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赞美司马光的成语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赞美司马光的四字词语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赞美司马光的成语和赞美司马光的四字词语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司马光砸缸的成语是什么
司马光砸缸的成语是:临危不乱、急中生智、计上心头、从容不迫、稳如泰山
1、临危不乱,拼音lín wēi bú luàn,指面临危险心情不慌乱形容人在危机时刻能够从容面对。
用法:他的表现从容不迫沉着镇定,说明他具有临危不乱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的 *** 精神。
2、急中生智,拼音jí zhōng shēng zhì,形容事态紧急的时候,突然想出办法。
出处: *** 《田原思想》当我把《语丝》读完的时候,想念《莽原》的心思却忽然增高万倍,急中生智,马上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可爱的表弟。
3、计上心头,jì shàng xīn tóu,成语,意思是心里突然有了计策。同“计上心来”。
出处:元·张氏《青衲袄·偷期》:“计上心头,暗令家童私问候。”
4、从容不迫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óng róng bú pò,意思是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
出处:巴金《春》三一:惜乎高家子孙太不给你争气了,请你数一数高家究竟有几个像样的人!觉民从容不迫的嘲讽首,仿佛他自已并不是高家的子弟。
5、稳如泰山是一个成语,读音是wěn rú tài shān,意思是稳健如泰山,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也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的从容态度。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武后恃有高关,又仗武氏弟兄骁勇,自谓稳如泰山,十分得意。
二、司马光成语
1、德高望重:宋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2、严阵以待: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3、浩如烟海:宋司马光《进表》:“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摘幽隐,枝计毫厘。”
4、口蜜腹剑: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5、焦心劳思:宋司马光《进五规状远谋》:“臣窃见国家每边境有急,羽书相衔,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则庙堂之上焦心劳思,忘寝废食以忧之。”
6、长枕大被: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年》:“上素友爱,近世帝王莫能及;初即位,为长枕大被,与弟兄同寝。”
7、老奸巨滑: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虽老奸巨滑, *** 逃于其术者。”
8、目食耳视:宋·司马光《迂书·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
9、耳视目食:宋司马光《迂书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
10、道 *** 合:宋·司马光《又谢庞参政启》:“尝托僚寀,获友高明,道 *** 合,出处如一。”
11、黄童皓首:宋·司马光《送伊阙王大夫歌》:“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12、剖心析胆:宋·司马光《辞修起居第三状》:“且臣前后所陈,剖心析胆,莫非恳到,而朝廷弃置其言,曾不之省,是不以情实待臣也。”
13、前跋后疐:宋·司马光《言医官札子》:“今闻诊御脉者,常以十数,工拙相杂,是非混淆,发言进 *** ,更相倚仗,前跋后疐,左瞻右顾。”
14、日滋月益:宋·司马光《重微》:“朝夕狎玩,未睹其害,日滋月益,遂至深固,比知而革之,则用力百倍矣。”
15、日朘月减:宋·司马光《乞罢将官状》:“自转运使知州以下,白直及迎送之人,日朘月减,出入导从,大为萧条。”
16、势穷力屈:宋·司马光《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俟其势穷力屈,然后可招抚也。”
17、赏功罚罪:宋·司马光《应诏论体要》:“王者之职,在于量材任人,赏功罚罪而已。”
18、洗兵牧马: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佑元年》:“吾洗兵牧马,坐食转输,温饱有余。”
19、忘寝废食:宋司马光《进五规状远谋》:“臣窃见国家每边境有急,羽书相衔,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则庙堂之上焦心劳思,忘寝废食以忧之。”
20、瓦解星散:宋·司马光《义勇第五札子》:“殊不知彼皆队舞聚戏之类,若闻胡寇之来,则瓦解星散不知所之矣。”
21、胁肩低首: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景帝前三年》:“功义如此,尚见疑于上,胁肩低首,累足抚衿。”
22、言行计从:《宋史·司马光传》:“光自见言行计从,欲以身徇社稷。”
23、招亡纳叛: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24、深切著白:宋司马光《与薛子立秀才书》:“观足下之文……深切著白,使其人果举而行之,则足下虽未得位,而泽固施于民矣。”
25、风通道会: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十二年》:“晋王与君邻藩,虽山河阻绝,风通道会,故来修好,君何怪焉!”
26、舍短用长:宋·司马光《应诏言朝政缺失》:“陛下既全以威福之柄授之,使之 *** 新法,以利天下,是宜与众共之,舍短用长,以求其善。”
27、贪财贱义: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元帝永光二年》:“今天下俗,贪财贱义,好声色,上侈靡。”
28、举首加额:宋·司马光《谕若讷》:“上乃飞白‘安静’二字,以赐若讷,若讷然后举首加额,受而藏之。”
29、赋食行水: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纪》:“或亲为众僧赋食行水,世颇以为失宰相礼。”
30、暗弱无断: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九十一晋元帝太兴三年》:“(司马保)好读书而暗弱无断,故及于难”。
31、北门南牙: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中宗神龙元年》:“北门南牙,同心协力。”
32、佳儿佳妇: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六年》:“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
33、鸟面鹄形: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梁简文帝 *** 元年》:“死者蔽野。富室无食,皆鸟面鹄形。”
34、两面二舌:宋司马光《涑水家仪》:“凡女仆两面二舌、虚饰迭谗者逐之。”
35、丝恩发怨: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连逐三相,威震天下,于是平生丝恩发怨无不报者。”
36、爨桂炊玉:宋司马光《答刘蒙书》:“月俸不及数万,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续。”
37、刳肝沥胆:宋·司马光《辞修起居注第五状》:“烦读圣听至于四五,刳肝沥胆,盈卷溢幅。”
38、敛怨求媚: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元年》:“节度使非能男耕女织,必取之于人,敛怨求媚,不可长也。”
39、潜神嘿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愿陛下抑威任计,暂宁六师,潜神嘿规,以为后图。”
40、前危后则: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
41、输肝沥胆:宋·司马光《辞门下侍郎第二札子》:“臣得输肝沥胆,极竭以闻道,就鼎镬死且不朽,饮食寤寐不忘此志。”
三、司马光的成语
司马光:足智多谋、聪明睿智、急中生智、临危不惧、面不改色
*** :流芳百世、名垂青史、两袖清风、才华横溢、鞠躬尽瘁、天下为公
白求恩:精益求精、毫不利己、妙手回春
【解释】: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出自】:春秋邓析《邓析子·无厚》:“死生自命,贫富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释义】:生死自然,贫富地位低贱的人,不知道的时候了,所以面对困难不害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释】: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出自】:元·无名氏《连环计》之一折:“此人足智多谋,可与共事。”
【释义】:这个人善于料事和用计,可以和他一起做事。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自】:现代巴金《随想录》:“今天在各条战线上干工作、起作用,在艰苦条件下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人多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一代知识分子。”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含褒义
【解释】: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出自】: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释义】:身上飘扬的袖子随风摇曳,随着月色的轻柔,拄着手杖踏上了桥。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解释】:流:流传;芳:香,指好名声;百世:时间久远。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释义】:虽然不能流芳百世,但也不足以遗臭万年啊。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