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是书画之乡吗?通渭书画之乡 ***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6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通渭是书画之乡吗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通渭书画之乡 *** 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书画艺术之乡甘肃省通渭县
  2. 我的家乡通渭作文
  3. 甘肃有那那些著名的书画家
  4. 永新被称为”书法之乡“吗

一、书画艺术之乡甘肃省通渭县

1、位于渭河北岸支流牛谷山中上游的甘肃省通渭县,是东汉著名诗人秦嘉、徐淑夫妇等古代文化名人故里。自古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通渭人以书画为媒介,使城乡村野弥漫着艺术的芳香,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氛围,被人们誉为“书画艺术之乡”。

2、通渭人的书法作品风格多样,既蕴含了传统技艺的精髓,又体现了创新意识。其美术作品别具特色,不同于陕西户县、天津杨柳青的农民画、风俗画,而以其地道的文人画成为一大亮点。1986年,通渭的书画作品在北京展出,引起广泛关注。

3、19 *** 年,通渭县被 *** 正式授予“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称号,标志着通渭县在书画艺术领域的卓越贡献得到了国家的认可。这一称号不仅增强了通渭县的文化自信,也提高了其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艺术影响力。

4、通渭的书画艺术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融入了现代创新的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氛围的营造,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前来交流学习,促进了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通渭是书画之乡吗?通渭书画之乡图片-第1张图片-

5、通渭县的书画艺术现象,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当地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现象的形成,离不开通渭人民对艺术的热爱和不懈追求,以及 *** 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二、我的家乡通渭作文

1、美丽的通渭是我的家乡。一提起通渭,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书画艺术,不错,“全国书画艺术之乡”——这个让家乡人倍感骄傲和自豪的称谓,鼓舞了多少通渭学子!“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在我们通渭,家中悬挂字画是一种装饰,更是家庭文化底蕴的象征。

2、如果说书画是一种高雅的艺术,那么,我们通渭还有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它可是深深的扎根于民间的。它就是久唱不衰、久听不厌的通渭小曲。

3、通渭小曲是一种传唱艺术,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瑟瑟寒风中,街头几位爷爷、大伯模样的男子,正分工明确、正儿八经地唱着小曲,唱得非常投入,我不解地问爸爸:“这些爷爷大伯他们不怕冷吗?”爸爸呵呵笑着:“唱上一嗓子小曲,他们比过年还开心呢!”是啊,只要是农闲时节,街头巷尾、客房场院,随处都可以成为小曲的表演现场。有了板胡、二胡、三弦、碰铃等一些简单的乐器,少则五六人,多则数十人,一支小曲乐队就组成了,他们拉的拉,唱的.唱。 *** ,两盅酒下肚,脸上红扑扑热乎乎的,一场精彩的小曲表演就开始了。 *** 也是一脸的投入相,有时还忍不住抢过二胡,拉上两把,唱上一嗓子……

4、人们之所以这样喜欢小曲,是因为小曲的语言浅显易懂,内容贴近生活。有祈求美好生活的《十支香》、《刘海撒金钱》,有祈求平安的《王灵官扫殿》,还有劝诫人们远离 *** 和 *** 的《张连卖布》、《看女》等等。据爷爷奶奶说,以前这些小曲主要在田间地头传唱,一到春节,各个村庄都要大办社火,这些小曲就会在社火中闪亮登场。社火作为各个村庄之间相互交流、联络感情的纽带,正月十五之前的每晚都要去别的村庄“客演”,或独唱、或对唱、或载歌载舞,临了,还要唱一曲《胡麻花儿蓝花花》对招待自己的村庄表示感谢,真是很有趣!

5、随着时代的发展,社火已经式微,庙会便成了小曲乐队大显身手的场所。通渭小曲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表演也越来越正规。现在, *** 的好政策、社会主义新生活都被唱进了小曲。

6、家乡的小曲以它特有的方式,娱乐了人们,也让人从中受到教育。现在,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也要为通渭小曲的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甘肃有那那些著名的书画家

1、田应龙,字子骧,号凤龙山人,1941年生,甘肃通渭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曾任通渭一中校长,《定西日报》总编,《通渭县志》副主编,《热爱家乡丛书》主编,通渭县 *** *** 会 *** , *** 通渭县 *** 会 *** ,甘肃省第八次 *** *** 。现为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九州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成功者研究会会员,中国延安文艺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

2、魏岗,1938年生,甘肃通渭县人。同著名画家李巍、王天一研习国画,被央视经济频道、甘肃电视台专题报道。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3、魏岳嵩(1947—)字俊天。通渭县平襄镇西关村人,中师文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定西地区书画协会理事长,通渭书画院院长,国家二级美术师。书法作品入展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之一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19 *** 年发起组织通渭农民书画赴京展。曾赴厦门、上海等地进行书画交流,得到陆严少先生的赞誉。

4、刘尚贤,字敬承,笔名石棱。男,汉族,1939年4月出生于甘肃省通渭县常家河镇固堆河村。初中文化。美术编辑。先后在固堆河学校、通渭县文化馆、 *** 院、县志办公室、县 *** 工作。历任 *** 通渭县第二届至第五届 *** 会 *** 。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甘肃省楹联学会、陇中印社社员、安徽硬笔书法协会、《农民日报》文化艺术联谊会会员、通渭县书画协会、中国当代农民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会、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5、李法宗,号三愚堂,男,1943年生于甘肃通渭,县教育局退休干部,蒙家学四世书香之熏陶,擅诗文,工书法。学书肇于唐楷,后溯汉魏,碑帖互镕,诸体皆渉。艺术传略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通渭人物志》及《通渭县志》。现为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中国文人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诗词协会会员。

四、永新被称为”书法之乡“吗

江西永新获得了2014-2016年度“中 *** 间文化艺术之乡”,再一次成为“中 *** 间艺术之乡-书法之乡”,这是该县第四次荣获“中国书法之乡”称号。江西省共有13个县(市)入选,分别是九江市瑞昌市剪纸之乡、吉安市永新县书法之乡、宜春市上高县农民摄影之乡、上饶市婺源县工艺雕刻之乡、南昌市青山湖区灯彩之乡、吉安市吉安县灯彩之乡、赣州市安远县采茶戏之乡、赣州市兴国县山歌之乡、九江市修水县书法之乡、赣州市于都县唢呐之乡、上饶市广丰县书画之乡、抚州市黎川县油画之乡、吉安市永丰县农民画之乡。

据了解,永新文风鼎盛, *** 时期,永新书法家刘郁文有江西三支半笔之一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书协会员尹承志的书法枯润相宜,疏密有致,名重一时。更有国画 *** 刘勃舒,以擅长画马名扬海内外。现全县有全国书协会员8名,江西省书协会员46名,吉安市书协会员120余名、书法人才2000余名,为全国前茅。

永新县地处赣西边陲,位于井冈山下,古称吴头楚尾。东临泰和,西接湘境,南通井冈,北走庐陵。于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建县,距今1807年。县名源自《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全县总面积2195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场,人口50.7万。禾水河宛如一条玉带横贯全境,秋山为境内更高峰,海拔1391.3米。这里,自古物阜民淳,名人荟萃。自唐兴乡贡制举至清代,有史记载者,进士197人,举人603人。入仕后,身居相位者2人、尚书者2人。中国之一位女音乐家唐代许和子、北宋名相刘沆、明代布衣哲学家颜钧、明末清初文学家贺贻孙等名人皆出自这里。永新人自古重名节,敢牺牲,忠义三千、八砖千古等故事荡气回肠,传颂至今。

作为井冈山 *** 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赣 *** 根据地的中心,永新留下了 *** 、 *** 、 *** 、 *** 等老一辈 *** *** 家的光辉足迹,孕育了 *** 患难妻子 *** 三兄妹,走出了王恩茂、张国华、王道邦、旷伏兆等41位 *** 国开国将军,铸造了“三湾改编”与“龙源口大捷”的不朽功绩。在井冈山 *** 斗争时期, *** 曾这样评价永新:“我看永新一县,比看 *** 还重要”,“用大力经营永新”。一代文豪郭沫若参观永新时,感慨挥毫赋诗:“长征逾万参加者,烈士八千磊落才。”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言万古诗。永新森林覆盖率近70%,为中国绿色名县,分布着三湾国家森林公园、碧波崖、南华山、黄竹岭、红枫湖、高士山、阿育塔、观音阁、武功坛、南塔等名山胜水、名胜古迹。旖旎的自然风光让解缙、欧阳修、徐霞客、颜真卿、黄庭坚、文天祥、杨 *** 等文人墨客留连忘返,并留下“宛宛禾川绿绕城”、“义山禾山在处在”等壮美诗文。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通渭是书画之乡吗和通渭书画之乡 *** 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通渭 画之乡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