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文人之乡 淮安区宋集乡划给钦工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6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淮安文人之乡的问题,以及和淮安区宋集乡划给钦工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淮安有哪些历史名人
  2. 淮安市人文,民俗,特产是什么
  3. 淮安历史名人

一、淮安有哪些历史名人

1、“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是中国传统京剧里最为经典的一出戏。

2、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之一韩信是淮安人,在淮安游玩,肯定就会听到许多有关韩信的故事。

3、当初韩信辅佐汉高祖刘邦以弱小的兵力最终战胜强大的项羽的 *** ,尤其是乌江一役,让西楚 *** 项羽落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最后不得不自吻乌江,上演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轰动凄惨的“ *** 别姬”一幕。

4、韩信为建立长达三百年的汉王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历史上有关韩信的传说很多,而淮安韩信的历史遗址众多,有韩信 *** 、韩信祠、漂母祠、胯下桥和“汉淮阴侯韩信故里碑”等,韩侯故里就有两处,分别在楚州区和码头镇。

5、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 *** 韩信靠钓鱼换钱来维持生活,却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

6、一次有一个屠夫当众羞辱欺负韩信,要韩信从其裤裆下钻过去,韩信为了不吃眼前亏,只得在众目睽睽之下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有名的“跨下之辱”的故事,现在的淮安楚州区还留有“跨下桥”和“跨下桥街”,以纪念这位少时曾遭受奇耻大辱的大将军。

7、吴承恩自幼擅长绘画、书法,一生多才多艺。

8、然而科举极为不利,至中年始为岁贡生,60岁时出任长兴县丞。

9、他的经历,和后来的清代《聊斋志异》的作者浦松龄的经历颇有几分相似,都是愤世嫉俗的一代大文人。

10、孩提时代,吴承恩就喜欢听家乡的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中年后,开始将 *** *** 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等,在其书房中日夜撰写,终创作成百回本小说《 *** 记》。

11、此书一问世,即被誉为“四大奇书”之一,成为世界文坛瑰宝,为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12、吴承恩的书房朴实而静谧,木质雕花门窗古朴自然,桌上灯烛依旧,笔墨砚台摆放有序,似乎 *** 刚才还在伏案疾书,只是写累了才去后花园散步去了。

13、顾目四盼, *** 就是在这间书房里,写出了让后人津津乐道的正直而调皮的孙猴子悟空、憨厚逗人的猪八戒、老实听话的沙和尚,还有那和蔼慈祥而又屡屡被妖精所骗的 *** 师傅。

14、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 *** 的笔下栩栩而出,吴承恩也应此而流芳百世。

15、民族英雄关天培是林则徐查禁 *** 的得力助手,1841年 *** 战争中殉身 *** ,是我国最早为抗击 *** 侵略而英勇牺 *** 的高级将领。

16、在今天的关忠节公祠内,人们还可领略到当年关天培的虎威雄姿。

17、淮安市楚州区附马巷7号,一座掩藏在小巷深处的狭长院落就是 *** 出身时所在的地方。

18、他在这里生活了整整12年,在淮安这个小城度过了他那时对家和对国家充满忧患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19、 *** 故居共有东西相连的32间房屋,房子都不算大,均是那时苏北典型的青砖小瓦木结构平房,看上去非常朴素和自然。

20、院子也不算大,不多一点儿的花草树木点缀其中,又显得雅致而清新,可以想象,童年时的 *** 是如何进出于这些房屋之中,又是怎样徜徉于花草树木之下,看到故居里这些朴素的景致,不免会让人想起 *** 那亲切而慈祥的笑容来。

21、 *** 是一代儒将,这和 *** 的继母陈氏给他的早期启蒙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22、陈氏善诗文书画,为人淳朴厚道, *** 在她的悉心关爱下,懂得了最初做人的道理,这样一位知书达理的母亲在 *** 的成长道路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虽然没有像岳母那样给岳飞背上剌上精忠报国的字,可是她的谆谆教导,却是给幼小的 *** 留下了忠心爱国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

23、此外还有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等。

二、淮安市人文,民俗,特产是什么

淮安市由原淮安市和淮阴市合并而来,中华人民 *** 国之一任 *** *** *** 的故乡,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处于江苏省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北接连云港,东毗盐城,南连扬州和南京,西邻安徽滁州,西北接宿迁。淮安历史上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淮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与扬州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为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淮安是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人文景观众多,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馆藏文物4万余件。除明祖陵、 *** 故居和纪念馆、韩信故里、吴承恩故居外,淮安还有不少人文胜迹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值得前去游访。

青莲岗文化遗址是在1951年12月由当时治淮文物工作队发现的1958年《考古学报》第1期的一篇专题文章中定名,后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史学家的公认,从此便载入了史册。

据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称:青莲岗文化是江淮流域最早的原始文化,是 *** 文化的一个分支,属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阶段。就因为它首次在淮安宋集乡青莲岗发现,所以命名为“青莲岗文化”。

秦汉东阳城遗址是江苏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遗址。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贯穿南北交通的古邑重镇,秦汉时为东阳郡县所在地,曾被汉高祖刘邦封为侯国,经济文化繁荣。东阳城古墓丛葬就在该遗址东南,面积有三四十万平方米,有数以千计的古墓葬,因为汉代有厚葬习俗,所以地下文物极为丰富。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这里出土了大量有着极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其中1974年出土的西汉木刻星象图比世界公认最早的耶鲁撒冷彗星图还早110年。

300多年前,被黄河夺汴入淮洪水淹没的古泗州城,在传说中一直被认为在洪泽湖和淮河水中。然而, *** 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经过近一年的勘探证明,这座曾经作为汴河漕运中心的繁华古城,并非沉没在洪泽湖,而是仅有十分之一淹没在淮河水中,其绝大部分与盱眙县城之一山隔淮河相望。

管鲍分金亭座落在盱眙县。相传东周时期,管仲、鲍叔牙都是齐国著名良相、 *** 家,两人自幼相处,情同手足。皆因家境贫寒,从事小本买卖养家糊口。一次,他们来到商贾云集、酒坊密布的古泗州从事酒水贩卖,收入渐丰后便以此为业。但不管赢利多少,二人都到一僻静处平分。有一天,他们在分钱后哀叹如此下去难得大利,难成大事,商谈下一步打算。一名老者飘然而至,教给他们赚大钱的“秘方”:让他们在酒中加水,可得暴利,被他们严词拒绝。可是,那老者还不知趣,仍在那里喋喋不休,二人便愤然离开。刚走几步,突见一条大蛇拦住去路,二 *** 惊失色,吓得不知所措。这时,那名老者扛锄而至,执锄将蛇断为两截,然后将断蛇拾在手中一敲,竟是两段黄金。老者将黄金送给二人后说:“你们都是国家栋梁,不要因生活窘迫而误了前途。”然后,飘然而去。二人自知遇到仙人,感恩不尽。但管鲍认为,“天赐金,焉私分,当遗于民”,旋即分黄金与当地南北两乡村民。后人感念管鲍的分金精神,自筹钱款建分金亭。又传后人为纪念此事,于明代万历年间在管镇镇街西约50米处建有一座蔚为壮观的“管鲍分金亭”。该亭被毁于1959年。

在原址复建的管鲍分金亭,底部宽10.5米,高13.6米,整体呈方形,上面矗立着四个高大巍峨的铁人,东西两面分别是年轻时管仲和鲍叔牙的雕像,手里捧着熠熠生辉的金条,另两侧分别为管鲍老年时的封侯雕像。四个大门两旁的八面墙上分别绘有拾金、待领、分金、赠金等八幅浮雕,形象直观地再现了当年管鲍分金时的情景。

文通塔,原名尊圣塔,巍然屹立于淮安古城西北隅运河之畔、勺湖之滨的“文通塔苑”内,古朴而又庄严,是富有 *** 风格的古典建筑。

文通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距今已一千二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据清代《淮需小记》所载:唐代武则天时,西域碎叶和尚僧伽大士曾来楚州(淮安),景龙二年僧伽大士 *** 入宫,尊为“圣僧”,称为 *** 。唐中宗李显令楚州这僧伽大士(圣僧)建造“龙兴万寿禅寺”,并造“尊圣塔”一座。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尊胜塔重修,因旁有晋代的文通寺,故改名为文通塔。清道光 *** (公元1838年)秋又重修,与明初建的城南隅的龙光阁(今已毁)遥遥相对,“以壮文峰”

这座塔现在成了勺湖公湖公园的之一景点:湖光塔影。每当红日高照或皓月当空,塔身便倒映于湖中,偶或点缀以白云、蓝天、垂柳、奇葩,其景之幽,令人观之叹绝。

塔后的勺湖因形似一把勺子而处名,拥有水面114亩,陆地40亩。这里自古即为淮安名胜。据说从隋唐时代起,这里建有著名寺院,来此游历或焚香膜拜者常年不绝。而这建勺湖公园。半个多世纪以前,当代一位伟人童年时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注),来此观赏的人们,每念及此,游兴陡增。当你踏进"文通塔苑"的门槛,首先扑入眼帘的是双亭回廊。过文通塔,即踏上勺堤,左侧是 *** 荡漾的湖水,右为与淮中校园毗邻的白身青檐的云墙。由此向东北眺望,清晰可见远处的两道玲珑别致的洞门,令人的芳径通幽之感。这虽然还比不上浓妆淡抹相宜的杭州西湖那么美,但与江南一般园林相比,是毫不逊色的。过了两道洞门,园中的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即呈现眼而这些建筑,皆顺着地形水势,变代多样,色彩柔和宜人,庄重而淡雅。湖心岛上原大悲阁旧地,现建的一座厅堂,东侧的贴水曲廊和扇形水榭,湖中建的石舫,舫上有两层楼阁,登楼可鸟瞰全湖景色。湖心岛南北有虹桥与陆地相连。明代进士阮葵生当年讲学的勺湖书院也按明朝时候的建筑风格修复好了,西侧还增建一座春风亭,供探游者休憩。在桥畔举目平视,但见二三游艇划破水底蓝天,其景别有一种情趣。

镇淮楼始建于北宋年间,原为镇江都统司酒楼。因为淮安“扼江北之要冲,为南北交通之孔道”,纵贯淮安全境的大运河,便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命脉。南粮北运,要从运河穿长江,越淮河,才能北上。船只以到淮安视为安全,无 *** 武官员,显宦世家, *** 富贾,文人墨客和僧道名流,都要登楼祭酒,以庆幸运。在元代,淮安“置总管府,用以控制南北舟车转输”,楼上便悬挂“南北枢机”、“天澈云衢”的金字匾额。明代楼上置“铜壶滴漏”,用以报时,故又名“谯楼”。后又置大鼓专伺打更、报警,故又称为“鼓楼”。

梁红玉祠在淮安市新城北辰坊,纪念南宋中帼英雄梁红玉。始建年代不详,几经兴废,1982年重建。

梁红玉,生于楚州(即今淮安),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妻。曾在江苏镇江金山击鼓助战抗击金兵,梁红玉“雷鼓抗金兵”,传为千古佳话。后随韩世忠率部进驻淮安,在淮安城北1里多筑新城抗击金兵。后人在此为之塑像建庙。因她排行第七,俗称“七奶奶庙”。

经过修复的梁红玉祠为三间,有一庭院。三面围墙,南面是大门,门两面各有一只石鼓。洞内建有一座三尺六寸高的神台,神台上设有神龛,神龛三面板壁,南面一块约见六尺见方的玻璃,内置梁红玉戎装配剑的泥制塑像,有五尺高,神采飘逸,雄姿威严。祠内还立有梁红玉身世简介石碑。

刘鹗书屋是当年刘鹗生活和著书的处所。位于淮安和平路 *** 寺巷内。

刘鹗(1857—1909)近代小说家。字铁云,别署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淮安)。出身官僚家庭,但不喜科场文字。他承袭家学,致力于数学、医学、水利学等实际学问,并纵览百家,喜欢收集书画碑帖、金石甲骨。其《铁云藏龟》一书,最早将甲骨卜辞公之于世。早年科场不利,曾行医和经商。光绪十四年(1888)至二十一年,先后入河南巡抚吴大□、山东巡抚张曜幕府,帮办治黄工程,成绩显著,被保荐到 *** 各国事务衙门,以知府任用。光绪二十三年( *** 7),应外商福公司之聘,任筹采山西矿产经理。后又曾参与拟订河南矿务机关豫丰公司章程,并为福公司擘划开采四川麻哈金矿、浙江衢严温处四府煤铁矿,成为外商之买办与经纪人。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刘鹗向联军处购得太仓储粟,设平粜局以赈北京饥困。三十四年(1908)清廷以"私售仓粟"罪把他充军新疆,次年死于 *** 。

刘鹗以写作《老残游记》而名噪海内,备受赞誉。另外,他对殷墟甲骨文字学的建立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楚州城内市东街有一座古朴肃穆的祠堂——关忠节公祠,为纪念民族英雄关天培所建。

关天培(1781—1841)字仲因,号滋圃,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行伍出身,历任苏松镇总兵、署江南提督、广东水师提督等职。在之一次 *** 战争中,他率领清兵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1841年2月25日在广州 *** 靖远炮台与英军作战中以身殉国。

他的亲随孙长庆将其遗骸护送回淮安埋葬,并在县城东街建立祠堂以祀之。关忠节公祠淮安县东街,原为三间大殿、两间厢房,被古色古香的花墙小院护围着。神台上,关天培官服塑像栩栩如生,两旁一对亲随,分别执剑捧书。享殿门上悬有“关忠节公祠”长匾额。殿两旁悬有大书法家周木斋书写的林则徐的楠木挽联。神州大地,几经沧桑,关天培原祠己毁于 *** 战争的战火之中。解放初,人民 *** 又按原貌恢复了关忠节公祠,供宾客凭吊瞻仰,激励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清晏园,过去叫城南公园,位于淮阴市区人民南路之西侧,环城路之北侧,是苏北地区最有 *** *** 的古典园林。她揉北方的开阔与南方的玲珑于一处,使游人于玩乐中得到美的享受。

清晏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是淮阴市唯一保护完好的古典园林,也是中国漕运史上唯一保留下来的官宦园林。据《清河县志》记载,清晏园,曾名为淮园、瞻园、留园、城南公园。城南公园名称时间最长,自1991年10月1日起,才又恢复为“清晏园”古名。园内亭、台、楼、阁、假山错落有致,曲径、长廊、流水循环往复,四季花繁木盛,秀丽典雅。

黄花塘是 *** 军部暨 *** *** 华中局于1943年1月10日至1945年9月19日所在地。

这里至今还保留有二师师长罗炳辉、华中局代 *** 、 *** 代政委饶漱石、华中局组织部长曾山、副军长张云逸先后住过的旧居和 *** 参谋长赖传珠居住过的两幢草房,保留有当年军部主要生活水源地、旱时为军部指战员 *** 练场所的黄花塘、饶漱石曾山和军部卫生院用房所在地的芦柴塘、 *** 住房所在地和夏季游泳场所的新塘遗址。1982年, *** 军部旧址被江苏省 *** 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又被公布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农历二月初二,是淮安民间得传统节日之一,名叫“龙抬头”也叫“龙头节”。

旧时淮安民间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春节钱剃头到二月二已经一个多月了,正是需要剃头理发的时候。二月二龙抬头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二月二剃头的习俗。“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 *** 头,也是这一原因,为取吉利在剃头中间加“龙”字,叫剃“龙”头,以区别其他时间的剃头,还有些女孩选此 *** 耳孔。另外家长们选此日送孩子们入学读书。

旧时,正月新娘不回门媳妇不走娘家,正月不空房,同时还有“出嫁的闺女正月不能看娘家的灯,看了娘家的灯死公公”的迷信说法,因此正月出嫁的女儿不准回娘家。一个多月的时间,闺女想娘,娘想闺女,所以到了二月二,不仅已经出了正月,而且又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所以各家都接女儿回娘家。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这天,用过年祭祀下来的蜡烛点着。照房梁和墙壁,以取灭害虫。另外,在这天,孩子们用筷子敲干瓢,边敲边说:“二月二,敲瓢叉,十个老鼠九个瞎。”用筷子敲酒盅说:“二月二,敲酒盅,十个老鼠九窝空”,由此来驱鼠灭鼠。用白纸条书写“二月二,诸虫蚂蚁直入地”的“蜒蛐榜”,其中“诸虫蚂蚁直入地”要倒书,然后将其贴在桌腿或床脚上,以避虫蚁。

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

用青灰画粮囤或梁仓,或在们门前画不等的圆圈,象征大圆接小圆,祈祷丰收,这又是民间一俗。二月二,有的还吃除夕锅巴和妇女忌用针线的习俗。据说龙抬头东针线,会伤害龙的眼睛。

淮安市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般说来,苏北灌概总渠以南地区属北 *** 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特产主要包括:淮安蒲菜、西顺河红衣小花生、淮阴黑猪、洪泽大米、洪泽河蚬、洪泽银鱼、洪泽芡实、金湖白鹅、金湖芡实、金湖甲鱼、涟水鸡糕、盱眙龙虾、淮阴红薯粉丝、涟水千张、涟水萝卜干、钦工肉圆、涟水曲酒、“月塔牌”朝天椒、华佗金针。

还有淮扬狮子头,淮城蒲菜,震丰圆馄饨,淮阴豆腐香,白汤乌·将军过桥,滤浆咸粥,玉米山芋粥,钦工肉圆、曹家小刀面,蟹,银鱼,淮安蟹等

三、淮安历史名人

淮安历史名人有韩信、陈琳、鲍照、 *** 、华春莹等。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射阳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

淮安文人之乡 淮安区宋集乡划给钦工-第1张图片-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

*** ( *** 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原籍浙江绍兴, *** 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

1 *** 1年加入中国 *** ,是伟大的 *** 主义者,伟大的 *** *** 家、 *** 家、军事家、外交家, *** 和国家主要 *** 之一,中国人民 *** 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 *** 国的开国元勋,是以 *** *** 为核心的 *** 的之一代 *** 集体的重要成员。

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郯城,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

华春莹(1970.04-),江苏淮安人,毕业于 *** 学。2012年8月接替姜瑜出任中国 *** 新闻司副司长。同年11月,担任 *** 发言人。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淮安 宋集 人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