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红之乡凤庆介绍 凤庆滇红茶的产地介绍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6

很多朋友对于滇红之乡凤庆介绍和凤庆滇红茶的产地介绍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云南临沧特产有什么 临沧特产介绍
  2. 了解下滇红
  3. 云南临沧景点鲁史古镇景点介绍

一、云南临沧特产有什么 临沧特产介绍

云南临沧有什么特产呢!像是在云南昆明,昆明春城就有很多鲜花,鲜花饼,宣威火腿等。其实在云南的临沧,靠近边境,气候条件好,产了很多水果,临沧中永德县更是水果种植的重点城市。在这里的特产还有就 *** 纵油,这种菌子现在已经技术成熟,可以达到很高的产量。去云南的临沧了解一下吧!

临沧这里还产茶,大名鼎鼎的普洱茶就是在临沧市普洱茶区产的。这里还有一种蒸酶茶,具有消暑解渴、美容、益寿、助消化、防衰老、抗辐射种种功效。云县里面有一家的啤酒厂也是这里的特产,茅粮酒业集团资金投入,澜沧江啤酒产产酒是真不错。耿马县糖厂的蔗糖也是很有名,耿马县的甘蔗也是很有名的,整个县都基本上都是在产甘蔗。永德县的热带水果,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芒果,芒果的加工产品,芒果干也很好吃。这里的水果区还产荔枝,香蕉等。小勐统的梨、乌木龙的葫芦梨、勐底的荔枝、忙况的石榴、明朗的木瓜、亚练的柿子。镇康县里的农业发展不错,农村山里长的野菜现在批量生产加工,销售在全国各地。临沧市的小吃也是很不错的,粑粑卷,稀豆粉,夜市里面的烤鱼,烤鸡等味道都很好吃。

临沧市凤庆滇红茶是滇红茶的原产地,滇红茶最新年代产出的,据历史考究,滇红茶在1939年就研发成功,中茶公司开发这里的产区,将这里的茶销售在海内外。 *** 自然也不便宜,大概200—300块一斤的样子。

永德县的芒果供应全国,那里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主产区之一,永德县的栽种要追溯到300年前了,现在在永德县还能看见一株树龄是300年以上的芒果老树。芒果的种植面积也是达到了4.3万亩,那里是名副其实的芒果之乡。丰富的热区资源,提供给芒果生长的良好环境,人工栽种面积就很大了,在永德县山上还能看见野外生长的芒果树,可见这里的环境是有多么适合芒果的生长。每年因为芒果的收入,充实了当地的税收,历经历届县委、 *** 的高度重视当地果农的种植。这里的品种也有很多,小香芒,三年芒,这些都还不够,当地又在几年内引进西双版纳更多的品种。单株能产50公斤呢!

耿马自治县的蔗糖,已经供应到了全国各个地方,是全国重要的糖料基地县之一,也是云南省之一产糖大县,蔗糖无疑是当地 *** 经济命脉所在。这里的蔗糖跟糖厂联合,糖厂提供前期的肥料,后期农户将糖运到糖厂从价钱里面扣除。全县三座糖厂每天的日处理量就达到了8800吨。是全国西南地区的之一大糖厂。蔗糖的副产品,食用酒精,医用酵母、蔗渣碎粒板、木糖、复合肥、粗蛋白生产实现盈利。白砂糖每天晚上都有一排排的车辆从这里进去,在飞向世界各地。

云县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这里的百花木瓜产量极高,云县地形复杂,地势差距大,也就造就了这里冬天不会太寒冷,夏天不会太热的气候情况,这里的木瓜挂果早,香味浓郁,产量高,果肉肥厚。基本上云县的乡镇都种植有百花木瓜。

木瓜中含有广谱抗菌的齐墩果酸,多种氨基酸,人参皂甙等成份,对 *** 健康长寿很有好处,白花木瓜酸味适中,苦味比红花木瓜少,当地人还发掘出了其它的妙用,用木瓜煮猪脚,木瓜煮炒鸡、炒肉、煮酸菜等,是不是觉得有点匪夷所思,不过味道还是挺还好吃的,既开胃增食,又可以治病。

在当地还有百花木瓜泡酒的习惯,酒的功效保肝护肝,、舒筋活络、抗衰养颜,而且在云县,那里高海拔,地势都在水平面1800米到2300米之间。绝对的保障了生长环境的良好,长出的果实也是很纯良。

小编还有好多没有介绍,在临沧还有好多好吃的,都可以去了解一下。

二、了解下滇红

滇红是云南红茶的统称,分为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滇红工夫茶芽叶肥壮,金毫显露,汤色红艳,香气高醇,滋味浓厚。滇红工夫茶于1939年在云南凤庆首先试制成功。据《顺宁县志》记载:“1938年,东南各省茶区接近战区,产制不易,中茶公司遵奉部命,积极开发西南茶区,

以维持华茶在国际上现有市场,于 *** 二 *** (1939年)三月八日正式成立顺宁茶厂(今凤庆茶厂),筹建与试制同时并进”。当年生产15吨销往英国,以后不断扩大生产,西双版纳勐海等地也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优异,深受国际市场欢迎。

云南产茶历史悠久,唐宋时普洱茶就已大量生产,至今普洱沱茶、饼茶、方茶、紧茶仍有相当数量的生产与销售。云南是古茶树分布最多的地方,树龄 *** 以上、树高数十米的大茶树仍有不少数量。从这些大茶树演化选育出的云南大叶种是制造红茶的优良品种, *** 含量高,多酚氧化酶活 *** 强,芽叶肥壮,茸毛多,制造出红茶,金黄毫多而显露,滋味浓醇鲜爽,是我国出口红茶的姣姣者。

滇红产区主要是云南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红河6个地州的20多个县。滇红工夫茶采摘1芽2、3叶的芽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 *** 、发酵、干燥而制成;滇红碎茶是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而制成。工夫茶是条形茶,红碎茶是颗粒型碎茶。前者滋味醇和,后者滋味强烈富有 *** *** 。

滇红的品饮多以加糖加奶调和饮用为主,加奶后的香气滋味依然浓烈。冲泡后的滇红茶汤红艳明亮,高档滇红,茶汤与茶杯接触处常显金圈, *** 后立即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是质优的表现。

滇红工夫茶更大的特征为茸毫显露,毫色分淡黄、菊黄、金黄。凤庆、云昌等地生产的滇红工夫茶,毫色呈菊黄;临沧、勐海等地所产,毫色则多为金黄。即使是在同一茶园,不同季节的茶色也各不相同,春茶毫色较浅,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秋茶则多为金 *** 。滇红工夫茶的另一大特征为香郁味浓。香气以滇西云县、凤庆、昌宁为佳,尤以云县部分茶区所出为最,这里所产滇红工夫的香气中带有花香。 *** 所产之茶。滋味浓厚, *** *** 较强,但回味不及滇西之工夫茶。

滇红工夫茶中,品质更优的是“滇红特级礼茶”,以1芽1叶为主制造而成,成品茶条索紧直肥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多而显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浓透明,滋味浓厚鲜爽,香气高醇持久,叶底红匀明亮

滇红主产区位于滇西南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高山峡谷区,包括凤庆、勐海、临沧、双江等县。1939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利用云南大叶种茶鲜叶,在云南凤庆首先试制成功工夫红茶,当时命名云红。1940年,采纳 *** 富华公司建议改名滇红。滇红问世后,因产品"形美、色艳、香高、味浓"而博得市场赞赏。

滇红碎茶于1958年试制成功,19 *** 年开始批量生产。勐海茶厂红碎茶一号于1984、1985年荣获省优、部优、国家银质奖。

滇红工夫茶采摘1芽2、3叶的芽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 *** 、发酵、干燥而制成;滇红碎茶是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而制成。工夫茶是条形茶,红碎茶是颗粒型碎茶。前者滋味醇和,后者滋味强烈富有 *** *** 。

冲泡后的滇红茶汤红艳明亮,高档滇红,茶汤与茶杯接触处常显金圈, *** 后立即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是质优的表现。滇红工夫茶中,品质更优的是"滇红特级礼茶",以1芽1叶为主制造而成,成品茶芽叶肥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显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浓透明,滋味浓厚鲜爽,香气高醇持久,叶底红匀明亮。

滇红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 *** *** 。叶底红匀嫩亮,国内独具一格,系举世欢迎的工夫红茶。

滇红因采制时期不同,其品质具有季节 *** 变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

另外,同一茶园春季采制的一般毫色较浅,多是淡 *** 的,而夏茶的毫色则多为菊黄,只有秋茶多呈金 *** 。

优质红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纯净,色泽油润,内质香气甜醇,汤色红艳,滋味鲜爽浓强,叶底红匀明亮。

滇红产区群峰起伏,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昼夜温差悬殊,而且土壤肥沃。主要产于云南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普洱、西双版纳、德宏和红河等地。

1、是因为高山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导致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进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对甘味有贡献的成分。

2、是由于日夜温差大及长年午后云雾遮蔽的缘故,使得茶树的生长趋于缓慢,让茶叶具有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等等的优点。

3、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烈,空气中的氮很容易离子化,浸入土壤,充足的氮源,为茶树积累芳香物质

4、高山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茶叶甜度高。

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红茶中,找到一款高品质的滇红呢?

  就是要看其外形肥硕显毫,条索完整,褐色。观其外表,可以知道鲜叶的老嫩,是一芽两叶,还是一芽三叶。根据芽叶的大小也可以判断其在萎凋过程中是否适度,如果萎凋不足,细胞紧张状态未消除,叶质硬而脆,揉 *** 时芽叶易断碎,茶汤稀薄易充失,在发酵进展不均匀而难掌握,制成毛茶条索短碎多片末,香低味淡,水色浑浊,叶底茶杂带青;萎凋过度时,芽毫枯焦,叶质干硬,揉 *** 时茶汁不出,不易紧卷,发酵不匀,毛茶松泡多扁条,色泽灰枯不显毫,香味淡薄,汤色、叶底暗杂。

  通过闻可以了解茶叶的香气。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比较复杂,在滇红香气中多有樟香、栗香,多与茶树生长环境中与樟树或其它树处混种。鲜叶中含有“棕榈酸”,它本身没有香气,但是它具有很强的吸附 *** ,能吸收香气,也能吸收异味,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闻,知道茶叶的运输和存贮是否正常。

  茶只有喝到嘴里,才能真正知道其“今生”的滋味。高品质的滇红醇厚浓郁,汤色红艳明亮,入喉生津。滇红中的茶黄素是影响茶汤亮度、香味鲜爽程度、浓烈程度的重要因素。茶红素是关系茶汤浓度的主体,收敛 *** 较弱, *** *** 小。如“发酵”程度偏轻,茶黄素含量高,茶汤显淡薄欠红艳,滋味不够浓厚;如“发酵”程度偏重,茶红素含量高,汤色深红欠亮,滋味平淡,叶底暗红,降低了品质。因此,只有比例适当才能制成优质的滇红。

  一款好茶通过身体的体验可以直达心灵的愉悦。长生在云南高原上的原生态茶山的滇红,更是集天地灵气于一身。高山云雾出好茶,高品质的滇红在出生即带着山野的气息,闭上眼睛可以让身心处于高山之颠。

接下来我们就一一说说滇红工夫茶与滇红碎茶。

滇红工夫选用云南大叶种芽叶加工而成,内含物丰富,一般水浸出物42%以上, *** 类物质26%-30%, *** 3.8%-5%,氨基酸3.9%-5.5%,粗纤维12%以下。

滇红工夫茶品质以芽叶肥壮、金毫显露、香气馥郁,滋味甜醇,汤色红亮,叶底红明为好。

滇红工夫茶以甜香为主,因此审评的时候,主要审评香气的类型、鲜纯、高低和持久 *** 。一般高级茶香高而持久,冷后仍能嗅到余香;中档茶香高而稍短,持久 *** 较差;抵挡茶香低而带有粗气。

品评汤色主要是比较深浅、明暗、清浊,汤色红艳,碗沿金圈大的品质为好;红亮或红明次之;深暗或深暗浑浊者为差。

滇红之乡凤庆介绍 凤庆滇红茶的产地介绍-第1张图片-

叶底就是比较嫩度和色泽。嫩度比芽尖的多少,以及叶质软硬、厚薄。一般芽尖含量多,叶质柔软、肥厚,用手指按压感觉柔软如棉的为好,反之较差。

而滇红碎茶其品质要求汤味浓、强、鲜。发酵程度偏轻。总的来说,其品质要求外形匀称、粒型较小,净度好,内质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爽,香气高锐持久。

1、特级滇红:特级滇 *** 形比较紧结肥硕。干茶的颜色为乌润特显金毫。冲泡出来的汤色比较艳亮。闻之鲜郁高长的香气,品之鲜爽醇厚的茶汤。那是特级滇红独有的魅力。

2、一级滇红:外形肥硕雄壮,色泽乌黑润泽。金毫比较显著。茶汤鲜亮,香气比较长。茶味浓厚鲜爽。

3、二级滇红:紧结肥硕的外形。带有少些的金毫。呈现出乌黑润泽的颜色。冲泡出来茶水比较明亮。品一口 *** *** 较弱但是回味很鲜爽。

4、 *** 滇红: *** 的滇红工夫茶叶外形虽然没有那么的肥硕雄壮,但其蕴含有兰花的香味。

天岭红茶1937年秋,中国茶叶公司派遣公司技术专员冯绍裘和郑鹤春两位先生到云南实地观察并调查茶叶产销情况,觉得凤庆县的凤山有着很适合茶叶的生长自然条件,于是开始试制红茶;然而结果大大的出人意料,红茶试制成功了,茶叶条索肥实,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香味浓郁,为国内其他省小叶茶种闻所未见。在试制红茶的时候也经历了很多的艰辛,从大理至凤庆的崇山峻岭间,有一条五尺宽的石板山路,古道悠悠,却隔着澜沧江天险。马帮必须在江边放下驮子,商人们乘竹筏而过,马自己凫水到对岸;当时没有现在这样通畅的公路,机器设备必须在大理拆卸成零,用马帮驮运到凤庆,来回需费时半月。为了试制成功,冯老先生等先人们土法上马,用木质揉桶,脚踏烘干机,竹编烘笼等等,保证了试制工作的顺利展开。

1939年,之一批滇 *** 00担终于试制成功了,先用竹编茶笼装运到 *** ,再改用木箱铝罐包装投入市场。滇红茶创制出来了,冯老先生终从众人之意,定名“滇红”;“滇红”名茶就这样诞生了。此后,滇红茶产业年年向前发展,成为祖国茶叶生产上一朵璀璨的名茶之花;滇红特级工夫茶,中国著名红茶;其在 *** 、东欧各国和伦敦市场上享有崇高声誉,是中国出口红茶中售价高创汇多的佼佼者。

 种质资源是指携带遗传物质的植物材料,又称遗传资源。从基因水平看,两株不同基因型的茶树就是两份不同的种质。茶树种质资源是茶产业的基本资源、是育种创新的原始材料;新品种不能凭空产生,必须有种质资源作为原始材料。茶产业未来的竞争之一就是品种资源的竞争,谁先拥有了品种资源,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云南省凤庆茶厂茶叶试验站成立至今的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茶叶科学研究院,茶树种质资源收集开发利用工作历经几代滇红人的持续承接与坚守,先后建成了品种园(资源圃一)、资源圃二、资源圃三、资源圃四、资源圃五,资源圃面积由3. *** 亩扩大到15亩,保存种质材料(品种)从66份(个)扩大到1000多份(个)。资源材料收集从国内扩大到国外,从一般材料发展到对稀缺资源和古茶树资源的科学收集保护,有的材料已被广泛应用,有的属于保存型树种,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丰富的茶树种质材料,为滇红集团茶科院茶叶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资源圃一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共收集保存了71个(份)品种(材料)。有来自印度的阿萨姆种、云南特色品种紫鹃。有云抗10号、云抗14号、铁观音、龙井43、黄旦、梅占、毛蟹等国家级优良品种及全国各产茶省 *** *** 品种福鼎大白、英红1号、长叶白毫、储叶齐等,还有自选单株材料及育成品种清水3号、凤庆9号等,有勐海南糯山大茶树王、凤庆新源本山茶等珍贵古茶树单株材料及目前发现不含 *** 的野生茶树资源可可茶。濒危资源十里香及昔归、冰岛、玛玉茶等地方名山种也寄存于此。本圃按现代茶园标准种植,统一株行距和农艺管理措施,以观测对比茶树品种适应当地环境的能力,更好确定其推广价值,另外也是茶树基本知识教学材料。资源圃二是由培育茶苗的固定苗床改建而成。本圃收集保存珍稀、濒危的单株古茶树资源,比较典型的有凤庆小湾“锦秀茶王”、凤庆大寺“羊山大茶树”、云县白莺山“本山茶王”、镇沅县“千家寨1号”等,有印度、斯里兰卡的国外品种,有国家级良种福建水仙、黔湄502、中茶108等,有省级良种乌牛早、安吉白茶、佛手、英红九号、凤凰单枞、春兰、鄂茶一号、黄观音等,有地方良种浙农139、桂绿1号、景谷大白茶、雪芽100号等,有武夷山名枞大红袍,有叶片黄化的中黄1号,有广西、湖南、云南文山、云南凤庆等地的优质油茶资源。本圃种植模式为自然生长,充分展示品种个 *** ,做到科研和观赏有机统一,每种材料(品种)保留5~10株。资源圃三始建于2007年。是由大棚苗圃改建而成,本圃收集保存的茶树品种及种质材料主要有金萱、金观音、湘波绿、高桥早、劲峰、菊花春、寒绿、台茶13号、短节白毫、雪芽100号、矮丰、早春翠芽、探春、石洞寺一号、石洞寺二号、滇红三号、滇红四号等。资源圃三采取现代茶园加自然生长模式种植,充分呈现茶树现代管理技术和自然状态下的强烈反差。2016年我院开展了“不同种植管理模式茶树主要内含物变化趋势”课题研究,为了解探索同龄品种在不同管理生长条件下内含物变化趋势,客观反应管理模式对茶叶自然品质的影响程度,其间撰写了一篇名为《不同管理模式对茶树生理指标和内含成分的影响》的 *** ,并在《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上刊登发表。现已形成滇红集团的一大亮点,同时引起同行及茶界专家学者的强烈关注。

   资源圃四始建于2013年。收集保存有来自全国产茶区的品种紫牡丹、春波绿、紫玫瑰、大叶乌龙、九龙大白茶、瑞香等,有凤庆、云县、双江等地的单株古茶树资源,有格鲁吉亚实生种以及部分优质油茶资源。资源圃五建于2017年。资源圃五是由中英友好茶园中种植清水4号的地块改建而成。资源圃五可以说是为纪念滇红集团茶科院成立40年而建立的一个资源圃,收集种植了283份材料,品种有冰岛、昔归、小户赛、邦骂、坝糯、懂过、地界、凤庆鲁史、永德乌木龙、凤庆平河等名山头珍贵的单株古茶树材料。

    40年来,在历任企业负责人的支持重视下,我院积极开展茶树良种选育工作,利用丰富的种质资源材料,采取单株育种与无 *** 繁殖相结合,育成了清水3号、凤庆9号、凤庆3号、清水4号、早春翠芽、探春等一批优良品种(品系)。1994年,“凤庆茶厂茶科所”完成的茶树良种“凤庆9号、清水3号”选育项目就荣获临沧地区(现为临沧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为临沧甚至其他地方发展建设高优生态茶园,推广优良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推广良种进程中,我院积极协调,采取与科技局、茶办、乡镇、村办等有关部门进行科技协作的方式,在全市推广我院培育的清水3号、凤庆9号,推广面积达到近15万亩,有力支持了临沧市高优生态茶园建设。

   同时我院培育的清水3号、凤庆9号等品种目前已被贵州等省引种,并在省内的大理、保山、普洱、德宏等地州市得到大力推广,到目前为止,已累计繁育出圃无 *** 系良种茶苗 *** 0万株,极大地加快了茶园建设良种化、标准化的进程。其次,以这些品种为原料,开发了早春绿、经典58、中国红等为 *** 的高品质滇红茶,使滇红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另外,滇红集团茶科院种质资源圃是一座茶树基因库,已形成凤庆茶叶科普园地,也是滇红集团的一张名片、一个窗口,每年来参观学习、指导交流的人员不断增加。“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应用”曾荣获2009-2010年度临沧市科学技术评比三等奖。我院茶树种质资源收集是通过信函交流、利用出差机会、专业收集与项目推动等方式和渠道实现的,倾注了参与者的大量心血。所收集的种质材料中,“友谊材料”居多。茶树种质材料收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光辉事业。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时间积淀、点滴积累和不计功名的付出。从良种选育到良种推广再到新产品开发等等,茶科院都已创造足以载入史册的辉煌成绩。

胭脂绣缬,正千里江南,晓莺时节。

绛质酣春,红香宠午,惟许茜裙亲折。

春园里,较琪花玉茗,娇姿更彆。

灰冷昆明,尘生洱海,此恨拟和谁说?空对异乡烟景,蓦记旧家根节。

春去也,想蛮花[犬旁+乞]鸟,泪都成血。

秾春冶叶朱门里,弄东风红妆初试。

残莺天气香棉坠,惆怅最宜著此。

见多少江南桃李,斜阳外翩翩自喜。

异乡花卉伤心死,目断昆明 *** 。

三、云南临沧景点鲁史古镇景点介绍

鲁史镇景区攻略:     车出凤庆,一路向北,在郁郁葱葱的山脉间绕行,这其间,中途将越过澜沧江。84公里的里程,沥青路面,弯道频繁,车速不快,两个小时后,脚下踩着的已是鲁史的土地。鲁史,原称阿鲁司,位于凤庆东北部澜沧江与黑惠江之间,鲁史镇距凤庆县城84公里,犹如滇西茶马古道上的一幅水墨画,浓淡有致。全境为山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1850米。全镇居住着汉、彝、苗等10个民族,是著名的“茶叶之乡”,有出自段逸甫茶园的“凤山春尖”,是 *** 时期云南茶叶的极品之一。     鲁史地理位置险要,曾一度是古道上的咽喉重镇,被誉为“茶马古道之一镇”。明清时期,鲁史古驿道北入昆明,南经顺宁(今凤庆县)、镇康出 *** ,达南洋,是古道上的重要枢纽。当时,从凤庆到昆明一共有18个马站,在凤庆境内有顺宁、大寺、金马、鲁史、犀牛等马站,除了凤庆县城,鲁史最为繁荣。 *** 战争期间,鲁史至顺宁驿道成为 *** 军需物资的重要供给线。     1693年农历八月初六,大旅行家徐霞客从今保山市昌宁县进入顺宁(今凤庆)县境,八月十四日从顺宁出发,八月十五日与马帮一起乘竹筏渡过澜沧江,翻越骡马萎坡,到达鲁史。他在《徐霞客游记》中留下这样的记载:“蹑冈头,有百家倚冈而居,是为阿禄司……是夜为中秋,余先从顺宁买胡饼一圆,怀之为看月具,而月为云掩,竟卧。”文中的阿禄司,就是现在的鲁史镇。从这段文字可知,徐霞客曾在鲁史度过中秋节。     古往今来,鲁史也与许多名人有关。明末忠臣龚彝,年轻时曾在“蜢璞灵岩”的小楼上刻苦攻读,永历三年官至户部尚书,后死于节,李根源赞其为“磅礴万古”。护国名将赵又新是鲁史村人,幼年就读于凤山书院,在护国战争中英勇牺牲,被 *** 、 *** 分别赞为“砥柱南天”、“护国之神”。乡土水利专家陈大宣,清末文生毛健,他们都是在鲁史文化的熏陶下,成为一时俊杰。1 *** 7年,著名作家艾芜南行,与马帮结伴,经过云南驿、鲁史、保山等地到达 *** ……     凤庆自古产茶,旧时销往康藏的茶叶,鲁史镇是必经之道。其路线初为用竹筏在漭街渡将骡马和茶叶分别横渡澜沧江,经鲁史、犀牛街、再以竹筏在犀牛渡口渡黑惠江,然后经蒙化(魏山)抵下关。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澜沧 *** 龙桥建成后,驮茶马帮就改经三沟水梁子、下新村街、过青龙桥、登骡马萎坡、下鲁史、犀牛街、横渡黑惠江抵下关。其茶叶的运输全靠骡马。时过境不迁,现今我们走进鲁史四方街,仍然可在现存的几条古街中看到骡马铁蹄凿穿的石板,马蹄踏磨的脚窝历历在目。从被岁月穿越的小镇和被马蹄敲碎的古道中,我们不难感到往日驮茶马队的壮观。     镇内的民宅建筑主要是四合院、三合院,3米多宽的青石古道由东向西把古镇一分为二,形成“三街、七巷、一广场”格局。三街为上平街、下平街、楼梯街,暗喻天、地、人和。七巷为曾家巷、黄家巷、十字巷、骆家巷、魁阁巷、董家巷、杨家巷,暗喻七星朝斗。一广场又称四方街,从前,逢年过节或婚嫁喜庆,人们都会请戏班在四方街古戏楼唱戏,非常热闹。     如今,小镇仍旧保留着一份悠闲淡定。早晨,临街的生意人缓缓卸下一块块高高的门板,伸个懒腰、打个呵欠,古镇的早市缓缓展开,布匹、酱菜、铁锹、水瓢……许多在城市难以见到的货物,在这里却是人们家常的物件,还有几家卖马掌、马鞍等用具的铺子。不时,可见马匹驮着柴禾煤炭,穿街而过,留下一串串马 *** ,让人觉得古镇的日子,恍如他们的祖辈一般。     位置: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      *** 时间:全天     门票:免费     交通路线:凤庆县——滇红南路——滇红北路——凤小公路——接漾公路——鲁史镇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滇红之乡凤庆介绍和凤庆滇红茶的产地介绍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凤庆 介绍 红茶 产地 红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