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雕刻之乡 牌楼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中国木雕之乡是哪里,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雕刻之乡 牌楼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中国古代十大牌坊
1、歙县棠樾牌坊群,中国十大牌坊之首,位于安徽省歙县郑村乡棠樾村。
2、国子监琉璃牌坊,是全国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修建于乾隆四 *** (1783年)。
3、孔林牌坊,矗立在曲阜城北门至孔林的神道中段,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清雍正十年(1732)重修。
4、须弥福寿之庙牌坊,位于承德避暑山庄的北边,琉璃牌楼是庙里前后的分界线。
5、灵寿透雕石牌楼,位于河北省灵寿县城北关西街,建于明崇祯十四年。
6、普陀宗乘之庙琉璃牌坊,为乾隆时期盛行的三间四柱七楼样式,正中匾额上刻有普门应现四字,为乾隆御笔,意思是普度众生之门。
7、内 *** 坊群,分布在四川省隆昌县城北关和南关,均置街尾,遥相呼应。
8、五台山龙泉寺石牌坊,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台怀镇九龙岗山腰。该牌坊为三间四柱三楼歇山顶,精雕细刻,惟妙惟肖,工艺繁密,为牌坊中的精品之作。
9、古隆中石牌坊高约六米,长约十米,其建造材料为青石开榫组装而成。
10、大三巴牌坊,位于 *** 大巴街附近的小山丘上,是1637年竣工的圣保禄大教堂的前壁,雕刻精细,巍峨壮观。
二、关于新乡市石牌坊的来历
1、新乡石牌坊已经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与在当地居住几百年的赵家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2、第10代赵家子孙赵珂,由山西铁货商人王泰来协助开始经营铁货生意,逐渐壮大,后来成为当地的首富,赵珂虽为富商但心地善良,经常帮助乡邻,在当地威望极高。
3、清朝初年 *** *** 时,有人举报赵珂供养百余壮丁,有 *** 之心。皇上派人调查后,发现百名壮丁原来是赵家的看门护院之人,并得知赵家七辈没有分家,家庭和睦,非但没有查处,还准许赵家修了七世 *** 坊(石牌坊)以光耀后代。
4、现在的牌坊街原来并没有名字,石牌坊修建之后,就给街起了个名字,叫牌坊街。
5、至赵家第15代,赵珂的孙子赵浚当上了河北保定县的知县,赵浚为官清廉,深爱百姓。由于保定县是个穷县,每到向朝廷完粮纳税时,总完不成任务,赵浚便回家卖地,用卖地的钱向朝廷纳税,如此下来,赵家逐渐陷入困境,赵家后代只好搬出饮马口,到现在的周村赵家亲戚处艰难度日。
6、赵家家境虽然自此困顿,赵浚却落了个“赵青天”的好名声。虽然赵家已经没落,但屹立不倒的石牌坊却记载着赵家先人的功绩。
7、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老百姓俗称它为牌楼。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察分析,牌坊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8、其实牌坊与牌楼是有显著区别的,牌坊没有“楼”的构造,即没有斗拱和屋顶,而牌楼有屋顶,它有更大的烘托气氛。但是由于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而且又多建于宫苑、寺观、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再加上长期以来老百姓对“坊”、“楼”的概念不清,所以到最后两者成为一个互通的称谓了。
9、牌坊在古时候其实就是一个门的称谓,但是到什么时候确定它为牌坊的呢,这要从唐代说起。唐代,我国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
10、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 *** 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后来因为门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只剩下现在这种形式,于是老百姓逐渐地称这种坊门为牌坊。
11、中国的古人立牌坊是一件极其隆重的事,每一座牌坊都蕴 *** 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而这些内涵和象征,主要是通过牌坊上雕刻彩绘的各种图案花纹,用隐喻手法表现出来的。例如牌坊上常有这些图案:
12、(1)龙凤:与皇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龙乃百兽之尊,是封建社会中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的象征;凤乃百鸟之首,封建社会中常用来作为高贵的皇后的象征。
13、(2)蝙蝠:因“蝠”字与“福”字谐音,因而成为好运气和幸福的象征,人们常常以五只蝙蝠组成图案雕绘在牌坊上,以象征长寿、健康、富裕、平安、人丁兴旺及子孙满堂等五种天赐之福。
14、(3)鹿:与“禄”字谐音,常被用作牌坊雕绘的图案,以象征升官晋爵、 *** 厚禄。
15、(4)鱼:与“余”谐音,常与水塘、荷莲一起组成图案被雕绘在牌坊上,以象征金玉(鱼)满堂或连(莲)年有余;同时,鲤鱼跳龙门又是读书人金榜题名、荣登仕途的代名词,因此,鲤鱼腾浪也常被用于雕绘牌坊的图案,以象征科举及第、金榜题名。
16、松、鹤、龟、麒麟、荷花、荷叶、牡丹、如意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花卉和器物也常被刻绘在牌坊上,表达长寿、幸福、健康、吉祥、如意等丰富内涵。
17、除了这些动植物的图案外,牌坊更大的特色还有“坊眼”。比如北京中山公园进口出的牌坊,上面就有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字,为的就是表明这座牌坊的建造对象和建造原因,否则就失去了建造的意义和价值。
18、另外还会在牌坊上注明牌坊是为谁建的、为什么事建的、由谁建的和什么时候建的等内容,有的还会题写对联。这些文字,都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人们的人生理念及封建礼教、传统道德观念的集中表现。
19、但是,在等级 *** 森严的过去,立牌坊是一件极为隆重、极不容易的事。根据当时的规定,凡是进入国子监读书和获得举人以上功名的人,方可经地方官府审核批准后,由官方出资建功名坊。至于立贞节牌坊、仁义慈善牌坊、功德牌坊者,要求就更严格,须经当地官府查核实后逐级呈报,最后由皇帝 *** 恩准,或由皇帝直接封赠,方能建造。
20、即使允许建造,建造什么规格的牌坊,也有严格的等级 *** ,如只有帝王神庙、陵寝才可用“六柱五间十一楼”,一般臣民最多只能建“四柱三间七楼”;但孔庙的“万古长春”坊仅是一个破例,因为人家可是“孔圣人”。所以在当时来说,如果一个人能获得皇帝降旨建造牌坊,那对这个人、这个家族乃至这个地方来说,都是一种至高无上、无与伦 *** 殊荣。
2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世 *** 坊
22、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解读中国古牌坊
三、牌楼和牌坊有什么区别吗
1、牌坊,又名牌楼,古时又叫绰楔,绅楔等。
2、随着时代不同,逐渐发展出牌楼的形式,牌楼可以看作牌坊的高级形式,前面已提到了两者区别,但是两者在称呼上没有严格的界定,往往可以通用。
3、关于绰楔,绅楔,“绰”《辞海》释义为宽、缓。“绅”《辞海》释义为古代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借指士大夫、官宦之家。“楔”《辞源》释义为门两旁的木柱。所以绰楔、绅楔的意思是家境宽绰的,如士大夫、官宦之家,其家大门所立的木柱,这包含了一种旌表的意思,折射出牌坊非一般之物。
4、目前,学术界关于牌坊的起源没有形成统一看法。关于起源时间上,有说“起源于汉代”、有说“始建于唐代”、还有说“牌坊起于宋而盛于清”,而又有学者根据衡门推断牌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中叶。
5、牌坊的产生和中国传统的户籍 *** 有着密切的关系。
6、商朝时期出现井田制,到西周时期井田制发展成熟。井田是将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或 *** 井田,并要交纳一定赋税。
7、在井田制这种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社会里,人们逐渐产生了伴随井田制的基本组织“邑里”。《墨子·尚贤中》已有邑里的相关记载,“凡所使治国家,官府,邑里,此皆国之贤者也。”邑里,即为乡里。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乡村便有可能出现了经纬向的布局形式。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人们的生产力逐渐提高,井田制逐渐瓦解,产生了闾里制。
8、人们以闾为基本的居住单位,在闾里,有十几到几十户人家。这些人家被闾里的外墙包围着或者是这些人家的住房坐落成了一个组团。随着都城建设的日趋完善,闾里 *** 逐渐成为我们所熟知的里坊 *** 。
9、里坊一般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命名,如唐长安时期的“永安坊”“开明坊”,这些名字都会写于坊门上。而根据表闾 *** , *** 之时要把事迹和名字刻在木牌上挂在坊的门上。此后这种表彰形式一直沿用下来。
10、到了明清时期,所谓的里坊 *** 早已不复存在。而作为表彰形式的重要载体与角色的坊的门留了下来。并且此事得到了大力弘扬,各种装饰也追加了上去。在群体关系上,通常位于建筑群体前部作为标示 *** 建筑,或群体内部作为 *** *** 场所。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牌坊了。
11、北京民俗/近知北京风物,远播四海民俗
12、北京民俗版权作品转载与合作及交流民俗,请加微信:beijingminsu
关于雕刻之乡 牌楼和中国木雕之乡是哪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