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客家人之乡 龙岗客家文化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1

很多朋友对于龙岗客家人之乡和龙岗客家文化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客家人的人口分布
  2. 龙岗历史
  3. 说客家话的具体有哪些地方

一、客家人的人口分布

在中国,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广西、福建、四川、 *** 、湖南、海南、浙江、 *** 、 *** 、陕西、江苏(约2万)、安徽(约2万)、湖北、贵州、新疆(约0.5万)等地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

其中, *** (约125万)与 *** (约10万)的客家杂居各处,并且占了当地居民相当的比例。此外,客家人还主要分布在以下各洲各国:

-旅居大洋洲的客家人约12万人,分布在11个国家和地区。其 *** 大利亚约8万人,主要居住墨尔本、悉尼、新威尔士、维多利亚以及南澳洲,塔斯马尼亚;另外在大溪地(又译作塔希提属于法国海外省约有2.5万客属)、斐济、新西兰、所罗门、马绍尔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也有客家人聚居。海外超过1000万之众。

七星当今属于客家大本营的城市是指广东省梅州市、惠州市、河源市、深圳市、韶关市,江西省赣州市和福建省的龙岩市,以上合共七个城市。当今与客家大本营接壤,曾被提议归入客家大本营的城市主要是指广东省清远市、福建省三明市。其它与客家大本营接壤,并且客家文化在当地形成较大影响力的城市有广东省东莞市、广州市、汕尾市、揭阳市,福建省厦门市、漳州市,江西省吉安市;其中汕尾市是 *** 省客家的主要原籍原乡,东莞市是拉丁美洲客家的主要原籍原乡。远离客家大本营,而客家文化占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是 *** 的高雄市、台北市、广西贺州市、玉林市、防城港市、北海市,海南省儋州市,广东省茂名市、云浮市、湛江市,以及 *** 的沙巴州。沙巴州更是客家海外一个纯客家州份。

广东省境内以客家人为主的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

-梅州市:梅江区(100%)、梅县区(99.99%)、兴宁市(98.52%)、蕉岭县(100%)、平远县(99.98%)、大埔县(99.99%)、五华县(99.12%)以及丰顺县(84%);

-河源市:源城区、和平县、连平县、龙川县、东源县、紫金县;

-惠州市: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

-深圳市:龙岗区(含坪山新区)、盐田区、宝安区(含龙华新区);

-韶关市:新丰县、翁源县、仁化县、始兴县、乳源瑶族自治县(80%)、曲江区(75.6%)、浈江区、武江区、南雄市(80.5%)、乐昌市(70%);

-此外,广东省境内以下地区也有客家人分布:

-揭阳市(除榕城区):普宁市、揭东区(9%;约11万)、惠来县;

-潮州市(除湘桥区、枫溪区):饶平县、潮安区;

-汕头市(除南澳县、澄海区):原市区(金平区、龙湖区、 *** 区)、朝阳县(今潮阳区、潮南区10%;约29万);

-汕尾市(除城区):陆丰(17%)、海丰县(20%);

-惠州市:惠城区(40%)、龙门县(29%);

-广州市(除荔湾区、海珠区、黄埔区、南沙区、萝岗区):增城区(40%)、花都区、从化区、白云区、越秀区洪桥街道、天河区沙河街道与凤凰街道、番禺区大岗镇;

-珠海市: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

-佛山市(除禅城区、顺德区):南海区和顺镇与松岗镇、三水区大唐镇、高明区;

-肇庆市(除大旺区):鼎湖区、端州区(9%)、四会市(37%)、封开县、德庆县、高要市、广宁县(9.45%)、怀集县;

-江门市:江海区(如曾志伟家族)、新会区会城街道与大泽镇、蓬江区杜阮镇、鹤山市(22%)、台山市赤溪镇、 *** 市、恩平市;

-东莞市:樟木头镇全镇、清溪镇(80%以上)、凤岗镇(3/4以上),莞城、附城、 *** 、南城、厚街、大岭山、塘厦、黄江、谢岗等镇有少量客家人;

龙岗客家人之乡 龙岗客家文化-第1张图片-

-中山市:五桂山、南蓢镇、环城、合水、张家边、三乡、神湾、板芙、坦洲等镇街。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41%)、阳山县(35%)、佛冈县(30%)、清城区、清新区、连州市(22%)、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备注:1、广东省内客家人口数,除注出外,均以《广东统计年鉴2010》所公布的2009年数据为基准。2、在农村没有客家人聚居村落分布的有汕尾市区、南澳县、澄海区、顺德区、吴川市、 *** 市区,其他均有不同比例的客家人分布。

广西客家人祖籍在粤、闽、赣客家地区,以客家语为母语并认同于客家历史、文化,明、清已在广西落户。

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除桂林市的全州县、兴安县、资源县和河池市的凤山县没有客家人居住外,其余均有客家人分布,人数约600万(2013年)。

广西客家人人数10万以上的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

南宁市区、南宁市宾阳县、柳州市区、柳城县、来宾市兴宾区、贺州市八步区、昭平县、玉林市区、陆川县、 *** 、北流市、贵港市区、桂平市、平南县、北海市合浦县、钦州市区、浦北县、灵川县、防城港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客家人分布情况一览表

二、龙岗历史

1、明、清时期,是今深圳地区(含龙岗地区)历史重大变化时期,也是区划建制在变化中日趋明确时期。

2、中国历史的车轮进入封建社会的后期——明代(1368—1 *** 4年)和清代(1 *** 4—1911年),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缓慢发展,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形成农副产品和其它商品的交易中心——农村圩镇。在 *** 上封建王朝日益 *** 和衰落,阶级矛盾和 *** 不断加深,尤其是沿海地区,海盗、日本“ *** ”和西方殖 *** 义者“番夷”的侵扰日渐猖獗。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英国殖 *** 义者竟通过 *** 战争,割占和强租原属新安县的 *** 、九龙与新界 *** 土地。中国由强大的封建帝国,逐步衰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以至清王朝最后覆灭。而临近大鹏湾的今龙岗地区,清初有大量粤东梅县、兴宁等地区客家人迁入,艰苦开拓,农村和圩镇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龙岗的沿海地区,今大鹏一带却成为重要的海防基地,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立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今龙岗区大鹏镇),就是重要的标志。同时建立的还有“东莞守御千户所”城(今南山区南头城)。为巩固封建 *** ,稳定人民生活和加强海防后备,明万历元年(1573年)分东莞县的部分地区(主要为唐以前的宝安县境),恢复县的建制,以“革故鼎新”之义称新安县,县治设在“东莞守御千户所”城内,即今南山区南头城。大鹏所城、东莞所城的建立,新安县建制的恢复,可以说是明、清时期今深圳地区历史上的大事,必然会牵动它的局部今龙岗地区的 *** 经济发展和区划建制的变动。

3、龙岗地区的区划建制,至明、清时期逐渐有了比较明确的记载,至清代晚期,更有比较科学和明晰的地图可以查考。总的说来,它仍然分别属于归善县(今惠阳县)和新安县(后宝安县)管辖,政出两头。因此,我们讲明、清时期龙岗地区的历史沿革,必须分归善县和新安县两个 *** 来阐述。

4、据清康熙十四年(1657年)和乾隆四 *** (1783年)的《归善县志》记载,明、清时期实行县、乡、都(社)、图(里) *** 。明代归善县有13都42里,县南淡水河流域,包括今龙岗地区属上下淮都,有4个图,分别为一、三、四、五图,主要村庄有何村、黄洞、丹竹洋、椽洞、沙澳等。而椽洞靠近今坪地,清后期属龙岗约堡管辖。

5、清同治九年(1870年),龙岗才有明确的建制—龙岗约堡(归善县城南110里)。这是龙岗历史沿革中最早的纪录。当时归善县的乡村分别属县丞、典史和巡检司管理,其中龙岗约堡属碧甲司巡检(驻淡水)管理。龙岗约堡下辖8个村:荷坳、龙岗、坪山、坪地、椽洞、土湖、亲睦、塘尾。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在经济上已形成了龙岗圩和坪山圩,且两圩之间“有大道往来”。由此可见,龙岗作为一片地方经济的集散地,早在130年前已逐步形成。

6、龙岗地区的另一部属新安县管辖。据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新安县志》称,明末新安县分3乡7都57图509村,其中归城乡七都辖深圳、莆隔(今布吉)、平湖、葵涌、大鹏一带。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新安县志》载,新安县的乡村分别由县丞、典史和巡检司管理。其中葵涌、王母峒、大鹏、南澳和龙岐等属县丞管理,且已形成了王母峒圩和葵涌圩作为地方经济中心;莆隔、草莆仔、南岭仔(今南岭村)和平湖等属官富司巡检(驻今福田区赤尾村)管理。

7、由上述可见,在明、清时期,今深圳市龙岗区地域,分别属于归善县和新安县管辖。具体说来,今横岗、龙岗、坪地、坪山和坑梓镇范围属归善县,先归上下淮都管理,后属碧甲巡检司(驻淡水)管理。今布吉、平湖、葵涌、大鹏、南澳镇范围属新安县,其中布吉、平湖先归七都,后属官富巡检司(驻赤尾村)管理;葵涌、大鹏、南澳先归七都,后属县丞管理。这个结论,不仅有清代的《归善县志》和《新安县志》为证,而且有清代后期的地图为依据。其一是同治五年(1866年)英国人科学绘制的新安县地图(藏于 *** 档案馆,由深圳博物馆复印提供);其二是清末宣统元年(1908年)《广东舆地全图》的归善县图(由惠阳市地方志编綦 *** 会办公室复印提供)。两份地图相互对照,上述龙岗地区的区划建制明确无误。

8、值得指出的是,1997年由深圳市史志办编纂的《深圳市十九镇简志》,在有关横岗镇、龙岗镇和坪山镇的历史沿革中称,“清初已有横岗围村,为新安县丞属地。”(第132页)。“清朝初年,龙岗为新安县县吏典史辖地,光绪七年(1881年)方正式建制”。(第144页)坪山(包括坑梓)“明朝属新安县”。(第167页)而1997年由宝安县地方志编纂 *** 会编的《宝安县志》也有类似的说法。这是作者未能认真核对《新安县志》和《归善县志》中的材料,更没有对照地图,对同名的村落未加分析考证,而造成张冠李戴的笔误,把原属归善县的横岗、龙岗、坪地等地划入了新安县。

9、经我们核对,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新安县志》所载的典史管的“龙冈村”,是与南头村、后海村和向阳村等连在一起的,显然是在今南山区的南头、蛇口一带,此“龙冈村”决非今龙岗区的龙岗镇;另县丞管的“横冈围”,与大鹏城内、大鹏城外、王母村和葵涌村等连在一起,可见应在今大鹏、王母、葵涌一带,此“横冈围”亦决非今龙岗区的横岗镇。这是因地名重复,未经考证而引起的笔误,应予更正。

10、龙岗地区在明、清时期分属新安和归善两个县的事实说明,深圳市的历史不仅是新安县(宝安县)的延续,也是归善县(惠阳县)的延续。而原新安县是以广府民系为主,归善县是以客家民系为主,其不同的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历史背景,是构成深圳新文化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深圳历史的来龙去脉。

三、说客家话的具体有哪些地方

广东有三类双方言区:之一类是北方方言和本地方言同时通行的双方言区,这种双方言区在全省各城镇普遍存在;第二类是本地两种方言同时通行的双方言区,包括客粤双方言区、闽粤双方言区和客闽双方言区;第三类是在一种大方言区内,两种次方言同时通行的双方言区,例如 *** 市区,属粤语区,既通行 *** 话,又通行广州话,内部交际使用 *** 话,对外交际使用广州话。本节只描写第二类,分述如下:

客粤双方言区是全省分布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双方言区。其母语为客家话,内部生活交际使用母语,对外交际包括机关公务、广播宣传、生意往来以及教学等多使用粤语。分布于30多个市县,人口约200万。包括以下三类地区:

1.客家话区与粤语区接壤的地带.具体有:

宝安县:东部的南澳、大鹏、癸涌,坪山、坑梓、坪地、龙岗、横岗、平湖、龙华等镇,约7万人。

东莞市;东部的凤岗、清溪、樟木头、大岭山、黄江、塘厦、谢岗等镇,以及莞城、厚街、 *** 三个镇的部分村庄,约8万人。

增城县:荔城、宁西、中新等镇,约14万人。

三水县:六和、大塘、芦苞三个镇,约8万人。

罗定县:加益、扶合、泗沦、都门、分界、罗镜、新榕、连州、太平等乡镇,约10万人。

信宜县:大成、白石、怀乡、洪冠、茶山、旺沙、贵子、思贺等乡镇,约20万人。

高州县:根子、云潭、新洞、泗水、谢鸡、马贵等乡镇,约 24万人。

电白县:霞洞、大衙等乡镇的部分地区,约2万人。

阳春县:圭岗、永宁、双窖、三甲、八甲等乡镇的部分地区,约7万人。

阳西县:塘口、新圩、程村、上洋等乡镇的部分地区,约3万人。

化州县:文楼、平定、合江、宁洞、官桥、新安等乡镇,约 20万人。

广东的一些市县,客家话与粤语互相渗杂,交错分布。以清远市为例,除清城和清郊的太和、白湾、回澜、山塘4个乡镇系粤语区外,其余24个乡镇都既有粤语区,又有客家话区,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据全市统计,粤语使用人数为258262人,客家话使用人数为 1 *** 619人,可见粤语不仅在地理上占有优势,在人数上亦占有优势。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客家人,出于交际需要,只得逐渐学会并使用粤语,因而都成为客粤双方言区。除清远市外,属于这类情况的还有从化、佛冈、龙门、阳山、连县、广宁等县。

从化县:除县城街口镇一带为粤语区外,其余各乡镇均有一些村落为双方言区,约5万人。

佛冈县:除县城石角镇一带为粤语区外,其余各乡镇均有一些村落为双方言区,约5万人。

龙门县:麻榨,永汉,沙径、龙华、王坪,龙城、蓝田、地派、左潭、铁岗、天堂山、龙江、平陵、路溪等乡镇的部分村落,约10万人。

阳山县:黎埠、大良、新圩、杜步、七拱、东山、太平、白莲、扬梅、小江、黄岔、秤架等乡镇的部分村落,约11万人。

连县:九陂、龙潭、高山、西江、连州、附城、龙坪、朝天、保安、清水、东陂、瑶安等乡镇的部分村落,约9万人。

广宁县:排沙、石洞、潭播、江屯、联和、北市、赤坑、螺岗、上村、东乡、宾亨、五和、横山、木格、石咀、古水、洲仔等乡镇的部分村落,约8万人。

3.粤语区中的客家方言岛。由于它们长期处于粤语区的包围之中,遂逐步发展成客粤双方言区。具体如下,

珠海市:湾仔沙、夏美的部分村庄,约2万人。

斗门县:白蕉、六乡、斗门等镇的部分村庄,约3千人。

中山市:五桂山、南朗、三乡、神湾、坦洲、翠亨村等镇的部分村庄,约3万人。

台山县:赤溪镇的部分村庄,约2千人。

新会县:大泽、杜阮两镇的部分村庄,约2千人。

鹤山县:鹤城、 *** 、祉山、宅梧、龙口、合成等镇的部分村庄,约3万人。

新兴县:河头、勒竹两镇,约3万人。

云浮县:托洞、镇安、白石等乡镇,约6万人。

德庆县:悦城、播植、武垄等乡镇的部分村庄,约2千人。

郁南县:宋桂、东坝、河口、平台等乡镇的部分村庄,约1万人。

封开县:平凤、江川、渔涝、七星等镇的部分村庄,约4千人。

怀集县:闸岗、蓝针两乡的部分村庄,约3千人。

关于龙岗客家人之乡和龙岗客家文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龙岗 客家文化 客家 人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