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黄岗柳编之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国藤编之乡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中国柳编之乡下步发展规划
1、固始县作为中国柳编之乡,正规划一系列措施推动柳编产业的发展。首先,将重点建设黄岗柳编功能区,加快一期开发,举办文化艺术节,吸引国内外投资,打造集研发、加工、销售、出口于一体的综合 *** 特色功能区。通过组建柳编产业集团,实现企业资源整合,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了保障原材料供应,将扩大杞柳种植面积,鼓励群众参与,解决产业发展瓶颈。
2、同时,固始将强化编织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专项培训资金提升编织人员技能,以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品牌建设方面,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理标志产品,提升固始柳编的知名度,争取列入省级乃至国家级发展计划,进一步扩大出口创汇规模。
3、固始柳编的历史悠久,从五、六十年代起便发展出丰富的编织技艺和产品,如粪筐、篮子等,深受市场欢迎。自引入柳工艺制品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丰富,发展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固始县拥有大型柳编企业,如河南省翔宇柳制品总公司等,产品远销全球多地,出口创汇业绩显著,带动了农民收入增长和地方税收提升。
4、阜南县拥有全国唯一的“中国柳编之乡”称号,在北部三河尖、往流、丰港沿淮地区形成了柳编产业集群,柳编产业发展红火,驰名国内外。目前,全县柳编生产企业有100多家,其中拥有贸易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有10多家,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4000多万美金,带动沿淮乡镇近10万人脱贫致富。仅在三河尖乡,柳编产业的税收一年达400多万元,每年来自柳编产业的收入占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二、黄岗镇是如何凭借柳编产业获得“中国杞柳之乡”称号的
黄岗镇以其独特的柳编产业而享有盛誉,这里的主要特产是杞柳。这种柳树皮质特 *** 显著,既薄又柔韧,而且实心且洁白,色彩表现力极强。黄岗柳编工艺品因其出色的品质,深受国内外商家和消费者的喜爱。2001年,国家 *** 正式授予黄岗镇“中国杞柳之乡”的称号,这一荣誉标志着黄岗柳编产业的卓越地位。
2003年,黄岗的柳编产业进一步提升,以黄岗柳编企业为核心的阜南县柳编工艺品协会被安徽省 *** 认定为“农业产业化百强龙头企业”,这是对黄岗镇在农业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肯定。同一年,黄岗镇还荣获了市级“信用镇”的荣誉,这不仅体现了其经济实力,更突显了其在商业诚信方面的优秀表现。
总的来说,黄岗镇凭借其优质的杞柳资源和强大的柳编产业,不仅在国内市场上独领 *** ,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成为了一个以柳编为特色,经济实力与信誉并重的乡镇。
黄岗镇位于单县城南15公里处,是单县农村之一大集镇、菏泽市重点发展乡镇、山东省人民 *** 确定的中心镇,8.3万人,耕地105000亩。
三、黄岗柳编历史沿革
黄岗柳编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清朝初年。当时,民间编织的柳箱、筐、篮、升、斗、簸箕、筐萝等产品,编织技术精巧,产品样式考究大方,结实耐用,远销苏、浙等大商埠。在1949年前,每年农历3月28日,地方商界知名人士会组织召开庙会,以促进柳编原材料和产品的交易。解放后,庙会改名为“黄岗柳编物资交流会”,进入21世纪后,更名“黄岗柳编文化艺术节”。黄岗镇因此成为全国闻名的柳编产品集散地,设有“柳编一条街”,作为固定的柳编交易市场。
20世纪50年代初,黄岗成立了柳编生产合作社,柳编产品也进行了创新,增加了花篮、洗衣篮、面包篮等几十种新产品。1972年,黄岗柳编产品出口量达到380件一万多只,到1980年,达到6100件18.3万只,产品主要销往日本、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地。
20世纪80年代 *** *** 后,阜南一些乡镇成立了柳编工艺厂,柳编产品花样更多,无污染、无公害的柳编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走俏,逐步形成了特色规模产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广泛应用,黄岗镇柳编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年销售超过5多亿元,成为吸纳就业最多、致富百姓最广、财政贡献更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支柱产业。
到2010年,黄岗镇有49家柳编企业,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家,具有直接出口权的企业有10家,有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企业被评为市级产业化企业,有4家企业通过了环境、质量、健康三个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柳编产业覆盖了全镇14个村中的12个。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黄岗镇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由境内龙头企业通过广交会等大型交易会争取国际订单,然后由周围农户运用自家生产的杞柳按订单生产,不存在任何市场风险。一般一个编织工每天可收入35-50元,放货组长每年收入3-5万元。同时,为延伸产业链条,一些加工木片、铁丝的配套企业应运而生,柳编产品所需所有零部件,都可在黄岗镇生产和采购。由于黄岗镇柳编产业的链条较长且完整,中间环节少,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黄岗柳编,安徽省阜南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因主产于该县黄岗镇面得名。黄岗柳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杞柳种植可上溯 *** ,编织历史亦在500年以上。该县洪淮两岸有滩涂湿地,盛产杞柳,洁白如玉,坚韧如藤,为柳编产业提供了优良的物质条件,被国家 *** 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加上悠久的历史积累的丰富经验,所产柳编产品产品样式考究大方,结实耐用,被国家工艺品美术协会授予“中国柳编之乡”称号。柳编工艺品编织技术被列入安徽省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黄岗柳编的产地环境
阜南县有18万亩的分洪道,沿淮8个乡镇低洼地、“三边四荒”地较多,适合种植杞柳,为杞柳种植提供了土地条件。同时,黄岗镇的“立编”、“经编”、“拧编”和创新的“藤编”、“排编”技术中国一流。为黄岗柳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到2011年,黄岗镇的杞柳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2001年被国家 *** 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为中国四大杞柳产地之一。
五、黄岗镇的柳编之乡
1、阜南县黄岗柳编生产历史悠久,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为“中国柳编之乡”,被国家 *** 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其柳编技艺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据明正德《颍州志》记载,黄岗柳编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柳编工艺品以当地杞柳为原料,或配以木、草、藤、铁、瓷等材料用手工编制而成,从家居生产、生活用品到楼堂馆所,厅室的壁挂,屏风,饰物、家具以及园艺等,有20大系列、上万个品种,特别是黄岗的“经编”、“立编”、“野生红藤编”和“意编”产品,其工艺造型、技法、质量为全球一流,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视觉效果,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2001年被国家 *** 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
2、2003年,以黄岗柳编企业为中心的阜南县柳编工艺品协会被安徽省 *** 命名为“农业产业化百强龙头企业”。
3、同年,黄岗镇被命名为市级“信用镇”。
六、被誉为“中国柳编之乡”的是
1、阜南县黄岗柳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杞柳种植可上溯 *** ,编织历史亦达500多年。据文献所载,洪淮两岸有滩涂湿地,自然生长着 *** 喜湿之柳。柳制品之兴起缘于十七世纪末。
2、黄岗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
3、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柳编制品是中 *** 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品,“编筐、编篓,家家都有”。
4、20世纪80年代 *** *** 后,阜南一些乡镇成立了柳编工艺厂,柳编产品花样更多,无污染、无公害的柳编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走俏,逐步形成了特色规模产业。
5、特别是随着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广泛应用到生产领域,黄岗镇柳编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年销售5多亿元,成为吸纳就业最多、致富百姓最广、财政贡献更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支柱产业。
6、到2010年,黄岗镇有49家柳编企业,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具有直接出口权企业10家,有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企业被评为市级产业化企业,有4家企业通过了环境、质量、健康三个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柳编产业覆盖了全镇14个村中的12个。
7、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岗柳编
七、中国柳编 *** 市场在那里
1、中国的柳编 *** 市场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如山东临沂、湖北襄阳等地。
2、山东临沂是中国柳编的重要生产基地,这里的柳编产品种类繁多,质量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临沂市的临沭县被誉为“中国柳编之乡”,每年都会举办中国(临沭)柳编文化产业交易会,吸引了众多商家前来采购。
3、此外,湖北襄阳也是柳编产品的重要产区,特别是襄州区程河镇、朱集镇、双沟镇等地,这里的柳编产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4、如果你想进行柳编 *** 的业务,建议你可以直接联系这些地方的柳编厂家或者访问相关的在线平台进行选购,例如阿里巴巴、义乌购等网站。
5、请注意,由于市场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建议你在进行采购前,先详细了解相关信息,以确保能够获得更佳的产品和服务。
关于黄岗柳编之乡,中国藤编之乡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