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醒狮之乡 湛江醒狮厉害还是佛山厉害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湛江市醒狮之乡的问题,以及和湛江醒狮厉害还是佛山厉害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广东省湛江市市辖区有那些地名
  2. 湛江的民俗文化
  3. 醒狮之乡为什么不是佛山

一、广东省湛江市市辖区有那些地名

赤坎区为湛江市市辖区,在湛江湾西北岸,是湛江市的中心城区,是湛江市 *** 所在地。因区内土壤属砖红壤,土色红赤,地处丘坎,故名“赤坎”。

赤坎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东傍调顺岛与坡头区隔海相望,南至屋山公路与霞山区相连,西临赤坎水库与麻章区界铁路相接,北达丰厚村与遂溪县黄略镇相邻。

霞山区,隶属于广东省湛江市,湛江市中心城区。面积116.97平方公里。位于广东省西南雷州半岛,濒临南海。东隔麻斜海与坡头区相望,北与赤坎区接壤,西与麻章区毗邻,南拥湛江港与东海岛相连。

霞山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缘,属北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基本无霜期。

坡头区,广东省湛江市辖下的一个市辖区。位于雷州半岛东北部、湛江海湾东岸,地处东经109°20′0″-110°38′18″、北纬21°5′29″-21°26′57″之间;

东接吴川市,南临南海,西靠湛江港湾,与赤坎区、霞山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隔海相望,北连廉江市。中国海洋石油西部公司总部设在城区内。坡头区以驻地坡头镇命名,坡头因地处一山坡高处而得名。

麻章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上,前身为湛江市郊区,广东省湛江市辖下的一个市辖区,濒临南海。

麻章区交通便利,是湛江市承东启西的交通枢纽,也是粤西沟通海南和西南各省市的交通咽喉。黎湛铁路、粤海铁路以及在建的洛湛铁路等铁路干线横穿全境,有湛江火车西站、湛江货运站。

广湛高速公路、渝湛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湛徐高速公路在麻章工业区内交汇出口,国道325线横穿麻章城区。

廉江市,广东省湛江市代管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北部,与广西接壤,濒临北部湾,地域总面积2835平方公里。地理坐标北纬21°25′至21°55′,东经109°45′至110°30′。1914年复称廉江县。1993年撤县设市。

廉江是传统农业大县和工业强县,盛产水果,号称百果之乡;是广东40个产粮大县中表现较突出的县级市;是粤西唯一一个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工业类别齐全,尤以电饭煲产业表现突出,其电饭煲产量占全国3成以上,是“中国电饭煲之乡”。

雷州市,建市前称海康县,是广东省湛江市辖县级市,位于雷州半岛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雷州市东濒雷州湾、南隔琼州 *** 与国际旅游岛海南相望、西濒北部湾、北接湛江城区。雷州市境内交通有粤海铁路、国道207、湛徐高速公路贯通全境。

雷州半岛、海南岛和北部湾的城镇群经济圈,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具有南 *** 带特色的农、林、牧、副、渔生产。雷城(古雷州府治)是广东七大、粤西地区唯一且广东省唯一一个县级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文化是独特的广东四大区域文化之一。

吴川,广东省辖县级市,由湛江市代管。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湛江市东北部,东邻茂名市电白区,南濒南海,西接廉江市,西南连湛江市坡头区,北与化州市、茂名市茂南区接壤。

湛江市醒狮之乡 湛江醒狮厉害还是佛山厉害-第1张图片-

吴川是著名的中国建筑装饰之乡,同时还获得中 *** 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月饼之乡、中国羽绒之乡、中国塑料鞋之乡等荣誉称号。千百名亿万富豪多为包工头出身,个体和民营经济非常发达,是全国富豪人数最多的县级市(县),富豪群体占总人口比例之高冠绝全国。

吴川滨江临海、水系发达、日照充足、资源丰富,是中国南海之滨的具有江海文化特色的宜居城市。

国道325线横贯东西全境,沈海高速公路和汕湛高速公路(在建)分别从该市经过;铁路有茂湛铁路贯穿全境,境内设有吴川火车站和塘缀站;境西10余公里可达南方大港湛江港,境内有黄坡港及渔商两用博茂港;航空运输方面有在建中的粤西国际机场。

吴川是粤西地区思想文化最 *** 的县级市(县),在语言、风俗和观念等方面都与粤西其它市县有着不同独特的风格。在 *** *** 初期,“吴川模式”与“温州模式”并驾齐驱,在当时“南有吴川、北有温州”享誉全国。

遂溪县,隶属广东省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上,西临北部湾,东临湛江港湾,地跨东经109°40′至110°25′、北纬21°00′至20°31′之间,管辖面积2131.6平方公里。

唐天宝二年(743年),改铁杷县为遂溪县,意取“溪水合流,民利遂之”。遂溪县属海康郡,县治设今湛江市郊旧县村,此为遂溪得名之始。1961年分县,恢复遂溪县建制。属湛江专区(后改湛江地区)管辖。

1983年9月属湛江市管辖。遂溪县历来都是雷州半岛北部经济贸易的繁华集市,是中国南大门的主要商埠之一,

是雷州半岛 *** 、军事、经济、文化、交通的重要中心,素有“湛江市区后花园”之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醒狮之乡”、”全国之一甜县”及粤西“红色 *** 老区”所在地。

徐闻县,隶属广东省湛江市,位于中国 *** 最南端,南临琼州 *** ,与海南岛隔海相望,东滨南海,西濒北部湾,北与雷州市接壤。介于东经109°52′至110°35′,北纬20°13′至20°43′之间,总面积1605平方千米。

徐闻县属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太阳幅射能丰富。徐闻县自古以来为兵家驻防和商旅之要地,故苏东坡曰:“四州之人以徐闻为咽喉。”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 *** —湛江市

二、湛江的民俗文化

1、雷州享有中 *** 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的美誉。

2、雷州文化既是广东四大民系文化之一,也是湛 *** 要文化之一。

3、雷州文化是以雷州话方言为特征的区域 *** 文化,其分布范围包括今雷州、遂溪、徐闻、麻章、东海岛、霞山以及廉江一部分地区。湛江民间歌曲主要有雷州歌、东海嫁、吴川山歌、吴川民间歌谣:出嫁姑娘梳头歌、吴川水歌、咸水歌、廉江歌、白话歌和吟诗歌。

4、湛江民间器乐有雷州音乐、安铺八音、硇洲八音、瓦窑陶鼓、华琴和雷胡。雷州音乐是指雷州民间器乐曲,是广东省五大民间音乐之一,也是我国40多个乐种之一。

5、湛江 *** 音乐分为雷州 *** 音乐和雷州道教音乐。

6、湛江民间曲艺有流传广泛的粤曲、南音、龙舟、木鱼及相声、快板、三句半、莲花板、大实话、卖鸡调等广东曲种,而本地的民间曲种主要为:雷州的姑娘歌、廉江的木鱼、吴川的木鱼及白戏、黎戏、木偶的唱腔表演等,其旋律优美悠扬,曲调琅琅上口,易学易唱。据不完全统计,湛江各县区乡镇以粤曲演唱为主的私伙局和业余曲艺社团200多个,另姑娘歌、歌、木鱼的曲艺团队也近几十个。

7、湛江民间戏曲历史悠久,经过不断发展,现主要有民间木偶戏和地方戏曲两大类。湛江民间木偶戏分为粤西白戏(原称安铺白戏,又叫白戏仔)、吴川木偶戏和黎戏。湛江地方戏曲只有雷剧和粤剧。

8、湛江民间曲种分为粤曲、歌谣、莲花板、大实话、卖鸡调、姑娘歌、吴川木鱼、木鱼。

9、湛江的 *** 舞蹈分为屯分舞、散花舞和目莲舞。

10、湛江的动物舞蹈分为蜈蚣舞、紫微降貔貅、舞鹰雄、狮舞和龙舞等。

11、湛江民俗舞蹈分为打盘茶(徐闻婚俗)和认同年。

12、湛江民间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在岭南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位置。湛江的民间工艺主要有石刻、泥塑、面塑、彩塑、彩扎、吴川飘色、草编花席、根雕、木刻、剪纸等。

13、湛江的石刻有石人、石像、石马、石龟、石鼓、石狗、石狮、石碑、石浮雕、蟠龙石柱、石础、石牌坊、石匾、石螺、石猫、石猪、石羊等。

14、吴川泥塑源于唐末宋初,由梅菉镇瓦窑村民兴起,现已形成群众泥塑活动。2000年 *** 命名吴川为“中 *** 间艺术之乡”(泥塑)。

15、彩扎在民间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如称扎作、彩糊、扎纸、贴纸等,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彩钆灵棚、灵屋、各类戏曲人物、灯笼、飞禽、走兽等。本市彩扎主要有:鹰雄扎、醒狮扎、走马(宫)灯彩扎、太平先锋宫灯、梅菉花桥和雷州头禄花灯。

16、湛江的民间武术,分拳术与器械两大类,多以套路、散打、器械、对练形式出现。主要拳种是洪家拳和蔡家拳,李、莫、佛等流派亦有之。

17、湛江的民间绝技有穿令箭、翻刺床、踩火场、爬刀梯、喷玻璃、汽车过腹、翻秋千和穿刀洞过火圈。年例是粤西岭南这一带独特的节日,它不比春节、中秋等全国 *** 的节日范围之广,但它们又有相似之处,都是传统的习俗。就像傣族的泼水节,年例是当地独有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至于庆祝的形式,也表现出了乡村人的淳朴、厚道、热情、乐观的精神状态。年例的独特 *** 也增强了当地人的一种乡土优越感,拥有着独一无二的节日,无疑是值得自豪的。年例中的爬刀梯、下火海、翻刺床、穿令箭、殷屋舞鹰雄等极具特色。

18、吴川元宵:农历正月十四至十七日,吴川元宵节热闹非凡,梅菉街道(镇)区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游人如潮,好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元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栩栩如生的泥塑和电动彩塑,有竹木搭造高高耸立的五级牌楼和花塔,有五光十色的花桥,有浩浩荡荡的大 *** 。 *** 时锣鼓喧天,舞火龙、舞狮子、舞貔貅、舞二真、舞六将、踩十番、吹长笛,玩陶鼓,有各式各样的彩车、“地色”和精彩巧妙的“飘色”,还有多姿多彩的花簇队、彩旗队、仪仗队和武术队,全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湛江是省内方言最为复杂的市。全市除流行普通话外,粤、闽、客三大方言均有分布。

19、湛江方言的来源和分布,与本地人口的来源有关。古时,湛江一带土著民族为少数民族, *** 少数民族语言。唐、宋、元、明几代,大批 *** 从福建之莆田、漳州及浙江一带迁至雷州半岛,带来了早已形成于福建一带的闽语,后发展为本地人数最多的居民。由于人多势众,闽语成了雷州半岛最通用的语言。几乎在闽语传入雷州半岛的同时,早已形成于西江一带的粤语亦开始传入本市,较早传入的有梅菉、吴川、廉江等地。而较迟传入本市的方言是客家语,在明清时期(以明朝为主,特别是陈璘平定瑶乱时期),由福建汀州府及本省韶州府、潮州府、惠州府(后从潮州府分出嘉应州)的客家人(当时并未有客家一说)迁至廉江居住而带来。闽、粤、客三大方言传入本市后,由于迁民们缺少与原地区的交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受到地方语言环境的影响,各方言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闽方言发展成雷州话(或称作黎话、雷话),粤方言发展为湛江市白话、吴川话、廉江白话等,客家方言发展成啀话(或写作涯话、哎话)。

20、湛江市辖5区5县(市),赤坎、霞山两老城区 *** 粤语,周围农村 *** 雷州话;坡头区 *** 粤语为主,极少数 *** 雷州话;麻章区大多数 *** 雷州话,少数 *** 粤语;吴川市绝大部分 *** 吴川话,少数 *** 雷州话;徐闻、海康两县绝大部分 *** 雷州话,客家语及粤语零星分布;遂溪大部分 *** 雷州话,小部分 *** 粤语;廉江 *** 粤语、客家语,极少数 *** 雷州话。在本市三大方言中,说雷州话人数最多,粤语次之,说涯话的又次之。粤语方言是本市之主导方言。此外,一些方言交界处和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城镇还成为双语区和多语区,居民可以同时 *** 几种方言。

21、该市之粤语较为复杂,各县(市、区)以至各县(市、区)不同区域都有较大差异。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湛江白话,二是吴川话。湛江白话又可分为市区白话、梅菉白话、廉江白话、遂溪白话、龙头塘白话等。市区白话其声母、韵母与广州话基本相同,因而专家将其列入广州话,其与广州话之不同是声调和腔调差异较大,开口可辨。梅菉、廉江、遂溪等地白话与广州话声、韵母大部分相同,其较明显的特点是带有高州、化州话的边擦音声母,且边擦音声母的字较多,因而有人将其列入“高(州)阳(江)话”。吴川话是粤语方言,其声、韵、调均与广州话有一定差异,吴州话习惯以吴州吴阳音为准。

22、雷州话各地亦有差异,大体以各县(市、区)为片,分徐闻音、海康音、遂溪音、廉江音、郊区音等,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调、腔调方面。如徐闻话略带海南话腔调,只有吸气塞音声母。廉江的雷州话较之海康话“生硬”,音长不够。各地雷州话亦存在一些常用词不同音的现象,但各地之间均可通话。因雷州府历来设于雷城镇,故习惯上人们以雷城话为 *** 。

23、涯话(啀话)与粤东北一带客家语的语言相差不大,主要差异是常用语方面带本地特色,音调亦略有差异。湛江的涯话与同为粤西的 *** 、茂名一带的涯话亦较相近。2012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把湛江的涯话归入客家语粤西片。湛江的涯话以廉江石角话为 *** 。

三、醒狮之乡为什么不是佛山

1、醒狮之乡发源于湛江市而不是佛山。

2、湛江地区醒狮始于唐宋,到明清已盛行,并形成了习俗,成为一门独特传统的艺术活跃于民间,不断的发展和提高使它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3、每逢敬神,祈福,过节,庆年例等场面,都有醒狮表,以求消灾除崇,祝贺吉祥。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湛江市 厉害 湛江 醒狮 佛山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