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道教之乡上饶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的道教大学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我的家乡是江西上饶市万年县富林乡写作文我的家乡
大自然的秀丽风光和前辈们的文明历史,造就了上饶众多特色鲜明的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饶城拥有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2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龟峰;睡美人—灵山;市内有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公园的云碧阁为市区内更高点,可俯瞰信江及市景.西部的鄱阳湖,碧波浩瀚、风光旖旎,建有我国之一个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候鸟保护区”。
目前,上饶市有11个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 *** 旅游区,其中三清山、龟峰、上饶 *** 景区、婺源江湾、婺源大鄣山、婺源灵岩洞、婺源文公山、婺源 *** 湖被评为国家4 *** 旅游区,婺源景区、广丰九仙湖、万年神龙源被评为国家3 *** 旅游区。灵山已成功入选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据了解,2009年三清山、婺源江湾、龟峰创5A景区,铜钹山创4A景区,葛仙山创3A景区的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中心城区景点饭甑山、双塔公园、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三江公园、 *** 公园、市民公园、市民广场、中心广场、庆丰公园。
世界自然遗产--秀美三清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坐落于上饶市东北部。素有“江南之一仙峰”、“黄山姐妹山”、“华东明珠”等殊誉。三清山以自然山岳风光为主,以道教人文景观为特色,已开发的奇峰有48座,怪石52处,景物景观400余处,有植物1088种。景区总面积220平方公里,更高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山南为自然风光: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老道拜月、观音赏曲、神龙戏松堪称世绝。山西以“ *** 西征”为主题的自然风光叫人叹为观止。6月份可观赏高山 *** ,猴头、云锦花开一月三变色,遍布山野。风姿各异的龙潭、玉帘、石涧、三叠泉、冰玉洞等瀑布,具有画龙点睛之功。奇峰虬松、娃娃鱼、熊、獐、鹿、猴、山羊、野猪、火红石鸡使三清山更具有原始风味。我国著名散文家秦牧赞之为“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著名风景名胜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朱畅中高度赞颂三清山“看了三清和黄岳,三清将更胜黄岳”。历代名臣名家王安石、朱熹、苏东坡等都在这里留下足迹。三清山于2008年7月8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七个、江西之一个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上饶北面是中国最美的乡村-朱熹故里婺源,以名震遐迩的“四古”(古树、古洞、古建筑、古文化)和“四色”(“红”-荷包红鲤,“绿”-婺源绿茶,“黑”-龙尾砚,“白”-江湾雪梨)成为近年我国特色旅游的一枝独秀;另有灵岩洞群,怪石、奇洞、美泉、古树,钟灵毓秀,世所罕见。
世界自然遗产--绝美龟峰世界自然遗产、国家4 *** 风景名胜区弋阳龟峰,盆景般镶缀在地区中部,方圆 3.5平方公里内景点集中、景观奇丽,使人目不暇接而留连忘返。龟峰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 *** 旅游区,位于伟大的 *** *** 家方志敏烈士的家乡——弋阳县境内,地处“三山一都一村”(三清山、 *** 山、武夷山、景德镇、婺源)等众多旅游热点的中心腹地,景区总面积39.3平方公里,因其“无山不龟,无石不龟”,且整个景区就像一只硕大无朋的昂首巨龟而得名。龟峰于2010年8月2日被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上饶市第二个世界自然遗产。
饶南仙子--五府山五府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县南部,武夷山北麓,与北部的灵山遥相呼应,又因景色优美犹如仙境,素有“饶南仙子”之誉。五府山地处 *** 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4—18℃之间,年平均降雨量在1880毫米,相对湿度为84%,一年无霜期为235天。五府山上的五府岗为上饶县的更高峰,海拔 *** 1.4米。因其在月明风清之夜,临岗远眺,旧制的江西“广信府”、“饶州府”、浙江“衢州府”、福建“建阳府”、“南平府”等“五府万家灯火尽收眼底”,五府山因此而得名。五府山自然景观丰富,由玉女溪、五指峰、五府岗、天龙谷、圣塘庙五大景区构成。玉女溪发源于五府岗的原始森林处,以秀、灵、奇见长;五指峰险、峻、雄;五府岗高、旷、神,极具一览众山小的风范;天龙谷好似一条“山水画廊”,融“野、幽、峻、险、趣、休闲”于一体,保持了原生态的山清水秀;圣唐庙幽、古、静。景区内山巍、水澈、峰奇、石怪、瀑壮泉清,森林茂密、植被原始、奇峰林立、古木参天,森林覆盖率达95%,主要有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毛竹林、针叶林、高山灌木林、高山草地等6大类。植物种类约有3、4千种,如红豆杉、银杏、鹅掌秋、南方铁杉、紫杉、三尖杉、半枫荷、银种树、水松等,素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动物种类约有200余种,如黑熊、金猫、猴、狍、野猪、獐、山羊、蛇、及各种 *** 等,还有多种类的昆虫,如蝶类,真可谓是动物的“王国”。
睡美人--灵山上饶灵山风景名胜区地处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北部,东邻玉山县,西界横峰县,北接德兴市。 2006年 10月,灵山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为 160平方公里。2009年岁末,灵山被列为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因灵山山脉连绵起伏,犹如一位侧躺入睡的江南 *** 而被誉为“睡美人”。 2008年5月,上饶县启动了灵山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工作,景区规划总面积为 101.5平方公里,并于2009年岁末成功入选。灵山位于我市中心旅游区域,其自然环境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是道、佛二教圣地,道家书列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是一个集度假休闲、观光体验、 *** 朝觐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灵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独特,集自然景源与人文景源于一体,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这里山明水秀,地灵人杰,自然风光奇特,文化底蕴深厚。有世界罕见的环状花岗岩峰林地貌奇观,江南罕见的造型石(倒石)地貌景观,江南更高的花岗岩瀑布,中国更具特色的高山灵石梯田,还有江南颇具影响的民俗文化。其资源特色总体上可以概括为“雄”“奇”“幽”、“幻”、“秀”、“灵”六个字。
东南之一峰--铜钹山铜钹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南部,属武夷山脉东段北麓。清代诗人徐兆伦曾有诗云“兀傲东南之一峰,半开灵境白云中”,从此铜钹山便有了“东南之一峰”的美誉。乡 *** 所在地岭底,地形属小盆地,极似 *** 圣地井冈山茨坪,其中一湾溪水穿街而过,是个风光秀美独特的小山城,距上饶市60公里。整个铜钹山有312多平方公里,山清水秀、石奇竹美。著名的景点如九仙湖、九仙山风景区,为整个铜钹山风景区的精华部分之一;军潭湖、七星湖、条铺湖三个高峡湖。铜钹山景区面积320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广丰县的四分之一。景区自然生态环境十分完好,境内有原始森林3万亩,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木材蓄积量为120万平方米,毛竹林面积10万亩,分布着 *** 的国家一级名贵树红豆杉。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地下蕴藏着多种矿产资源。境内有七星、军潭、条铺三个高峡湖,水光潋滟,风景绮丽;境内还有木城关、支面关、五通关、条铺关、太平关等雄关隘道景观。遍布奇峰怪石,秀山丽水,其中铜钹山尖、七星尖、双峰尖、悟道尖、上加尖、军潭石、老人石、关公石、 *** 下棋等景点,让 *** 连忘返。同时,铜钹山有许多悠久的人文景观,境内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的九仙山 *** 、北宋将领、资政殿大学士枢密院签书院事张叔夜故居。广丰著名的“三岩”之一白花岩,岩中有始建于元代的广福寺,寺内两旁有二十四诸仙石壁画,人物神态各一,造型生动活泼,斯处登高眺望,赣、浙、闽三省尽收眼底。景区内还有远近闻名的广福寺、悟道尖寺、马氏夫人庙;有1931年的广丰苏维埃 *** 旧址和十八勇士跳岩就义的红军岩,是著名的“红色故土”。
中国铜都小庐山--梧风洞梧风洞(也称乌风洞)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大茅山境内,有“小庐山”之称。距德兴市仅19公里,距南昌市262公里,距上饶市102公里,距三清山40公里。相传,古代一位叫梧(乌)风的农民英雄,在此安营扎寨,杀富济贫,故名梧(乌)风洞。唐末黄巢 *** 队伍也曾在此屯兵休整,留下点将台、 *** 坪等遗迹。马溪,从大茅山主峰笔架山流下来,穿谷而过,清澈见底,水中小鱼,清晰可数。马溪两岸,是林 *** ,高大挺拔的水杉、柳杉、红豆杉等排列两边,荫天蔽日,郁郁葱葱。整个乌风洞宛如一幅“好山十里都如画,更与横排一径松”的山水画。苏东坡曾有“水青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的诗句。梧风洞海拔500米左右,属典型的深山“两坡夹一川”的微地特征,夏天气候比20公里外的德兴市低5℃左右,傍晚与夜间的气温低6-7℃。在崎岖的山道两侧,除了珍贵树种南方红豆杉、香果树,还广泛分布着国家二级珍贵树种花榈木和鹅掌秋,再往山里走,是豹、熊、麂、猴、穿山甲们的乐园,庐山的三宝:石耳、石鸡、石鱼,大茅山曾是黄巢屯兵处,也是闽浙赣皖最重要的游击区。当年,方志敏、粟裕率领的红军北上 *** 先遣队与敌人 *** ,300多名伤员转移到梧风洞,1935年清明节前,遭敌“围剿”,全部壮烈牺牲。纪念碑由方志纯 *** 择址,建在 *** 坪一侧的山坡上。碑上刻有方志纯 *** 题词:“笔架山高,马溪水长, *** 烈士,万古流芳”。随后,我们来到了邵伯平烈士墓前。墓正对笔架山,邵式平 *** 的《菩萨蛮》词,就刻在碑上。
万年神农宫万年神农宫风景区位于上饶市万年县境内,紧邻弋(阳)万(年)公路,距万年县城20公里,弋阳县城50公里,南昌市130公里,上饶市110公里。整个风景区群山环绕,景色秀丽,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万年神农宫风景区由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涵盖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仙人洞吊桶环遗址陈列馆等);中国最美的地下河——神农宫;中国首家原生态洞穴探险三部分组成。景区荟萃了大自然的形态美、动态美、色彩美、声音美和朦胧美,具有新、奇、灵、秀、幽、险等特点。整个景区现已申报国家AAA *** 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万年仙人洞是我国较早发现的一处 *** 遗址,早在六十年代初就进行过两次科学发掘,发现了不少人类活动遗和丰富的文化遗物,曾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对该遗存的绝对年代和原始经济形态诸问题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故该遗存价值淹没近三十年。
大鄣山卧龙谷国家4 *** 旅游区----大鄣山卧龙谷风景区是一处纯自然、纯生态、纯原始的峡谷景区,是“最美乡村”的骄子,位于美丽的婺源。卧龙谷静卧在大鄣山脉,这里飞泉瀑流泄银吐玉、彩池幽潭碧绿清新、山峰 *** 挺拔奇巧、生态民情原始古朴,活脱脱一幅天然泼墨山水画、一部雄浑跌宕的野 *** 响曲、一处都市人魂牵梦萦的乐土圣境、一处金庸笔下的人间美景、世外桃源。景区四季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碧泉淙淙、秋季红枫尽染、冬季冰雕玉砌;高山峡谷里更是瀑布成群,彩池连环、相映交辉。紫色的山,绿色的树,白色的瀑布,彩色的深潭构成一幅天然泼墨山水画。大鄣山卧龙谷高达96.7%的森林覆盖率使整个景区成为天然大氧吧。加之开发者凭对大自然的设计修建了数千米合理科学而又变化多端的游步栈道、护栏,点缀旅途中的朴拙茅舍、古雅茶亭、精巧石屋显得那么贴近生活、贴近自然。
华东屋脊--黄岗山黄岗山系武夷山脉的主峰,位于上饶市铅山县境内(赣闽交界处),是我国东南之一峰,海拔2158米,素称“华东屋脊”。黄岗山雄伟壮观,春夏秋冬变幻无穷,云海翻滚,犹如人间仙境。山顶有江西省人民 *** 竖立的“黄岗山”标志碑。峰巅有磊石数处,其中尤以山巅的磊石堆最为奇特,它实际上成为了山峰的更高点。临绝顶而俯视峰下,只见万峰匍匐。“在黄岗山下,云雾充满山间,群峰犹如雾海中的群岛。山的一边灰雾蒙蒙,不辨天日;而另一边则是蓝天白云,草绿山青。站在这里,居然可以一山观两景。山风吹来,云雾如团似絮,一会儿在你身边缭绕,一会儿又飘然离你而去。远处山峦,近处草甸,在云雾中皆忽隐忽现,满山遍野黄花点缀,景致更加绝妙奇秀。三港至黄岗山顶公路沿途随处可以观赏到古老残遗的南方铁杉、马褂木、紫茎、黄山木兰、天女花以及黄山花楸、福建臭樱、盾叶涧边草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植物,也有猕猴、黑熊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
赭亭山位于上饶市横峰县信江河畔的赭亭山风景区,是岑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之一。规划面积近10平方公里,由浙江客商独资开发,目前已投资1500多万元。赭亭山属丹霞地貌,山势雄险,怪石嶙峋,景色奇特,因东汉车骑将军赭亭侯李恂葬于山中而得名。名胜古迹有东汉赭亭侯李恂墓、古洞穴墓、太平天国 *** 军营寨、红军 *** 遗址和古寺庙等,新建水上游乐园、太极塘、太平碉楼等景点。
二、中国的道教圣地都有哪些
湖北武当山、江西 *** 山、四川青城山、山东青岛崂山。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东接闻名古城襄阳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南望原始森林神农架,北临高峡平湖丹江口水库。
*** 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 *** 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更高,海拔1300米。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更高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
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地位闻名于世。
*** 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 *** 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崂山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距今约0.8~1.29亿年的燕山运动晚期,相继有熔岩喷发和花岗岩的广泛侵入,缓慢 *** 上升,逐步构成现存的地质轮廓,东部有花岗岩侵入形成崂山山脉,西部由火山岩形成波状平原,中部为丘陵过渡带及墨水、张村、桃源等河下游形成的小冲积平原。
三、上饶灵山风景名胜区的人文历史
1、灵山是道、佛二教圣地,道家书列天下第三十三福地,《信州府志》称之为“信之镇山”。是江南颇具影响的民间 *** 名山。胡昭、葛洪、张道陵、张继元、刘太真、李德胜、松月禅师等人均在灵山结庐修真、收徒传道,灵山石人殿有1800多年的历史。上饶籍的达官显宦和客(隐)居上饶的历史名人,如王贞白、韩元吉、辛弃疾、徐元杰、夏言、郑以伟、高明、王庚言、蒋士铨、徐谦等人,为灵山留下了300多首名篇佳作。其中南宋辛弃疾赞美灵山“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明朝宰相夏言盛赞灵山“九华五老虚揽结,不及灵山秀色多”。当代诗人冯雪峰赞美灵山是“神奇的山,不屈的山, *** 的山”。
2、(图册资料来源)始建于东汉建武年间的石人殿,刻有明代宰相夏言所提的“秀水奇山信郡无双福地,佑民护国江南之一名神”和大学士郑以伟“背面而朝万古石人心不朽,鞠躬而立千秋鹰武气如生”等对联,殿内香火鼎盛,自唐迄今,历经千余年,久盛不衰,每年阴历九月初一到初十,闽、浙、皖、赣4省乡民云集于此,每天人次高达数万人。除石人殿外,灵山古建筑、古遗址及石刻、匾额众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石人古街、石人庙会,望仙桥头古村遗址,黄巢 *** 军古 *** 遗址,红军老鸦尖 *** 遗址,东山岩画、朱熹手书“忠孝持家”等景点。
3、相关著作有唐王贞白《灵溪集》,宋韩虎《洞泉日记》,徐元杰《梅野集》均收入《四库全书》。明郑以伟《灵山藏》,郑日奎《望灵山》及县人编纂的《灵山遗爱录》,清翠屏散人等创作的大量诗文,展现了灵山的风光。新中国成立后,展示灵山风光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剪纸等作品更是数不胜数。余剑波的《灵山梯田》,李土根的《灵山风光》,谢名荣的《茗湖晨曲》,杨学贵的《灵山睡美人》,邱敬登、郭佐民的《灵山雪松》等。灵山吸引了自汉唐以来的历代文人墨客前来观光,并有文学著作传世。唐危仔昌,宋王安石、辛弃疾、陆游、韩元吉、姜夔,明夏言,夏尚朴,清王赓言等创作的佳作数以百计。 *** 战争期间,著名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在“上饶 *** ”的囚室里创作的《灵山歌》。灵山是全国著名的道教洞天福地之一,《云笈七签》二十七卷《福地》载:“灵山在信州之上饶县北,墨真人治之”,被列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唐代道教被尊为国教,先后建有宫、观、殿宇99座。宋、元间道教极为兴盛,各地扩建道观,修道者日众。明以后,道教日趋衰落,至清同治年间,全县仅存宫、观、殿宇70座,全真道士日趋减少。 *** 期间,仅存石人殿仍有道教的朝香活动,修道炼丹的全真道士已鲜为人知,仅有正一道士散居各地,以驱 *** 降妖、超度亡魂为业。
4、灵山道教历史悠久,已有1700余年。此教始于汉末,鼎盛于唐、宋。明以后逐渐衰落,至 *** 全真派道观殿宇仅存石人殿一处,全真道士已鲜为人知。正一派虽不如前兴盛,但仍有不少道士以超度亡魂和驱邪降妖为业。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随着人民大众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正一派道士已无法事可做,纷纷改行经商、务农,藉以为生。
5、东汉末年,三国纷争,河南颍川名士胡昭隐居陆浑山中,潜心道学。曹 *** 屡聘昭为中书令,昭婉言拒之,并悄然南下,隐于灵山百谷峰之养真岩,继续悟道,采 *** 煮茗,并结炉炼丹,以济乡人沉疴。公元251年,昭无疾而终。乡人称昭已得道成仙,并建祠塑像祀之。昭专注自身 *** ,不收徒传道,但仙逝后屡受皇封,影响很大,并有刘太真、李德胜等 *** 道教的朝庭命官步其后于祠中立化成仙,故为灵山道教之始祖。
6、胡昭之侄胡超,字惠琏,随昭南下,隐于灵山拥笔峰 *** 。超家学厚实,受伯父影响,一心悟道,少壮时便遍游名山大川,并得一道士传以长生之术,得一高僧授以辟毂之法。昭仙逝后,超避讳改为惠琏,号拔俗,继续在拥笔峰 *** ,并为乡人灭祟治病。超暮年后不知去向,乡人说他已肉身成仙,并在全国各地发现他的仙踪。由于胡昭伯、侄仙迹遍传,灵山各峰各洞结庐修道者日众。
7、与胡昭伯、侄隐于灵山悟道 *** 同时,有一至德道人云游灵山,见东台峰南风光秀丽,数洞穴呈太极图样分布,便于此处结庐 *** ,收徒传道。至德道人仙逝后,其徒募资修建道观,命名为至德宫。道观建成后,道徒日众,道观也随之扩建。唐、宋期间,至德宫道教极为兴盛,道徒达百余众,道观建筑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
8、东晋升平年间(357—361年),葛洪遍游灵山,先择麒麟峰结庐传道,因水源不足,后择葛仙峰为址,结庐炼丹,并收徒传道,洪著有《抱朴子》一书,推阐仙道。师从葛洪的历代 *** ,均以葛洪之神仙导养之法 *** ,兼演炼医术,为附近乡民治病。嗣后,葛洪 *** 于灵山各处普建道观,收徒传道,灵葆派道教盛极一时。
9、东汉建武至元和年问,正一派祖师张道陵于贵溪 *** 山创教。此教道徒可娶妻室、可食荤腥,为人祈福降妖,超度亡魂可收取酬金,实为一种谋生职业,因此人教者日众,遍布灵山域内各大村庄,虽历史上有“抑道扬佛”影响,正一教却长盛不衰,活动一直延至 *** 年间。
10、灵山地区道教始于东汉,鼎盛于唐、宋。唐尊崇道教,封老子为太上玄皇帝,《道德经》等为真经。唐德宗年间,诸邑旱,敕刘太真、李德胜拜祀胡昭祈雨,先后立化于胡征君祠。刘、李仙逝后,与胡昭一道,均受皇封为将军,隐君祠改为将军庙,从此,石人殿兴盛逾 *** 。宋尊奉道教,以真宗、徽宗为最,先后封胡昭为灵助候、灵助威济候、灵助威济显惠正佑王,刘太真封助顺将军,李德胜封助灵将军和西济宏道护国崇兴真君,胡惠琏封玄坛紫极洞真天师胡真人。据唐《云典》记载,上饶共有宫观99所,绝大部分建于灵山的奇峰秀谷之中。元代,道教在 *** 争论中失利,上饶道教受到沉重打击,开始衰落。明代道教继续走下坡路,域内仅存道观2所。清代继续“扬佛抑道”,加之道士居观清苦,羽化成仙又不能见之现实,大部分道士不断还俗,或弃道皈佛,至 *** 全真道士竞无一人,正一道士也日益减少,继续活动的多为一些迷信职业者。
11、石人殿: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奉诏在石人峰下建征君祠,以祠胡昭,俗称胡隐君祠,又称石人峰祠。唐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刘太真、李德胜相继于祠胄享货。并矗像于祠中与胡昭同祀之。宋宣和年间御赐“鹰护”殿额,因李德胜被塾多助灵将军,人称李将军庙。明万历年间李德胜被封为西济宏道护国崇兴真曼:称石人殿。石人殿拥有庞大的建筑群,气势雄伟,道徒众多,威名远播。
12、至德宫:位于灵山东台峰南东角山的一块台地上。汉末至德道人在此建宫修道,道徒众多。后经历代道人扩建,道观分前后两殿,极其雄伟,两旁有堕数幢,可见当时鼎盛之况。宫后有太极岩洞穴群,宫观周围有水田十余亩。后,道教衰败,改为 *** 寺院,僧侣多达百人,也盛极一时,今道观已废,遗址、石磉、石臼、石香炉、老道墓茔尚存。 *** 活动
13、灵山域内各寺庵的 *** *** 活动,主要有早晚功课、功德课、朝山进香三种,小庙为筹集经费,有叫夜弥灾活动。
14、早课:每天凌晨,全寺僧人 *** 佛殿,搭衣持具,击鼓敲馨,列班做早课。开始由班首僧向全寺佛像拈香,继而列班殿前跪拜,集体念颂 *** 。念经特点是念唱合一,以木鱼、铜磬击点。早课做到天亮结束。
15、晚课:吃过晚斋后,击鼓,全寺僧人聚会大雄宝殿,搭衣持具做晚课,为时约2小时,内容和方式与早课大致相同。
16、功德课:即为僧、尼、居士、施主寿晨及达官贵人小孩出生、获得功名、诰封等做功德课,禳灾祈福;为僧、尼、施主做追忏功课,超度亡魂;为村坊做祈年功课,祈 *** ,风调雨顺。1979年后, *** 寺庙也开始为施主做功德课。
17、朝山进香:朝山进香是 *** 寺庙一年一度盛大的 *** 活动。朝山进香会期各寺庙不一,大致以 *** 诞辰、弥勒诞辰、观音诞辰为期,三天、七天、十天不等。各地的善男信女,大部分以村为单位,选有头首,成立进香组织,俗称“香会”。出发前吃斋禁欲,出发时身穿洁衣列队由会旗导行。香会中仪仗:擎伞盖、抬匾额、捧佛衣,放火铳,吹打十番锣鼓,热闹非凡。进入山门,有寺内知客僧人迎接,香客拈香化纸朝拜众佛像,祈求禳灾降福;至观音像前,女香客祈求观音送子;在大雄宝殿求忏,祷告 *** 指点迷津。香客将自己上年朝拜时许的愿(钱、物)交给寺内管理僧人,朝香进香基本结束。是夜,各香会的串堂在大雄宝殿开场唱戏,直至天亮。
18、叫夜:又称“打更”。旧时,一般僧人较少的寺庙,为筹集经费,有叫夜活动沿袭。叫夜,即寺庙派出僧人,穿 *** 草鞋,背弥勒佛像,手执木鱼,深夜沿村念经,念完四十九夜结束。叫夜完毕后,叫夜僧人又身背佛像,挨户上门念经,化缘收取钱米,以资寺内开支。
19、天心寺:位于望仙乡圆山峰绝顶。明以前为员山庵,创建年代不详。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浮梁僧如伦云游至此,见峰圆如覆杯,风光秀丽,且有水田、旱地十余亩,遂化缘创建天星寺,供奉 *** 诸佛和十八罗汉。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天星寺再度扩建,因有康熙御书“天心禅林”寺额,改称天心寺。改建后的天心寺极为兴盛,僧侣众多,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曾办经学一所,有师生20余人,专门研究和教授佛学。1930年寺庙毁于兵燹,仅存“天心禅林”和“舍利殿”匾额。1949年重建一小院,1986年又重建大雄宝殿,供奉 *** 等佛,并有居士住寺管理。
20、石城寺:位于灵山甑峰南石城山台地 *** 。台地三面环山,如城如廓,故名石城。传说东汉有尼在此结庐悟禅,圆寂后骨灰建塔存放,当地居民称草庐为石城庵。唐初,普陀山一高僧云游至此,惊叹人间竟有此福地,遂化缘建寺,名石城寺。寺有三殿,楼、台、亭、塔等附属建筑错落有致,经十余载经营,庙产达千亩,僧侣多达百人,盛极寺宇。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修葺,至嘉庆年间,广信知府王赓言亲选妙机为主持,并题写“妙明清澈”寺额,寺庙处于鼎盛期,僧侣多达百人。第二次国内 *** 战争中,寺庙尽毁,仅存明嘉靖年问所立石碑和清顺治九年(1652年)所建立旨寿塔以及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所立放生碑和刻有“日出朝阳千古秀,月现云山万寿灯”楹联的石柱。1997年,三宝 *** 募资重建古寺,1999年大雄宝殿竣工,建筑面积765平方米,正殿供奉 *** 等三尊大佛,两旁供佛文珠、 *** 、慈航和十八罗汉。据相关资料显示,古寺正在复建中,计划建筑的有 *** 、三圣、观音、伽竺、 *** 等五大殿及斋堂、膳堂、僚房、宾馆、舍利塔等附属建筑,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21、寂照院:清同治《上饶县志·寺观》载:“在石人乡,宋淳祜间建”。后废。
22、白鹤山寺:位于清水乡灵山支脉白鹤峰。明嘉靖年间,常有群鹤翱翔其巅,因建寺,并以白鹤命名。塑 *** 和白鹤仙翁像供于大殿。清蒋士铨书“鹤伴慈云”寺额。寺成后极为兴盛,香客如云。后因火三圮三修,最后一次修建于1996年。新寺因山势而建,三个大殿拾级而上,巍峨壮观,仍供 *** 和白鹤仙翁像。蒋士铨所书寺额,仍赫然嵌于山门之上。
23、峰顶院:位于石人峰右鹰嘴峰下山谷中,建于明,盛于清。寺庙雄伟,僧侣众多,且有千亩山场和40亩水田等丰厚庙产。清末衰落, *** 初期,有一王姓和尚(又称王斋公)任寺内主持,并兼管灵鹫、灵峰二处庵堂。今遗址尚存,并改建为“金石山庄”,林木葱笼,风光秀丽,常有游人观光。
24、横峰寺:位于清水乡灵山支脉横峰上,是县城通往灵山首寺。始建年代不详,公元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为寺立碑,称为古建筑,供韦陀神像。寺外设茶肆,供来往行人饮用,称大士茶庵。嘉庆五年改称横峰寺,1991年,灵月师太主持寺务,重塑佛像,新祷千斤铜钟,香火鼎盛。1990年嵌“清溪仙境”额。
25、白云寺:位于石人峰下上天堂,始建年代无考,明、清时香火鼎盛,僧侣达数十人。公元1872年(同治十一年),进士程士俊为寺立碑,后圮,选天堂自然村建新寺。
关于道教之乡上饶,中国的道教大学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