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厂之乡(混凝土预制品工厂)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预制厂之乡这个问题,混凝土预制品工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西沟乡的基本简介
  2. 白云湖镇的建制沿革
  3. 佐坝乡的行政区划

一、西沟乡的基本简介

西沟乡位于平顺县城南,乡 *** 驻地距县城6公里。全乡国土面积94249亩,耕地面积4470.3亩,人均0.56亩。辖14个行政村,22 *** 户,7768口人,分居33个自然庄。 *** 委下设19个支部,59个 *** 小组,544名 *** 员。2006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49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80元;粮食总产量1260吨,人均占有粮162公斤;主要农作物是玉米、谷子、马铃薯和小杂粮;主要林产品有核桃1800亩、花椒35亩、苹果、黄梨、桃树等水果林760亩。有可开发林地面积39560亩,其中现有以油松为主的用材林22848亩。

西沟乡涌现出一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著名劳模李顺达、申纪兰、郭玉恩,可谓劳模之乡。特别是全国著名劳模,一至十届 *** *** ——申纪兰,几十年如一日,忠于 *** 、忠于人民,不离群众、不离劳动,在她老人家身上集中体现了太行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被称为“ *** 国的见证人”。

西沟是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长治市 *** 政干部廉政教育基地,是全国旅游观光农业示范点、山西省森林公园,西沟乡为全省文明乡镇。西沟展览馆、西沟金星塔、西沟“三里湾赵树理创作基地”、西沟陈卿故里,别具特色,使国内外宾客、各级领导、专家学者涌流不断,使西沟呈现出人与社会和谐的无穷魅力。

西沟乡境内沟壑纵横、山梁交错、波澜起伏,在生态绿化覆盖的衬托下显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全乡14个行政村由平龙公路贯穿南北,古石公路连接东西。现有西沟铁合金厂、纪兰核桃露饮料有限公司、潞安石业建材、东坡预制厂等乡、村企业;有西沟、川底、南塞、申家坪、赵店5所小学,460名 *** 。乡级卫生院和14个村级卫生所;乡级 *** 校、乡级 *** 化技术学校等设施阵地配套齐全。

在新农村建设上,全乡先后完成了墙面白化110万平米,绿化美化83亩,通道绿化14公里,栽植桧柏、国槐6200棵,硬化道路4000米,街巷硬化3000平米,修筑水渠4500米,护栏杆2000米,新建霓虹灯标志牌7个,大型广告牌3处1100平方米。尤其是沿平龙线两侧9村,通过路面硬化、墙面白化、通道绿化、街道亮化、环境美化等工作,整个村容村貌均发生了根本 *** 变化,建成了一个蓝天白云、青山绿地、墙白屋美的新西沟。

在基础设施方面,全乡14个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庄庄通、街街通、户户通。投资25 *** 万元,对西沟110 KVA输变电站进行了扩容,对西沟10千伏输变电路进行了绝缘改造、农网改造和低压整网,共完成14个台区、1887户;打成了西沟深水井,完善配套了韩家深水井,新建了六处饮(供)水工程,石埠头、赵店、下井等六个村实现了自来水入户;全面实施西沟小城镇规划,新建了石埠头、池底、东峪沟、老辉沟、沙地栈、青行头、韩家等 *** 小区;对西沟程控 *** 进行了扩容,新增 *** 300余门,总装机容量达到了600多门。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闭路,户户有电视,全乡14个村实现闭路电视进村入户,现在沿平顺公路两侧各村均可看到40个节目。新建了申家坪剧场,对文化站设施进行了配套,建成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 *** 农村办学体制和机制,实行了集中办学,撤并了西沟、申家坪初中、龙家小学等9所中小学,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建成了乡卫生院综合门诊楼,推行了新型农民合作医疗 *** ,医疗卫生条件彻底改善。

二00六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4910万元,比上年增长18%,比2001年增长67.6%;乡村企业总产值63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比2001年增长120%;财政收入达到了350万元,比上年增长47%,比2001年增长 ***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480元,比上年增长10%,比2001年增长25.5%;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总产均保持在 *** 万公斤左右;人口与计划生育全面实行优生优育,奖励优生,处罚超生的政策,五年少生204人,人口出生率8.32‰,人口与计划生育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

西沟乡位于平顺县城南,是全国著名劳模、一至十一届 *** *** 申纪兰的家乡。这里先后走出了李顺达、申纪兰、郭玉恩等全国劳模,这里孕育并传承着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的纪兰精神,被誉为劳模之乡、红色西沟。

二、白云湖镇的建制沿革

白云湖镇于1985年9月撤区并乡时由原宁家埠区的白云湖乡和原水寨区的高桥乡合并而成,当时命名为白云湖乡,1996年10月,经省 *** 批准,撤乡设镇,改为现称,并沿用至今。白云湖镇位于章丘市西北部,东依宁家埠镇,西临历城区,南靠龙山街道办事处,北与水寨镇、 *** 寨镇接壤。距市治明水19公里,距济南机场10公里,潘王公路、济青公路与济青高速公路出其左右、穿其肘腋,镇内有“三纵五横”的硬化路 ***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

全镇镇域面积56.04平方公里,境内有白云湖,湖区面积17.4平方公里,水面面积7.5平方公里,水深1—3米,容量8000余万立方米。镇 *** 驻地牛码村,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季风区中的 *** *** 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历年平均日照2 *** 7.6小时,平均气温12.8℃,年均降水量600.8毫米,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无霜期1 *** 天。白云湖镇自然资源丰富,以广阔水面为基础的水产养殖发展迅猛,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白云湖镇是山东省规模更大的淡水养殖连片开发基地和济南市旅游开发重点乡镇。

2006年,全镇辖石珩、苏码、高桥3个办事处,22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8544户、3.29万人,境内财政收入38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50元。在市委、市 *** 的正确领导下,全镇紧紧围绕打造现代生态旅游名镇的目标,坚持树立和落实 *** ,团结带领全镇人民,突出新农村建设、都市农业、 *** 引资、旅游开发、城镇建设、班子建设六个重点, *** 创新,跨越发展,全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科学和谐发展格局已经初步构建。关于白云湖的由来,有一段凄婉感人的民间传说。王母娘 *** 小女儿在人间游玩,无意间丢掉了一支金簪,被当地一青年书生捡到,归还了她。在交往中,公主对书生心生爱慕,后情深意笃,结为夫妇。后来书生考取了功名,回故乡做官,将乡邑改为“下配城”。公主下嫁违犯天条,早晚会被王母获知,在生育了儿女,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同时,他们内心时常浮现隐忧。在一个阴沉的傍晚,有位先知扮作卖油郎,扯着嗓子叫卖:“卖油喽!一葫芦四两,四葫芦半斤。”满城人纷纷来买“四葫芦半斤”,只有公主买“一葫芦四两”。卖油郎对公主说:“你心眼真好!”“三天后这座城将会塌陷。”公主已有预感,但她留恋人间的 *** 生活,始终不肯离去。

三天后,全城的人都逃亡了。王母娘娘带着天兵天将把公主捉回了天宫,又命土地下陷了“下配城”,这里就变成了一片 *** 。公主的丈夫和孩子思念亲人,不忍离去,日夜在湖边守候。后来丈夫化作了垂柳,一双儿女化成了芦苇和荷花,一代代在此生长繁衍。因湖的上空常有白云悠悠飘过,人们说,那是公主前来看望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以后此湖便名为“白云湖”。白云湖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沛,各种农作物适应 *** 强,是黄淮海平原重要的农业开发区和全市主要产粮区,以农作物种植、水产养殖、苗木种植、畜牧为主。大力加强以黄淮海平原开发和世行 *** 项目二期工程为主的农田综合治理,20年间开发节水高产粮田1.6万亩,铺设地下管道100公里,铺设田间生产路20公里,植树4.5万株,基本实现林、田、井、渠、路、房六配套,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2006年,全镇耕地面积2406公顷,良种推广面积达到1333公顷,有大中型农用拖拉机200台,联合收割机5台,农业机械总动力4.14万千瓦,粮食总产2.38万吨,其中农业总产值29198万元,农业增加值15155万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10.3倍、11倍。

1985年,撤区设乡,原宁家埠区白云湖乡和水寨区高桥乡合并成立白云湖乡。时境内有乡办企业5家,即造纸厂、两处磷肥厂、建筑队、预制厂。乡办企业职工265人,年产值300万元,利润30万元;村办企业16家,职工210人,年产值400万元,利润40万元。1986年,全乡工业总产值800万元,其中乡办企业6家,从业人员302人,年产值400万元。1988年,全乡工业总产值980万元,其中乡办企业产值500万元,村户企业产值480万元。 19 *** 年3月,乡 *** 委、 *** 制定《绩效工资制实施意见》,实行按劳取酬。1993年,乡 *** 委、 *** *** 《村办企业年实施方案》,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村办企业发展。章历村拔丝厂、韩码村轧钢厂、牛码村面粉厂等一批村办企业相继建成。是年,全乡工业总产值1100万元,其中乡办企业产值600万元,村户企业产值500万元。 1994年,乡 *** 委、 *** 制定《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经济的意见》,鼓励、支持、促进个体 *** 经济发展。是年,全乡完成工业总产值1350万元,其中乡办企业产值650万元,村户企业产值700万元。 1996年,乡办工业企业4家,村办工业企业14家,户办工业企业118家,从业人员939人,工业总产值821.7万元。2002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59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59万元。

1997年,撤乡建镇,镇 *** 委、 *** *** 《关于引办企业的暂行规定》。对引办者奖励措施、投资者优惠政策作了明确规定,引进引办工作成为全镇发展工业的中心工作。1998年,镇办工业企业以破产改造和引进引办为重点,对长期负债经营的8处镇办企业依法实施破产,减负 1860万元,盘活存量资产 *** 0万元,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 《关于项目、资金、技术、信息引进实行优惠政策的暂行规定》,在 *** 、融资、用电、用水等方面提供优惠,加大 *** 引资力度。是年,有镇办企业11家,村户企业349处,工业总产值12410万元。2000年,村办企业7家,户办企业306家,从业人员960人,工业总产值8000万元。2002年,确定以引进引办为总抓手的工作思路,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参加各种形式的洽谈会、 *** 会、博览会,全年引进资金1400万元。引进山东光合科技有限公司种苗生产基地、济南森泰公司生态林基地,进一步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立足绿色环保,引进济南金土地科技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利用原造纸厂和织布厂闲置车间厂房,在原造纸厂基础上引进济南佳融化工有限公司,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被批准为限额以上企业,填补了该镇限额以上企业的空白。在原织布厂基础上,从哥伦比亚引进了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济南希布罗日用品有限公司,实现全镇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零的突破。 *** 《关于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奖励政策的规定》,把全年引进引办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位,落实到人;并制定奖惩政策,推动引进引办任务的完成,调动起了全镇引进引办工作的积极 *** ,形成了“千军万马 *** ,千方百计 *** ”的工作局面,加快了全镇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年,引进工业项目2个,利用闲置厂区引进项目4个,改制企业1处。全镇共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760万元,增加值720万元,利税450万元,利润183万元,出口总值25万美元。是境内资源优势之一,1987年,实施 *** 粮食计划署水产开发项目(WFP—中国2814项目白云湖分项目),共建成鱼池666.67公顷(属白云湖566.67公顷),建成了全省更大的淡水鱼 *** 。1988年建成长达15公里的引黄东干防渗渠,黄河水流入白云湖。1997年,实施治涝工程,疏浚引排水渠17条、20公里,新建、修复桥涵20座。实施“上粮下渔”工程,投入“两工”288万个,搬运土方959万方,改造涝洼地6300亩,建成 *** 0个精养鱼池。2001年,大力实施了“双增”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143万元,新建成了一处占地面积1500亩“上果下鱼”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新改建甲鱼池10 *** 亩,挖树穴88000个,栽植各类果树88000棵,栽植花卉3010株,整修项目区内道路12410米,清除淤泥14万方,较好地实现了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双增”目标。2005年,投资215万元,建设了“高效渔业开发示范园”,可实现年纯收益420万元,使园区内农民年增收14000元。建立了淡水水产研究所、特种 *** 、白云湖特种水产品有限公司、渔业协会,促进了全镇水产养殖业整体实力的提升。2006年,全镇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51万亩,水产总量7163吨,渔业总产值1.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5%;单位面积增加值1450元/亩,是种植粮食作物的5倍;渔业贡献的人均纯收入1.24万元,是全镇人均纯收入的2.16倍。大力发展苗木种植业,明确了以苗木花卉为主攻方向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路子,2002年引进了山东光合公司格林生态园,2003年引进了山东省 *** 苗木花卉园,育植各种苗木花卉1500万株,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涉及70个科、658个品种,几乎包含我国北方所有的园林绿化优良品种,同时也带动了石珩、石东、石西、石北一批苗木花卉种植专业村。2006年,全镇农田林网面积2325公顷,林木覆盖率达25%。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2003年,建设了杨南、陈家、韩码三处奶牛养殖小区,三处小区占地150亩,奶牛存栏量480头,可吸引400名农村劳动力,年均收入1.1万元。2006年,全镇大牲畜存栏6555头、生猪23512头、羊13722只、家禽171536只,畜 *** 总产值0.4亿元。大力发展蔬菜果品业,2005年,蔬菜总产1.1万吨,比1985年增长1.8倍;果园面积80公顷,果品总产量1300吨,分别比1985年增长6.67倍、52倍。

该公司位于白云湖镇郑码村,注册资金50万元,占地350亩,其 *** 种水产养殖150亩,是白云湖镇淡水鱼高产技术研究和新品种引进、繁育、示范、推广基地。现有鱼池37个,建有高标准温室大棚4个,职工3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技术员4人。主要生产甲鱼(2.5万斤)、河蟹(1万斤)、黄颡(1万斤)、草鱼及其他鱼类共28万斤。“白云湖”牌甲鱼、草鱼,在2003年,经 *** 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检验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有力得促进了市场销售,年收入150万元,年利税在30万元以上。白云湖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沛,气候宜人,为黄淮海平原农业重点开发区。白云湖水域广阔,淡水养殖业发达,建有1.51万亩鱼池,年产各种鱼类7000吨,是全国首批无公害渔业生产基地和全省更大的内陆淡水鱼连片开发基地。特色湖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注册了“白云湖”牌鱼产品、“百脉泉”牌湖产品商标,涉及水产品、禽蛋产品、莲藕产品等多个系列。引进山东省光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333公顷,育植各种苗木花卉1500万株,涉及70个科、658个品种,包含中国北方所有的园林绿化优良品种。建有再生资源市场,是省内更大的再生资源集散地,可同时容纳8000人进市交易,年交易额达1.5亿元左右。白云湖自然风光独特,文化底蕴丰厚,是济南市唯一一处天然湿地,湖区内有千亩红莲、千亩芦苇荡,动物有11种鱼类、62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东方白鹳,二类保护动物有灰鹤、大天鹅等多种鸟类。白云湖风景区由白云湖公园、白云湖乐园和沿湖20公里的柳堤及立体农业观赏园等组成,先后被评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等级旅游区(点)A *** 景区,旅游收入近千万元,旅游业已成为全镇更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优美的自然风光,便捷的交通条件,优越的社会环境和区位优势,为有志之士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 1、水产品白云湖水产品主要由中华绒螯蟹、红螯螯虾、野生甲鱼、淡水白鲳、南美白对虾、南方大口鲶、黄河鲤鱼等30余种。养殖面积12000余亩,总产量达70000kg。因湖水水质优良,环境独特,无污染,所产各类水产品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天然绿色无公害食品。2、蛋制品蛋制品主要有五香咸鸭蛋、无铅松花蛋、松香泥蛋、王中王鹅蛋、怪味鸭蛋、“十八滴油”等鸭蛋系列产品。各类蛋制品均由独特工艺制成,味道独特,品优价廉,是使用和馈赠的佳品。

3、莲类产品白云湖莲藕类产品集观赏、食用于一体,主要有野生荷花、盆栽荷花、睡美莲、美食避暑荷花、白云莲子、白莲藕、莲蓬、野生荷叶等,已成为深受欢迎的文化精品,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美誉和盛名。

4、芦苇制品苇编类制品是白云湖的传统产品,包括苇席、苇箔、苇帘等,用途广泛,是农家不可缺少的工艺制品。

三、佐坝乡的行政区划

辖王岭村、佐坝村、汪昌咀村、得胜村、环湖村、梁岭村、碧岭村、梅园村、新建村、洪岭村、龙门村、振昌村、柳咀村、鱼雁村等14个行政村,人口5.6万。

王岭村,村委会驻地王岭(乡治所在地)。东与柳咀、鱼雁村接壤;南与龙门、洪岭、佐坝村相邻;西与湖北黄梅独山镇的杨塘、严庄等村以一路为界;北与新建、柳咀村相接。国土面积9.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212亩、山场2693亩、水面600亩。辖桥屋、剑楼等48个村民组,1152户4998口。有小学一所,小二型水库二座(杨塘、车木岭),寺庙二座(灵鹫庵、颜公寺),石灰厂一个和村办临场一个,有大量山场,宜果宜林宜牧,已栽种经果林560亩,其中枣树200亩。

佐坝村驻地佐坝街,距乡治王岭6公里。东与龙门、梁岭村接壤;南与振昌村相邻;西与洪岭村相接;北与洪岭、龙门村毗邻。国土面积4.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 *** 亩。山场798亩,水面213亩。全村辖罗岭、张西等25个村民组。661户,2874人,全部为汉族。地域为丘陵地区,山场颁布均匀,有村办林场(已种板栗30亩)、梨园(原黄花场已种雪梨40亩)各1个,18门轮窑厂和预制厂各1座,糕点作坊、榨油坊各1个。炕房3座。

预制厂之乡(混凝土预制品工厂)-第1张图片-

汪昌咀村驻地在汪湾组,距乡治王岭10公里。东自联合水库下直通机构咀傅家湖的大河沟为界,与振昌村相邻;南临排湖,与汇口镇隔湖相望;西隔斫刀湖(脚子门)与环湖村相对;北与洪岭村接壤。国土面积7.13mk²,其中耕地面积1845亩,山场418亩,水面800亩,滩涂1000亩。辖潘洲、叶湾等14个村民组。574户,2256人,全部是汉族。

得胜村驻地前进(橙山),距乡治王岭12mk²。东临龙湖,与千岭乡隔湖相望;南临排感诸湖,与汇口镇、洲头乡隔湖相对;西与振昌、汪昌咀村相邻;北与梁岭村相接。国土面积18.25mk²,其中耕地2568亩,山场面积70亩,水面696亩,滩涂5900亩。全村辖得胜、栗树等19介村民组,655户,2819人,全部为汉族。

环湖村驻地杨湾,距乡治王岭10公里。东临乡养殖场(斫刀湖)与汪昌咀相邻;南临排湖与汇口镇隔湖相望;西与湖北黄梅独山镇的东观、张坝村以一路分界,佘咀、东关与湖北黄梅下新职责湖相望;北与梅园、洪岭村接壤。国土面积15mk²,其中耕地面积2779亩,山场340亩,水面1100亩,滩涂1937亩。辖佘咀、桂咀等16个村民组,777户,3552人,除4人为土家族外,其余全部为汉族。

梁岭村驻地高店,距乡治王岭7公里。东临龙湖与千岭乡相望;南与得胜村相邻;西与振昌村接壤;北与佐坝、龙门村毗邻。国土面积7.13m9.25mk²,其中耕地面积1731亩,山场1700亩,水面1405亩。全村辖汪下、祝塘等25个村民组,595户,2152人,除2人为土家族外,其余全部汉族。

碧岭村是宿松县城出入佐坝的之一村.也是105、318国道安徽、湖北出入的之一村。村委会驻地杨坞,距乡 *** 8公里;距宿松县县城4公里;距湖北黄梅县城16公里。东临县大河与孚玉镇南郊村和五里乡六圩村相邻;南与本乡柳咀、新建村接壤;西与湖北黄梅独山镇的界子墩、黎冲、何上、花园村相邻;北与县林场和孚玉镇河西村(现大河村)接壤。国土面积16.25平方公里,其中耕进3502亩,山场5277亩,水面560亩。辖徐塘、杨坞等27个村民组, *** 4户,4025人,除2名土家族外,全部为汉族。境内外有完小、高小各1所,在校 *** 416人,教职工18人,医疗卫生、妇女保健、商(食)品俱全。小二型水库3座(新华、清塘堰、甘塘坞),一座大型提水站(造产站),轮窑厂一座,加油站一个,农业休闲中心两个。

梅园村驻地天鹅孵蛋(文藻烈士园附近),距乡治王岭13 mk。东、北均与洪岭村相邻;南与环湖村接壤;西与湖北黄梅独山镇的东观、严庄、陈大等村,隔一路相邻。国土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14亩,山场1183亩,水面260亩。全村辖石湾、油店等22个村民组,833户,3693人,全部是汉族。境内有完小、高小各1所,在校 *** 470人,教师15人,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商(食)品俱全。小二型水库一座(上邓水库),大型提水站一座(陈咀机站),吉庆庵是全乡最早批建的寺庙。还有建于宋代的规模宏大的戴庵(1946年前后重修改为 *** 庵,1958年拆除),股份制何庄窑厂均座落境内。

新建村驻地在万岭,距乡治王岭约2公里。东与柳咀村相邻;南与王岭村接壤;西与黄梅独山镇黎冲、麻垅、周边等村毗邻(仅一路之隔);北与碧岭村相接。(另有一个村民组是60年 *** 荒点——先锋圩,座落在柳咀村毕屋组,县河东岸,与原六圩青年点及王岭村险峰组相邻,亦属该村的管辖范围)。国土面积9.25mk²,其中耕地面积3725亩,山场面积3196亩,水面309亩。全村辖张湾、叶屋等22个村民组,1030户,4416人,除4人为土家族外,其余全部为汉族。境内有完小、高小各1所,在校 *** 568人,教师18人,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商(食)品俱全。小二型水库(齐傍水库)一座,村办林场2个和窑厂一座,较有名气的庙宇弥勒寺座落境内。

洪岭村驻地洪岭王湾(原洪岭小乡 *** 院内),距乡治王岭6公里。东与龙门、佐坝、振昌村接壤;南与汪昌咀村相邻;西与梅园、环湖接壤和湖北黄梅独山镇的严庄、杨堂村以一路之隔;北与王岭村相接。国土面积7.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76亩,山场100亩,滩涂700亩,水面600亩。辖杨庄、王湾等24个村民组,1129户,48 *** 人,全属汉族。

龙门村驻地竹峦,距乡治王岭3km。东临龙湖与千岭乡相望;南与梁岭、佐坝村相邻;西与洪岭村相接;北与王岭、鱼雁村毗连。国土面积7.72mk²,其中耕地面积2551亩,山场1284亩,水面1365亩,滩涂13 *** 亩。全村辖尤湾、白洋等25个村民组,868户,3752人,除蒙古族1人外,其余全部为汉族。境内有小学3所(其中完小1所),在校 *** 299人,教师12人。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商(食)品俱全。小二型水库3座(尤湾、蔡塘、白洋);大型提水站2座(新屋、白洋)。寺庙一座(茅庵)。村办林场1个,水产养殖企业龙湖荣昌公司座落境内。

振昌村驻地洪屋(破山口),距乡治王岭8km。东与得胜、梁岭村接壤;南临傅家湖与得胜村毗邻;西与汪昌咀、洪岭村相接;北与佐坝村相邻。国土面积4.5mk²,其中耕地面积2678亩,山场625亩,塘堰库水面300亩。全村辖芦咀、洪屋等36个村民组,706户,3083人,除土家族1人外,其余全部为汉族。境内有小学2所,其中完小1所,在校 *** 208人,教师8人,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商(食)品俱全。大型提水站两座(芦咀、枫树咀);村办林场1个,已种桃、梨等果木40亩。柏树窑厂和乡办佐坝窑厂座落境内。

柳咀村,村委会驻地湛峦,距乡治王岭1公里,距宿松县城12公里。东临县大河与王岭险峰组、新建村先锋圩和五里乡门卫虹圩相邻;南隔石湖与鱼雁村相望;西与王岭、新建村接壤;北与碧岭村相接;国土面积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01亩,山场1312亩,水面350亩。全村辖黄传、万屋等26个村民组,978户,4379人,除彝族4人,苗族2人,土家族3人外,其余全部为汉族。境内有辅小(完小)1所,在校 *** *** 1人,教职工29人,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商品俱全。小二型水库一座(工农水库),一座提水站(安咀站),轮窑厂一座和曾载入县志的避水庵(又称塔神庙)。

鱼雁村,村委会驻地六角塘,距乡治王岭2公里。东与九姑圩、柳咀村三角圩霎壤;南临龙湖与龙门、王岭村相接;西与王岭村毗邻;北与柳咀村相连。国土面积5。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86亩,山场380亩,水面4300亩,涌涂110亩。下辖7个村民组,668户,3048人。除彝族2人、土家族1人人,其余全部为汉族。境内有完小一所, *** 312人,教师13人。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商贸一应俱全,大型提水站一座(卓山机站),排灌一座(南圩排灌站),寺庙一座(兴龙庙)。有有既能种粮又能养鱼的小型圩6个,基中南圩面积1300亩,福利圩和再生等圩共1680亩。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预制品 预制 混凝土 工厂 厂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