部分:淮河以北,是说中原话的淮北人;长江以南,是说吴方言的徽州人和安庆人;江淮之间,人们说的则是江淮官话——语言最能 *** 饮食风格,这说明在吃东西方面,安徽人并不都能吃到一个碗里去。

3、因此,我这里介绍的几家在北京的安徽菜馆,并不都是严格意义上的徽菜,只是 *** 了安徽不同的地域特色。

稻之乡徽菜,徽菜十大名菜排名-第1张图片-

4、先说皖南山区,也就是“正宗徽菜”的发源地。安徽最有名地标的是黄山,山高路远,这里也是徽文化留存最完整的地方。当初,风景区为了全方位推介黄山,在北京开了家餐厅,叫徽商故里,原样搬来了徽式装修和本地大厨。 *** 作是腌鲜鳜鱼,古徽州的名菜,也就是常说的臭鳜鱼,充分体现了“轻微 *** 、盐重 *** ”徽菜基因。

5、湘菜现在也有臭鳜鱼,不发酵,直接用卤水浸泡。徽菜不同,在传统徽菜厨师眼里,直接“拿臭豆腐水泡”,是毁了徽菜的招牌。鳜鱼腌制时需要恒温恒湿,适合徽州山里的水汽氤氲。而徽商故里的大厨,在酷烈干燥的北京,反复试验也获得了成功。这里的腌鲜鳜鱼,鱼肉呈蒜瓣状,泛出偏粉的红润,芳香扑鼻。

6、毛豆腐,是徽商故里另一个招牌,不仅仅是味道,发酵的细节与外形都掌握得恰到好处。这里豆腐表层最长的菌毛可以达到近一厘米。现场油煎,不仅是味觉享受,也是视觉和嗅觉的享受。顺便说,北京很多徽菜馆,都拿上面两道菜做招牌,而这家最传统、最经典。

7、徽商故里现在在北京开了很多分店,我最喜欢后海那家。更好在三楼,小包间,四人台,还有一小节晒台,一面拥揽北京的晨钟暮鼓,一面坐看什刹海的纸醉金迷。

8、再说皖中,江淮之间的饮食,较皖南要清淡些。合肥是安徽首府,合肥驻京办楼下的同庆楼,尽管字号来源于芜湖,但更多是为了满足来京出差的合肥人口味(再说合肥和芜湖原本也没有多大差别)。主打名菜,肥西 *** 鸡汤。这道菜的名字最早来自合肥口音的段子,“肥东到肥西(si),买只 *** 鸡(zi)”,肥西 *** 鸡汤从来不是单独登场的,一定要配安庆的炒米。这样一来,合肥的名菜勾连起长江边安庆人的年俗,两厢欢喜。

9、清蒸野生大白丝是同庆楼的另一道名菜。巢湖三白之一的白丝鱼,简单清蒸已是极好,出锅前淋上数小时熬制的鸡油,这才是这道菜在调味上与其他地域清蒸鱼的不同所在。同庆楼还有一道我喜欢的点心,是小笼鲜肉汤包,一点不比淮扬馆子逊色。

10、安徽的西部也是山区,我外婆家就在大别山深处。小时候,每年春节都能收到外公寄来的腊鱼腊肉,味道至今难忘。有一天,在鼓楼外的云麓轩吃了他们的腊味糍粑,一问,果然来自六安,大别山菜,藜蒿、水芹、马齿苋,各种新鲜野菜,让人心动。大别山的风味有些湖北菜的影子,比如珍珠圆子、糍粑,把主食做的像菜肴一样有滋有味,应该说是物质匮乏时代留下的遗产吧。可惜这家六安馆子去年改头换面,叫做“徽州小镇”,是不是改做皖南风味了呢?反正我后来也没有去过。

11、长江流经安徽的部分,古称皖江,沿岸的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都是安徽比较富裕的码头城市,菜品以江鲜见长。这里介绍一家北京的马鞍山菜馆,万丰路美食街的梦都酒家。

12、马鞍山是安徽最年轻的城市,同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西楚 *** *** 的地方在这里,李白也是在这儿喝酒喝死的,餐厅老板来自马鞍山下属的和县,刘禹锡写《陋室铭》的地方。这位年轻人特别爱动脑筋,他们的菜根据现代人的口味做出了许多妥协、调和,可以说是北京新派徽菜的 *** 。

13、比如,这里的臭鳜鱼需要经过两次物理脱盐的过程,比经典臭鳜鱼更容易让北京人接受。改良后的铁板鳜鱼,没有那么咸,剁成大块干烧,入味更加容易,烹饪时间不需要那么持久,换一个说法,也就是营养成分保留得更多。梦都酒家另一道让人印象深刻的菜是刀板香。腌腊肉切薄片,用香樟木板子衬底,让肉自然吸收木头的香味,成就极好的下饭菜。在北京的安徽馆子,大多以徽州菜做招牌。零星会点缀一些安徽其它地方的小吃,像淮南豆腐、怀远全鸡、蒙城烧饼、吴山贡鹅、涡阳贡菜、符离集烧鸡什么的。我吃过的大永徽、皖南水乡、商宇徽菜、乌衣小馆、徽府、花亭湖、翰林宴、桐城小馆等等无一不是如此。但没有一家像样的餐厅,敢以淮北菜为主,这和安徽北部的饮食习惯有关。

14、淮河沿岸以及淮河以北,口味实际上偏中原,主食从稻米变成了面食,菜肴也有点鲁菜、豫菜、淮扬菜四六不靠的感觉,特征没有皖南那么明显,更难以成体系,因此只能开淮南牛肉汤和太和板面那种专业小门店。牛肉汤这东西也实在没有办法高大上,它要带着镬气吃,只适合小店铺。北京大概有70-80家淮南牛肉汤馆子,烹饪水平基本要看厨师心情。最重要的,无论原料还是消费人群,都没有办法和1000公里外的淮南相比。

15、所以,偶尔我想吃点老家的童年滋味,只能让父母辛苦一下,或者找比较接近的徐州风味餐厅解馋。不过也有例外,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红轩中餐厅,华贵的菜单之外,暗藏着秘密。你只需要订座时问一句“王福顺师傅今天当班吗?”如果答复是肯定的,你就能吃到地道的淮北风味,比如盐豆涨蛋、炒小公鸡、蒜米鸡蛋,还有水烙馍和糁汤、胡辣汤……食材简单,味道醇厚。

16、至于这些菜是什么味道,篇幅有限,不多赘言,但这些味道对我而言,确实是人间至味。

17、喜欢美食的朋友们,欢迎加入我的饭局!

二、苏菜、闽菜、浙菜、徽菜有什么区别

1、江苏菜简称苏菜,为中国四大名菜。由于苏菜和浙菜相近,因此和浙菜统称江浙菜系。主要以南京、扬州、苏州、淮安、徐州、海州六种地方菜组成。早在二千多年前,吴人即善制炙鱼、蒸鱼和鱼片。一千多年前,鸭已为金陵美食。南宋时,苏菜和浙菜同为“南食”的两大台柱。苏菜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保持原汁,风味清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

2、在清代的时候,苏菜流行于全国,相当于现在川菜、粤菜的地位。苏菜中的一支——淮扬菜系曾为宫廷菜,目前国宴中的大多数菜肴仍属于淮扬菜。因此,淮扬菜亦称国菜。苏州菜系历史上也十分流行。乾隆帝南巡的时候,曾经到苏州的得月楼做客,尝到江南美味后,非常高兴,口称苏州为天下之一食府。

3、南京菜口味和醇,玲珑细巧;扬州菜清淡适口,刀工精细;苏州菜口味趋甜,清雅多姿。其名菜有烤方、水晶肴蹄、清炖蟹粉狮子头、金陵丸子、白汁圆菜、黄泥煨鸡、清炖鸡孚、盐水鸭(金陵板鸭)、金香饼、鸡汤煮干丝、肉酿生麸、凤尾虾、三套鸭、无锡肉骨头、陆稿荐酱猪头肉、沛县狗肉等。

4、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常以福州菜和厦门菜为底部。厦门菜具有浓厚的闽南地方特色,其烹调特点是:汤菜要清,味道要淡,炒食要脆擅长烹制海鲜佳肴。其烹调技法以蒸煎、炒、熘、焖、炸、炖为特色。

5、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经历了中原汉族文化和当地古越族文化的混合、交流而逐渐形成。根据闽侯县甘蔗镇恒心村的昙石山 *** 遗址中保存的 *** 时期福建先民使用过的炊具陶鼎和连通灶,证明福州地区在500年之前就已从烤食进入煮食时代了。福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旅外华侨从海外引进的新品种食品和一些新奇的调味品,对丰富福建饮食文化,充实闽菜体系的内容,也曾发生过不容忽略的影响。福建人民经过与海外、特别是南洋群岛人民的长期交往,海外的饮食习俗也逐渐渗透到闽人的饮食生活之中,从而使闽菜成为带有 *** 特色的一种独特的菜系。

6、闽菜又称福建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最早起源于福建闽侯县,在后来发展中形成福州、闽南、闽西三种流派。福州菜包括泉州、厦门菜,菜肴淡爽清鲜,重酸甜,讲究汤提鲜,闽南菜包括漳州一带,讲究作料调味,重酸辣:闽西菜包括长汀及西南一带地方,偏重咸辣,烹制多为山珍,带有山区风味。故此,闽菜形成三大特色,一长于红糟调味,二长于制汤,三长于使用糖醋。这一传统即使进入上海,尽染海派风味后,依然未变。闽菜是20年代初进 *** 上海的,前几年仅剩一家闽江饭店,现在经过网点调整,闽江饭店已成历史了,只有都城大酒家还有闽菜供应。除了招碑莱“佛跳墙”外,还有七星鱼丸、乌柳居、白雪鸡、闽生果,醉排骨、红糟鱼排等等,均别有风味。

7、浙江菜,简称浙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其地山青水秀,物产丰富佳肴美,故谚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浙江省位于我国东海之滨,北部水道成网,索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西南丘陵起伏,盛产山珍野味。东部沿海渔场密布,水产资源丰富,有经济鱼类和贝壳水产品500余种,总产值居全国之首,物产丰富,佳肴自美,特色独具,有口皆碑。

8、浙江东濒大海,有千里长的海岸线,盛产海味,如著名的舟山渔场的黄鱼、带鱼、石斑鱼、锦绣龙虾及蛎、蛤、虾、蟹,还有淡菜、象山青蟹、温州蝤蛑和近年发展的养殖虾等。浙北是“杭、嘉、湖”大平原,河道港叉遍布,著名的太湖南临湖州,淡水鱼名贵品种,如鳜鱼、鲫鱼、青虾、湖蟹等以及四大家鱼产量极盛。又是大米与蚕桑的主要产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西南为丛山峻岭,山珍野味历来有名,像庆元的香菇、景宁的 *** 。中部为浙江盆地——金瞿盆地,即金华大粮仓,闻名中外的金华火腿就是选用全国瘦肉型名猪之一的“金华两头乌”制成的。加上举世闻名的杭州龙井茶叶、绍兴老酒,都是烹饪中不可缺少的上乘原料。

9、浙菜富有江南特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著名的地方菜种。浙菜起源于 *** 的河姆渡文化,经越国先民的开拓积累,汉唐时期的成熟定型,宋元时期的繁荣和明清时期的发展,浙江菜的基本风格已经形成。

10、浙江菜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同时也受资源特产的影响。浙江濒临东海,气候温和,水陆交通方便,其境内北半部地处我国“东南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河汉密布,盛产稻、麦、粟、豆、果蔬,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四季时鲜源源上市;西南部丘陵起伏,盛产山珍野味,农舍鸡鸭成群,牛象肥壮,无不为烹饪提供了殷实富足的原料。特产有:富春江鲥鱼,舟山黄鱼,金华火腿,杭州油乡豆腐皮,西湖莼菜,绍兴麻鸭、越鸡和酒,西湖龙井茶,舟山的梭子蟹,安吉竹鸡,黄岩蜜桔等。丰富的烹饪资源、众多的名优特产,与卓越的烹饪技艺相结合,使浙江菜出类拔萃地独成体系。

11、徽菜来自徽州,离不开徽州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提供的客观条件。因处于两种气候交接地带,雨量较多、气候适中,物产特别丰富。黄山植物就有1470多种,其中不少可以食用。野生动物,栖山而息,徽州是山区,种类就更多。山珍野味,构成了徽菜主佐料的独到之处:花茹、蘑菇、平菇、香菇、白木耳、 *** 、石耳与高山石耳,蕨菜、黄花菜、金针菜、水芹菜,这些过去全都是野外生、野外采。竹笋一项就有十七种,品种有异,吃法不同、切法不同、配料不同。可食野菜与各种花、茎、杆,大量入徽菜谱。就豆腐来讲,有水豆腐、毛豆腐、臭豆腐、观音豆腐、腊八豆腐以及橡子豆腐等。至于野味,徽州野生动物(不包括虫类)有374种,其中兽类86种、鸟类210种、爬行类52类、两栖类26种。野兔、 *** 、黄麂、黑麂,穿山甲、娃娃鱼,石鸡,狸子、水獭,以致熊、豹、天马。鱼类更是丰富多样,黄山的锦鱼、鱼,原就很稀少。当年还有一种可以飞上树的翼鱼,都是味道为鲜美的珍品。不少珍禽异兽,现已纳入国家保护范围,也还有不少列入食谱如喂养的 *** 、野兔、家养的乌骨鸡,似鸭非鸭的,都保存着浓浓的野味。

12、由于徽州医学发达,明清两代中有七百多位中医学家有六百多部医著。健身强体食谱的 *** 膳,早就纳入徽菜。如枸杞子炖乌骨鸡、 *** 炖百合、紫苏炒瘦肉、沙炒银杏果等等。

三、徽菜 *** 菜有哪些

徽菜是我国的八大菜系之一,所以说到徽菜,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陌生,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徽菜的10大经典菜品!下面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臭鳜鱼是徽州的传统名菜,徽州菜的 *** 之一,在徽州本地土话中有臭的意思。这“风味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肉质鲜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俗名臭鳜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

一品锅是徽州山区冬季常吃的特色传统美食,属于火锅类。此菜乡土风味浓,味厚而鲜, *** 食欲。相传,此菜由明代石台县“四部尚书”毕锵的一品诰命夫人余氏创制。

毛豆腐是徽州传统名菜素菜之珍品,以其特有的风味在徽菜中独领 *** 五百余年。此莱利用豆腐条进行人工发酵,让其表面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经煎、烤、炸后呈虎皮花纹而得名。

徽州山区传统名菜;竹笋是徽菜中的一味山珍,传统烧法中,一般都用腊肉和竹笋一起炖烧,故又称为腊香问政笋;问政山笋在所有的笋味中较为鲜嫩,但不够香,加上香肠、香菇等增香,则弥补了不足,这道菜就称为两香问政山笋,是黄山春季时令菜。

肥西 *** 鸡汤是道地的安徽肥西气度传统名菜,属徽菜系,细火慢炖而成,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清澈味香,鲜嫩不腻,稀稠适中,老少皆宜。

稻草肉也叫稻草扎肉,是传承了 *** 的徽州美食,是用稻草或玉米叶将五花肉 *** 起来做成红烧肉,即可以避免熟烂的肉块碎掉,同时也可以让肉块带有稻草或玉米叶的香味,让红烧肉不再是单调的甜腻味道,是徽州地区年夜饭的必需品。九香稻草肉也是众多食客到安徽人家必点的徽州菜品之一。

皖北粉丝包,徽菜中的美味面食,皮劲道透明,煎后薄脆酥香,煎包内馅的粉丝弹 *** 十足,加上蔬菜的爽脆,肉末的鲜香,让 *** 罢不能。

腊味合蒸,是安徽地方传统名菜,属徽菜系。是以腊猪肉、腊鸡、腊鱼、鸡汤和调料,下锅清蒸而成。做法简单,其腊香浓重、咸甜适口、柔韧不腻。2018年“腊味合蒸”被评为“中国菜”安徽十大经典名菜。

大观园烤鸭是安徽省人们较喜爱的特色菜肴之一,始创于清朝年间。其以巢湖麻鸭为原料,配以八角、花椒、 *** 、小茴香等约30种中 *** 和调料,先熏后卤, *** 而成。选料精细, *** 考究,工艺复杂,先熏后卤,天然烟熏芳香。成品鸭金黄油亮,皮脂厚润,肉质鲜嫩,醇香味美。

此菜以鱼头、虾为主料,通过蒸的做法 *** 而成,在徽州与沿江一带不仅作为筵席大菜,而且特别身体虚弱的人群食用。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徽菜 名菜 排名 十大 稻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